《回家·戒心》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 |
试题内容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回家 戒心 旧历,腊月初八。年越来越近了。 民工张老四正使劲将沙料和水泥铲进搅拌机。虽然是寒冬,但张老四额角的汗珠还是簌簌地滴落下来,和进沙料和水泥中。 张老四已记不清楚,他来这个工地是第几个年头了。只知道,那房子是一栋接一栋地平地而起,耸入云霄。来的时候,张老四四十多岁,身强力壮。转眼间,已过半百,走起路来,背已略有些驼了。 张老四趁机器和泥的空儿,又从内衣兜里掏出女儿的照片来。照片上是一个十五六岁漂亮可爱的小女孩,扎着两根粗粗的羊角辫,脸上满是灿烂的笑容。张老四仔细端详着照片,想象着女儿现在的模样。又一年多没有见到女儿啦,心里怪想的。 正月过了初三出去,腊月过了二十四回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张老四家盖起了楼房,女儿有了新衣裳,家里日子宽裕了。但张老四更加想家了,每次趁休息的空儿,他就对着家的方向眺望,然后大口大口地吸着烟。接着咳嗽不止。 张老四常想,把今年干完了,说什么明年也不干了,回家好好地和妻子儿女聚在一起。可是到了正月,当家里各项开销都列出来,摆在他面前的时候,他又不得不接受现实。他歇不得,家还得靠他。 但张老四从不怨天尤人,他相信,日子总有一天会好起来的。总有一天,他不会再想家,可以天天呆在家里。春天来了,牵着家里的两头黄牛,去山坡上放牧、踏青。冬天来了,就坐在家里灶下的柴火旁,烤火拉家常。这样简单的生活,却成了张老四心中的奢望。 腊月初八,在乡下,又是各家打扫卫生,煮腊八粥,为过年而准备着的日子。此刻,他似乎又闻到了家里腊八粥里散发出的浓浓香味。 乡下有句俗话:“月怕过半,年怕过中秋。”腊月到了,年还会远吗?远方的火车没日没夜地轰轰隆隆,回家的脚步声越来越大了。 回家,今年一定得回家。张老四想。去年,他没有回家。他和另外几个工友留下来一起照看工地,老板给他发双倍的工资。但今年,他下定决心,就算老板给他三倍的工资,他也要回家过年。 张老四正站在那里发愣,民工小刘走了过来。“张老四,在干什么呢,又在想家呢?”小刘的声音不大,却把张老四吓了一跳。刚才,他真的走神了。 小刘给张老四递上一支烟,客气地对张老四说:“张大叔,有件事求你帮个忙,中不?” “说吧,能帮的一定帮。”张老四在工地上是出了名的热心肠,大好人。最脏最累的活派给他干,他也毫无怨言。哪儿缺人,他就在哪儿顶上。 原来小刘在工头那儿得知,今年工地上安排他和另外几个工友过年一起在工地上值班。而小刘前几天接到家里电话说,家里给他找了个对象,让他春节回去和人家见面。小刘来工地好几年了,一直都单身。可这次有了机会,又听工头说让他过年值班。小刘一听就急了,于是想到了张老四。 张老四听了小刘的难处,也有些为难了。小刘让张老四代替他,春节在工地上值班。可先前他已经打电话给妻子和女儿说,今年过年一定回家的。他是真的很想家了,很想回家了。 张老四又猛吸一口烟,心情有些沉重。他可以拒绝小刘,小刘也没有理由责怪他。可是既然小刘找到了他,就是对他的信任。他是和小刘同一年来的,眼看小刘都二十七八了,还没找到对象,他心里也急啊。如果担误了人家,自己心里也过意不去。 小刘见张老四有些为难,又趁热打铁道:“张大叔,求你帮个忙了。过年老板付你三倍的工资,我再自己掏一份给你,你看成吗?” 张老四想了想说:“好吧,过年我就替你值班吧。但我不要你给的那份钱,你回家去,好好相对象。我等着吃你的喜糖。” 张老四说完,小刘心里激动不已。忙说:“张大叔,谢谢你,喜糖喜酒一定忘不了你的那份。” 回家,又回不了家。 回家,什么时候,又变成了张老四的另一个奢望。 张老四把女儿的照片又收进内衣兜里,他不能再看,越看,只能越想。他又对着家的方向眺望,然后苦笑了一下。 张老四自语道:“赶明年吧,赶明年一定回家去过年。别人求我也没用。” (本文有删改)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张老四在寒冬腊月挥汗如雨地工作,几年间,城市的高楼一座座拔起,他却耗尽了身力,在辛苦的劳作中,给他安慰的是口袋里的女儿的照片。 B. 张老四外出打工逐渐使家里宽裕,他想回家不再打工,但家庭财务状况使他的愿望难以实现,和家人在一起过平常人的生活成了他的奢望,对此他很是愤懑。 C. 腊月初八是个特殊的日子,勾起了张老四对回家的期盼,他已经快两年没回去了。文中写火车“没日没夜地轰轰隆隆”衬托了张老四想回家的迫切心情。 D. 小说写了城市工地上的普通民工,展示了底层社会小人物的生活。张老四是千千万万城市普通民工的代表,他们虽然渺小,但内心是丰富的。 2. 小说开头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 小说的题目是“回家”,但主要内容是围绕张老四想家展开的,如果以“想家”为题,你认为是否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 |
|
下载Word版试题 | |
《回家·戒心》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 |
答案解析 | |
【答案】 1. B 2. ①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②营造春节前那种充满希望的忙碌的气氛,为下文表现主人公热切期盼回家埋下伏笔。 3. 以“想家”为题不合适。①“想家”预示了故事的结局,不够含蓄。②从全文看,“回家”还有另一层含意:回家好好和妻子儿女聚在一起,不再在外奔波了。这个含意提升了小说的主题。如果以“想家”为题,题意就显得单一了。③故事写张老四年复一年“外出”“回家”,揭示了当代民工的生存状况,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B项,“对此他很是愤懑”与原文不符,文中并没有描写他的这一心理。故选D。 【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此类题目的答题思路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个层面思考(有些时候也要注意语言表达)。内容:写了什么,选材有什么独特之处),形式(写作方法,语言特色,修辞),感情(文章的社会价值、意义作用等); 其中结构上的作用有:结合段落位置及在文章中所起作用作答。开头第一段“旧历,腊月初八。年越来越近了”只有两句话,第一句话主要写时间,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第二句话写了主要事件,快过年了,主要是为了营造春节前那种充满希望的忙碌的气氛;结构上的作用主要是引出下文,为下文表现主人公热切期盼回家埋下伏笔。 【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此题探究标题的合理性,题答题步骤:①亮出明确的观点;②分点列出事实依据;③结合文本或文本的具体事例作合理分析;④注意语言通顺流畅,表述规范。解答本题,要重点把握作者在文中表现的具体情感,比如“张老四常想,把今年干完了,说什么明年也不干了,回家好好地和妻子儿女聚在一起”、“回家,今年一定得回家。张老四想。去年”、“但今年,他下定决心,就算老板给他三倍的工资,他也要回家过年”“回家,什么时候,又变成了张老四的另一个奢望”、“张老四自语道:“赶明年吧,赶明年一定回家去过年。别人求我也没用”这些语句是张老四直接情感的体现,他已经由想家,变成了强烈的“回家”的愿望,所以本文的重点是想通过描写农民工张老四年想回家而不得“回家”的故事,展示了底层社会小人物的生活状态,揭示了当代民工的生存状况。所以以“想家”为题不合适。情节上,“想家”预示了故事的结局,不够含蓄。主旨上,故事写张老四年复一年“外出”“回家”,揭示了当代民工的生存状况,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以“回家”为题提升了小说的主题。如果以“想家”为题,题意就显得单一了。 【点睛】考查段落(语句)的作用 解答时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个层面思考(有些时候也要注意语言表达)。 内容:写了什么,选材有什么独特之处,形式(写作方法,语言特色,修辞),感情(文章的社会价值、意义作用等); 其中结构上的作用有:结合段落位置及在文章中所起作用作答。 开头段:开门见山,开篇点题;总领下文,统摄全篇;为下文作铺垫;揭示主题;上下文形成对照、呼应;渲染气氛,奠定基调(写景);埋下伏笔,设置悬念(小说); 中间段:承上启下(概括上文某一内容,引起对下文的什么内容的叙写);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埋下伏笔;铺垫蓄势; 结尾段:照应开头;呼应前文;使结构首尾圆合;卒章显志;点明主旨;画龙点晴,升华感情;含蓄蕴藉,言已尽而意无穷。 |
|
录入时间:2021-02-16 10:21: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