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史志”到“方志”·潘捷军》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 |
试题内容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东汉班固所著长达100卷的《汉书》,系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诚然,司马迁与《史记》、班固与《汉书》,均为中国史学史上的高峰,但二者又确有不同之处。有学者大家更毫不掩饰,如梁启超便有“《汉书》,内容比较《史记》还好”的评价。柴德也认为:“《汉书》的‘志’比之《史记》八书’,有极大进步。刘节甚至还认为:“《汉书》十志,远远超过司马迁。”等。其实这未必是司马迁的问题,在相当程度上是后者借鉴前者的发展进步。 从外在形式看,《汉书》基本沿用了《史记》体裁。“《汉书》虽然变《史记》的通史格局为专记西汉一代的断代史体制,但却沿用了《史记》的纪、表、书、列传互相配合的体裁。”而且历史上早已有人“注意到《汉书》十志与《史记》八书间的因袭关系”如赵翼云:“八书乃史迁所创,以纪朝章国典。《汉书》因之作十志”从方志发展史看,尽管后世方志内容、体例等与古代史书相比变化较大,然而“表”“传”等一些基本的体裁形式却一直得以传承沿用。其实,与传承相比,更重要的是在于创新,特别是《汉书》将“书”改为“志”,使“书志体”在中国史学史上得以创立。当然取此之名也有避免与《汉书》之名重复之意,但一字之改意义非凡,客观上对后世方志的编纂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 从涉及内容看,《汉书》内容为博赡。“就内容来说,《汉书》的‘志’比《史记》的‘书’更为系统而外,还有所发展。如食货、刑法、地理等志皆班氏所创。”白寿彝则更为直接:“司马迁开创了书志体并写出光辉篇章,却很不完整,相对来说完整的是《汉书》十志包含了自然和社会的学问,包含了理论,也包含了技术。自古以来的典章、制度,都写进十志了,从而为法律史、经济史、水利工程史、历史地理学、学术史等五支学科,提供了开创性的著作。”鉴于《汉书》本身的地位,这种内容框架对后世史志编纂自然会产生重大影响。方志与史书等其他形式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就记述内容看方志比其他形式涉及面广,内容更为丰富。事实上也正是由此开始后世志书的记述内容不断扩展丰富,并得以传承延续。 从编纂方式看,“《史记》的巨大成功又造成一种普遍的思想定势:只有《史记》这种上下贯通的写法,才是著史的唯一格局。这样,造成撰史工作始终笼罩在司马迁巨大身影之下,无法走出”,这种情况在《汉书》得到改观。与《史记》的“通史”形式不同《汉书》另辟蹊径,以“断代史”的“横列门类”而见长同时正因其为断代史,所以更注重横截面相应门类内容也更丰富,如除帝纪论述西汉一代政治史之外,其他的表、志均以横述方式,涉及天文、历法、地理、水利、食货、刑制、兵制学术等方面。而且《汉书》形式上虽为断代史,但著者意识并未“中断”,相应著作中也体现了鲜明的“通史”意识。“如果说《汉书》十志沿袭了《史记》八书,那么所沿袭的是《史记》的通史精神如果说它还有所创新,那么其所创新也在其通史精神。”这样,班固“断汉为史在内容上提供了时代所需要的历史教材,在构史体系上则取得了重大突破,使史学从司马迁巨大身影的笼罩下走出来,向前跨进了一大步”。 (摘编自潘捷军《从“史志”到“方志”》)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与司马迁的《史记》相比,两者同大于异。 B. 《汉书》将“书”改为“志”不仅避免了与书名重复,也推动了后世方志的发展。 C. 白寿彝认为《汉书》开创了书志体,且为学术史等五支学科提供了开创性著作。 D. 《汉书》更注重横截面,如帝纪、表、志等均以横述方式,涉及众多方面的内容。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首段提及梁启超、柴德赓、刘节等,目的在于引出文章论证的中心观点。 B. 文章既论述了《汉书》与《史记》的传承关系,又强调了《汉书》的发展创新。 C. 文章从三个方面,逐层深入地论证了《汉书》对《史记》的继承、发展与超越。 D. 文章采用多种论证方法进行论证,既有对比论证,又有举例论证及引用论证。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有人认为《汉书》在许多方面要优于《史记》,实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史记》借鉴后的进步。 B. 《汉书》的“十志”相较于《史记》之“书”,不仅涉及自然和社会,也包含理论与技术内容较为完整博赡。 C. 从《汉书》开始,后世志书涉及面更广,内容更为丰富,这与《汉书》地位以及其改书为志有很大关系。 D. 《汉书》之所以能使史学从司马迁的身影笼罩下走出来,并向前跨进,源于其编纂方式沿袭了通史精神。 |
|
下载Word版试题 | |
《从“史志”到“方志”·潘捷军》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 |
答案解析 | |
【答案】 1. B 2. C 3. 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和整合信息的能力。首先应迅速浏览,划记关键词;其次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最后做出判断。同时要熟悉设误的类型,如偷换概念、混淆未然已然、混淆或然必然、无中生有,强加因果,肯定否定不当、强加因果,曲解原文等。 A项,“两者同大于异”错误,原文为“均为中国史学史上的高峰,但二者又确有不同之处”,只是强调了有同有异,但未说明“同”“异”两者之间的大小问题。 C项,“白寿彝认为《汉书》开创了书志体”张冠李戴,白寿彝认为“司马迁开创了书志体”而并非《汉书》。 D项,“帝纪、表、志等均以横述方式”错误,原文为“除帝纪论述西汉一代政治史之外,其他的表志均以横述方式”。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原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明确文章的论述话题是什么,观点是什么,文章采取了什么论证思路,从哪些角度和层面进行分析论证的,使用了哪些论据,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然后结合选项所分析的材料进行分析。 C项,文章的三个方面从论证结构上看属于并列关系,而非“逐层深入”。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 D项,“源于其编纂方式沿袭了通史精神”以偏概全,原文为“断汉为史在内容上提供了时代所需要的历史教材,在构史体系上则取得了重大突破,使史学从司马迁巨大身影的笼罩下走出来,向前跨进了一大步”。 故选D。 【点睛】信息筛选题的答题步骤是:①把握全文主要内容,从整体和局部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形成整体印象,尤其要注意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②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③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
|
录入时间:2021-02-17 09:16: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