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楼顶的玉米·吴宏博》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楼顶的玉米

吴宏博

儿子对我说:“爸,语文老师为了让我们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要求我们每个人种一种粮食作物,观察它生根、发芽、生长的全过程,最后再写一篇作文。你说我种什么好呢?”

现在的老师事儿可真多,我心想。

在阳台正侍弄那盆辣椒的老父亲抢先回答了儿子:“孙子,这事你得问爷爷,爷爷种了一辈子地。你爸一直忙着上学、考试、进城,现在又忙工作,哪懂种庄稼的事啊!”老父亲是我在儿子上小学后进城的,让他帮忙接送儿子上下学。离开了土地的父亲不会打太极也不会遛鸟,于是就在阳台上开起了荒。父亲找了很多花盆,种了辣椒、西红柿、韭菜等,还有一盆豇豆蔓爬满了防盗窗的铁栅栏,一尺多长的豇豆挂满了阳台。我总是说,爸,你也不种些花草,都种了一辈子庄稼了还没种够啊?父亲总是笑呵呵地说,这些不比花草美吗?儿子跑过去问父亲:“爷爷,那你说我种什么好呢?”

父亲一手提着花铲,一手抚摸着儿子的头说:“爷爷帮你种几棵苞谷,咋样?”老家习惯把玉米叫苞谷。我说:“爸,家里怎么能种玉米呢?那杆都比楼层高。”“你别管。”父亲笑着说。

第二天,满手是泥土的儿子跑到书房,激动地对我说:“爸爸,爸爸,爷爷在楼顶帮我种了几盆玉米,有两盆还是我亲手种的呢,过两天发芽了我领你去看。”儿子初学稼穑,每天都兴奋地拉上父亲去楼顶。父亲是个耐心的人,每次都会乐呵呵地提了水和铲跟儿子一起上楼顶。

过了几天,听儿子说楼顶的玉米已经发芽了。我终是没有上去看,忙。父亲每天都会往楼顶跑一趟,回来后说着“都一尺高了”“没想到花盆里也会长出杂草来”之类的话。儿子隔三岔五也会跟着父亲上到楼顶去。一个月过去了,父亲还是坚持每天打理完他阳台的盆栽蔬菜后再去楼顶忙活一阵。儿子早都不上楼顶去了,过了那个新鲜劲了。父亲有时上楼顶的时候会叫一声儿子:“走,看你的玉米去。”儿子总会懒洋洋地说:“爷爷,你去弄吧,等长棒子了你再叫我。”

父亲并不在乎儿子的态度,也似乎早忘了这是当初给儿子种的观察苗。他自己倒乐在其中了。父亲忙碌着,每天还是边拍打身上的土边似自言自语地说着“都一人高了”“有两棵都抽穗了”之类的话。父亲毕竟老了,有天从楼顶下来时踏了空,在楼梯上闪了腰,在家里养了几天后,对我说:“我还是回老家去养吧,你们都忙着上班,照顾我会影响你们工作。回老家让你妈伺候我,也方便,乡下空气也好,好得快。病好了我再来照顾孙子。”来城里这么久了,父亲应该也是想母亲想他的农活了,这是我事后才悟到的。

父亲走的时候,对我和儿子说:“没事就去楼顶给那几棵苞谷浇浇水松松土,估计快灌浆了,红缨子都长出来了。”我跟儿子都“嗯嗯”着。

父亲走后,我和妻子只好把儿子送到了托管班。儿子忙他的学习,我和妻子忙各自的工作。 秋季说来就来。有天,父亲突然打来电话:“楼顶的苞谷应该快熟了吧,记得让铭铭掰棒子写作文啊。”铭铭是儿子的小名。其实父亲不知道,儿子的作文早就交了,不过写的不是玉米的种植过程,他是根据网上的QQ农场的“种菜”经验写的。老师还给了他一个“优”,说是虽然有投机取巧之嫌,但却能大胆独辟蹊径。

接完电话,我对儿子说:“铭铭,爷爷让我提醒你掰玉米棒子呢!”儿子兴奋地说:“哦,我差点都忘了自己种的那几棵玉米了。”其实,我也忘了。儿子兴高采烈地找来一个小篮子,非要拉着我去楼顶掰棒子。来到楼顶,我们傻眼了。那几棵玉米早已枯萎发黄,盆里的土早已干结开裂,那腰间的棒子空瘪瘪的。我们真傻,一个多月都没有得到照顾的玉米,怎么会给我们丰收的景象呢?从父亲种下粒到长成苗,我终是一次都没有上过楼,对于它们的生长情况,我都是从父亲的自言自语里了解的。

看着枯黄的玉米,我突然想到了父亲,那个我整天忙得都顾不上好好陪着说几句话的老人,就像这几棵被我遗忘了的玉米一样,失去照顾的他也一天天在枯萎老去……

我对儿子说:“走,周末回老家,看看你爷爷奶奶去。”

(选自《小说选刊》,有删改)

1. 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满手是泥土” 的描写以及“爸爸”“爸爸”这样连声的呼喊,表现了“儿子”初种玉米时兴奋激动的心情,以及他对于能够完成作文的喜悦。

B. “儿子”对楼顶的玉米的兴趣没有维持太久,开始是“每天都兴奋地拉上父亲去楼顶”,后来是“隔三岔五”去楼顶,再后来就“不上楼顶去了”。

C. “父亲”从楼顶下来时踏了空、闪了腰的情节承上启下,既承接前文中“父亲”每天都会上楼顶照看玉米的情节,又为下文中玉米枯萎发黄等情节作了铺垫。

D. 小说通过环境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多种方法,细致地刻画了老父亲的形象,而对“我”的描写则少之又少。

2. 小说中的“父亲”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3. 小说中“楼顶的玉米”这一意象有何含义?这篇小说带给我们许多启示,谈谈你感受最深的一点。

下载Word版试题
《楼顶的玉米·吴宏博》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A   

2. ①慈爱体贴,充满对家人的关心。他主动帮助孙子种玉米,回家后还不忘提醒孙子写作文。②有耐心。在孙子不愿再上楼顶去的时候,他依然耐心地侍弄玉米。③勤劳,热爱种庄稼。在儿子家阳台上种菜,积极帮孙子种玉米。   

3. 含义:①它是爷爷种给孙子的“观察苗”,是爷爷关心孙子的见证。②它是像“我”的父亲一样很少被记挂、被关心的老年人的象征。启示:①无论做什么事,只有持之以恒去做,才能取得成功。无论学习还是工作,如果像小说中的“我”的儿子铭铭一样,做事只有一股子新鲜劲儿,是坚持不到最后的,是不会有收获的。②父辈是会老的,他们也需要关心、照顾。做子女的应及时行孝,否则会“子欲养而亲不待”。(其他答案能言之有理也可)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的能力。解答这类试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A项,“以及他对于能够完成作文的喜悦”说法错误;“儿子初学稼穑,每天都兴奋地拉上父亲去楼顶”可见儿子在这时只是因为种庄稼而激动,故排除;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小说人物形象概括和分析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即列举文中反映该性格特征的事例。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

“离开了土地的父亲……在阳台上开起了荒”,帮助孙子种玉米以及“我”悟到的“父亲”回家“应该也是想母亲想他的农活了”等情节,可以看出“父亲”勤劳的特点;“他主动帮助孙子种玉米,回家后还不忘提醒孙子写作文”等情节说明“父亲”对孙子的慈爱;“父亲找了很多花盆”种了很多菜以及在孙子不愿意再上楼顶去的时候,他依然耐心地侍弄玉米”则说明“父亲”有耐心;考生按照特点+内容分析的形式概括即可。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探究的对象是小说的标题和小说的主旨。题干要求理解标题的含义,考生应由表及里来理解标题。这篇小说有何启示,首先需要考生理解小说主旨,然后结合文本来分析,要注意选准切入点。

“楼顶的玉米”是“父亲”给孙子种的,并且在“父亲”回老家后还不忘提醒“我”和儿子去楼顶摘玉米,体现了“父亲”对孙子的关爱;“那几棵玉米早已枯萎发黄,盆里的土早已干结开裂,那腰间的棒子空瘪瘪的。我们真傻,一个多月都没有得到照顾的玉米,怎么会给我们丰收的景象呢?从父亲种下粒到长成苗,我终是一次都没有上过楼,对于它们的生长情况,我都是从父亲的自言自语里了解的”以及“看着枯黄的玉米,我突然想到了父亲,那个我整天忙得都顾不上好好陪着说几句话的老人,就像这几棵被我遗忘了的玉米一样,失去照顾的他也一天天在枯萎老去……”,可以看出玉米还是“父亲”的象征,玉米的遭遇和“我”对“父亲”的态度是一致的,体现了“我”对“父亲”没有尽到照顾之责的悔恨。

这篇文章给我们的启示,考生在含义分析清楚后选择一个方面谈,可以从“爷爷”对“孙子”的关爱的角度谈长辈对晚辈的慈爱,可以从“我”对“父亲”的态度角度谈“子欲养而亲不待”;也可以抓“父亲”在阳台种菜的事所体现出来的勤劳、有耐心来谈;或者其他方面,考生只要能言之成理即可。注意:谈启示首先要观点明确,然后根据文章分析为什么得出这种观点,做到有理有据,不要抛离文章大谈特谈。

录入时间:2021-02-17 09:3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