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 |
试题内容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越来越多的“宝宝”学龄前触网 互联网对于低龄群体的渗透能力持续增强,32.9%的小学生网民在学龄前就开始使用互联网。这对家庭的上网技能教育、网络内容监督管理、互联网企业针对性保护机制均提出更高要求。 “要重视针对学龄前儿童的上网管理和教育问题。”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负责人认为,目前小学生在学龄前就使用互联网的比例已达32.9%,预期将有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在学龄前就接触互联网。单纯的限制难以达到效果,对孩子上网进行积极的教育、引导和管理才是有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正确方式。 (《人民网》新华社北京5月13日电 ) 材料二: 未成年人上网最常学习、听音乐、玩游戏 学习、听音乐、玩游戏位列未成年网民上网经常从事的各类活动中的前三位。网上学习方面,未成年人的网上学习与学校课堂教育深度融合,更多表现为课堂教育的延伸。网上娱乐方面,听音乐和玩游戏仍然是最主要的娱乐活动,看短视频和网络直播的比例分别比2018年提升5.7和6.4个百分点。上网聊天是未成年人最主要的网上沟通社交方式,占58.0%。 “互联网对未成年人休闲娱乐方面的影响比对学习的影响更为普遍。如果家庭和社会不能对未成年人网上娱乐活动进行正确管理与引导,有可能影响到未成年人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负责人建议,相关政府部门、行业组织、互联网企业应分别结合自身职责,对未成年人网上娱乐活动推出保护性措施,在政策和机制上避免过度网上娱乐。同时,采用多种方式降低未成年人网络沉迷风险。 (《人民网》新华社北京5月13日电 ) 材料三: 初中是网络社会属性形成的关键期 调查发现,小学生从事各类网上社会化活动的比例均明显低于其他学历段,但在初中阶段开始出现增长,部分活动在高中阶段的增幅出现下滑。这表明初中阶段是未成年人网络社会属性的形成期,高中阶段是对其网络社会属性的进一步发展和巩固。 “未成年人的网络社会属性在初中开始形成,高中得到巩固,应基于这一特点进行差异化网络教育。”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负责人表示,针对小学生网民,应注重上网时长的管理,培养孩子对互联网的正确认识;针对初中生网民,应侧重其互联网应用技能的培养,重视文明上网、信息安全等方面的教育;针对高中生网民,应锻炼其在网络信息甄别、工具使用、创新创作等方面的能力,培养对社会的正确认知,并鼓励其利用互联网提高创造能力。 同时,还应进一步完善未成年网络素养教育体系,明确新时代青少年群体的网络素养内涵。在此基础上,将网络素养教育拓展至全民,纠正家长、学校和社会对未成年人使用互联网的错误认知,使家长具备管理和引导子女正确上网的能力,消除其对互联网不良影响的焦虑心理。 (《人民网》新华社北京5月13日电 ) 材料四: (《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1. 下列对材料四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我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率、普及率都非常高,都超过了90%。 B.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对我国未成年人互联网的使用率、普及率,上网设备拥有情况及上网的内容、时长等做了调查。 C. 我国未成年网民上网最常用的设备是手机,其次是电脑。 D. 据调查数据可推知,独自拥有某种上网设备的我国未成年网民数量超过七成。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互联网对于低龄群体的渗透能力持续增强,32.9%的小学生在学龄前就开始使用互联网。 B. 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国小学生网民学龄前互联网使用率已达32.9%,已有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在学龄前就接触互联网。 C. 相关政府部门、行业组织、互联网企业分别结合自身职责,对未成年人网上娱乐活动推出保护性措施,就可以避免互联网对未成年人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产生影响。 D. 调查发现,我国未成年人从事各类网上社会化活动的比例在初中阶段开始出现增长,这一阶段是未成年人网络社会属性的形成期。 3. 面对互联网使用低龄化的趋势,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防范未成年人使用互联网的风险? |
|
下载Word版试题 | |
《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 |
答案解析 | |
【答案】 1. B 2. D 3. ①家庭和社会要重视未成年人上网管理和教育问题,进行积极的教育、引导和管理。 ②相关政府部门、行业组织、互联网企业应分别结合自身职责,对未成年人网上娱乐活动推出保护性措施,在政策和机制上避免过度网上娱乐,采用多种方式降低未成年人网络沉迷风险。 ③进一步完善未成年网络素养教育体系,明确新时代青少年群体的网络素养内涵。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信息的筛选和整合能力。解答此类题型时首先应迅速浏览,划记关键词;其次找到对应位置比对原文,最后做出判断。比对时注意选项与原文是同义转述还是改变了原文。同时要熟悉设误的类型,如偷换概念、混淆未然已然、混淆或然必然、无中生有,强加因果,肯定否定不当、强加因果,曲解原文等。 B项,“上网的内容、时长”是错误的,属于无中生有。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表述,解答此类题型时要明确具体的考核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 A项,“32.9%的小学生在学龄前就开始使用互联网”是错误的。由原文“32.9%的小学生网民在学龄前就开始使用互联网”可知,是32.9%的小学生网民,而不是32.9%的小学生,属于偷换概念。 B项,“已有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在学龄前就接触互联网”是错误的,由原文“预期将有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在学龄前就接触互联网”可知,题干混淆了时态。 C项,“就可以避免互联网对未成年人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产生影响”是错误的。由原文“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负责人建议,相关政府部门、行业组织、互联网企业应分别结合自身职责,对未成年人网上娱乐活动推出保护性措施,在政策和机制上避免过度网上娱乐”可知,题干曲解了文意。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概括、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题一般的答题模式为:第一步,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语,确定筛选对象;第二步,在把握全文内容要点的基础上,在文中找到题干信息对应的语句或段落并加以概括。 由原文“如果家庭和社会不能对未成年人网上娱乐活动进行正确管理与引导,有可能影响到未成年人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可知,家庭和社会要重视未成年人上网管理和教育问题,进行积极的教育、引导和管理,有助于防范未成年人使用互联网的风险。 由原文“相关政府部门、行业组织、互联网企业应分别结合自身职责,对未成年人网上娱乐活动推出保护性措施,在政策和机制上避免过度网上娱乐。同时,采用多种方式降低未成年人网络沉迷风险”可知,相关政府部门、行业组织、互联网企业应分别结合自身职责,对未成年人网上娱乐活动推出保护性措施,在政策和机制上避免过度网上娱乐,采用多种方式降低未成年人网络沉迷风险,有助于防范未成年人使用互联网的风险。 由原文“同时,还应进一步完善未成年网络素养教育体系,明确新时代青少年群体的网络素养内涵”可知,进一步完善未成年网络素养教育体系,明确新时代青少年群体的网络素养内涵,有助于防范未成年人使用互联网的风险。 【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⑴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⑵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抄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 |
|
录入时间:2021-02-19 10:08: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