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把握制度史研究的着力点·朱英》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试题内容

文学类文本阅读(共3题,15分)

自古以来,我国史家就重视制度史特别是政治制度史研究。回顾过往,中国制度史研究取得不少重要成果,但也存在进一步拓展的空间。深化中国制度史研究,可以在以下几方面着力。

其一是“贯通”。具体而言,就是贯通古代史与近代史,打破它们之间的隔阂,以长程史的考察视角厘清制度的渊源,探究制度的发展演变及其影响。长期以来,人们都是以1840年作为划分古代史与近代史的界标。这种划分自然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但机械地理解这一划分,则会对制度史乃至整个历史研究带来一定消极影响。具体到近代制度史的研究来看,1840年前后的历史发展存在密不可分的延续性,制度也在很大程度上一脉相承,应贯通起来进行研究。要深化近代制度史研究,就不能局限于对近代史的考察,而应贯通近代史与古代史,往前追溯历史渊源。只有这样,才能在了解制度原初形态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其在近代的变与不变。如果不了解一种制度在古代的原初具体形态,就很难准确把握其在近代的发展演变。以贯通古代史和近代史这种长程史研究视野对近代制度进行考察,对许多问题就很可能获得新的认识,从而有力推动制度史研究整体发展。

其二是“见人”。也就是说,深化制度史研究不能停留于分析规章制度的条文,还需要更进一步深入考察与之紧密相关的各种人。有学者在论及宋代制度史研究的发展方向时,倡导应该走向“活”的制度史。所谓“活”的制度史,并非指活的写作方式,而是要注重制度的动态运作与过程。走向“活”的制度史,关键就是要“见人”。因为制度是由人建立的,也是由人施行的,制度的动态运作与过程均取决于人。从一定意义上说,研究制度史只有见到人,才能发现看似死板的制度条文背后鲜活的历史故事。故而“见人”之后,就能在很大程度上使制度史研究从静态走向动态,成为“活”的制度史。此外,只有通过考察相关人物的思想与活动,才能了解制度背后隐藏的主观动机与深刻意图,进而更好理解和认识影响制度决策与运行过程的各种偶然与必然因素,进而促进我们对制度的理解与认识更加深入细致。

其三是“视角转换”。这主要是指研究视角与思维方式的转换,其目的是通过研究范式、研究视角的转换获得对制度变迁的新知与新解。过去,我们研究制度史往往更加注重制度演变与革新,这种探讨很有必要,但也存在一定弊端。如果转换思维方式与研究视角,从另一个角度进行考察,就会发现制度既有变与新的一面,又有未变与陈旧的一面,两者紧密结合的探讨才能得出更为全面客观的结论。例如,清末诞生的商会,在商人团体制度的建构方面确实体现了诸多变与新的因素。然而,商会的构成仍然是“以各业公所、各客帮为根据”,亦即以传统的公所、商帮等旧式商人团体为基础,保留了许多旧式商人团体的传统。把握了商会在制度层面的这一特点,就不难理解商会某些看似自相矛盾的态度与行为的原因。不仅如此,受近代化发展趋向的影响,我们以往研究近代制度较多地注重其进步性及其影响,这当然很有必要。但如果转换研究视角,还可以发现近代制度变迁的另一种面相,进而能够看到制度变迁的复杂性与曲折性。

(节选自朱英《把握制度史研究的着力点》,《人民日报》2020年3月23日)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重视制度史特别是政治制度史研究是我国史家古老的传统,但近代化思潮影响了这一传统。

B. 以1840年作为划分中国古代史与近代史的界标,不利于中国制度史乃至中国历史的研究。

C. 作者主张在研究宋代制度史时,应倡导研究“活”的制度史,即注重制度运作与过程研究。

D. 研究制度史时既要重视研究制度演变与革新的一面,也要重视研究制度未变与陈旧的一面。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证,逻辑上是逐层递进的。

B. 文章首段提出的中国制度史研究存在进一步拓展的空间是全文的立论基础。

C. 有学者关于宋代制度史研究的观点论证了深化制度史研究要“见人”的观点。

D. 文章第四段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论证观点,论证过程注重思辨性。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历史发展具有延续性,制度也具有一定的传承性,这就决定了应将制度史贯通起来进行研究。

B. 深化制度史研究需要深入考察与制度紧密相关的人,进行动态研究,而不需要研究条文本身。

C. 了解一种制度在古代的原初具体形态非常重要,否则我们就不能准确把握其在近代的发展演变。

D. 转换视角与思维方式研究制度,可以了解制度变迁的复杂性与曲折性,得出全面客观的结论。

下载Word版试题
《把握制度史研究的着力点·朱英》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D    

2. A    

3. 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A项,无中生有,“近代化思潮影响了这一传统”于文无据。原文为“受近代化发展趋向的影响,我们以往研究近代制度较多地注重其进步性及其影响,这当然很有必要”。

B项,略去了前提条件“机械地理解这一划分”,扩大了判断的范围。

C项,张冠李戴,将作者所引用的“有的学者”的主张误为作者的主张。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

A项,“逻辑上逐层递进”错,结合“其一是‘贯通’”“其二是‘见人’”“其三是‘视角转换’”等分析,文章主体部分是并列关系。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时,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题型多种多样,有直接要求用自己的语言做分析概括的;有列出文中的一些语句要求做是非判断的;也有另列材料要求依据作者的观点作判断的;还有另列材料要求依据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推断的。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一要注意着眼于全文,从整体上把握。作者直接表述的观点,可从字面上看出来;分散在文中各个部分的观点,就需要综合与概括;二要注意把握关键句子、显性内容,如各段的起始句、结束句,文章的标题、论点或分论点、结论性句子等。

B项,“而不需要研究条文本身”曲解文意,原文的相关表述是“深化制度史研究不能停留于分析规章制度的条文,还需要更进一步深入考察与之紧密相关的各种人”“‘见人’之后,就能在很大程度上使制度史研究从静态走向动态”,并不是“不需要研究条文本身”。

故选B。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

录入时间:2021-01-30 09: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