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见于不见之间——细读·钱翰》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文学史知人论世的角度,对《登幽州台歌》的解读常常与陈子昂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境遇相联系。这种解读有一定道理,也符合陈子昂写作的心理状态。但是伟大的诗歌时常会超越作者的心境,体现更加普遍的人类共有感受。分析这首诗不能局限于诗人创作时的心态和意图,而应从诗歌本身出发,解读其动人心魄的力量。

中国诗歌经常使用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即从景致中生发情感,而陈子昂的这首登高即兴而作的诗,初看上去完全没有景物描写。首句就是心理活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然而,细细读来,却能发现其实有景:所谓“前不见”“后不见”,在诗的表层意思中是描述时间轴上的“古人”与“来者”,前后与不见,本身是描写空间的词语,但在这里有着时间与空间的双重指向。诗人在高台上极目远眺,苍茫大地不见一人,视觉上的荒凉和孤独引发出时间上从古到今、从今天到未来的想象。从“我”面对广袤天地的渺小,映射出“当下”在过去与未来之间显得如此短暂易逝。前面这两句,看似只有情语,其实亦有景语。时间上的情感表达隐喻了空间上的视觉留白,空间与时间的无边无际相互映射,浑然一体。因为只写了时间上的孤独,空间上的荒凉感是通过文本引发读者的想象,这种艺术和情感的感染力比杜甫《登高》的直接描写更加强烈。

“念天地之悠悠”,诗人在时空无尽的宇宙之中,独立高台,倍感孤寂,泪洒衣襟。有限的个体在无限宏阔的宇宙面前,顿觉渺小无力。这一层意思读者是容易体会的,然而,这首诗是否只是一味表达孤独呢?当诗人说“不见”的时候,是不是就完全不见呢?

不见过去,不见将来,能见的是当下,而当下是什么?当下就是过去之显现,我们当下的世界是由过去的世界发展而来。诗人思今日之“我”,而“我”从何而来?从古人那里来。无论是生物学角度还是文化意义上,今天的我们身上继承着古人的血脉与精神。同样,我们将来往哪里去?肉体会消失,但血脉与精神将流传给不可见的来者。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将来其实也活在今天。体会到这个“不见之见”,这两句诗的意义就发生了翻转:就像上游与下游同是一江水,古人、“我”和来者是时间长河中相互联系的整体。人,包括每一个个体,不是孤独而荒谬的脆弱生命,而是与天地共生的伟大存在。

怀念古人,思及后人,人类命运的整体感与个体生命的孤独感交织在一起,相互映射也相互激荡:我们越感受到天地人三者之无限,就越会叹息于个体的有限;我们体验到个体生命的有限性,又会在对人类命运整体性的深刻理解中得到安慰。这种悲叹与安慰之间的矛盾和张力构成了人类的共通情感。

“见与不见”不仅体现在时间上,也体现在空间上。诗人登高远眺、四下无人,但他非常清楚,这个大地上生活着无数的人,他与无数人之间有着无数联系。人是群居的生命,恰恰是因为人的群体性,这种看不见人的孤独和苍凉感才会产生强烈的情感冲击。当诗人强烈表达抽象的孤独感时,其实也是在强调他与人群的整体性。“我”虽渺小,却在这悠悠天地间心念所有的古人与来者。“我”既渺小又宏大,既有限又无限。诗人心中这两个极点强烈撕扯,以至于“独怆然而涕下”。

(摘编自钱翰《见于不见之间——细读<登幽州台歌>》)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登幽州台歌》这首登高即兴而作的诗,既可以表现出陈子昂当时的处境与心境,也能够体现出更加普遍的人类共同感受。

B.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看似景语,实是情语,视觉上的荒凉和孤独引发出时间上从古到今、从今天到未来的想象。

C. “念天地之悠悠”一句,并非表现诗人自身的孤独和渺小,而是强调人,包括每一个个体,都是与天地共生的伟大存在。

D. 诗人“独怆然而涕下”,是因为心忧天下,跳出了“小我”的局限,意识到自身命运与大地上无数的人息息相关。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头与常规视角比较,亮明观点:伟大诗歌的解读不必局限于诗人创作时的心态和意图,应从诗歌本身出发。

B. 文章先总后分,围绕诗歌中“动人心魄的力量”,总体上按照诗句的顺序逐层展开,既层次分明,又有机融合。

C. 文章围绕“见”与“不见”、“有限”与“无限”、“个体”与“群体”展开多重对比分析,探微发幽,见解新奇。

D. 文章先从时间维度,再从空间维度论述“人类命运的整体感”与“个体命运的孤独感”交织在一起,分析充分。

3. 根据原文内容,联系所学课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提及的“知人论世”的分析方法较为常见,如分析《始得西山宴游记》,联系柳宗元被贬永州的经历,才能理解西山“特立”却无人赏识,如同士人之怀才不遇。

B. 中国诗歌常常“从景致中生发感情”,如《沁园春•长沙》,年轻的毛泽东面对“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大好秋光,兴起了“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革命豪情。

C. “古人、‘我’和来者是时间长河中相互联系的整体”这一点,在《阿房宫赋》总结秦人教训时也有体现——“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D. 《赤壁赋》中“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慨叹,正好与文章中“我们体验到个体生命的有限性,又会在对人类命运整体性的深刻理解中得到安慰”相印证。

下载Word版试题
《见于不见之间——细读·钱翰》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A2. C3. 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要首先明确题干要求,然后锁定答题区间,找出文本中相关的信息,然后与选项比较,得出答案。

本题中,

B项,“看似景语,实是情语”表述有误,原文是“看似只有情语,其实亦有景语”颠倒了语序,曲解了文意;

C项,“念天地之悠悠”一句,并非表现诗人自身的孤独和渺小”否定程度有误,原文认为这一句“并非只是一味表达孤独”;

D项,“诗人“独怆然而涕下”,是因为心忧天下,跳出了“小我”的局限”片面归因,应该既有“小我”亦有“大我”的原因;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作答时注意把握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等,并找出文本中相关的信息,然后与选项比较,得出答案。本题中,C项“文章围绕‘见’与‘不见’、‘有限’与‘无限’、‘个体’与‘群体’展开多重对比分析,”表述错误。“见”与“不见”、“有限”与“无限”、“个体”与“群体”均非对比关系,应为互补关系。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原文中找到依据。通过分析比对,得出答案。本题中D项,“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慨叹,只是表现“我们体验到个体生命的有限性”,无法印证“在对人类命运整体性的深刻理解中得到安慰”。

故选D。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

录入时间:2021-02-20 10:2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