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杨耕》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 |
试题内容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哲学是人类的智慧之学,给人生存和发展以勇气与智慧。如果说宗教是关于人的死的观念,是讲人生如何痛苦,死后如何升天堂的,那么哲学就是关于人的生的智慧,是教人如何生活,如何生活得有价值和有意义的。在人类存在的种种矛盾中,根本的矛盾就是“向死而生”,即人的个体生命是有限的,终归死亡,可人又总是力图以某种追求超越个体生命的有限性,超越死亡。由此产生了人如何生活得有价值、有意义这一重大问题。这就是说,哲学就是人生观,而人生观与世界观又密切相关、高度统一。 人生观是世界观问题,而不仅仅是伦理学的问题。人生活在自然之中,必然有一个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生活在社会之中,必然有一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因此,对人生的不同理解必然包含着对人与自然、与社会关系的不同理解,一句话,对人与世界关系的不同理解。文天祥的干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明,人的生与死本身属于自然规律,而生与死的意义属于历史规律。流芳百世与遗臭万年的分界线就在于如何处理人与历史规律关系。因此,人生观不可能脱离世界观。人“向内”求解“人生之谜”,必然要“向外”探索“世界之谜”,而“向外”探索“世界之谜”,归根到底是为了“向内”求解“人生之谜”,从而实现自我发展。无论是探索天、地、人的人与自然关系,还是反思你、我、他的人与社会关系,哲学都熔铸着对人的生存方式的关注,对人的发展境遇的关切,凝结为对“人生在世”的深层理解。所以,每个时代的哲学都表现出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高度统一,体现着人生的智慧。 人生观是哲学问题,而不是科学问题。医学、生物学、考古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等都不可能完全解答“人生之谜”……哲学问题不同于科学问题。人为什么有生有死,这是科学问题,可人如何对待生与死,这是哲学问题。知道数学中有正数与负数,物理学中有作用与反作用,化学中有化合与分解,生物学中有遗传与变异等,这是科学常识,可是从中引出一分为二与合二为一,引出对立统一规律并把它转化为矛盾分析法,这是哲学智慧。它使我们善于在个体与类、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的矛盾关系中去理解和把握人生问题。 哲学智慧不同于科学智慧。科学是以理论思维的形式描述和解释思维的对象,即存在的运动规律,哲学则是以理论思维的形式反思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探讨思维能否反映存在、思维如何反映存在及其规律等问题,并且进入到对象的意义和价值的认识。不仅要知道对象是什么,而且要知道对象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意义与价值是什么。哲学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是以抽象的概念体系反映特定的社会关系和现实的社会运动,体现着特定的民族、阶级或集团的利益和愿望。所以,哲学不是科学,但它也启迪人以真理;哲学不是宗救,但它也给予人以信仰。 正因为如此,我们不仅要“为学”,即学专业知识,还要“为道”,即学哲学。学哲学,可以拓展理论视野,强化思维力度,善于辩证思考,把人们视为不言而喻、不证自明的问题作为“问题”进行反思,在“熟知”中发现“真知”,从而阐幽发微而示之以人所未见,率先垂范而示之以人所未行。 (摘编自杨耕《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哲学是教人如何生活的,宗教是关于人的死的观念,两者都是人生不可或缺的 B. 人生观不仅是伦理学问题,更是世界观问题,也就是对人与世界关系的不同理解 C. 科学回答人为什么有生有死之类的问题,而哲学则思考人如何对待生与死的问题 D. 哲学反映特定的社会关系和现实的社会运动,体现特定民族、阶级或集团的愿望。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一段分析宗教与哲学的不同,引出哲学是人生观且与世界观密切相关的观点。 B. 第二段紧承第一段,侧重阐述了哲学表现出世界观与人生观的高度统一的原因。 C. “留取丹心照汗青”表明如果正确处理好人与历史规律的关系就能流芳百世。 D. 第五段与前四段形成总分关系,进一步强调学哲学的意义,点明了写作的意图。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人类存在着许多矛盾,其根本的矛盾是如何通过某种追求来超越死亡,获得生活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 B. 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思人与社会的关系,都有对人的生存方式、发展境遇的关注和对人生意义的理解。 C. 科学以理性思维的形式描述和解释存在的运动规律,并进一步探索其对人的生存与发展的价值与意义。 D. 学习哲学可以拓展理论视野,强化思维力度,提升辩证思维能力,善于反思问题并能够发现“真知”。 |
|
下载Word版试题 | |
《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杨耕》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 |
答案解析 | |
【答案】 1. A 2. D 3. 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再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内容,最后进行比对。本题, A项,“两者都是人生不可或缺的”错误,选项曲解文意,根据第一段内容可知,作者只是比较了哲学与宗教研究内容的不同,并没有说二者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 D项,“总分关系”错,从第五段开头句的“正因为如此”可以看出是因果关系,是由上文进一步推出结论,提出主张,前后呈递进关系。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本题, C项,“科学以理性思维的形式描述和解释存在的运动规律,并进一步探索其对人的生存与发展的价值与意义”错误,选项偷换概念,从第四段前三句可知,“探索其对人的生存与发展的价值与意义”的是哲学。 故选C。 【点睛】论述类文本答题技巧:1.读通读懂原文。通读全文,把握全文基本内容,明确作者的基本观点,务必理清论述的结构和思路。2.筛选关键词关键句。不动笔笔墨不读书,读的过程中,在点、线和特殊符号等各种标记的辅助下,筛选出文中的关键词语、关键语句,以备解题之需。3.关键信息代入原文,找对应句。在认真阅读题干和选项的基础上,将题干和选项所涉及到的信息代入原文,找出原文中与题干和选项相应的对应句。1.题干与原文对比异同找选项。一定要注意题干和选项所涉及到的信息与原文所存在的“变”与“不变”。2.立足原文,排除干扰项。阅读的目的,就是排除干扰项,确定正确答案。 |
|
录入时间:2021-02-21 09:08: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