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马可滼》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 |
试题内容 | |
文学类文本阅读(共3题,15分) 旅行 马可滼 戈壁滩的一条曲折公路上,一辆锈迹斑驳的黄色皮卡车正不疾不徐地向前开着,从车的款式和外观看,车子颇有些年头了。而坐在驾驶位和副驾驶位的两位车手,年纪更是衬得上他们的车子。 这是一对老夫妇,老妇人已满头华发,老先生戴着牛仔帽,只能看到白色的鬓角,但从他如枯枝般的双手判断,年纪也绝不低于七十岁了。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次非同寻常的旅行。老妇人患上了轻度的阿尔兹海默症,老先生开了两千多公里,只是为了完成老伴儿的愿望:她想去看看两人年轻时候种下的树。一路上,老妇人不止一次地问:还有多远啊?老先生每次的回答都一样:不远啦,一会儿就到! 烈日当空,戈壁上掀起热浪,轰鸣的发动机声传出老远,对某些人来说,发动机的轰鸣可能有点儿恼人,但对于此时的老夫妇来说,发动机的噪音简直再好听不过了。因为两小时前,车子刚刚抛锚过,老先生花了一个多小时修理,才让他的“老伙计”勉强上路,而距离最近的汽车维修站,还有两百多公里。 不幸的是,老爷车再次抛锚了。这次,发动机彻底烧了,车子已经不能再发动了。更不幸的是,老人的手机这时也没有信号了。 于是两位老人只好在路上拦车,希望有好心人能帮他们拖车。还好,十几分钟后驶来一辆旅行车。因为两辆车上都没有拖车绳,车上年轻的夫妇了解情况之后表示爱莫能助。 老夫妇又在烈日下站了一个多小时,远处驶来一辆小轿车,但是这辆车马力太小了,开车的女孩和她的车用尽了全力,拉了两百米后还是在上坡的地方熄了火。老夫妇只好让女孩离开了,临走时女孩把拖车绳留给了老夫妇。 又过了两个小时,天色渐暗,一辆大型越野车驶来,车上的大汉一下车,吓得老太太赶紧躲在老先生身后。大汉一脸的络腮胡,露出的两条胳膊文满了花样。大汉倒是很热情,还说老先生长得很像自己的父亲。可大汉说自己的车油也不多了,而且是汽油车,用不了老爷车的柴油。如果自己在前面加了油,肯定会回来接“干爹”的。两位老人也不敢提出别的要求,只能看着大汉开走了他的越野车。 天渐渐黑了,戈壁滩的气温骤降,风沙大作,不见星月。两位老人依偎在车里,准备熬过这一宿。正当他们绝望时,路的尽头突然出现了一组灯光,之前路过的越野车、小轿车和旅行车依次驶来。 两百公里外,正是两位老人当年植树的小镇,小镇周围现已绿树成荫。小镇上的汽车旅馆也成了过往旅人必去的补给站。众人在汽车旅馆看到了老夫妇年轻时候植树的照片,便不约而同地补给了装备,决定一同回来接两位老人。 于是,在昏暗的戈壁滩上,越野车、小轿车、旅行车、老爷车,四辆车串成一条线,一起驶向前方。 原载于 2020 年 2 月 4 日《北京晚报》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头不仅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和环境,也细致刻画了主人公及老爷车的状况,为后文情节分发展埋下伏笔。 B. 老爷车再次抛锚,手机也没信号,车辆陆续经过却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帮助拖车,这些故事情节增强了小说的戏剧性。 C. 小说善于运用细节表现人物,“络腮胡”一下车,“吓得老太太赶紧躲在老先生身后”体现出老太太对老先生的依赖。 D. 小说中的老夫妇经历了一场非同寻常的旅行,即使深陷困境时,也没有绝望,始终对生活抱有热情,对未来充满期待。 2. 作品是怎样叙述旅行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3. 小说以四辆车“一起驶向前方”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
|
下载Word版试题 | |
《旅行·马可滼》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 |
答案解析 | |
【答案】 1. D 2. ①以第三人称的视角来叙事,使事件显得真实客观;②按照时间顺序叙述故事,使得故事情节清晰流畅;③以老夫妇自驾老爷车开篇,引入旅行的故事,唤起读者的阅读兴趣;④情景描写与老夫妇的旅行经历相结合,渲染了故事的气氛。 3. ①四辆车“一起驶向前方”构成了戈壁滩最美的风景,增强了画面感,照应标题“旅行”;②故事戛然而止,余味悠长,留有想象回味的空间,引发读者的想象。③以此结尾,突出了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的这一温暖主旨,启迪读者思考。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手法、主旨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本题选“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 D项,“即使深陷困境时,也没有绝望”说法有误。小说倒数第三自然段中说“两位老人依偎在车里,准备熬过这一宿。正当他们绝望时”。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叙述的特点及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整体阅读并感知文章内容;然后从叙述的人称、顺序、线索,以及谋篇布局的特点、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等方面,思考分析作品是怎样叙述故事的;最后结合文章内容,从人物、情节结构、主题、艺术效果等角度分析其作用。 首先,本文紧扣标题“旅行”展开,开篇以“戈壁滩”为背景,叙述两位年纪“绝不低于七十岁的老人”自驾“一辆锈迹斑驳的黄色皮卡车”旅行的故事。如此引入故事的叙述,从旅行地、人物年龄、旅行方式都会唤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吸引力。然后,从记叙顺序上看,结合关键词句“烈日当空”“老夫妇又在烈日下站了一个多小时”“又过了两个小时,天色渐暗”“天渐渐黑了”分析可知,本文是按照时间顺序叙述故事的。这些表时间推移的内容,使得故事情节发展清晰流畅。此外,从叙述的角度来看,全文采用第三人称叙述,使内容更客观且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最后,从表达方式来看,“天渐渐黑了,戈壁滩的气温骤降,风沙大作,不见星月”“两百公里外,正是两位老人当年植树的小镇,小镇周围现已绿树成荫”等处的情景描写,与故事的叙述巧妙融合,渲染了气氛,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结合以上分析分点作答即可。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小说结尾的艺术效果或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理解内容,准确把握小说主题。解答时,首先要审清题目要求,精读结尾并把握其类型特点(出人意料的的结尾,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结尾,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尾,戛然而止、留下空白的结尾等);然后从人物、结构、主题、阅读效果等角度分析其作用效果。小说结尾常见的作用有:深化主题;突出人物的精神品质;生出波澜,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与前文相照应,使情节连贯完整;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耐人寻味,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等。 小说结尾写在众人的帮助下,两位老人摆脱困境。从文章结尾特点来看,本文结尾戛然而止,是留下空白且温暖的结尾。从内容上来看,四辆车“一起驶向前方”,而四辆车中是热心的助人者,是戈壁植树、故地重游的白发老人,美好的人构成茫茫戈壁最美的风景。同时照应了标题“旅行”。从主题上看,两位老人当年植树的小镇,如今已绿树成荫。众人在汽车旅馆看到了老夫妇年轻时候植树的照片,便不约而同地补给了装备,决定一同回来接两位老人。这样的结尾突出了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的这一温暖主旨。从阅读效果上来看,故事结尾没有过多的赘述,在四辆车“一起驶向前方”中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和回味的余地。 【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备考要求强化两个意识:(1)强化文本意识,即读懂文本(泛读)、结合文本答题(精读);(2)强化规范意识,即审题规范(认真审题,熟悉考点和题型),答题规范(方向明确,思路清晰,格式正确,语言简练、准确),书写规范,问答连结,答是所问。 |
|
录入时间:2021-01-30 09:17: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