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浸润在历史长河中的君子文化·朱万曙》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试题内容

文学类文本阅读(共3题,15分)

先秦儒家有诸多对于君子人格的论说,树立了君子人格的理想,构成了君子文化丰富的内涵。这些儒家典籍成为经典之后,历代学人不仅反复习诵,而且不断进行注疏阐释,在泱泱典籍中,形成了“经学”。先秦儒家关于君子的论说也就不断被传承和弘扬。一代代学人 承接了君子文化的血脉,进而转化为君子文化的实践。

君子文化的实践,主要体现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士大夫层面。士大夫是读书之人,他们所读之书当然以儒家经典为主;士大夫也往往是执政或参与执政之人,自唐代以后,他们为了通过科举考试,更要熟悉儒家经典。因此,君子文化对他们有着更深入的浸润,也更容易转 化为实践行为。

例如,宋代的苏轼不仅仰慕古代君子的风范,而且对君子的人格有着自己的思考,认为君子应该是明“大义”之人;在他看来,君子也应该报效国家,“君子之所以大过人者,非其以智能知之,强能行之也。其以功兴而民劳,与之同劳,功成民乐,与之同乐,如是而已矣。”尽管苏轼一生多次被贬谪,却始终保持着君子风范。君子文化的熏陶和他本人对君子人格的思考,使他成为君子理想的践行者。

与苏轼的情形相近的,还有明代的王阳明。在《答友人》中结合自己曾经被“左右交谗”“祸且不测”的经历,他阐发了“君子之学,务求在己”的观点。君子通过学习,有自己的见识,从而内心有定力、有自信,毁誉荣辱不足以让自己情绪波动。他从人生实践中获得对君子人格的认识,又以此实践自己的君子人生,遭到贬谪并不气馁,忠君报国依然如故,最终成为一代圣贤。

君子文化的实践还突出体现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历史环境中。在明代后期,阉党专权,一批具有君子人格的士大夫横遭打击,左光斗就是其中一位。面对朝廷小人当道,他坚守君子操守,与杨涟等人弹劾阉党魏忠贤,被诬陷下狱冤死,完成了自己君子人格的塑造。他的学生史可法曾经到监狱探望他,写下了著名的《左忠毅公逸事》。并追步乃师的君子人格,在扬州城破之后,史可法纵身投江,和左光斗一样,以生命为代价,完成了自己君子人格的塑造。

文学作品是传播和弘扬君子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不少古代作家在作品中表达对君子的赞赏,塑造君子形象。诗人李白《赠韦侍御黄裳二首》有句:“受屈不改心,然后知君子”,既是对韦黄裳君子风范的赞美,也表达了“受屈不改心”方为君子的看法。杜甫《天末怀李 白》中以“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的诗句,既表达了对李白的牵挂之情,同时也将李白视为君子。作为讽刺小说,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也有对真君子的书写和赞美。作品第三十六回所写的虞育德就是一个有君子美行的人物。小说的叙述和描写中,虽然没有用“君子” 赞美他的品格,但回目却大书“常熟县真儒降生”,将他视为“真儒”,令人敬重。

历代士大夫文人对君子文化的弘扬和传播,让君子文化深入人心。在记载古徽州宗族的《休宁名族志》《新安名族志》等中,我们就看到诸多山村乡民有“古君子之风”,如任梦桂、陈世淳,“女中君子”韩钦的妻子金氏等。这些小民君子的事迹,说明君子文化已深入社会各个层面,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观。

(摘编自朱万曙《浸润在历史长河中的君子文化》)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先秦儒家典籍对君子人格的论述,构成了君子文化丰富的内涵,对后世仍具有重要价值。

B. 士大夫读书、考试、做官,离不开对儒家经典的研读,因此更容易受到君子文化的熏陶。

C. 践行君子理想,完成君子人格的塑造,需要士大夫忠君报国、屈心不改,以生命为代价。

D. 古代文人可以通过文学作品表达对君子的赞赏,塑造君子形象,传播和弘扬君子文化。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围绕君子文化这一概念,分别阐述了君子文化的践行、载体与广泛影响。

B. 文章采用举例论证,如苏轼、王阳明、左光斗等人都对君子人格有自己的思考。

C. 文章多处采用引用论证,其中引用李白、杜甫的诗歌,都表达了对君子的赞美。

D. 文章逻辑严谨,有理有据,有论有述,逐层深入,针对君子文化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回顾中国历史长河,士大夫仰慕君子风范,阅读儒家典籍和文学作品,就能践行君子人格。

B. 在苏轼看来,君子应该深明大义、效忠国家、智能过人、与民同乐,发扬了君子之道。

C.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以读书人为主要描写对象,其中多有对伪君子的辛辣讽刺。

D. 根据宗族志的记载,说明君子文化已渗透到古代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但缺乏现实意义。

下载Word版试题
《浸润在历史长河中的君子文化·朱万曙》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C    

2. B    

3. 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

C项,“以生命为代价”错误,曲解文意,原文“君子文化的实践还突出体现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历史环境中。在明代后期,阉党专权,一批具有君子人格的士大夫横遭打击,左光斗就是其中一位。面对朝廷小人当道,他坚守君子操守,与杨涟等人弹劾阉党魏忠贤,被诬陷下狱冤死,完成了自己君子人格的塑造。他的学生史可法曾经到监狱探望他,写下了著名的《左忠毅公逸事》。并追步乃师的君子人格,在扬州城破之后,史可法纵身投江,和左光斗一样,以生命为代价,完成了自己君子人格的塑造”,文中意为史可法坚守君子人格, 舍生取义,是完成君子人格塑造的一种形式、一种途径。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B项,“如苏轼、王阳明、左光斗等人都对君子人格有自己的思考”错误,原文“宋代的苏轼不仅仰慕古代君子的风范,而且对君子的人格有着自己的思考”“与苏轼的情形相近的,还有明代的王阳明”“在明代后期,阉党专权,一批具有君子人格的士大夫横遭打击,左光斗就是其中一位。面对朝廷小人当道,他坚守君子操守,与杨涟等人弹劾阉党魏忠贤,被诬陷下狱冤死,完成了自己君子人格的塑造”,可知其中苏轼、王阳明有,而左光斗并未提及。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A项,“回顾中国历史长河,士大夫仰慕君子风范,阅读儒家典籍和文学作品,就能践行君子人格”错误,说法过于绝对,原文“君子文化的实践,主要体现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士大夫层面。士大夫是读书之人,他们所读之书当然以儒家经典为主;士大夫也往往是执政或参与执政之人,自唐代以后,他们为了通过科举考试,更要熟悉儒家经典。因此,君子文化对他们有着更深入的浸润,也更容易转化为实践行为”,可知阅读儒家典籍和文学作品,不一定就能践行君子人格。

B项,“君子应该深明大义、效忠国家、智能过人、与民同乐”错误,曲解文意,原文“宋代的苏轼不仅仰慕古代君子的风范,而且对君子的人格有着自己的思考,认为君子应该是明‘大义’之人;在他看来,君子也应该报效国家,‘君子之所以大过人者,非其以智能知之,强能行之也。其以功兴而民劳,与之同劳,功成民乐,与之同乐,如是而已矣’”,可知“智能过人”表述错误。

D项,“说明君子文化已渗透到古代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但缺乏现实意义”错误,推断错误,原文最后一句“这些小民君子的事迹,说明君子文化已深入社会各个层面,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观”,由此不能判断其缺乏现实意义。

故选C。

【点睛】论述类文本解题技巧

1.精读。不是“精细”地读,而是“精明”地读。所谓“精明”地读,就是该读的读,抓紧勿松,读得精确;不该读的不读,置之不理,弃得坚决。应读的是重要信息,要精确把握;不该读的是次要信息,要置之不理。分割两类信息,是解决所有阅读题目的根本方法。

2.审题。审题干时先要明确选“正确的一项”还是“不正确、错误的一项”,再比较选项和题干,看是否答非所问。有的选项本身符合原文的意思,但却不是题干所问的问题。

3.定位。依据选项的“关键词”定位选项的对应句。在选项中择定“定位”的关键词语,在文中择出与之“对应”的词语,据此确定选项的对应句。

4.对照。逐一对照选项和对应句,判定与原文信息是否相符。比较选项和对应句,找到与二者有差异的表述并相互对照。

5.选取。比较选项,选出正确的或错误的一项。其间需通过联想、推断,自觉调动知识和能力积累,快速而准确地判定选项正误。在做该类文章阅读题时,如果不仅读懂了所给的材料,而且明白命题意图,清楚题目所设的陷阱有哪些,那就能很容易识破陷阱,轻而易举地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

录入时间:2021-01-30 09:1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