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炮·蒙福森》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 |
试题内容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抢炮 蒙福森 赵万福在抢炮庙里三叩九拜,焚香祈福之后,拿出怀表看了一下时间,谦恭地问渡边一郎:司令官阁下,您看,抢炮可以开始了吗? 渡边点了点头。 下面的群众骂了一声赵万福:哼,狗汉奸! 赵万福站起来,看了一圈人群,大声说:各位父老乡亲,一年一度的抢炮活动即将开始,有请渡边司令官致辞! 渡边致辞完毕,一声“开始”,抢地的四支队伍(每队4人),整装待发,神情肃穆地站在抢她庙前宽阔的草坪上。四周,彩旗飘扬,猎猎有声。 时间在那一刻仿佛凝固了,停止了,全场鸦雀无声,静静地等待抢炮开始,似乎能够听到自己的心跳声。 咚咚咚—— 咚咚咚—— 蓦然间,鼓声骤起,震耳欲聋。 赵万福往空中高高地抛出红炮,红炮飞出一道孤线,落到地上,队员们齐声一吼:抢炮啦——寂静的草坪瞬间就变成了一个战场,像风平浪静的海面突然间刮起了一阵飓风,风高浪急,卷起万丈波涛;又似万马奔腾,撼天动地,他们如猛虎下山,蛟龙入海,奔跑如飞,争抢激烈。 抢炮是大鹏古镇流传了上千年的风俗习惯。镇上有一座抢炮庙,香火鼎盛,庙里供奉着个巨大的红炮,粗如大树,庙前有一个宽阔的草坪。每年正月十五,都要举行盛大的抢炮活动。据说,谁哪年抢到红炮,哪年就添丁发财、家宅平安。红炮用一层层红纸缠绕挤压而成,似竹棍大,半米长,便于传接。 抢炮源于先祖的一个古老传说:在一千多年前,先祖族人为躲避战乱,拖家带口,跋山涉水,来到这里,见古镇山环水绕,草木藏蕤,土地肥沃,便定居下来,耕田种地,繁衍生息。一天晚上,德高望重的族长做了一个梦,梦见仙人赐给族人一个巨大的红炮,之后,他们人丁兴旺,五谷丰登。为感念上苍,他们建了一座庙,名曰“抢炮庙”。每年正月举行抢炮活动,祈求风调雨顺,百业兴旺。 日军占领大鹏镇后,在镇后的北帝山上建了一个秘密雷达站,监控盟军丹竹空军基地。雷达站驻扎着一个日军联队,戒备森严。不远处有一个山洞,是日军的秘密军火库。北帝山地势险要,山高林密,地形复杂,易守难攻。日军在山下设立关卡,严禁外人靠近;从北帝山下来唯一通往外面的大鹏镇路口,更是岗哨林立,盘查严密。 自从日本人来了之后,有两年不搞抢炮活动了。今年,渡边突发奇想,搞一次盛大的抢炮活动,要全镇的老百姓参加,以示中日友好、大东亚共荣。 赵万福是大鹏镇维持会会长。他一家一户上门请求大家组队参加。 一个老人说:赵万福,你就甘心做日本人的走狗?当汉奸?你有辱“精忠报国,耕读传家”的祖训啊! 赵万福不吭声,低头走了。 老人叹息一声。 有人连门都不开,有人冲赵万福的背影碎一口:狗汉奸! 最后,只组成三队。 以前,最少四队。 赵万福小心翼翼地向渡边提议:我有一个好朋友,叫张老三,家在临近的一个小镇,要不……请他组一队参加? 渡边想了一下,说:可以。 此时,抢地场上激战犹酣。抢地队的每一个队员,胳膊、腿、头,甚至全身,有力地搏击着:他们挥汗如雨,奔跑如风;红地在他们之间飞来飞去,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忽前忽后,忽高忽低,迅疾加风,眼花缭乱。全场观众时而凝神观看、鸦雀无声,时而发出阵阵喝彩声、喊叫声、欢呼声,声震四野。那时,大家暂时忘记了战争带来的饥荒、灾难、恐惧和死亡。 渡边看得如痴如醉,频频点头,连声说:吆西吆西! 赵万福像渡边身旁的一条狗,极尽卑微,不时地给他介绍抢炮的风俗和典故。 最终,张老三那队抢得了红炮。 他们带着红炮离开大鹏镇。在城门口,他们被拦下了。日军仔细搜身,除了一身汗臭熏人的破脏衣服,一无所有。日军拿起红炮看了又看,要撕开红炮。张老三赶紧说:太君,这是渡边司令官亲自颁发的红炮,拆开就不吉利了。你们可以打电话问司令官。 日军迟疑了一下,最终没有拆开。 张老三的心都要蹦出胸口了,冷汗直冒——红炮里,藏有赵万福画的北帝山雷达站地形图!几天后的一个深夜,十多架中美空军轰炸机满载弹药,从丹竹盟军飞机场起飞,在茫茫夜色的掩护下,飞越崇山峻岭,向北帝山日军雷达站悄然扑来…… 日军查出传递情报的是赵万福。不久,他被敌人枪杀了。 《鹏化志》载:赵万福,大鹏镇人,中共地下党员,为摧毁北帝山日军雷达站和军火库立下不朽功勋…… (选自《微型小说月刊》2019年07期) 3.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画线处的场景描写渲染了抢炮活动开始前紧张的气氛,为下文人物的出场蓄势。 B. 文章介绍日军雷达站和军火库地势险要、戒备森严,暗示了赵万福所传递情报的重要。 C. 文章描写赵万福成功向渡边推荐张老三的情节,为后文张老三顺利送出红炮做了铺垫。 D. 文章运用了欲抑先扬的手法刻画赵万福,突出赵万福的形象,也让读者印象更加深刻。 1. 文章详细地介绍了抢炮活动的历史渊源,并强调了红炮于大鹏镇百姓的意义,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请结合小说谈谈你的看法。 2. 文章以《鹏化志》中关于赵万福的记载结尾,这样设计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概括。 |
|
下载Word版试题 | |
《抢炮·蒙福森》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 |
答案解析 | |
【答案】 1. D 1. ①推动情节发展。正因为抢炮活动是大鹏镇流传近千年的风俗习惯,在当地百姓中极受欢迎;才让渡边有了搞抢炮活动的想法;为赵万福的情报工作提供了契机。推动了情节的发展。②埋下伏笔。红炮美好的寓意使抢炮活动在当时极具影响力,所以渡边对抢炮活动十分重视,当参加的队伍数量太少时,赵万福找到了机会让张老三带着队员来参加,这为张老三的出场埋下了伏笔。③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赵万福借抢炮活动完成了重要情报的传递,表现了他沉着机智,忍辱负重的高贵品质,凸显了人物性格,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2. ①从表现主题上看,与前文多处写到人们唾骂他为“汉奸”的情形形成对比,说明他未忘老人话中的“‘精忠报国,耕读传家’的祖训”,升华了主题。②从表现人物性格看,更突出了赵万福为了民族大义而忍辱负重,精忠报国的精神品格。③从读者情感体验看,使读者更能感受故事的真实性,获得完满的情感体验。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D项,“文章运用了欲抑先扬的手法刻画赵万福”,手法分析错误。应该是欲扬先抑。先是刻画赵万福狗汉奸的形象,后来真相大白,他是“中共地下党员,为摧毁北帝山日军雷达站和军火库立下不朽功勋”。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段落作用,思维角度涉及内容主旨、结构思路、手法等三方面。 本题,从结构上来看,“抢炮是大鹏古镇流传了上千年的风俗习惯”“每年正月举行抢炮活动,祈求风调雨顺,百业兴旺”,正因为如此,渡边才会突发奇想,开展抢炮活动。“红炮用一层层红纸缠绕挤压而成”,便于赵万福开展情报工作。这样就推动了情节发展。 从情节手法上看,“抢炮源于先祖的一个古老传说”“梦见仙人赐给族人一个巨大的红炮,之后,他们人丁兴旺,五谷丰登”“每年正月举行抢炮活动,祈求风调雨顺,百业兴旺”如此,强调了抢炮对当地百姓的重要意义,让渡边十分重视,才在队伍不足时,让张老三出场,抢炮的重要意义,对张老三出场埋下了伏笔,使得情节自然而然,不显突兀。 从内容上看,赵万福通过这个活动完成情报传递,文中说:一个老人说:赵万福,你就甘心做日本人的走狗?当汉奸?你有辱“精忠报国,耕读传家”的祖训啊!赵万福不吭声,低头走了。由此可以见出他的忍辱负重。他顺利完成任务,可以见出他的沉着机智。因抢炮活动,小说完成了人物形象的塑造,使其形象更加丰满。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是情节的作用效果。这类题主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进行考虑。一是内容上,是指情节本身、情节对环境、情节对人物、情节对主题、情节对读者(效果)的作用;二是结构上 是指对其他情节(上下文)的作用。 从情节对人物的角度来看,“中共地下党员”体现了他的忍辱负重,“为摧毁北帝山日军雷达站和军火库立下不朽功勋”体现了他精忠报国的献身精神。 从情节对读者的角度来看,最后揭晓谜底,原来赵万福是中共地下党员,那么他前面的一系列举动便显得合情合理,情节更加真实。 从情节对主题的角度来看,在结尾升华了主题了,他并没有忘记“精忠报国,耕读传家”的祖训。 从情节对其它情节的角度来看,此处与其阿文写人们对他的误解形成对比。欲扬先抑,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
|
录入时间:2021-02-21 10:09: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