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道》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 |
试题内容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年底,全国共建设绿道2.6万公里,其中2018年新增绿道1.4万公里。绿道天生就有“绿色”“健康”的基因。绿道系统部联起城乡的绿色资源,与公交、步行及自行车交通系统相衔接,同时还有助于固土保水、净化空气、缓解热岛效应,为生物提供栖息地和迁徙廊道,休闲健身之外兼具绿色出行、生态环保的功能。 绿道建设延伸的不仅是绿色活动空间,更是绿色的发展观念。浙江嘉兴在环城绿道开展“跑步+捡垃圾+分类”活动;广东江门组织百余名骑行爱好者沿滨江绿道一路宣传节约用水的理念;武汉东湖绿道的建设者组织百人快闪和迷你马拉松活动,倡导健康生活和绿色发展……绿道成为宣传倡导绿色出行、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绿色消费等生活新风尚的天然载体。 下一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还将继续完善绿道工程建设标准,推动形成连接城市生态要素的绿道网络。“同时,引导各地依托绿道开展丰富多彩的市民参与活动,让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更加深入人心,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副巡视员赵健溶说。 (摘编自赵展慧《打通绿色动脉 拥抱城市活力》) 材料二: 嘉兴这座城市历史久远,文化兴盛,具有鲜明的城市特色。水是嘉兴的生命。嘉兴绿道依傍嘉兴水路构建城市绿色生态网络,“水都生态绿城”自然是嘉兴绿道标识系统设计的核心概念之一。嘉兴绿道导视系统中的主标识设计紧紧围绕“水都生态绿城”的概念,水、绿色、城市、人文互为条件、互为因果,自然与城市、城市文化相互融合,和谐共生是嘉兴生态绿道视觉形象的核心价值。将水、绿色、绿道作为设计的核心要素,自然而然演绎出荡漾的水波纹、摇曳的树木、弯曲的道路等自然形态,这些视觉元素相互融汇结合,和谐共生,最终构成了主标识的视觉形态。绿道导视系统主标识形象取自倒映在水中的绿色树木,外形如荡漾摇曳的水波,环树木一周的波纹又显示了嘉兴绿道环水而建的特点。造型上线面结合、虚实相生,自然而优美,清新而灵动,体现了绿道的属性和亲水的特征,同时整个标识被赋予自然、灵动、平淡天真的气质,符合嘉兴江南水乡的城市形象。 (摘编自唐娜《基于城市形象的嘉兴绿道导示系统设计》) 材料三: 知名地理人文公众号“地球知识局”推送《超级花园城市》一文,文章提到,成都凭一己之力,修了相当于丝绸之路总长度的绿道系统。绿道所串联的绿化设施面积达到1114平方公里,相当于十个巴黎,其中还有2000多个文体旅游设施。仅以目前的绿化廊道覆盖密度来看,成都已经超越了北京和上海。一座超级花园城市——公园城市成都已粗具规模。网友纷纷评论,感叹成都执行力之高。 城市资本、人口、设施高度聚集,土地空间很紧张,要腾出地皮给这些绿色休闲设施,有时非常奢侈,但又是很有必要的。据《超级花园城市》介绍,19世纪末期,美国西海岸和南海岸城市群还远远没有发展起来,新英格兰(美国东北部地区)具有压倒性的地位,聚集起大量的重工业设施。野蛮发展的煤、钢、化、电工业令环境严重恶化。彼时,美国最著名的规划师奥姆斯特德做出一个先进的规划:用优先于汽车道的人行通道把市内的四个公园和一批次级绿地连通,一共25公里,以供需要运动空间的市民使用。数年后,这个系统受到了市民的好评,一路扩展到了600公里,覆盖了波士顿大部分地区。这便是最早的“绿道”。由于绿道设施同时提供了绿色环境和健身场所两种城市里稀缺的资源,对土地的占用率也比较低,基本是在原有郊区绿化的基础上整合而成,大受各国欢迎,不仅在美国广受好评,德国等欧洲国家也纷纷跟进,绿道系统逐渐在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推广开来。 (摘编自《成都日报》)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官方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新建设绿道1.4万公里。而现有的绿道正对人民健身休闲和串联城乡风景、生态环保等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B. 绿道建设不仅要给居民提供绿色活动空间,而且要在居民中传递绿色的发展观念,让人们于绿道中逐渐养成绿色出行、绿色消费等习惯。 C. 作为历史久远的城市,嘉兴文化兴盛,具有鲜明的城市特色,因此,“水都生态绿城”自然是嘉兴绿道标识系统设计的核心概念之一。 D. 美国波士顿600公里的绿色通道是最早的“绿道”,因其设施提供了城市里的稀缺资源,设计理念好,不仅在美国广受好评,还被别的国家模仿。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虽然目前我国绿道工程的建设标准还不是很完善,但各地都在紧锣密鼓地持续增加绿道的长度,城市之间生态要素相连的绿色网络业已构建。 B. 嘉兴绿道导视系统中的主标识有机融合动态的水波纹、树木及弯曲的道路等自然形态元素,凸显出绿道环水构建的特点,给人清新灵动之感。 C. 奥姆斯特德规划绿道系统理念先进,在土地空间紧张的城市中,先期修建长达25公里的绿色休闲设施供有需求的市民使用,很有必要。 D. 成都绿道建设执行力让人惊叹,靠自己的力量竟将相当于十个巴黎的绿化设施串联起来,打造出两千多个文体旅游设施,俨然成为公园城市。 3. 三则材料都以“城市绿道”为核心话题,但主要内容各有不同,请简要概括说明。 |
|
下载Word版试题 | |
《城市绿道》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 |
答案解析 | |
【答案】 1. C 2. A 3. ①材料一主要是结合我国各地实例简述绿道建设的意义现状及发展趋势。②材料二主要是简述嘉兴绿道设计元素及其绿道导视系统的主标识形象的设计理念。③材料三主要是根据《超级花园城市》一文内容介绍成都绿道的概况,并阐述了世界最早的绿道的打造过程。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C项,“因此,‘水都生态绿城’自然是嘉兴绿道标识系统设计的核心概念之一”强加因果关系。结合“嘉兴这座城市历史久远,文化兴盛,具有鲜明的城市特色。水是嘉兴的生命。嘉兴绿道依傍嘉兴水路构建城市绿色生态网络,‘水都生态绿城’自然是嘉兴绿道标识系统设计的核心概念之一”分析,“水是嘉兴的生命。嘉兴绿道依傍嘉兴水路构建城市绿色生态网络”是“‘水都生态绿城’自然是嘉兴绿道标识系统设计的核心概念之一”的原因。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中信息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回归文章,划定答题区域,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A项,“城市之间生态要素相连的绿色网络业已构建”错误。原文说“下一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还将继续完善绿道工程建设标准,推动形成连接城市生态要素的绿道网络”,是未然状态,而选项中“业已构建”为已然状态。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中心意思、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能力。本题要求分别对三则材料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要准确回答这一问题,需要考生准确解读文本材料,准确理解、分析综合和评价,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结合“绿道建设延伸的不仅是绿色活动空间,更是绿色的发展观念”“浙江嘉兴在环城绿道开展‘跑步+捡垃圾+分类’活动;广东江门组织百余名骑行爱好者沿滨江绿道一路宣传节约用水的理念;武汉东湖绿道的建设者组织百人快闪和迷你马拉松活动,倡导健康生活和绿色发展”“下一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还将继续完善绿道工程建设标准,推动形成连接城市生态要素的绿道网络”等分析,材料一主要结合我国各地实例简述绿道建设的意义现状及发展趋势。结合“嘉兴绿道依傍嘉兴水路构建城市绿色生态网络,‘水都生态绿城’自然是嘉兴绿道标识系统设计的核心概念之一。嘉兴绿道导视系统中的主标识设计紧紧围绕‘水都生态绿城’的概念,水、绿色、城市、人文互为条件、互为因果,自然与城市、城市文化相互融合,和谐共生是嘉兴生态绿道视觉形象的核心价值”分析,材料二主要是简述嘉兴绿道设计元素及其绿道导视系统的主标识形象的设计理念。结合“知名地理人文公众号‘地球知识局’推送《超级花园城市》一文,文章提到,成都凭一己之力,修了相当于丝绸之路总长度的绿道系统”“据《超级花园城市》介绍,19世纪末期,美国西海岸和南海岸城市群还远远没有发展起来……一路扩展到了600公里,覆盖了波士顿大部分地区”“这便是最早的‘绿道’”等分析,材料三主要讲根据《超级花园城市》一文内容介绍成都绿道的概况,并阐述了世界最早的绿道的打造过程。 【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⑴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⑵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来源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 |
|
录入时间:2021-02-22 09:08: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