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国学经典书籍的阅读》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华书局给出一组令人鼓舞的数字:《论语译注(简体字本)》(杨伯峻译注)2019年的发行册数达到170万册,最保守统计已销售160万册。2006年,中华书局根据读者需求推出《论语译注(简体字本)》(杨伯峻译注),当年卖出6000册,时至2015年销售15.6万册,而2016年比2015年的销售又翻了一番,2016年销售30万册。中华书局的数据统计,其旗下基础图书分社出版的“中华经典藏书”丛书及“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占分社所出图书比例连续三年增长,分别为52%、60%和65%。

此外,据记者调查了解,国学经典已成书店热门。中关村图书大厦《论语译注》(杨伯峻译注)销量远高于往年。京东图书的销售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论语译注》位于社科图书畅销榜第12位,高于不少热门图书。而《诗经》《山海经》同样在畅销榜上争得不错位次。

随着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的火爆,《诗经》《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在网上书店和实体书店的销量也在攀升。高端的专业国学经典热销,连专业出版人也大呼意外。上海古籍出版社副总编辑田松青三年多前开始策划国学典藏系列丛书,“我看到网上有一些读者反映,希望读到古人对经典的注释和评说,读更原汁原味的古籍。”2013年左右,上海古籍出版社尝试推出了包括《论语》《诗经》《周易》等在内的首批图书,反响不错。此后逐年加大规模,如今已推出包括《牡丹亭》《桃花扇》《近思录》等在内的60余种。这些过去摆在学者案头的读物,没有今人今译,竟几乎每种书都会重印,“每年每种书首印量在4000至5000册,但一年之内都会重版。”田松青透露,如果在过去,这类学术高端读物顶多印一两千册。

材料二

2007年前后,曾出现一轮国学热,于丹、马未都、王立群、阎崇年登上《百家讲坛》,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讲解传统文化,经典读物销量并未发生变化,反倒是《百家讲坛》之类的书畅销。时隔十年之后,情況有了根本不同。现在的读者开始真正关注经典,而不是追求张三说什么,李四说什么,这一轮国学热更扎实、深刻,更贴近中华文化的本源。这说明有些读者不再愿意一直看被人家解构过的经典,不愿意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了。

在知乎上,网友们针对《山海经》版本进行的讨论很热闹。一位网友说,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国学典藏版《山海经》尽管是简体横排,但带有全部的古注和郝懿行笺疏,是其他版本所不具备的。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谢琰也注意到,关于国上学习,十多年前,不外乎在百度、谷歌搜搜,现在很多年轻人更喜欢上知乎进行讨论,“大家对传统文化专业性的追求越来越高,希望获得一些更地道的知识。”

材料三

面对大家对经典的热闹阅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刘石很开心,“这说明传统文化在重新回归,这是好事。”不过他也提醒,“作为普通大众,我并不提倡读原典,对他们而言,读有今人注释的文言文更现实。”

若对国学没有太多了解,第一步肯定是读《论语》。经史子集,经部以《论语》为中心,《论语》读过了,再尝试读《孟子》《诗经》等,而不是一上来就读《周易》。而读史部书,肯定《史记》《资治通鉴》是根本。读子部,读过《韩非子》《老子》《庄子》,然后再去读《淮南子》《吕氏春秋》。集部也是如此,最重要的先读《楚辞》,读杜甫。

如果从人物的角度进入经典,同样讲究等级。按照王国维的说法,屈原、陶渊明、杜甫、李白、苏东坡才是顶级大诗人。建议读完杜甫再读李白、李商隐,读完苏东坡,再读读欧阳修、黄庭坚,以这样的顺序阅读,对自己进入国学经典世界会有更多帮助。

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则——无论读什么书,尽量将阅读面铺开为好,反正不能越读越窄。就像一个中学男生只读《红楼梦》会变得太敏感、太多愁善感,只读《水浒传》会变得杀气腾腾。中国古人讲究各种气要调和,人生境界才会高,如果只读一类书,只是在重复自己的知识兴趣,局限自己的性格思想,不能完善自己。所以经典之作,也要有选择地读。

(三则材料均改编自网络)

1. 下列对材料内容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论语译注》销售量猛增,作为社科类图书意外地成为热门书籍,令出版社始料未及,国学经典的受欢迎的程度可见一斑。

B. 《诗经》《山海经》等位于畅销榜前列的国学经典书籍,并不止于“诗词大会”余热,读者们对国学经典的追捧,源于对原汁原味的古籍的喜爱。

C. 高端的专业国学经典销售火爆,现在的读者开始真正关注经典,意味着国学热更扎实、深刻,更贴近中华文化的本源。

D. 从原典书籍热销可看,关于国学经典的学习,从对咀嚼之识到传统文化专业性的追求,可知读者希望更贴近国学本源。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根据材料一二的数据统计,从国学经典书籍的销量来看,直观可见国学热,从国学原典书籍的热追来看,又可见读者品味的提升。

B. 喜欢读国学原典书籍虽然只是部分读者的趣味,但是也能说明当下人们对于国学的了解不再满足于人云亦云,而是自己去读取。

C. 从网页搜搜到讨论研究,大家对传统文化专业性的追求越来越高,希望获得一些更地道的知识,这一点得到专业学者的认可。

D. 专业学者不提倡大众读国学原典书籍,认为读有今人注释的文言文更现实,这说明阅读他人解读经典是一条贴近国学文化的捷径。

3. 阅读三则材料,分析读者该如何阅读国学经典书籍?根据材料,简要概括。

下载Word版试题
《国学经典书籍的阅读》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C2. D

3. (1)读今人译注版国学书籍。

(2)按顺序,分等级地阅读国学典籍。

(3)不能局限阅读书目,注意阅读广度,又要有所选择。

(4)阅读国学经典作品,不能人云亦云,要有品读态度,自己读取。

(5)注重阅读的扎实性和深刻性,汲取更地道的知识,以贴近传统文化本源。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对材料内容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项,相关内容见材料一中一二节,“中华书局给出一组令人鼓舞的数字:《论语译注(简体字本)》(杨伯峻译注)2019年的发行册数达到170万册,最保守统计已销售160万册”“据记者调查了解,国学经典已成书店热门”,符合文意;

B项,相关内容见材料二中一二节,“一轮国学热更扎实、深刻,更贴近中华文化的本源。这说明有些读者不再愿意一直看被人家解构过的经典,不愿意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了。”“大家对传统文化专业性的追求越来越高,希望获得一些更地道的知识”符合文意;

C项,“高端的专业国学经典销售火爆”无中生有,材料二第二节说的是 “一位网友说,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国学典藏版《山海经》尽管是简体横排,但带有全部的古注和郝懿行笺疏,是其他版本所不具备的”“大家对传统文化专业性的追求越来越高,希望获得一些更地道的知识”;

D项,相关内容见材料二第一段,“现在的读者开始真正关注经典,而不是追求张三说什么,李四说什么,这一轮国学热更扎实、深刻,更贴近中华文化的本源”,符合文意。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项,相关内容见材料一二中,“此外,据记者调查了解,国学经典已成书店热门” “现在的读者开始真正关注经典,而不是追求张三说什么,李四说什么,这一轮国学热更扎实、深刻,更贴近中华文化的本源”,符合文意;

B项,相关内容见材料二中第一节,“这说明有些读者不再愿意一直看被人家解构过的经典,不愿意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了”,符合文意;

C项,相关内容见材料二第二段,“一位网友说,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国学典藏版《山海经》尽管是简体横排,但带有全部的古注和郝懿行笺疏,是其他版本所不具备的”“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谢琰也注意到,关于国上学习,十多年前,不外乎在百度、谷歌搜搜,现在很多年轻人更喜欢上知乎进行讨论”“大家对传统文化专业性的追求越来越高,希望获得一些更地道的知识”,符合文意;

D项,“这说明阅读他人解读经典是一条贴近国学文化的捷径”曲解文意,材料二第一节说的是 “现在的读者开始真正关注经典,而不是追求张三说什么,李四说什么,这一轮国学热更扎实、深刻,更贴近中华文化的本源”,结合材料三第一节中“作为普通大众,我并不提倡读原典,对他们而言,读有今人注释的文言文更现实”可以推断。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阅读三则材料” “读者该如何阅读国学经典书籍” “根据材料,简要概括”,然后浏览材料,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简要概括形成答案。结合关键词“如何阅读”,筛选出材料三中“作为普通大众,我并不提倡读原典,对他们而言,读有今人注释的文言文更现实”“同样讲究等级”“以这样的顺序阅读,对自己进入国学经典世界会有更多帮助”“论读什么书,尽量将阅读面铺开为好”“所以经典之作,也要有选择地读”概括形成前三点答案;筛选出材料二中,“不是追求张三说什么,李四说什么,这一轮国学热更扎实、深刻,更贴近中华文化的本源”“现在很多年轻人更喜欢上知乎进行讨论,大家对传统文化专业性的追求越来越高,希望获得一些更地道的知识”概括形成后两点答案。

【点睛】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

录入时间:2021-02-22 10: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