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当科幻窄化了人工智能,艺术的新命题出现了》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19世纪以来,人工智能已成为科幻小说、科幻电影最钟爱的主题,以至于它占据了我们关于未来的主要想象空间。不幸的是,这些作品所描述的人工智能窄化了我们对于未来生命和生活形式的想象,似乎人类未来活动的主要内容就是与机器人的斗争。同时,过去一百年充斥在科幻文化中的拟人化手法也把人工智能窄化了。机器人只是人工智能的一种典型形式和一个发展方向,而人工智能对我们的意义不只是它可以模拟、延伸和拓展人的思维,更重要的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对我们理解人的语言、思维和智能本身有巨大的推进作用。

科幻文化对人工智能的窄化还在于,好莱坞电影中总是将机器人和人的根本差别归于感情或者说是“爱”,其实人的社会性存在是人工智能尤其是人工生命研究领域最大的难题。人工智能必须建立一个可预测的世界模型以及反应、修正机制,这都是建立在一个理性个体的假设之上。问题在于,世界上不止有一个个体,还有无数他者,如何以算法应对无数社会性个体之间复杂的、充满非理性和偶然性的相互作用?这才是目前人工智能技术的难点所在。心灵没有方程式,社会性的心灵更加无法用算法解决,这或许正是艺术的机会。

然而,人的社会性在今天这个网络社会受到了新的挑战。近20年来,在日常生活的层面上,技术在明显加速,我们能够感觉到各种技术对生活的“重置”。技术的发展在引诱着也在强迫着我们跟随,不断跟它一起更新换代——引诱是因为花样翻新、追求时尚,而强迫是因为整个服务系统在更新,我们只能跟着更新,否则等待你的是脱离网络、去社会化。这种加速度,这种迅即的自动化、现成性,取消了我们自主的学习与生产。那么,我们是不是还能保持艺术创造的欲望?

在大数据、人工智能最切近的应用场景中,淘宝、京东设置了众多的“推荐”和“方便”,这些 “方便”不但是引导消费的诱饵,更是对我们自身的诱导和窄化。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合作中,我们的偏好被强化。据说阿里巴巴对每一个淘宝用户的定义,可以拓展到几千个标签。这意味着,它比你自己更了解你的欲望、需求、目的、冲动。然而,这只是你的数码存在,这不过是由概率算法导出的一种“显示性偏好”。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对人群做了无穷细分,但同时人文学者们又总是在抱怨技术把人同质化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们能否弄清楚,新科技究竟是把社会变丰富了还是变单一了? 我个人这些年的感觉是,在表征意义上人的确变得更加多元、丰富,但是在深层意义上,人的社会性以及社会能力却被极大地削弱了。

人们思考问题时,如果缺乏辩证思维,会偏向一极而无暇顾及另一极。面对技术把人同质化的趋势,如何找到反向的动力并将之作为“辩证的另一极”?这是未来艺术的根本任务。

(摘编自《当科幻窄化了人工智能,艺术的新命题出现了》)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受到科幻文化的影响,一些人容易将人与机器人的斗争当作人类未来活动的主要内容。

B. 人工智能技术当下的难点所在,是建立一个可预测的世界模型以及反应、修正机制。

C. 各种技术正在“重置”我们的生活,技术的发展在引诱也在逼迫着我们紧随其后。

D. 概率算法导出的“显示性偏好”往往是被强化的偏好,与人的真实需求未必一致。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一段提出了科幻文化对人工智能的窄化的问题,为进一步论证奠定基础。

B. 文章通过讨论人的社会性在网络社会所受到的新挑战,将论证推向了深入。

C. 文章运用例证法,以淘宝、京东为例指出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正在对人群做出无穷细分。

D. 就新科技对社会的影响问题,文章从表征意义和深层意义两个维度表明了看法。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艺术能够应对无数社会性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解决社会性的心灵所产生的问题。

B. 艺术可以表现未来,科幻文化可以展现人们对未来科技、生命和生活形式的想象。

C. 艺术创造的欲望产生于对迅即的自动化、现成性保持警惕,追求自主的学习与生产。

D. 艺术的根本任务是在技术之外找到反向的动力,并能够把它作为“辩证的另一极”。

下载Word版试题
《当科幻窄化了人工智能,艺术的新命题出现了》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B    2. A    3. 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B项,“难点所在,是建立一个可预测的世界模型以及反应、修正机制”错误。结合“世界上不止有一个个体,还有无数他者,如何以算法应对无数社会性个体之间复杂的、充满非理性和偶然性的相互作用?这才是目前人工智能技术的难点所在”分析,难点是算法如何应对社会性存在问题。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A项,“为进一步论证奠定基础”错误。结合文本第一节内容分析,只是引出后文的论证,并非基础。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

A项,“能够”太过肯定,结合“心灵没有方程式,社会性的心灵更加无法用算法解决,这或许正是艺术的机会”分析,“艺术能够应对无……的心灵所产生的问题”篡改文意。

C项,“产生”错误。结合“这种加速度,这种迅即的自动化、现成性,取消了我们自主的学习与生产。那么,我们是不是还能保持艺术创造的欲望”分析,不是“产生”,为“保持”。

D项,“反向的动力”错误。结合“面对技术把人同质化的趋势,如何找到反向的动力并将之作为‘辩证的另一极’?这是未来艺术的根本任务”分析,是“同质化趋势”的反向。

故选B。

【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步骤是: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录入时间:2021-02-23 10: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