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一种深久的不安·乔叶》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种深久的不安

乔叶

①有时候,走在街上,看见穿得很破的收废品的老人,骑着锈迹斑斑的三轮车,摇着牛皮纸扎成的拨浪鼓,在繁华的大街上一脸灰尘,我就会觉得不安。看见卖水果的小贩,小心地拎起一串葡萄,把那些裂了口的果子仔细地摘下,然后把它们最大最好的那一面朝外码好,在薄暮里用芭蕉扇赶着聚拢过来的蚊蝇,我也会觉得不安。看见人力车夫坐在树阴下,寂寞地抽着烟,眼神却毫不懈怠地关注着来来往往的人流,仿佛要在第一时间捕捉到他们的乘客,我还会觉得不安。

②我不知道他们的名字,每月赚多少,有几个孩子,住在什么地方。除了从表象上对他们的职业生活有一点认识,我对他们一无所知。可我就是无法抑制自己的这种不安。他们也是有幸福的,我想。生意顺畅的时候,年节团聚的时候,雨天憩息在家里喝点小酒的时候……我相信他们的快乐,也欣赏他们的享受,可我还是感到不安。而我不安的原因听起来竟是这样矫情和可笑——因为我的物质生活比他们富足。

③精神生活充满了主观性和不确定性,是不能比较的。我知道。可物质生活上我确实比他们富足。每当我掏出钱夹去消费时,就不由得会想到他们。一件专卖店里的名牌T恤,一道豪华饭店里的特色佳肴,一辆已经在路边等候的帕萨特出租车……每当我把目光投向这些昂贵的事物时,总有些莫名其妙的忐忑和心虚。仿佛我在无形中欠了他们什么,而不能无所顾忌地去花这些其实是自己一分一角挣来的钱。

④有很多人的物质生活都比他们好,也比我好,我知道。我只是平民百姓中的一分子。然而即使是平民百姓,也有三六九等。我不是最低的一等,也不是最高的一等。如果作为最低等,我一定不会甘心。但是当我看到真的还有那么多人在我的界线之下生活时,我却无法对自己理直气壮地说:“花自己的钱,想他们干什么,比你过得好的人多着呢!”

⑤似乎是有些神经,有些自作自受。仿佛他们都是我多年以前的亲人,我今天的生活是踩在他们的肩膀上才拥有的。——可细细想来,难道不是么?我的上几辈的亲人中谁没有和他们一样在最狭窄的空间里挣扎过?谁不是和他们一样为了最基本的生计奉献着自己最浓稠的汗水?他们中有多少人敢去翻看“梦特娇”的标价?有多少人摸过五星酒店里的紫檀雕筷?有多少人会识别蓝鸟和奔驰的标志?作为一个在农村长大的孩子,我怎么能够容许自己这么快就割断我和他们之间最本质的那种血脉关联?

⑥我做不到。鲁迅说过,生存不是苟活,温饱不是奢侈,发展不是放纵。而我已经看到有太多的人正在奢侈和放纵中苟活着。我不想这样。我常常会问自己:有必要穿这么好的衣服么?有必要吃这么贵的菜么?有必要坐这么好的车么?答案常常不是肯定的。那么,我就会坚定地远离这些东西,去做一种最经济的选择。

⑦我不评价别人的消费。这是个性化的时代,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所以,我只尽力来控制自己,不让自己的欲望随着时尚的标准而高涨。仿佛只有这样,自己才不会离那些底层的人们更远,同时也才能让心灵获得最质朴的感知和最踏实的抚慰。

1.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看到其他人物质生活没有“我”富足就感到不安,在许多人看来,这种解释可能十分矫情可笑。

B. 每当“我”把目光投向这些昂贵的事物时,总有些莫名其妙的忐忑和心虚,而不能“理直气壮地花钱”,会想到“他们”,因为“他们”都是我多年以前的亲人。

C. 只因为作者是农村人的后代,不容易割断和他们之间的血脉关系,所以才会表达出对这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的一种同情和亲近。

D. 虽然作者说不评价别人的消费,因为在个性化的时代这是不被法律许可的,但作者还是想通过本文去影响人们的消费观念。

2. 本文第①段的写法有什么特点?这样写在内容和结构上分别有什么好处?

3. 第⑤段中作者说:“仿佛他们都是我多年以前的亲人,我今天的生活是踩在他们的肩膀上才拥有的。”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说?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下载Word版试题
《一种深久的不安·乔叶》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A   

2. (1)特点:本文开头连续非常细致地描写了社会底层的三种人,并用反复的手法三次说“我”看到他们会感到不安。

(2)作用:①内容上,这段描写表明了作者的态度②结构上,既照应标题,又为下文的议论提供了材料。   

3. ①这些人和自己上几辈的亲人一样,在社会的底层为生计苦苦挣扎,正是他们的努力,给社会贡献了大量的物质财富,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便利;

②他们自力更生、吃苦耐劳的坚韧精神,给人们带来了大量的精神财富,所以我们今天的生活是建立在他们的奉献的基础之上的。

③作者的这句话表达了他对社会底层辛勤的劳动者的亲近和敬意。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

B项,“因为‘他们’都是我多年以前的亲人”因果分析错误,文中说的是“仿佛他们都是我多年以前的亲人”,由“仿佛”可知,其实他们并不是我的亲人。

C项,“只因为作者是农村人的后代”,以偏概全。文中说,“自己才不会离那些底层的人们更远,同时也才能让心灵获得最质朴的感知和最踏实的抚慰”,这才是“我”同情和亲近他们的最主要的原因。

D项,“因为在个性化的时代这是不被法律许可的”错,法律允许范围内,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包括通过允许的方式评价别人的消费。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叙述特点和作用的能力。作为段首在文章中的作用,可结合着语段位置,从内容、结构、读者等角度分析作答。散文的开头往往是引子,构思精巧,语言优美,一般是景物或场面的描写性语段。答好处时可用到,突出表现了……、渲染了……、开篇扣题、作铺垫、引起下文关于……的议论(抒情、描写)等。

第一段详细描写了“收废品的老人”“卖水果的小贩”“人力车夫”以及他们日常的生活场景。描写非常细致,且在每个场景后面都有一句“我就会觉得不安”,这是反复的手法。这些是开头段的特点。

“我就会觉得不安”表明了作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怜悯以及自我反省,这是作者的态度。

此段位于开头,下文写不安的原因,所以有引起下文的作用,也与文章题目“一种深久的不安”照应。

【3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对原文内容、情感的理解和概括能力。解答此题,可抓住关键词,联系上下文具体语境,结合着文章的主题、作者的写作意图,抓住关键词语的引申义和比喻义理解语句的内涵,答题时,可从对社会底层辛勤的劳动者的亲近和敬意,从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与他们之间的关系等角度分析作答。

题干中说的“我今天的生活”,在文中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物质方面,第二段中说“我的物质生活比他们富足”,精神方面,第三段说,“精神生活充满了主观性和不确定性,是不能比较的”。而“我”现在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上的富足,是建立无数底层劳动者的奉献的基础上的,“踩在他们的肩膀上”。

“仿佛他们都是我多年以前的亲人”,表达作者对他们的亲近。“我今天的生活是踩在他们的肩膀上才拥有的”表现了我对他们的感恩,敬意。

录入时间:2021-02-23 10: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