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拍摄好历史剧?》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 |
试题内容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年来,近百部古装剧涌进荧屏,中国灿烂的历史成为创作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库。然而与此成反比的,却是精品剧难见,而华丽空洞的视听垃圾居多。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历史文化博大精深。传承历史文化,传播历史文化,古装剧是一个很好的载体。但是既然选择了拍摄古装剧,就应该好好研究历史,认真推敲时代,让古装剧能真正把观众带进真实的古代,让观众了解历史、认识历史、丰富历史文化知识。千万不可让现代人穿上古代的服装说现代话、做现代事,这样的“古装剧”就没有“古代模样”,只有“滑稽模样"罢了。 拍摄古装剧是为了传承古代文化,启迪今日征程,丰富公众精神生活。拍摄古装剧不能背离“古代模样”,只有回归古代“初心”,才能赢得今人“爱心”。 (摘自《尊重历史,传承文化》,作者:张琼) 材料二: 不论是“戏说”还是“历史正剧”,早年的清宫剧几乎都有共同的价值指向—从宫廷斗争透视家国命运,更多体现的是对国家命运以及民族未来的一种思考和想象,借古鉴今的目的比较明显。而近些年的清宫剧逐渐趋向内在、特別是演变为“后宫女人”的争宠戏后,不仅失去了从前清宫戏宏大的历史叙事和人文情怀,反而以架空历史的方式来讲一些小情小爱、勾心斗角,借此隐射当下职场的那点“小九九”和是是非非,而这也正是当下生活即刻化、碎片化的一种投射。 文艺要讲好中国故事,必然呼唤现实主义传统、求真务实的制作态度的回归。而这里所说的中国故事,既包括当下的社会现实,也包含了中国历史故事。需要指出的是,优秀古装剧即便不是严谨的历史再现,也需要通过虚构情节之下的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底蘊来昭彰历史,抵达一种虚拟外壳下的真实内核,从而获得观众的情感认同和价值肯定。这中间,见章法、见功力,也见人心。 (摘自《光明日报》,作者:张凡) 材料三: 历史剧在“大事不虚”的前提下,应允许必要的虚构和杜撰。司马懿是否“妻管严”、纪晓岚是否真的“铁齿铜牙”、魏璎珞是否跟富察·傅恒有感情,都不妨“戏说”。历史剧的主要价值是为观众提供一种历史想象,并经由这一历史想象传递一种历史观和价值观,告诉观众历史运行的规律,或者启迪观众对现实进行思考。比如《大明王朝》《琅琊榜》之所以成为经典,就在于其传递的历史观之于现实强烈的借鉴意义。 但时下的历史剧之所以鲜有佳作,归根结底,它们大多摒弃了历史思考,只不过是借助历史剧的外壳拍言情剧,在虚构中凌空高蹈。表面上这是创作技法的问题,实际上是历史观的问题,它折射的是一种虚无主义的历史观。历史不过是一块幕布,宋朝唐朝清朝不过是背景,是主人公卿卿我我、为所欲为的空间,它们并没有什么值得探究或者检视的。这种轻薄的历史观会对年轻人产生深远的影响,当历史在他们的眼中变成了空洞、轻薄、虚无的存在,他们也将成为“轻飘飘”的一代人,少了历史的负荷,很难迈出坚定有力的步伐。 (摘自《南方周末》,作者:话剧人) 材料四: 但凡备受好评的古装剧,对古代礼仪的考究都是精益求精。《甄嬛传》中的第一个镜头——太监执鞭三响、群臣上朝的画面,至今令人记忆深刻。这一镜头就是严格按照史实而拍,而非大多清装剧中太监们那句拖长尾音的“上——朝——”。《甄嬛传》中还有许多类似的纠偏,包括上朝的时候群臣是在乾清门御门听政,而不是像众多清宫戏里演的在太和殿或乾清宫,太监、侍卫路遇皇帝或妃嫔时须躬身面壁,宫女夜晚侍寝时,只能抱膝和衣而坐随时听候召唤……类似的礼仪都需要事先由礼仪老师教会演员,拍摄时还需现场监控,避免演员因为紧张或者忘记而犯错。 在《甄嬛传》里,后宫的嫔妃们身穿旗装,踏着“花盆底″,身姿婀娜。为了更好地找到走路的感觉,孙俪在开拍前一个月就向剧组借了花盆底鞋,自己在家中暴走练习。尽管如此,由于横店有不少路都是用鹅卵石铺的,走路时摔倒、崴脚仍时有发生。 (摘自《乐读网》)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拍摄古装剧,应认真研究历史,把握改革开放新时代精神,确保不背离“古代模样”,才能把观众带进真实的古代。 B. 好的古装剧可以是严谨的历史再现,也可以通过虚构情节之下的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底蕴来昭彰历史。 C. 历史剧在“大事不虚”的前提下,可以有必要的虚构甚至杜撰,但好的历史剧不可以缺少历史思考。 D. 《甄嬛传》对古代礼仪的高度还原和演员的勤恳敬业,这在当下浮躁的娱乐圈是难能可贵的。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近年来,大量古裝剧与观众见面,可如果华丽空洞的垃圾剧偏多,那么,精品剧就必然不可能出现了。 B. 拍摄古装剧不能没有“古代模样”,不可让现代人穿上古装说现代话做现代事,否则,很难赢得现代观众喜爱。 C. 早年的清宫剧其目的是借古鉴今,从宫廷斗争透视家国命运。而近年的清宫剧则全是表现“后宫女人”的争宠,以历史叙事隐射当下职场的是非。 D. 历史剧只要为广大观众提供一种历史想象,就能传递一种历史观和价值观,并进而启迪观众对现实问题进行思考。 3. 围绕历史剧的拍摄这一话题,后三则材料分别是侧重从哪些角度加以阐述的?试加以简要概括。 |
|
下载Word版试题 | |
《如何拍摄好历史剧?》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 |
答案解析 | |
【答案】 1. A 2. B 3. 材料二:结合近年清宫剧的弊病强调回归现实主义传统和求真务实的制作态度。材料三:历史剧可以适当虚构但应传递正确的历史观(或要有历史思考)。材料四:对古代礼仪的高度还原(尊重历史)和演员的勤恳敬业(坚守匠心)。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本题,应先审题,然后浏览选项,明确选项所在文章相关区域,画出文中相关语句,最后进行比对。A项,“把握改革开放新时代精神”错误,无中生有,由材料一“既然选择了拍摄古装剧,就应该好好研究历史,认真推敲时代,让古装剧能真正把观众带进真实的古代,让观众了解历史、认识历史、丰富历史文化知识。……拍摄古装剧不能背离‘古代模样’,只有回归古代‘初心’,才能赢得今人‘爱心’”可知,原文并未提及“把握改革开放新时代精神”。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应先审题,然后浏览选项,明确考查的方向,画出文中相关语句,加以分析概括,之后加以比较。A项,“如果华丽空洞的垃圾剧偏多,那么,精品剧就必然不可能出现了”错误,强加关系,由材料三“但时下的历史剧之所以鲜有佳作,归根结底,它们大多摒弃了历史思考,只不过是借助历史剧的外壳拍言情剧,在虚构中凌空高蹈。表面上这是创作技法的问题,实际上是历史观的问题,它折射的是一种虚无主义的历史观”可知,“精品剧”不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当下的历史剧创作“摒弃了历史思考”而不是“华丽空洞的垃圾剧偏多”。C项,“而近年的清宫剧则全是表现‘后宫女人’的争宠,以历史叙事隐射当下职场的是非”错误,范围扩大,由材料二“而近些年的清宫剧逐渐趋向内在、特別是演变为‘后宫女人’的争宠戏后,……借此隐射当下职场的那点‘小九九’和是是非非,而这也正是当下生活即刻化、碎片化的一种投射”可知,原文中没有“全是”一词。D项,“历史剧只要为广大观众提供一种历史想象,就能传递一种历史观和价值观”,说法绝对、以偏概全,由材料三“历史剧的主要价值是为观众提供一种历史想象,并经由这一历史想象传递一种历史观和价值观,告诉观众历史运行的规律,或者启迪观众对现实进行思考”可知,“只要……就……”说法绝对,原文说的是“历史剧的主要价值”;“就能传递一种历史观和价值观”以偏概全,还有“告诉观众历史运行的规律”。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明题干,然后认真阅读全文,抓住重点语句、大体思路,从而把握各个材料的重心。由“早年的清宫剧几乎都有共同的价值指向……更多体现的是对国家命运以及民族未来的一种思考和想象……而近些年的清宫剧逐渐趋向内在、特別是演变为‘后宫女人’的争宠戏后,不仅失去了从前清宫戏宏大的历史叙事和人文情怀,……而这也正是当下生活即刻化、碎片化的一种投射”“文艺要讲好中国故事,必然呼唤现实主义传统、求真务实的制作态度的回归” “文艺要讲好中国故事,必然呼唤现实主义传统、求真务实的制作态度的回归”可知,材料二先指出近些年的清宫剧存在诸多问题,再提出呼唤现实主义传统、求真务实的制作态度的回归。由“历史剧在“大事不虚”的前提下,应允许必要的虚构和杜撰”“但时下的历史剧之所以鲜有佳作,归根结底,它们大多摒弃了历史思考,只不过是借助历史剧的外壳拍言情剧,在虚构中凌空高蹈。表面上这是创作技法的问题,实际上是历史观的问题,它折射的是一种虚无主义的历史观”可知,材料三指出历史剧的拍摄允许必要的虚构但不应摒弃了历史思考或者说要体现正确的历史观。由“但凡备受好评的古装剧,对古代礼仪的考究都是精益求精”“为了更好地找到走路的感觉,孙俪在开拍前一个月就向剧组借了花盆底鞋,自己在家中暴走练习”可知,材料四指出历史剧的拍摄应严格按照古代礼仪而拍,演员更要有敬业精神。 |
|
录入时间:2021-02-23 10:33: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