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道德的重要性》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 |
试题内容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人而无德,行之不远。”一个社会文明有序,既靠先善其身的私德,也离不开相善其群的公德。 ②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要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作为着力点”。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阐释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这就为不断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供了遵循,《纲要》对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推动全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一个新高度,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③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人际和谐的基础,社会公德作为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的基本准则,是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纲要》提出,“推动践行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鼓励人们在社会上做一个好公民”。五个方面的社会公德内容,涵盖了维护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的最起码的道德要求,既针对全体公民也面向领导干部,有着重要的现实针对性和实践指导性。把这些社会公德要求融入日常生活,强化制度保障特别是法律法规保障,使之成为人们日用而不觉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④“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培护社会公德,关键在于引导公众超越个人狭隘眼界和功利目的,从公益众利层面实现小与大、私与公、家与国的融洽协调。“环保是别人的事情,与我无关”“大善做不了,小善不想做”“凭啥自己冒风险助人为乐”……公德遇阻,说到底是因为公共意识、规则意识、群己权界观念等的缺失。张扬社会公德的要诀,就在于唤起人们的公共责任心、公民义务感,破除“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狭隘心理。广大民众明礼守法的公共文明意识,其实正是最宝贵、最强大的道德资源。 ⑤道德是生活的哲学。道德建设既重视对孰善孰恶的辨析,更重知行合一。从公共场所举止文明到邻里相处和睦互助,从举手之劳保护环境到心底无私为民服务,人人谨守社会公德,努力实现行为之善、思想之真、精神之美,就能让道义的力量汇流成河,润泽社会和谐有序运转。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必须坚持提升道德认知与推动道德实践相结合,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对个人而言,激发“见善如渴,闻恶如聋”的意愿,增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行动力,就能成为一个“精神富有”的人,成为一个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人。 ⑥每个人心底都蕴藏着善的种子,“人皆可以为尧舜”。《纲要》强调:“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程。”高举光照世道人心的公德火炬,培护引领社会和谐的公德高地,激励人们行动起来守卫心中的道德律,一定可以奏响新时代的精神文明和声,让德耀中华、德佑未来成为现实。 (选自《人民日报》)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人而无德,行之不远”,这里面的“德”,内涵丰富,包括两个层面,“先善其身的私德”和“相善其群的公德”。 B. 《纲要》的印发对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培养,对全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的推动,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C. 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使社会文明有序,这就为不断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供了依据。 D. 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等,都属于社会公德的内容,我们应把它们融入日常生活中。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围绕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展开论述,指出社会公德是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B. 文章第①认为,人有“私德”,也有“公德”,本文主要从“公德”的角度进行论证。 C. 文章第④段列举了现今社会上的一些现象,从正面论证了社会公德与个人的密不可分的关系。 D. 文章引用“人皆可以为尧舜”,说明每个人心底都存有善,表现出作者对公民道德建设的乐观态度。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私德是对个人而言的,激发了善的思想并付诸行动,可以让一个人“精神富有”。 B. 社会公德之所以是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的基本准则,原因在于社会公德是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C. “明知不对,少说为佳”是狭隘心理,只要克服了这种心理,就是一个有公德心的人。 D. 知行合一,用行动守卫心中的道德律,一定可以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成为现实。 |
|
下载Word版试题 | |
《当今社会道德的重要性》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 |
答案解析 | |
【答案】 1. C 2. C 3. A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应对此类试题,首先要读懂所给的材料,其次浏览选项,然后在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整合或转述)和文中内容的差别,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逻辑错误、强加因果、因果颠倒、篡改原文、无中生有等问题。 C项,“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使社会文明有序”错误,依据“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阐释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这就为不断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供了遵循”可知,“为不断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供了依据”的是“《纲要》”。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题重点考查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答题时要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 C项,“从正面论证”错误,“环保是别人的事情,与我无关”“大善做不了,小善不想做”“凭啥自己冒风险助人为乐”等内容应是“反面论证”。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一般分三步:首先要通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其次是概括每一段的观点;最后将选项信息归位,与原文比对理解,筛选出正确答案。 A项,正确。 B项,错误,因果倒置。依据“社会公德作为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的基本准则,是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可知,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因为社会公德是作为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的基本准则,所以它是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C项,错误,说法绝对。“只要克服了这种心理,就是一个有公德心的人”错误,依据“培护社会公德,关键在于引导公众超越个人狭隘眼界和功利目的”可知,克服狭隘心理只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D项,错误,曲解原文。“一定可以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成为现实”错误,文章最后一段的表述是“一定可以奏响新时代的精神文明和声,让德耀中华、德佑未来成为现实”,“德耀中华、德佑未来成为现实”不等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成为现实”。 故选A。 【点睛】在做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题时,我们不仅要读懂所给材料,而且要明白命题者的命题意图,辨析题目的陷阱类型,这样有助于我们识破陷阱,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命题者设置陷阱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曲解文意。曲解文意指选项对词句的理解与原文意思发生了偏离,曲解了作者所要阐述的观点或所要表达的意思。 二,篡改原文。错项故意更换、添加、删除个别关键词导致因一字或一词之差而背离原文的意思。 三,张冠李戴。将原文中甲的观点说成乙的观点,或将甲的属性说成语的属性,偷梁换柱,混淆对象。 四,无中生有。即原文无此信息,干扰项的内容在原文根本找不到依据,或原文中并无某种意思而凭空捏造出此意,纯属命题者故意用来迷惑考生。 五,范围不清。范围不清指选项对原文论述内容的范围进行随意扩大或缩小。 六,因果混乱。因果混乱一般有三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二是强加因果,三是原因不全。 七,说法绝对。指原文的说法在范围程度上有所保留,而选项夸大其词,把相对的情况说成绝对的情况。 八,答非所问。指题干问了一个问题,而选项回答的是另一个问题。 九,混淆时态。指命题者故意把原文中的“已然”与“未然”混淆。 |
|
录入时间:2021-02-24 09:29: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