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百姓·赵 新》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 |
试题内容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个老百姓 赵 新 村里人把在国家机关正式上班的人叫作公家的人。他就是一个公家的人:市政府上班,名张亦然,男性,35岁,举止文雅,某某局办公室主任。 过了中秋节,草木上有了一层霜雪的时候,张亦然到郊县下乡。办完公事开着车往回走,张亦然看见了大路旁边红了叶子的柿子树,红了叶子的柿子树上挂着密密麻麻的大柿子,那柿子就像灯笼一样,红得耀眼,红得透明,红得热烈。正是傍晚时刻,夕阳西下,山野苍茫,那一棵又一棵的柿子树就是一团团烈火,就是一簇簇落霞。 心里一激动,张亦然就把轿车靠路边儿停了下来。张亦然是个喜欢吃柿子的人,张亦然的夫人是个非常喜欢吃柿子的女人,张亦然12岁的女儿是个特别喜欢吃柿子的孩子。他们一家三口,脾气秉性各不相同,但都喜欢吃硬柿子、脆柿子。 下了车,立在田埂上看了看,前边的村庄炊烟缕缕,朦朦胧胧,有饭香时隐时现地飘过。张亦然感到很有诗意,也感到很是奇怪:这么繁茂的一大片丰收的柿子树,怎么没有看护人员呢? 张亦然笑了,抬手在树上摘了三个柿子,心里说:“够了,我们家一人一个,拿回去尝尝新鲜,意思到就行了,切不可‘人心不足蛇吞象’,摘了一个又一个。”张亦然走了几步又返了回来,又从树上摘了三个:啊,我反正是来了,反正是摘了,那就好事成双,一个人吃两个吧! 这一次他拔腿要走时,背后响起一声怒喝:“站住!你为什么偷我的柿子?” 张亦然浑身一颤!回头一看,一位老汉从柿子树后面转了出来。老汉中等个头,黑红面孔,身板硬朗,60岁左右。在一片落霞里,手里握着的镰刀寒光闪闪,给人冷飕飕的感觉。 张亦然立在那里,低头说:“大叔,您好。我错了,我不该摘您的柿子。” 老汉走到张亦然跟前:“光天化日,你那是摘吗?你重说!” 张亦然血红了一张脸:“老人家,是偷,是偷。” 老汉不依不饶:“你说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呢?无非是拿出一些钱,赔偿人家的损失罢了。张亦然很虔诚地问:“大叔,您说吧,您要多少钱我给您多少钱!” 老汉从头到脚把他大量了一番,然后问他:“你能给多少钱?” 张亦然没有说话,从兜里掏出一张百元大钞,一伸手递到了老汉面前,他想早些回去。 老汉斜斜地看了张亦然一眼,啐了一口唾沫说:“你很有钱是不是?你太小看人了,我几个柿子能值那么多钱?你这不是侮辱我吗?” 张亦然觉得脸上火辣辣的,赶紧把那张100的换成50的。 老汉把张亦然的手推回去:“多,多,多!” 张亦然又换成20的。 老汉把脚一跺:“多,还是多!” 张亦然真的迷惑了。他说:“大叔,我还急着赶路呢。求求您,您老人家高抬贵手!” 老汉缓和了口气,很认真地问他:“看你也是一个公家的人,你说这世界上只有钱才能解决问题吗?” 张亦然马上回答:“当然不是。还有政策,还有章程,还有纪律,还有思想觉悟,还有真诚和友谊,还有人格和品质……” 他把那六个柿子掏出来,整整齐齐地摆放在老汉面前。 老汉说:“还有规矩,还有教训,还有良心!同志,你给我5块钱算了,5块也不少啊!” 张亦然把一张10元的钞票塞到老汉手里,说自己身上再也没有比这小的零钱了。 老汉说:“你一位国家干部,为什么要在野地里摘人家的柿子呢?” 张亦然很难堪,很羞臊。他眨了眨眼睛,低下头回答:“大叔,我老娘已经上了年纪,她非常喜欢吃新鲜柿子,作为她的儿子,我……” 老汉挥了挥手:“明白了,你走吧。同志,我想搭你的车回家,到前边那个村你给我停一下,行吗?” 张亦然拍手欢迎:“大叔,那太好了,您收拾收拾,就来上车吧。” 想了想,张亦然又问了一句话:“老人家,您挺好,您是村干部吗?” 老汉摇了摇头:“哪呀,我就是一个老百姓,就知道耕种锄耪收获庄稼!” 太阳已经落山了,山野一片烟霭,一片朦胧。老汉坐上张亦然的车之前,张亦然足足等了他15分钟。 第二天张亦然上班时突然发现他的车里有个鼓鼓囊囊的书包,书包里塞满了红得透亮的柿子。张亦然倒出来数了数,一共18个。还倒出来一张10元的钞票。 张亦然沉默了,心里却波涛滚滚:这柿子是给老娘吃的吗?可老娘远在乡下,有千里之遥。这柿子不给老娘吃吗?可那话是他亲口说出来的…… 张亦然拿出那张钞票看了又看,倏忽之间,闻到了一股汗腥。 (选自《百花园》,2019年第1期,有删改)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标题“一个老百姓”与人物身份“国家干部”暗含比较之意,以一个国家干部的不当行为,突出一个普通百姓的品质之正。 B. 小说中的张亦然是国家干部,开头对其身份、外貌与举止特点的介绍,为后文他偷柿子被抓后主动提出赔钱的认错态度及羞愧心理作铺垫。 C. 小说叙述张亦然和他的妻子、女儿、老娘都喜欢吃柿子的内容,说明了张亦然偷摘老百姓柿子的原因,使情节更加符合情理。 D. 小说多处运用语言和心理描写,其中张亦然与老汉的对话,揭示了两个人的性格特点,还使故事情节在两人的对话中推进。 2. 结合文本,赏析文中划线句子。 3. 有人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张亦然,有人认为是“老汉”,你同意哪一种观点?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看法。 |
|
下载Word版试题 | |
《一个老百姓·赵 新》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 |
答案解析 | |
【答案】 1. C 2. ①第一处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语言整散结合(或:运用叠词),具有音韵美,突出柿子数量之多,色彩耀眼,渲染了柿子丰收的诱人景象,为张亦然偷柿子埋下了伏笔。暗示柿子树主人培植看护的辛苦和用心,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意思对即可)②第二处巧用叠词,描写村庄里的夕照炊烟景象。为下文情节发展作打伏笔——因为“朦朦胧胧”,所以没有看见人,使情节更合理;同时“有饭香时隐时现地飘过”又暗示附近有人,为老汉突然出现埋下伏笔。(意思对即可) 3. 示例一:张亦然。①张亦然贯穿小说始终,是小说中着墨最多的人物,整篇小说情节紧紧围绕张亦然展开。②小说重点刻画了张亦然缺乏严格自律精神的政府公职人员形象,他熟知政策,了解百姓疾苦,明白道理,但言行不一,缺乏自律意识和担当,欺骗百姓为自己开脱,具有一定代表性。③小说通过张亦然这一形象,提醒政府公职人员应严于自律、防微杜渐、诚信待民,深化了主题。 示例二:老汉。①小说标题是“一个老百姓”,小说中老汉说“我就是一个老百姓”,表明小说主人公是“老汉”。②小说突出了老汉的普通劳动者形象。他善良、勤劳、淳朴、自尊、通情达理,是老百姓的代表,富有正能量。③小说通过老汉这一形象,深化了主题。赞扬了以老汉为代表的老百姓身上的传统美德,警示政府公职人员应尊重百姓,诚信待民,接受群众监督,廉洁自律。 示例三:张亦然和老汉。①小说情节围绕张亦然和老汉二人展开,主要描写了二人之间由偷摘柿子而引起的故事。②小说重点刻画了张亦然政府公职人员的形象和老汉普通劳动者的形象,两种形象之间形成对比,个性鲜明。③小说通过张亦然和老汉的形象,表达出对缺乏自律精神的政府公职人员的批评和对百姓身上传统美德的赞扬之情,警示政府公职人员应尊重百姓,诚信待民,虚心接受群众监督,廉洁自律。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本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人物环境情节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C项,“小说叙述张亦然和他的妻子、女儿、老娘都喜欢吃柿子的内容”分析错误,文章开头并没有写他“老娘”喜欢吃柿子。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对于句子的赏析,应从艺术手法和艺术效果等角度入手。解答本题,既要揭示语句运用的修辞手法,还要分析其对形象的塑造、情节发展和主旨的揭示起到的具体作用。从手法上来看,“像灯笼一样”“就是一团团烈火,就是一簇簇落霞”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红得耀眼,红得透明,红得热烈”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炊烟缕缕,朦朦胧胧”运用了叠音词,描写村庄里的夕照炊烟景象。语言特点是整散结合和运用叠音词;从内容上来看,写的是柿子丰收的景象;从情节发展来看,正是因为柿子诱人,才会有张亦然偷柿子的行为,而柿子的丰收也表明柿子树是有主人的,并且主人对柿子树的培育看护非常用心,因此有人偷柿子,主人必会出现,所以这段描写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3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点明塑造人物角色所用到的描写手法(正面、侧面描写,对比、衬托手法等)及其对主人公的作用;要分析情节怎样围绕主人公展开及其对主人公性格展示所起的作用;要分析小说塑造主人公了怎样的性格及通过该主人公表现什么主题(谁是小说主题最集中的体现者)。解答本题,需要明确观点,然后结合小说的情节发展、人物形象塑造、主旨表达等方面分析即可。本题可答张亦然是主人公,也可答老汉是主人公,还可答二人都是主人公,注意言之成理。 (1)如认为张亦然是主人公。结合全文内容分析可知,整篇小说情节紧紧围绕张亦然展开。结合“我张亦然是干部是主任切不可‘人心不足蛇吞象’,摘了一个又一个。树的主人非常辛苦,一年四季披星戴月,忙忙碌碌!”“张亦然很虔诚地问:‘大叔,您说吧您要多少钱我给您多少钱!”“张亦然马上回答:‘当然不是。还有政策,还有章程,还有纪律,还有思想觉悟,还有真诚和友谊,还有人格和品质……”张亦然很难堪,很羞臊。他眨了眨眼睛,低下头回答:“大叔,我老娘已经上了年纪,她非常喜欢吃新鲜柿子,作为她的儿子,我……”“张亦然沉默了,心里却波涛滚滚……可那话是他亲口说出来的……”等分析可知,张亦然缺乏严格自律精神的政府公职人员形象,言行不一,欺骗百姓为自己开脱。小说通过张亦然这一形象,提醒政府公职人员应严于自律、诚信待民等。 (2)如认为老汉是主人公。小说标题是“一个老百姓”。结合“老汉斜斜地看了张亦然一眼,说:你很有钱是不是?你太小看人了,我几个柿子能值那么多钱?你这不是侮辱我吗?”“老汉把脚一跺:多,多,多!”“老汉缓和了口气,很认真地问他:同志,看你也是一个公家的人 ,你说这世界上只有钱才能解决问题吗?”“老汉说:还有教训,还有记性,还有良心!同志,你给我5块钱算了,5块也不少啊!”“老汉挥挥手:‘明白了,你也是一片孝心啊。同志,我想搭你的车回家 ,到前边那个村你给我停一下,行吗?’”“第二天张亦然上班时突然发现他的车里有个鼓鼓囊囊的书包,书包里塞满了红得透亮的柿子。张亦然倒出来数了数,一共18个。还倒出来一张10元的钞票”等分析可知,老汉是一个善良、勤劳、淳朴、自尊、通情达理的普通劳动者形象。这一形象,警示政府公职人员应尊重百姓,廉洁自律等。也可以认为张亦然和老汉都是主人公。文章大部分内容是围绕二人展开的,结合两人的对话内容及行为分析,两种形象之间形成对比,个性鲜明。文章批评了缺乏自律精神的政府公职人员,赞扬了善良、朴实的百姓等。 【点睛】分析人物形象的五种角度: ①从所交代的人物身份、地位、职业、技能、经历、教养、气质,品质等方面。 ②从塑造人物形象都的方法即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方法。 ③从情节的发展入手透视人物思想性格。 ④从分析环境入手,探究人物的命运及思想性格之所以如此的社会原因。 ⑤从作者的议论和评价或作品中其他人物的评价入手。 |
|
录入时间:2021-02-26 09:09: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