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中国哲学史新编·冯友兰》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各人有各人的境界,没有两个人的境界是完全相同的。人所有的境界,由低到高可以分为 四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一个人看见一棵树,但不知道那就是树,今天看见一棵树,明天又看见一棵树,看到一千天, 他才知道那就是树。此时,“树”并不是第一千零一棵树,而是树的概念。如果他进一步了解到 什么是概念,而又自觉其了解,他的精神境界就开始进入概念世界了。有概念而且自觉其有概 念,是人之所以高于其他动物者。一只猫,它知道饿了就吃,累了就睡,看见可怕的东西就跑。 人就不然了。人不但有概念,而且自觉其有概念。

金岳霖曾说“哲学是概念的游戏”,他用了一个似乎自我解嘲的词。人们或许以为这句话 是一个戏论,这是因为他没有把这句话同人的精神境界联系起来。一个人所有的概念就是他的 精神境界;一个人所有的概念的高低,就分别出他的精神境界的高低。例如一个人没有宇宙这 个概念,他就根本不可能有“天地境界”。

明代杨椒山就义时曾作二诗,一曰:“浩气反太虚,丹心照千古。平生未了事,留与后人 补。”二曰:“天王自圣明,制作高千古。平生未报恩,留作忠魂补。”一般看来,两首诗是同等地 位,但其实迥然不同。第一首是就人与宇宙关系而言,是为天地境界中的话。第二首就君臣关 系而言,是为道德境界中的话。

又如张巡、颜果卿死于王事,其行为本是道德行为,人也在道德境界。但正如文天祥《正气 歌》所说,“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此等行为意义又不同,虽本是道德行为,但《正气歌》以之 与“天地有正气”连接起来,则是从天地境界的观点看这些行为,又不止是道德行为了。这些分 别,以前儒家的人似未看清楚。

这里就牵涉到宋明理学中,理学和心学长期争执的一个问题:在修养功夫中“理”的地位。

程颢说:“学者需要先识仁,仁者浑然与物同体,识得此理,以诚敬存之而已。不须防检,不 须穷索。”一方面“浑然与物同体”,这是直觉。一方面又需要“识得此理”,此理是个概念。直觉 所得,须用概念固定,这是概念在哲学中的作用。由此可见,概念在哲学中不可少。没有受益于哲学的人,当然也有他的精神境界,那就是自然境界。

中国传统哲学所说的圣贤,都指人的精神境界而言。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说,一个人如果 真正了解什么是概念,他就像一个长期被监禁在洞穴中的人,一旦被释放出来,忽然看见天地广 大,日月光明。这个人就是一个真正的哲学家,可以当“理想国”的王,所谓“哲学王”。“哲学 王”类似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圣王”。他们所行之道,称为“内圣外王之道”。 

——(摘选自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一棵树”到“树”这个概念的认知过程,必然会带来人的精神境界的提升。

B. “哲学是概念的游戏”被理解为一种自我解嘲,是因金岳霖不会从境界角度看概念。

C. 如果一个人有了天地宇宙这个概念,那么他就可能达到高层次的“天地境界”。

D. —个真正的哲学家可以当理想国的“王”,这和“哲学王”的“王”意思一致。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用人认识树的过程形象阐释了人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即形成概念的过程。

B. 第四段举杨椒山作诗例,印证了前文概念的高低可以分别出精神境界高低的观点。

C. 文章批评理学心学之争并引用程颖语,意在强调概念的形成在哲学中的重要意义。

D. 柏拉图所谓“哲学王”和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圣王”,都为精神境界极高的人物。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杨椒山就义时所作二诗表明,一个人是可以存在于两种不同的境界当中的。

B. 若没有文天祥的《正气歌》,张巡、颜杲卿的行为只能是道德行为,体现道德境界。

C. 如果一个人不了解哲学,缺乏概念,那么他的精神境界一般停留在自然境界。

D. 根据文意,精神境界的达成应该经历“直觉经验一概念固定一哲学思考”的过程。

下载Word版试题
《中国哲学史新编·冯友兰》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C    2. C    3. 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的信息和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再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内容,最后进行比对。本题中,

A项,“必然会带来人的精神境界的提升”错误,原文“如果他进一步了解到什么是概念,而又自觉其了解,他的精神境界就开始进入概念世界了”,“如果”一词表明,认知的积累并不一定带来境界提升,必须还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他能了解什么是概念,二是自觉主动去了解,所以不能是“必然”。故A项不正确。

B项,“是因金岳霖不会从境界角度看概念”错误,文章只是引用金岳霖“哲学是概念的游戏”一句话引出概念和境界的关联,并不能推断出金岳霖不会从境界角度看概念。故B项不正确。

D项,“这和‘哲学王’的‘王’意思一致”错误,文章最后一段用柏拉图和中国传统哲学进行比较,强调精神境界的重要性,“哲学王”的“王”应该指的是精神境界极高的人,而当理想国的“王”,指的是精神境界极高的人可以统治国家,这个“王”类似于国王或统治者,并非完全一致。故D项不正确。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C项,“文章批评理学心学之争并引用程颖语”错误,文中只是借用这个例子强调概念的重要,突出概念作为哲学思考的前提,并没有“批评理学心学之争”。故C项不正确。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本题B项,“没有文天祥的《正气歌》,张巡、颜杲卿的行为只能是道德行为”这样的论断过于绝对。儒家此前只是从道德境界或者说习惯从道德境界去解读这样“死于上事”的行为,文天祥站在天地境界去看这两个人的行为,认为有天地之气,即是有天地境界。文章强调两种认知的区别,并没有说如果没有文天祥的《正气歌》,所以“张巡、颜杲卿的行为就只能是道德行为”,故B项不正确。

故选B。

【点睛】论述类文本答题技巧:1.读通读懂原文。通读全文,把握全文基本内容,明确作者的基本观点,务必理清论述的结构和思路。2.筛选关键词关键句。不动笔笔墨不读书,读的过程中,在点、线和特殊符号等各种标记的辅助下,筛选出文中的关键词语、关键语句,以备解题之需。3.关键信息代入原文,找对应句。在认真阅读题干和选项的基础上,将题干和选项所涉及到的信息代入原文,找出原文中与题干和选项相应的对应句。4.题干与原文对比异同找选项。一定要注意题干和选项所涉及到的信息与原文所存在的“变”与“不变”。5.立足原文,排除干扰项。阅读的目的,就是排除干扰项,确定正确答案。

录入时间:2021-02-27 1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