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黄河治理永不停止》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朱显谟生长在上海农村,早早体验稼穑之苦,看到古老耕作方法的艰苦和收获甚微的悲凉,萌发了长大后改变农业落后状况的念头,立志当一名科学农民。于是他在大学选择了土壤肥料专业。

1940年大学毕业后,朱显谟考入重庆北碚中央地质调查所,随指导老师侯光炯开展土壤调查工作。侯先生提醒,做土壤调查工作必须做到“四到一问”,即:走到、摸到、看到、访问到和最后问一个“为什么”。

朱显谟凡事都要探个究竟。前苏联土壤学家威廉斯提出的成土过程与风化过程同时同地进行的理论,曾是指导中国学者进行土壤发生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但朱显谟对它不迷信,而是在实践一认识一再实践的过程中发现该理论仅适于块状岩体上进行的与陆生生物进化相一致的原始成土阶段。

1959年,为了国家建设大西北的需要,朱显谟毅然告别工作条件优越的南京,举家来到地处西北农村的中科院西北生物土壤研究所。在黄土高原工作的50多年中,朱显谟实地考察了黄土高原的沟沟坎坎20多遍,三次跨越昆仑,两度入疆。他积40余年黄土高原土壤科学研究成果和结合群众的实践经验,于80年代初提出“黄土高原国土整治28字方略”.其内容是:全部降水就地入渗拦蓄,米粮下川上塬、林果下沟上岔、草灌上坡下城。

“目前,经过国家实施退耕还林等工程,黄土高原基本变绿,黄河流失土壤泥沙由13亿吨减少为了亿多吨。”朱显谟的学生吴普特说。

(摘编自(102岁朱显谟院士逝世:为“黄河清”奉献半个多世纪》,2017年10月12日凤凰网)

材料二:

据《黄河志》卷一“黄河大事记”所载,把黄河泛滥、决堤的情况统计为:

时期

年数

泛滥、决堤次数

泛滥、决堤均次

魏晋南北朝

361

2

每180年一次

隋唐五代

379

8

每47.3年一次

北宋时期

161

8

约20年一次

金元时期

241

7

每34年一次

明朝

276

30

约9年一次

清朝

267

84

约3年一次

民国时期

25

44

每年1.8次

 

(摘编自朱显谟《再论黄土高原国土整治“28字方略”》)

材料三:

为落实中央“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的目标,时任国务院总理亲自视察陕北,提出退耕还林的措施。朱先生抑制不住自己的激动,给总理上书表达激动之情,也进一步从科研角度为国家宏观决策提出了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摘编自张晴《朱显谟院士和“28字方略”》)

材料四:

为构建大生态格局,河南省民权县提出建设“黄河故道生态走廊”,当地政府构筑起防风固沙、涵养水源、改良土壤的林带生态屏障,呵护着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和农田免受风沙的侵袭。还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平原绿化等生态工程建设。

(摘编自《黄河故道起绿洲》,2018年5月2日《光明日报》)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朱显谟跟随侯光炯研究和调查土壤情况,这让他领悟到了实地研究精神。

B. 朱显谟敢于否定威廉斯的学术观点,源于自己的质疑精神和实践研究。

C. 朱显谟的学生吴普特说的一番话,印证了朱显谟的研究成果已见成效。

D. 在治理黄河方面,朱显漠的研究成果某种程度上给国家决策提供了帮助。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朱显谟提出的“黄土高原国土整治28字方略”,不仅是他治理黄河的核心理念,也是国家解决黄土高原问题的指导思想。

B. 根据材料二,魏晋南北朝时黄河泛滥、决堤的频率最小,此后各时期黄河泛滥、决堤的频率越来越快,次数越来越多。

C. 根据材料,要治理黄河,需要研究者的理论指导,更需要地方政府的治理举措,足见地方政府该是治理黄河的最大贡献者。

D. 要走出一条绿色生态的发展之路,地方政府要积极采取措施,建立生态屏障,为百姓生产生活提供免受风沙侵扰的良好环境。

3. 朱显谟毕生致力于治理黄河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概括分析。

下载Word版试题
《黄河治理永不停止》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B    2. D   

3. ⑴早年体验农村之艰苦,萌发了想改变落后农业的念头。⑵总体上黄河泛滥、决堤的次数呈增加趋势,造成的灾难越来越严重。⑶国家绿化大西北的需要,国家领导人的重视,这些激励他进一步研究治理黄河。 

【解析】

【1题详解】

此题考查考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此题选项内容是对第一则材料内容的考查,侧重于考朱显谟的事迹和影响。

B项,此选项“朱显谟敢于否定威廉斯的学术观点”,表述有误,曲解原文,朱显谟没有否定威廉斯的学术观点,,而只是发现其观点的局限性。

故选B。

【2题详解】

此题考查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

A项“黄土高原国土整治28字方略”,不仅是他治理黄河的核心理念,也是国家解决黄土高原问题的指导思想。属于无中生有。

B项“此后各时期黄河泛滥、决堤的频率越来越快,次数越来越多”表述有误,各时期黄河泛滥、决堤的频率和次数并不是一直在增加;

C项,属于推断不合理。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这是一道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题目,做此题,考生要有文本梳理意识,每一则材料都写了什么内容,材料之间的相互关联,考生都应该关注。继而根据题干的要求先筛选主要的信息,然后对筛选的信息按照不同的角度进行整合,此题要求考生概括“朱显谟毕生致力于治理黄河的原因有哪些”,这是筛选原因,可以到材料里寻找属于“毕生致力于治理黄河”的相关句子,然后概括归纳总结。材料一第一段是个人内部原因,是理想萌芽原因,可以概括为:早年体验农村之艰苦,萌发了想改变落后农业的念头。材料二的表格数据分析可以概括为外部客观原因,整合为“总体上黄河泛滥、决堤的次数呈增加趋势,造成的灾难越来越严重”。材料三和材料四是从国家政策角度分析原因,属于政府支持鼓励原因,可以概括为“国家绿化大西北的需要,国家领导人的重视,这些激励他进一步研究治理黄河”。

录入时间:2021-02-27 10:2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