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的人本思想·孟宪实》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如果从古代典籍中,寻找具有代表性的治国理政著作,《贞观政要》应该不会落选。作为唐代历史学家,吴兢编撰此书,目的是给唐玄宗提供学习榜样。在序言中,吴兢高度评价贞观政治,说“太宗时政化,良足可观,振古而来,未之有也”。

吴兢把唐太宗的言行事迹,分作10卷40篇进行记述,就当时的政治特色而言,围绕君主治国,已经概括得很全面。如果从唐太宗的视角看,应该更能直奔主题。唐太宗对于自己的治理成绩很自信,他在写给太子的《帝范》一书中,对于治国经验进行了高度概括:一是克已纳谏,一是以人为本。

在早期的儒家经典《尚书》中,主张“民惟邦本”,人民是国家的根本。孔子把这个思想具体化为争取人民的信任,认为“民不信则国不立”。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说,而荀子则把人民与君主的关系比喻为水与舟的关系,认识到“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历史规律。这个思想系统,即民本主义思想。唐太宗经常引用荀子的说法,足见他对民本主义传统是有清晰认识的。

“以人为本”是贞观之治一条成功的路线。思想上重视人民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在政策、制度、法律的制定上贯彻以人为本思想。贞观朝廷深知人民的困苦来自赋税过重,于是制定了一系列轻徭薄赋制度,贯彻藏富于民的政策。人民安居乐业,才是政治安定的根本保证。贞观时期之所以能出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社会和谐景象,就其实施的以人为本政策而言,是有必然性的。所以,在唐朝以后,古人通常把贞观之治看作卓越治理的代表。

“以人为本”,从早期的思想家来看,就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懂得民间疾苦,从而在制定政策、改革制度的时候能够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唐朝总结历代政治经验教训,深知土地问题事关重大,所以政府拥有土地的时候,法律规定要先从无地、少地的家庭开始分配。努力保证农民拥有土地可以耕种,不允许土地随意买卖,凡此等等,只有保证弱势群体的起码生活水平不会下滑,才能保证社会的安全底线。贞观时期的以人为本政策,至少体现了朝廷是看重长远政治利益的。

贞观之治发生的时候,是秦汉以来中国政治文明日益成熟的时期。尤其是摆脱魏晋南北朝以来的士族门阀政治,主张实施三省制、科举制等新制度因素,给整个社会带来了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中国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期,继承历史与文化的积极成果,唐朝迈开了历史性的脚步。贞观之治,是传统中国文化治国理政的一个榜样,其治理智慧对后世启发良多。

(摘编自孟宪实《<贞观政要>的人本思想》)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唐代历史学家吴兢的《贞观政要》一书在有关治国理政的古代典籍中具有代表性。

B. 作者认为《贞观政要》尽管围绕君主治国概括得很全面,但并未触及“以人为本”。

C. 思想上重视和政策等方面贯彻“以人为本”理念,最终使唐朝赢得贞观之治的局面。

D. 中国古代政治文明在唐代逐渐走向成熟,贞观之治的出现有其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是紧紧围绕唐太宗贞观之治中“以人为本”这一成功路线逐次展开论述的。

B. 文章从发展的、联系的哲学高度来看待“以人为本”的思想,更符合历史逻辑。

C. 文章第三段主要运用引用的论证方法,阐明了“以人为本”思想具有历史渊源。

D. 文章第四段通过列举具体实例证明了唐太宗实施“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措施与显著效果。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孟子“民贵君轻”的学说是“以人为本”的思想源头,具有鲜明的“民本”意识。

B. 执政者只要实施“以人为本”的政策,社会就一定会出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和谐景象。

C. 执政者保证弱势群体稳定的基本生活水平,这就使得社会有了安定和安全的可能。

D. 正是由于继承了前朝的执政成果,唐朝才迈开历史性脚步,为后世理政树立了榜样。

下载Word版试题
《的人本思想·孟宪实》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B    2. D    3. 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题干四个选项有对作者观点的考查,也有对文章重要语句含义的考查。做此题,考生要从整体上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内含和外延。此题要求考生选出不正确的一项,出题人会改变原句的表述方式,有些改变没有改变原意,有些则改变了原意。

B项,此项“执政者只要实施‘以人为本’的政策”表述有误,并未触及“以人为本”,属于无中生有,据尾注《<贞观政要>的人本思想》可知。

故选B。

【2题详解】

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D项,此项“具体实例”表述有误,文章只是概括相关现象,并未举出实例。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能力。解答此类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A项“是以人为本的思想源头”错,在孟子之前,还有《尚书》的“民惟邦本”和孔子的“民不信则国不立”。

B项“只要……就一定会……”说法绝对。

D项“继承了前朝的执政成果”偷换概念,原文是“继承历史与文化的积极成果”。

故选C。

录入时间:2021-02-27 10:2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