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桑花·鸿鸣》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 |
试题内容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格桑花 鸿鸣 军嫂去唐古拉山兵部站看望当连长的丈夫,从格尔木站一下车,就看见一名20岁出头的小战士向她招手,原来是接她的司机兵。 军嫂来到军车前,看见车的前面,绑了一束鲜花,有点像江南的扫帚梅,还有点像菊花。她乐了,这个小伙子,还挺热爱生活的。 军车离开格尔木,奔驰在去唐古拉山的山路上。 司机兵一边开车,一边和军嫂聊天。 “嫂子,听连长说,你是大学生,还是城市人,却一直生活在山村。”司机兵好奇地问。 “是啊,我和你大哥是大学同学,他毕业参军去了边疆,父母年龄大,就他一个儿子,为让他安心卫国,结婚后我辞去公司会计工作,从苏州到他老家,陕西的一个小山村,现在有10多年了。”军嫂轻描淡写地说。 “嫂子,你是城市人,在山村适应吗?” “开始不适应,现在学会了柴火灶做饭,喂猪砍柴,山地播种,彻底是个农村媳妇了。”军嫂说着笑了起来。 司机兵又问:“嫂子,山村的生活不容易吧?” “还行,就是有时候有一种无助的感觉,比如上个月,我脸上一个痦子越来越大,还有点疼,医生说是黑色素痣病变,怀疑是恶性肿瘤前兆,必须切除。我瞒家人做了手术,还好,病理检验报告显示,肿瘤是良性,我就是那次才哭了。”军嫂好像是在说别人的故事,却让司机兵心里为之一振,他由衷地说:“嫂子,你真了不起!” 军嫂笑着说:“这有什么啊,你大哥为国家,我为他呀。”军嫂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神情,接着说,“实际我最自豪的是我儿子,他7岁了,经常向别人介绍自己的爸爸,我爸爸是解放军,他在唐古拉山保卫国家……”司机兵听得眼睛有些湿润。 对面不断有军车开过来,军嫂发现,这些军车开过来的时候,都鸣笛三声,车上的人都向他们的军车敬礼,有时候司机兵也举手回礼。 军嫂很奇怪,问:“你们军车在路上相遇,都互相敬礼呀? 司机兵没有直接回答,却反问军嫂:“嫂子,你认识车前挂着的那束花吗?” 军嫂说:“好像我们那里的扫帚梅花。” 司机兵说:“是的,它和扫帚梅是一个品种,在西藏,叫格桑花。人们经常借着格桑花表达和抒发美好的情感,把它当作追求幸福吉祥和美好情感的象征。它美丽而不娇艳,又是形容女强人的代名词,还是西藏首府拉萨市的市花。” “我们部队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凡是有军车接送探亲的军嫂,车前必须绑一束格桑花。来往的军车遇见后,都要避让,同时车上的军人,不管是谁,都要向军嫂敬礼。” 这时军车正行在盘山路上,一段路很窄,前面一辆军车停在悬崖边,等待他们的车缓缓通过,两车快要相遇时,听见了对面车上的大声口令:“立正!敬礼!” 军嫂流出了激动的泪水,从车窗伸出头,走出很远,还向敬礼的战士们挥手。 军车来到了雪峰山下的补给站,司机兵说:“我们在这里吃午饭,还有半个小时就到达兵部站了。” 军嫂有些着急:“既然还有半个小时,我们先不吃饭,直接上山好吗?” 司机兵乐了,说:“理解嫂子心情,我去办理上山手续。” 不一会,司机兵垂头丧气地走了回来:“嫂子,我们上不了山了。” “怎么了?” “昨天夜里发生了雪崩,上山的路全被堵住,现在正清理积雪,车根本上不去。” “多长时间才能上山?”军嫂也有点急了,没想到,近在咫尺,却发生雪崩,成了远在天涯。 司机兵说:“听补给站同志说,最快也要半个月。” 想到有三年没见到丈夫了,现在已经到了雪峰山下,军嫂计算了一下时间,一咬牙:“我在这里等半个月。” 半个月后,上山的路还没通,军嫂想到年迈的公公和婆婆,还有儿子马上要上学,不能再等了,只好遗憾地决定回去。 临走前,在补给站领导安排下,军嫂和丈夫各拿着望远镜,在山下和山上互相观望。军嫂发现,望远镜里的爱人,站在国旗下,手不断地擦着眼睛,而自己,却早已泪流满面。 这时,军嫂突然发现,在丈夫身边,齐刷刷地站着一排军人,他们一起举起右手,向山下敬礼。 (有删改)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军嫂看见军车前绑的鲜花,认为司机兵是一个热爱生活的小伙子,这看似闲笔,实则颇具匠心,目的是为下文写过往军车敬军礼作铺整。 B. 小说善用语言写人,作者在写军嫂向司机兵叙说自己的故事时,使用“轻描淡写地说”“说着笑了起来”等语句,写出了军嫂生活的不易。 C. 司机兵虽然是小说的次要人物,却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通过他的串联,小说的故事情节更加连贯、自然,军嫂这一人物形象也更加丰满。 D. 小说以故事中有故事的形式,在叙述中穿插讲述,既讲述了军嫂过去的生活故事,也叙述了现在军看望丈夫的故事,有力地表现了文章的主题。 2. 小说多次写到“眼泪”,眼泪中包含着不同的情感。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3. 有人认为小说的标题应该为“军嫂”,你是怎么看的?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看法。 |
|
下载Word版试题 | |
《格桑花·鸿鸣》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 |
答案解析 | |
【答案】 1. B 2. ①是一种忧虑的眼泪,军嫂担心自己有恶性肿瘤,流下了忧虑的眼泪。②一种钦佩的眼泪,军嫂默默付出,独立撑起一个家,让司机兵钦佩。③一种是感动的眼泪,过往军人对军嫂行礼,为军嫂让行,这些都让军嫂很感动。④一种是无奈的眼泪,军嫂和连长丈夫长久分离如今却只能用望远镜相望。 3. 我认为标题格桑花好,理由如下:①从内容来看,“军嫂”为题无法全面概括文章的内容。②从人物形象来看,格桑花”是女强人的代名词,是军嫂坚强形象的象征。③从情感来看,“格桑花”代表着幸福吉祥,表达出军嫂和丈夫之间的美好情感;④从表达效果来看,“格桑花”富有诗意,能够激起读者的想象。 我认为标题“军嫂”更好。理由如下:①从内容来看,小说主要讲述的是军嫂的故事,即军嫂过去的生活故事和现在看望丈夫的故事。②从人物形象来看,小说主要刻画的是军嫂这个人物的丰富形象。③从情感来看,小说表现的足以“军嫂”为叙述对象的军嫂和丈夫之间的情感故事。④从表达效果来看,“军嫂”一词朴素、大众化,更为直接地交代了文章的主人公。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本提要求选出“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B项,“使用“轻描淡写地说”“说着笑了起来”等语句,写出了军嫂生活的不易”曲解文意,军嫂叙说的故事本身可以反映军嫂的不容易,但是“使用轻描淡写地说”“说着笑了起来”等语句主要是为了突出军嫂的乐观。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情节作用的能力。此类题要求考生把握指定情节的内容,并从对情节(推动情节发展、构成情节逆转、掀起波澜)、对人物(展现人物性格)、对主旨及给读者的感受(增强文学色彩、历史厚重感,丰富文章内容、意蕴,引发读者思考、兴趣、共鸣等等)等方面来思考其作用。本题说小说多次写到“眼泪”,要求结合作品简要分析眼泪中包含着不同的情感。依次找到几次写“流泪”的情节,结合上下文或者小说主旨分析即可。第一处流泪是军嫂瞒家人做了肿瘤切除手术以后,军嫂担心自己有恶性肿瘤,流下的是忧虑的眼泪。第二处是司机兵听军嫂介绍自己带孩子照顾家人,眼睛有些湿润,,司机兵钦佩军嫂默默付出,独立撑起一个家,这是一种钦佩的眼泪。第三处是过往的车辆看到车前面的格桑花后都对军嫂敬礼,军嫂流出了激动的泪水。第四处是因为雪崩不能上山,军嫂和丈夫各拿着望远镜望着对方,长久分离如今却只能用望远镜相望,是一种无奈的眼泪。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探究文章标题意蕴的能力。解答时可从以下五个角度分析:一是思考标题的表层含义和在文中的含义;二是思考题目是否点明写作对象的特点或写作内容;三是思考题目是否表达作者主观的感情和态度;四是思考题目是否揭示文章的主旨或哲理;五是思考题目是不是文章的线索。本题说有人认为小说的标题应该为“军嫂”,要求结合作品谈谈看法。这个题目可以见仁见智,关键是要谈出理由和看法。这里答题时主要切入点是小说的几个要素。具体来讲,就可以从情节上,分别说“军嫂”和“格桑花”概括情节的利弊关系;从人物形象上,可以各自从小说塑造“军嫂”形象还是“格桑花”形象的有利角度讲明理由;从表现的情感主旨方面,也可以从“军嫂”或者“格桑花”各自表达的感情角度讲明好处;从读者感受方面,也可以从“军嫂”和“格桑花”各自方面具体分析带给读者的独特阅读效果。要注意表述条理清楚,语言简洁精练。 |
|
录入时间:2021-02-28 10:07: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