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之治与华夏文化·刘志琴》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 |
试题内容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左传》记述:“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衣冠文物之邦”是中华民族的荣耀,“衣裳”更不寻常。众所周知,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民以食为天”这一古训,把人人都要吃饭这一寻常事推崇为天理,进入至高无上的信念。然而这“以食为天”的观念,若与服装排座次,仍然屈居其后,殊不见“衣食住行”以“衣”为首的排列,就充分显示服装优先的地位。 穿衣戴帽成为中国历史上国家礼制的重要内容。中国的礼制形成了一种世界罕有的社会现象,那就是服装的地位被抬高到无以复加的高度。改朝换代都要改正朔,易服色,一代流行色上升到与国运兴亡有关的高度,承载色彩的服装更不寻常。春秋战国时期,“衣裳”一度成为国家的代称:说我中国是“我衣裳”,改朝换代必定要变更服色等。诸多章法,不仅是国家行为,也是民间风俗,这从习惯话语中可见端倪,例如士大夫称为“衣冠”,没有功名的学子称“布衣”,绅士的“绅”源自衣带,潜心受教名为继承“衣钵”,当官的理想是“衣锦荣归”,清官的嘉誉是“两袖清风”,首脑人物称作“领袖”。以衣冠服饰表现民族气节的典故更是史不绝书,如季路垂死不忘结缨,临终也要把帽子戴正……许多佳话往往都用衣冠来体现,这说明服饰在中国不仅有遮体、保暖、观瞻的功能,还被提升为国家权力的象征、文化精英的代表、民族荣辱的标志。 在贵贱有别、职业有分的制度下,士农工商任其熙来攘往,一望而知,非农、非工、非士、非商的游民很容易暴露于众。衣冠之治即是通过服装穿戴进行社会管理,这是中国传统社会特有的维护封建等级秩序的统治方略。 古人的衣冠还承载道德教化的功能,以皇帝冕服为例,这一身衣衫最重要的是冠帽。皇冠前的十二束垂旒,称为“蔽明”,表示目不视非,有所不见:冠的左右两侧有充耳,称为“塞明”,表示耳不闻邪,有所不听。这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的古训在帽子上的具体形象。日常用的冲天冠,两侧有向上翘的展角,象善字又称“翼善冠”,表示皇帝以身作则,一身穿戴处处表现信奉的伦理教化。 当然,还有些服饰表达了职业的理念和道德崇尚。执法的官员要戴獬豸帽,獬豸性格忠直,是非分明,是执法严明的象征。崇奉理学的士大夫们,喜欢戴的是心形冠,其造型是圆顶象征天,由八片布拼接表示八卦,大圆帽檐像太极,俨然是天干地支的太极图。 这些制作都源于一种理念,这就是明代理学家吕柟所说:“古人制物,无不寓一个道理。如制冠,则有冠的道理;制衣服,则有衣服的道理;制鞋履,则有鞋履的道理。人服此而思其理,则邪僻之心无自而入。”服此服而思其理,是古人服装制作的法则,这一法则使得一身衣衫从质料、色彩、款式、花纹无不受“礼制”的规范,被赋以天道、伦理、身份地位、品行情操等诸多涵义,成为封建伦理政治的图解和符号。 (摘编自刘志琴《衣冠之治与华夏文化》)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以食为天”的观念排座次时,排在了服装之后,显示出服装比吃饭重要的地位。 B. 改朝换代都要改正朔,是穿衣戴帽成为中国历史上国家礼制中重要内容的体现。 C. 中国传统社会通过服装穿戴区分百姓身份进行社会管理,体现华夏文化中的衣冠之治。 D. 很多衣冠制作都源于“服此服而思其理”的法则,该法则成为封建伦理政治的图解。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先提出服装地位优先的问题,然后通过阐释服装承载的功能对此问题加以分析。 B. 文章重点论证衣冠在我国历史上的意义,是以服装的观瞻功能和社会象征为基础的。 C. 文章通过列举“布衣”“衣钵”等习惯话语,论证了穿衣戴帽与国家礼制的关联性。 D. 文章引用明代理学家的话,对古人服装制作的法则及其意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释。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春秋战国时“衣裳”作为国家的代称,表明“衣裳”在当时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B. 皇冠的垂旒和充耳,寓意皇帝受到视听上的约束,该皇冠承载了道德教化的功能。 C. 苏武流亡匈奴十九年仍不改汉服以坚守民族气节,表现了服饰是国家权力的象征。 D. 崇奉理学的士大夫们喜欢戴心形冠,因为此种冠帽很好地体现了他们的道德追求。 |
|
下载Word版试题 | |
《衣冠之治与华夏文化·刘志琴》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 |
答案解析 | |
【答案】 1. C 2. B 3. 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的是“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A项,“显示出服装比吃饭重要的地位”错误,第一段中说的是“然而这‘以食为天’的观念,若与服装排座次,仍然屈居其后,殊不见‘衣食住行’以‘衣’为首的排列,就充分显示服装优先的地位”,这只是显示“服装”的“优先的地位”,并不能说明服装就比吃饭重要,选项曲解文意,故A项错误; B项,“改朝换代都要改正朔,是穿衣戴帽成为中国历史上国家礼制中重要内容的体现”错误,选项曲解文意,“改朝换代都要改正朔”中“正朔”是一年的第一天,指改朝换代要新颁布历法,不是“穿衣戴帽在国家礼制中的体现”,故B项错误; D项,“该法则成为封建伦理政治的图解”错误,选项张冠李戴,原文是“这一法则使得一身衣衫”“成为封建伦理政治的图解和符号”而不是“该法则成为封建伦理政治的图解”,故D项错误; C项,源自文章第二、三段,符合文意,故C项正确。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A项,主要考查文章的思路,正确; C项,主要考查论据与论点的关系,正确; D项,主要考查论据和论点的关系,正确; B项,“文章重点论证衣冠在我国历史上的意义,是以服装的观瞻功能……为基础的”错误,从文中来看,论证衣冠在我国历史上的意义,不是以“以服装的观瞻功能”为基础的,从文章二、三、四段来看,应该是“以社会象征为基础”,故B项错误。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A项,源自第二段,正确; B项,源自第四段,正确; D项,源自倒数第二段,正确; C项,“苏武流亡匈奴十九年仍不改汉服以坚守民族气节,表现了服饰是国家权力的象征”错误,选项属于推断错误,从文章第二段来看,苏武的事例应该是典型地表现了“民族荣辱与气节”,而不是“国家权力的象征”,故C项错误。 故选C。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 |
|
录入时间:2021-02-28 10:12: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