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当代文艺审美中的“粉丝”与“知音”·周兴杰》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市场经济与大众传媒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但改变了文艺的存在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的欣赏习惯。“文学终结论”尚且余音未绝,又有学者提出了“粉丝能不能替代知音”的疑问,引发热议。

“知音”一词源于钟子期与俞伯牙的故事。子期因为能听出琴音寓意,被伯牙引为“知音”后来,子期辞世,伯牙毁琴不操,以示痛悼。由此可知,“知音”的内涵至少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接受者能准确把握、解读出作品的主旨,从而经由作品,接受者与创作者在精神层面产生深度契合;二是以作品理解为基础,创作者与接受者形成相互依赖、相互需要乃至相互尊重的关系。18世纪美学学科形成之初,为解决“趣味无争辩”的难题,休谟也推崇批评家来提供“趣味和美的真正标准”。可见,“知音”的趣味早已渗透到经典艺术标准当中。因此,“知音”有意无意地被默认为是高雅文艺的欣赏者。

而“粉丝”这一名称则显得有些不伦不类,它是大众对“fans”一词自发的、戏仿式的音译。在最直接的意义上,“粉”或“粉丝”就是对某些事物的“爱好者”由于社会成见和媒体引导,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粉丝”一度被贴上了狂热、非理性、病态等标签,被当作对某些大众文化产品不加辨别的、缺乏抵抗力的消费者而受到非议。尽管现在人们能以一种理解的眼光来看待“粉丝”,但其被限定特指大众文化的欣赏者却是事实。需要指出的是,大众文化在使用中的确具备活跃的意义再生产功能,而且,流行文艺也的确包含有别于高雅艺术的美学旨趣。因此,“知音”欣赏和“粉丝”欣赏的区别,是一个趣味差异的问题,而不是一个品位高下的问题。

知音精于深度梗犁文本,其文本辨识力自不待言,那粉丝有没有文本辨识力呢?

通过深入粉丝的文化实践,研究者发现,粉丝对于特定文本是存在敏锐的辨识力的。20世纪80年代,有人用“全庸”之名仿作金庸小说,以图鱼目混珠。结果读者去芜存菁,终使各式“全庸”尽数淘汰,有趣的是,金庸晚年按“经典”标准大力修改当年作品,不想费力不讨好,竟遭众多“金迷”抵制。由此可知,粉丝像知音一样,都具有敏锐的文本辨识力,并忠于自己的文本感受。但粉丝文本辨识的有趣一面在于,他们会因为极度关注某些文本的细节,而选择性地忽略其他细节。这种“专攻一点、不计其余”的辨别方式,主观随意性不言自明,与知音式文艺批评的理性、客观旨趣相去甚远。

粉丝欣赏突破了高雅文艺欣赏所规定的“距离”,使欣赏化为广场式的狂欢。粉丝欣赏的参与性更突出的表现是,他们不会仅仅停留在对小说、影视作品、歌曲等原作本身的欣赏上,还会进一步消费许多衍生产品、如印有明星头像的T恤、玩偶、海报等等。如此,粉丝将文化工业提供的资源带入其日常生活实践,并在使用中完成文本意义的重新组装„与此不同,“知音”则更尊重作家的创作意图或作品主题,他们更像“采矿者”,努力掘开文本的岩层,提炼出深藏其下的金子般的创作主旨。

伴随积极的参与,粉丝的生产力也释放出来了:他们不会停留在文本的消费上,而是以文化工业产品为资源,创造出数量庞大的、五花八门的新文本,如网络同人小说、模仿秀及流行音乐粉丝们的翻录、翻唱和MTV翻拍,等等。这种新文本有时会达到与原作不相上下的地步。而“知音”呢,他们的生产力主要表现在分析精辟的批评文本上,此外很难看到其他类型的新文本。由此可见,“知音’’和“粉丝”不能相互替代。

(摘编自周兴杰《当代文艺审美中的“粉丝”与“知音”》)

1. 下列关于“知音”和“粉丝”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知音”就是在领会作品主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与创作者在精神层面产生深度契合,并与之形成相互尊重、相互需要乃至相互依赖的关系。

B. “粉丝”被限定特指大众文化的欣赏者,他们对特定文本具有敏锐的辨识力,并忠于自己的文本感受,他们对文本的辨别方式具有主观随意性。

C. “粉丝”除了欣赏原作,还会进一步消费衍生产品。在使用文化工业产品并完成文本意义的重新组装的过程中,他们没有尊重作者的创作意图或作品主题。

D. “知音”有意无意地被默认为是高雅文艺的欣赏者,知音式文艺批评的旨趣更理性、客观,因此,“知音”比“粉丝”具有更高的品位。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1段以市场经济与大众传媒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背景,借他人之口引出本文讨论的中心话题。

B. 文章第2.3段分别阐述了“知音”和“粉丝“各自的来历、内涵和自身获得的评价,让读者明白二者是不同文艺种类昨接受者。

C. 文章第5段通过对比论证,分别阐述了“知音”和“粉丝”在参与方式上的不同,得出“‘粉丝’的参与度更高”的结论。

D. 文章层次清晰,结构严谨。多处运用了举例论证,增强了论证效果;形象贴切的比喻,使论述更加生动透彻。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白居易《琵琶行》一文中琵琶女在听到诗人的讲述后,再一次弹奏琵琶,“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说明了经由作品,创作者能够与接受者之间产生深度的精神契合。

B. 金庸的“粉丝”能去芜寸菁;淘汰那些用“全庸”之名仿作的小说并抵制金庸晚年修改的作品,是因为他们更欣赏金庸的早期作品。

C. 近日,某歌手新专辑在欧美上线,因粉丝在某音乐网络平台上集中购买,专辑单曲的榜单排名力压欧美知名歌手,这一事件体现了粉丝欣赏具有强烈的参与性。

D. “知音型粉丝”可以理解为把“知音”的视角带入大众文化欣赏中,力求将欣赏的快乐建立在文本辨识的基础上,进而修正那种“专攻一点、不计其余”、过于随意的辨别方式。

下载Word版试题
《当代文艺审美中的“粉丝”与“知音”·周兴杰》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B    2. C    3. 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把握文章中重要概念含义能力。概念注意“答非所问”“内涵、外延不准”“误划类别”“张冠李戴”等。答题的关键是审清题干、找准答题区间、对读原文、寻找细微的差别。本题要求选出“关于‘知音’和‘粉丝’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A项,“‘知音’就是在领会作品主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与创作者在精神层面产生深度契合,并与之形成相互尊重、相互需要乃至相互依赖的关系”说法缩小范围,相关信息在文章第二段,原文为“‘知音’的内涵至少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接受者能准确把握、解读出作品的主旨,从而经由作品,接受者与创作者在精神层面产生深度契合;二是以作品理解为基础,创作者与接受者形成相互依赖、相互需要乃至相互尊重的关系”,这是说“知音”的内涵“至少”涉及两个方面,而不只是选项的两方面。C项,“他们没有尊重作者的创作意图或作品主题”说法错误,相关信息在文章倒数第二段,原文只是说“‘知音’则更尊重作家的创作意图或作品主题”。D项,“‘知音’比‘粉丝’具有更高的品位”说法曲解文意,相关信息在文章第三段,原文为“‘知音’欣赏和‘粉丝’欣赏的区别,是一个趣味差异的问题,而不是一个品位高下的问题”。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C项,“‘粉丝’的参与度更高”的结论属于无中生有,原文指出“粉丝像知音一样,都具有敏锐的文本辨识力,并忠于自己的文本感受。但粉丝文本辨识的有趣一面在于,他们会因为极度关注某些文本的细节,而选择性地忽略其他细节。这种‘专攻一点、不计其余’的辨别方式,主观随意性不言自明,与知音式文艺批评的理性、客观旨趣相去甚远”,不没得出“‘粉丝’的参与度更高”的结论。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中,B项,“是因为他们更欣赏金庸的早期作品”说法错误,相关信息在文章第五段,原文说“粉丝像知音一样,都具有敏锐的文本辨识力,并忠于自己的文本感受”,也就是说“金迷”能去芜存菁;淘汰那些用“全庸”之名仿作的小说并抵制金庸晚年修改的作品这些举动,是因为他们“都具有敏锐的文本辨识力,并忠于自己的文本感受”。故选B。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

录入时间:2021-02-28 10: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