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关于《人与自然生态的关系》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深厚而系统的哲学基础,蕴含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生态智慧。

在中国古代思想体系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基本内涵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孟子提出了“仁民爱物”的命题,“仁民”是对人的同情仁爱,“爱物”则是爱护人之外的动植物等。这些质朴睿智的自然观,至今仍给人以深刻警示和启迪。

(摘编自《生态文明思想蕴含中国传统生态智慧》,《经济日报》2019年4月11日)

材料二:

自然是生命之母、文明之根基。在马克思看来,自然是人类“赖以生活的无机界”“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马克思所说的这个环境,当然也包括细菌、病毒等组成的微生物环境。事实上,细菌和病毒的历史远远长于人类,它们充斥着包括陆地、海洋、大气等在内的整个生物圈。在它们面前,人类只不过是地球家园中的后来者。历史地看,人类已历经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现正走向生态文明时代。

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山清水秀但贫穷落后不是生态文明,生活富裕但生态退化也不是生态文明。要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生产力要素,良好的植被、优美的环境是生态文明的标志。制定并实施有利于现代经济体系建设的制度体系与政策导向,既要做到全覆盖、全流程,也要强化追责问责力度,为建立现代环境治理体系营造制度环境,推动生态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开展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污染及其危害机理、生态系统修复保护研究,为优化生态环境治理技术路线提供科学依据。加大绿色技术研发投入,加大绿色工艺装备的研制力度。加强产学研用有机结合,加强创新链各环节衔接,鼓励企业与研究机构合作创新,加快技术产业化。

(摘编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需要支撑体系》,《中国自然资源报》2020年2月8日)

材料三:

中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生态获得感也得以进一步增强。在不少城市的公园绿地让老百姓“开窗能赏景,出门能游玩”。随着生态环保意识日益深入人心,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正在形成;绿色消费、低碳出行成为居民的自觉选择。联合国规划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对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大加赞许:中国用实践证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是人类共通的生态文明理念。

中国作为全球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在探索建设“美丽中国”的同时,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我国不断加强在绿色金融、可再生能源、绿色科技等领域的国际合作,探索区域环境合作新模式,加强与大国之间的生态合作,促进平等对话,为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摘编自周宏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发展进程》,《天津日报》2018年11月12日)

1. 根据材料一,下列现象不符合“生态文明”理念的一项是()

A. “斧斤以时入山林”“数罟(密网)不入洿池”“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B. 我国塞罕坝、库布其沙漠经过多年的植树造林改造,由荒漠变成了林海。

C. 我国部分农村中存在的“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退耕还林”现象。

D. 在日常生活中“与人为善”、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拒绝食用野生动物。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马克思认为人本身虽然是自然界的产物,但细菌、病毒等组成的微生物环境的历史远远长于人类,人类只不过是地球家园中的后来者。

B. 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密不可分,经济发展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只有保护、发展生产力,才能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生态环境。

C.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正是建立在“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质朴的自然观基础上的,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智慧。

D. 伴随着科学的飞速发展,人类必将走向生态文明时代,也将会更好地发现自然界的奥秘并进而解释和改造自然,因此,消灭病毒指日可待。

3. 如何有效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下载Word版试题
关于《人与自然生态的关系》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C   

2. C   

3. ①从政府来说,要进一步发挥监督、引导作用,制定并实施制度体系,建立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强化追责问责力度;加强国际间合作交流。②从研究机构和企业来说,开展有关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研究,加大绿色技术研发投入,加强彼此间的合作创新,加快技术产业化,使企业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③从公民来说,要进一步提高生态环保意识,改变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自觉选择绿色消费和低碳生活。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内容要点和概念理解的能力。信息筛选题先把握全文主要内容,从整体和局部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形成整体印象,尤其要注意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再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最后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C项,“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不符合生态文明理念。材料一“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可知风只是动了垃圾的位置,依然是垃圾;蒸发掉的污水依然会污染大气,所以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不符合生态文明理念。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A项,“马克思认为人本身虽然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类只不过是地球家园中的后来者”错误,材料二“马克思所说的这个环境,当然也包括细菌、病毒等组成的微生物环境。事实上,细菌和病毒的历史远远长于人类,它们充斥着包括陆地、海洋、大气等在内的整个生物圈。在它们面前,人类只不过是地球家园中的后来者”,可知内容不是马克思认为的。

B项,“经济发展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只有保护、发展生产力,才能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生态环境”错误,材料二第二段开头“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要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可知“经济发展是保护生态环境重要因素,只有保护、发展生产力,才能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生态环境”推断没有根据。

D项,“……因此,消灭病毒指日可待”错误,推断没有根据,强加因果关系。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中国作为全球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在探索建设‘美丽中国’的同时,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我国不断加强在绿色金融、可再生能源、绿色科技等领域的国际合作,探索区域环境合作新模式,加强与大国之间的生态合作,促进平等对话,为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即从政府来说,要进一步发挥监督、引导作用,制定并实施制度体系,建立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强化追责问责力度;加强国际间合作交流;“开展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污染及其危害机理、生态系统修复保护研究,为优化生态环境治理技术路线提供科学依据。加大绿色技术研发投入,加大绿色工艺装备的研制力度。加强产学研用有机结合,加强创新链各环节衔接,鼓励企业与研究机构合作创新,加快技术产业化”,即从研究机构和企业来说,开展有关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研究,加大绿色技术研发投入,加强彼此间的合作创新,加快技术产业化,使企业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随着生态环保意识日益深入人心,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正在形成;绿色消费、低碳出行成为居民的自觉选择”,即从公民来说,要进一步提高生态环保意识,改变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自觉选择绿色消费和低碳生活。

【点睛】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方法:

1.寻找所需信息。发现文本关键信息是核心,善于抓住文中负载关键信息的词句,剔除与阅读目的无关的多余信息,从字面看出表达的言外之意,以快速锁定要寻找的目标。

2.整合得出结论。对于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在没有详细且明确的陈述言语的情况下,需要将文本中有关联的信息通过比较、归纳、综合进行加工处理,判断出题人的真实意图,从而整合得出有效的结论。

3.构建文本意义。对于多种材料组合的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要注意识别文本材料的主题,联系实际需求,找出文本的写作目的,为材料信息内容排序,联系文本中的不同资料,结合自己的知识、想法和经验,提出独特见解,自主构建文本的意义。

录入时间:2021-01-31 17:5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