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黎明前夜·陈德鸿》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黎明前夜

陈德鸿

大勇说:“娘,回吧。”

娘抓住大勇的右手说:“到西风口寻找到你弟,就让他回家来。一时走不脱,也让他寻机跑回来。”娘顿了顿,又说,“你爹这一没,日子眼瞅就过不下去了。”

大勇抽出手,揩了揩娘脸上的泪说:“娘,我知道了。外面冷,回吧!”

娘蹒跚着回了屋,一会儿又跑出来,冲走远的大勇喊:“路上千万当心,寻不到,就早点回家。”

走到村外一片收割后的田野时,大勇停下来,在地头找到一个写着父亲名字的木橛,就蹲在地上,用右手抓了一把土,紧紧攥在手里,嘴里喃喃自语:“小勇啊,咱家有地了,是政府分的,哥使不上力,你回来帮哥种吧!”

第二天傍晚,大勇赶到西风口时,长长的队伍仍在不停地过着,土道旁,挤满了一层又一层的人。

大勇挤进人群,看着队伍中一张张稍纵即逝的脸,犯起愁来,这可上哪儿找小勇啊!听说兵是从昨天开始过的,小勇也不知过去了没有。

大勇想了想,也学旁人从队伍边拽出一个兵问:“同,同志,我向你打听个人?”

兵停住脚:“叫啥名,是哪个部队的?”

“叫赵小勇,是,是3纵的。”

“不认识,”兵摇摇头:“3纵还没过来,你再等等吧。”

大勇舒了口气,刚在离土道不远的一个土墙边坐下来,一个40多岁的男人便挤坐在他旁边。

大勇往边上挪了挪,男人又挤过来,说:“兄弟,俺姓韩,刚才你和那个长官的话俺都听到了,俺儿子也是3纵的。”

“那敢情好。”大勇说,“我是赵家堡的,你是哪的?”

男人说:“俺家在马家洼。”

“那地方我去过,有个牲口市。”大勇问,“那边的地也分了?”

分了,分了。我这次找儿子,就是告诉他这件事。这回家里有地了,俺再倒腾点牲口啥的,日子就更好了。”

“家里还有啥人,能忙过来?”大勇问。

“家里还有个小的,不顶啥事。他娘病在炕上好几年了。”男人说:“俺一个人,多点辛苦就是了。”

看着男人满足的笑意,大勇忽然想起来,前年在马家洼买骡子时,曾经和这个男人打过交道。

那时,大勇相中了一头骡子,这个男人要价15个大洋。大勇磨了半天,男人死活不吐口。眼瞅着太阳快落山了,一个年轻人突然把男人拉到一边,互相把手伸进对方的袖子里……大勇急了,拽过男人说,15个大洋,这骡子我要了。到家没几天,大勇发现这骡子走路爱往右边去,找来八爷一看,说是骡子左眼受过伤。听大勇讲了买骡子时的情况,八爷说,你这是让人唬了,那是爷俩,专好下扣子。

见大勇不吭声,男人说:“我儿在部队表现可好了,打锦州时还立了功呢!”

大勇愣了愣,问:“你这次来,是想把儿子叫回家去帮你?”

男人撇了撇嘴说:“那哪行啊,俺就是想儿子,让他对家里放心,告诉他在部队好好干,全国都解放了再回来。”

大勇尴尬地笑了笑,不吭声了。

半夜时,许多汽车和马拉的炮车驶过之后,又开始过起长长的队伍。男人问了几个兵,高兴地对大勇说:“这是3纵的,咱俩精神点,互相帮衬着打听。”

天快亮时,男人找到大勇说:“兄弟,你慢慢打听着,我,我回家了。”

“咋?”大勇一边盯着队伍,一边问。

“俺儿,俺儿他没了。”男人蹲在地上,呜呜哭了起来。

大勇不知怎样安慰男人,只是用右手轻轻拍着男人的肩膀。

过了好久,男人站起来,擦了擦脸上的泪,踉踉跄跄边走边说:“兄弟,管咋,俺儿这是光荣,没给俺韩家丢脸。”

走了几步,男人又折回来,对大勇说:“兄弟,那事对不住了。等回去,俺给你寻头好的送家去,换回那头病骡子……”

男人的身影在黑暗中消失了很长时间,大勇才回过神了,泪水早已湿了眼睛。

快中午时,大勇终于看到了扛着机枪的小勇。

小勇吃惊地摇着大勇的右手问:“哥,你的左手呢?”

大勇含糊着说:“我这只右手也啥都能干,不耽误事儿。”

小勇问:“爹娘都好吗?”

“都好,都好,地也分了,咱家分了20多亩呢。”大勇说,“爹妈特意让我来告诉你,家里不用你操心,在部队上好好干,不解放全国不许回家。”

大勇往家走时,觉得自己的脚步比来时坚定了许多,也踏实了许多。

1950年4月,赵小勇在解放海南岛战役中光荣牺牲。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标题暗示意义明显,意味着翻身做主拥有土地的农民思想觉悟开始发生深刻变化。

B. 开头对大勇的语言描写,点明了其寻找弟弟回家的真实目的,有欲扬先抑的艺术效果。

C. 小说安排大勇和韩姓男子巧遇,巧妙的绾结了两个家庭的故事,使情节更具有真实性。

D. 以赵小勇牺牲结尾,既呼应小说的开头,又交代了人物的归宿,使小说完整且有张力。

2. 联系全文概括分析“韩姓男子”的形象特点。

3. 请结合文本,举例分析这篇小说的语言特点。

下载Word版试题
《黎明前夜·陈德鸿》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C   

2. ①识大体、明大义,支持革命,具有家国情怀。儿子“在部队表现可好了,打锦州时还立了功”,这令他非常自豪;他让儿子继续呆在部队并不是为了立功,而是为了解放全中国;在儿子光荣牺牲之后仍能识大体、明大义。②狭隘的小农意识,自私狡猾。他在卖骡子时欺骗过赵大勇。③淳朴、善良。主动和大勇搭讪,互相帮衬找人;得知儿子死讯后仍然再找到大勇告别才离开;儿子死了,虽然悲伤却并不怨恨别人。④知错能改。跟大勇道歉,承诺大勇换回那头病骡子。   

3. ①口语化特点(或质朴自然)。如“娘,我知道了。外面冷,回吧!”“叫啥名,是哪个部队的?”“兄弟,管咋,俺儿这是光荣,没给俺韩家丢脸。”②多用短句。如大勇和韩姓男人的对话“那敢情好。大勇说,我是赵家堡的,你是哪的?”“男人说,俺家在马家洼。”③不事雕琢的白描艺术,文章几乎没有使用修辞。④用词准确,细节传神。如“蹲在地上,用右手抓了一把土,紧紧攥在手里”。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本内容及赏析艺术手法的能力。题干问的是“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这属于综合题,既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形象的技巧,也考查故事的情节、主旨和环境。C项,“使情节更具有真实性”表述错误,几年前大勇从韩姓男人手中买过一头病骡子,现在又让他俩相遇,同时寻找在3纵的亲人,这样安排应该是“使情节更具有戏剧性”。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人物形象能力。分析概括散文人物形象,首先要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对文中有关这一人物形象的关键词、关键句以及相关事件进行筛选和提取,然后进行整合、提炼和概括。本题要求为“联系全文概括分析‘韩姓男子’的形象特点”,根据文本“大勇往边上挪了挪,男人又挤过来,说:’兄弟,俺姓韩,刚才你和那个长官的话俺都听到了,俺儿子也是3纵的。’”以及“男人问了几个兵,高兴地对大勇说:‘这是3纵的,咱俩精神点,互相帮衬着打听。’天快亮时,男人找到大勇说:‘兄弟,你慢慢打听着,我,我回家了。’‘咋?’大勇一边盯着队伍,一边问。‘俺儿,俺儿他没了。’男人蹲在地上,呜呜哭了起来。”,可见韩姓男子热情,淳朴,善良;根据卖骡子时弄虚作假,将一头病骡子高价卖给大勇这一事件,可以概括出韩姓男子自私、狡猾的性格特点;根据文本“男人撇了撇嘴说:‘那哪行啊,俺就是想儿子,让他对家里放心,告诉他在部队好好干,全国都解放了再回来。’”和文本“过了好久,男人站起来,擦了擦脸上的泪,踉踉跄跄边走边说:‘兄弟,管咋,俺儿这是光荣,没给俺韩家丢脸。’”可概括出韩姓男子有大局意识,支持儿子的工作,拥护革命,爱国;根据文本“走了几步,男人又折回来,对大勇说:‘兄弟,那事对不住了。等回去,俺给你寻头好的送家去,换回那头病骡子……’”可概括出韩姓男子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知错能改。考生可根据以上分析,分点作答。

【3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文本语言特色的能力。鉴赏语言时可以从遣词造句(如用词、句式、叠字叠词、动词、形容词、量词的选用,整句散句、长句短句等),语言风格(如典雅与朴实,简约与细腻,沉稳与奔放,轻松活泼与严肃凝重,诗意化与口语化;抒情意味浓厚;善用民间俗语,生活气息浓;白描,工笔细描;等等),语体角度(如书面语与口语,普通用语与专业术语等)方面去鉴赏。另外考生还要注意各种修辞的使用。这是一篇关于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战争时期反映农村生活的一篇小说。从语体风格方面来看,“娘,回吧。”“路上千万当心,寻不到,就早点回家。”以及“兄弟,那事对不住了。等回去,俺给你寻头好的送家去,换回那头病骡子……”,这些语言口语化,带有典型的地域色彩,符合人物身份,增加作品的真实性。从句式结构方面来看,文章语言质朴,情感真实,很多短句的应用,如:“兄弟,俺姓韩,刚才你和那个长官的话俺都听到了,俺儿子也是3纵的。”“那敢情好。” “我是赵家堡的,你是哪的?”“俺家在马家洼。”“那地方我去过,有个牲口市。”“那边的地也分了?”符合人物性格特点,塑造了朴实热情的农村人形象。从词语的运用方面来看,文章注重动词的运用,如文本“走到村外一片收割后的田野时,大勇停下来,在地头找到一个写着父亲名字的木橛,就蹲在地上,用右手抓了一把土,紧紧攥在手里,嘴里喃喃自语:‘小勇啊,咱家有地了,是政府分的,哥使不上力,你回来帮哥种吧!’”中“走”“停”“找”“蹲”“抓”“攥”这一连串动词的使用,刻画了细节,展现了大勇复杂的内心活动。考生可据此分析,分点作答。

录入时间:2021-02-28 10: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