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丝绸之路:古典全球化时代·朱步冲》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 |
试题内容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唐至宋代,也被国际学界视为丝路主干线自欧亚大陆陆路逐渐向海上转移的结点:唐代中后期,“安史之乱”造成唐代国力的急剧衰落,吐蕃趁机北上,占据了河西陇右,逐渐强大的回鹘亦南下阿尔泰山一带,陆上丝绸之路逐渐梗阻。然而陆上丝路逐渐被海上丝路所替代,原因不仅在于西域至中亚民族政治版图的更迭与动荡,更多原因则是中国经济重心已经逐渐南移,丝绸、茶叶、瓷器等大宗出口商品的产地靡集在东南一带,再以陆上丝路运输,转运繁复,劳民伤财;反之,随着造船和航海技术的成熟,中国东南地区海岸线长、不冻港数量众多的优势逐渐凸显,运价低廉可靠。不仅如此,中唐之后,随着大食(阿拉伯帝国)定都于巴格达,取代波斯成为中西贸易中最大的中继站,也迫切需要与中国产生商品经济交换与往来。 唐代的对外开放性,在同时代全球性文明中,几乎无有可比拟者。根据《唐大诏令集》记载,唐代前往长安朝贡的“四夷之国”多达70余国,其中将近半数在隋唐前未见诸史册记载。751年怛罗斯之战,虽然使得唐代失去了在中亚的影响力,但被俘的中国工匠将造纸、金银镶雕、丝绸纺织与陶瓷绘画技术传入了阿拉伯世界。《经行记》的作者杜环,即在此役中被俘,后将其旅行见闻编纂为此书,翔实反映了当时中亚各国,以及阿拉伯、东罗马帝国等国的情况。 唐代中后期,随着海路贸易的繁盛,阿拉伯和波斯的商贸船队从阿曼的苏哈尔或者波斯湾北岸的西拉夫起航,沿着印度西海岸,绕过马来半岛,来到中国东南沿海的广州、泉州、扬州等港口。这条航路在唐代人贾耽撰写的《广州通夷海道》有详细的记述,并且在阿拉伯地理学家伊本·胡尔达兹比赫的《道里邦国志》中得到了印证。 随着航海技术的进步与航行范围的扩大,中国关于世界地理疆域的称谓与认知也在持续进步,曾经泛指北印度洋水域的“西海”也开始逐渐囊括地中海。《隋书·裴矩传》描述自敦煌通西域之道时记载,经葱岭、吐火罗、北婆罗门,能够抵达西海,而杜环在《经行记》中描述佛林国,指出其与大食相邻,“西枕西海”。而大食帝国兴起后,能够沿着阿拉伯半岛海岸西进的中国海上贸易商人,根据其直接或者间接航行与考察经验,将以往泛泛而称的“大食海”具体划分为“东大食海”与“西大食海”。宋人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称,东大食海在“天竺以西”“渡之则西为大食诸国”,而西大食海,周氏的记载则是“渡之而西则又木兰皮诸国凡千余”,更西则是太阳沉入地平线所在,“不得而闻”。 (节选自朱步冲《海上丝绸之路:古典全球化时代》)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安史之乱”和西域与中亚的社会动荡是丝路主干线自欧亚大陆陆路逐渐向海上转移的最根本原因。 B. 中国东南地区具有海岸线绵长、不冻港众多等地理优势,为唐宋中后期经济重心南移提供了客观条件。 C. 唐代的对外开放性已经超过同时代任何一个国家,《唐大诏令集》《经行记》等文献可以提供佐证。 D. 唐代人贾耽撰写的《广州通夷海道》对包括地中海在内的“海上丝路”航行路线进行了详细的记述。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一段从唐代国内外政治、军事、经济、地理等角度运用实例围绕丝路主干线迁移这一论题进行论证。 B. 文章以前往长安朝贡的“四夷之国”中近半数未见诸隋唐前史册的史实,证明“海上丝路”发展的必要性。 C. 文章第三段较为概括地说明了“海上丝路”的路线,并举例中外文献加以证明,极大地增强了文章说服力。 D. “东大食国”和“西大食国”划分的说法,证明了古代中国对世界地理疆域的认识与称谓在不断进步。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从后来的贸易发展上看,即使没有唐宋中后期陆上丝路的不畅,海上丝路也会逐渐形成,这是历史的必然。 B. 阿拉伯帝国的强势发展及其对与中国贸易的强烈需求,促进了海陆贸易的繁盛,推动了“海上丝路”的建设。 C. 杜环《经行记》“西枕西海”的提法表明曾用来泛指北印度洋水域的“西海”有了更明确的指代范围。 D. “不得耳闻”的地方指的是“西大食国”以西的国家,由于条件所限,唐宋商人尚不能到达这些地方。 |
|
下载Word版试题 | |
《海上丝绸之路:古典全球化时代·朱步冲》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 |
答案解析 | |
【答案】 1. B 2. B 3. 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能力。首先仔细阅读各个选项,理解选项含义,然后找到文中与之相关的语句,进行比照辨析,最后根据题干要求确定选项。这就是常说的“比对法”。一般而言,选项设置的错误类型主要有“曲解文意”“以偏概全”“混淆时态”“因果混乱”“混淆是非”“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等。比照辨析时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要联系上下文体会,死抠字眼,寻找细微的差别。 A项“最根本的原因”表述错误,原文表述为“更多原因则是中国经济重心已经逐渐南移”。 C项“任何”表述不严密,原文表述为“几乎”,理解区间为“唐代的对外开放性,在同时代全球性文明中,几乎无有可比拟者”。 D项“包括地中海在内”原文中没有依据,理解区间为第三段。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也就是考查学生对论证知识的深度把握的能力。学生首先要具备论证的必备知识,阅读文本时注意弄清论题、中心论点,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和结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统辖的论据,论证方法的类型。答题时注意弄懂各个选项对应的知识,然后根据文章内容具体辨析作答。 B项错误,原文“前往长安朝贡的‘四夷之国’中近半数未见诸隋唐前史册的史实”是用来证明“唐代的对外开放性……几乎无有可比拟者”的。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和简单的逻辑推理能力。此类试题重点在对文中观点、材料的正误以及由此推理得出结论正误的考查,归纳内容要点错误类型主要有曲解文意、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偷换概念等;推理结论错误类型主要有过于绝对化、无中生有、强加因果和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混淆等。考查根据文本内容合理推论,将成为此类试题的主流方向。 C项,推论无中生有,原文中没有“表明曾用来泛指北印度洋水域的‘西海’有了更明确的指代范围”的阐述,理解区间为“曾经泛指北印度洋水域的‘西海’也开始逐渐囊括地中海。《隋书·裴矩传》描述自敦煌通西域之道时记载,经葱岭、吐火罗、北婆罗门,能够抵达西海,而杜环在《经行记》中描述佛林国,指出其与大食相邻,‘西枕西海’”。其余三项的推理表述正确。 故选C。 【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查学生对论述类文本的深度把握能力,具体来说是三大能力: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议论文论证分析能力和简单逻辑推理能力。这是一个合格高中生在议论分析方面的必备能力。 阅读文本时,勾画圈点,整体把握。勾画圈点就是要圈点重要词语,勾画重要语句。阅读文本的过程就是通过勾画圈点提取信息的过程,是整体把握文本内容和思路的过程。 答题时,首先弄清题干要求是选择错误项还是正确项;接着在仔细理解各个选项的意思及选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的基础上,把各个选项回归到原文中各个选项对应的语境中进行反复比对,最后根据题干要求作出答案。比对时,注意比对以下几个方面:①比对词语(概念),看它与原文中的词语在其内涵与外延上是否一致;②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③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 |
|
录入时间:2021-03-01 09:17: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