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陈景润哭了》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陈景润哭了

男儿有泪不轻弹。陈景润轻易不掉眼泪。

少年时,他内向而倔强,身体弱小,每逢在学校中受人欺侮,甚至,被打得鼻青脸肿,他从不掉泪,更不卑膝地向人讨饶。

青年就读厦大,生活拮据,患了肺结核,面对繁重的功课,他自尊自强,坚韧地挺了过来。

饱经忧患的岁月里,他被错误地拔了“白旗”,无端地下放到外地去洗瓶子,受尽冷眼,他没有掉泪;“文革”中惨遭迫害、侮辱、批斗,甚至被逼跳楼,他也没掉泪。

人,贵在有一点精神,陈景润的血液里,流淌的是中华民族炎黄子孙不甘屈服铁骨铮铮的气质。他没有丝毫奴颜和媚骨。

有了盛名的陈景润,却在一个特殊的场合哭了,而且哭得那么伤心。

从70年代初期开始,陈景润就横下一条心,要尽全力拼搏,争取为这场攻克哥德巴赫猜想的跨世纪之战,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转眼十年过去了,三千多个日日夜夜,无声地消融在杳无踪迹的跋涉之中。路,在何方?“梯子”在哪里?回首往昔,莫名的惆怅和感伤,情不自禁地浮上心头。

播种,耕耘,收获,遵循劳作的常规法则,能够在付出艰辛之后,得到应有的成果,自然是一种幸运和安慰。这场攻克(1+1)的世纪之战,其深刻和悲壮之处在于,它超越了一般劳作的常规法则,并不以艰难竭蹶的付出,作为衡量收获的标准。科学的严酷在这里表现得如此的冷峻无情,百分之百的付出,而收获往往是苍白无奈的零。

能出现“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奇迹么?陈景润曾无数次期盼过,从冬盼到春,从黑夜盼到天明,当失望如日复一日的平庸,几乎把心灵磨出老茧的时候,最刚强的汉子也会为蹉跎岁月而感到深深的忧伤。

陈景润十分清楚自己所处的环境和地位。他不是那种急流勇退的人,他在取得辉煌之后,不像那些在体坛上荣获世界冠军奖牌的选手,有资格从容而体面地举行告别体坛的盛宴,然后去开拓另一片崭新的天地。他给自己定的人生座标,是攻克哥德巴赫猜想(1+1),这才是真正的“世界冠军”,为此,他自觉地破釜沉舟,断了退路。只要生命还存在一天,他就要不懈地走下去。这种“傻”劲,与生俱来,不可移易。

1984年的夏天,一位德国的数学家访问中国,他慕名找到陈景润。皆是行家里手,他们谈得很投机。陈景润的英语水平不错,不必借助翻译,双方可以坦然相谈,他们一起讨论攻克哥德巴赫猜想问题,说着说着,陈景润哭了,而且哭得很伤心。来访的外国朋友并不感到突然和意外,只是静静地坐在一旁,仿佛,在细细体味这位东方数学奇人的心境;仿佛,在默默分担这位数学同行的焦急和忧虑。陈景润的助手李小凝也端坐一旁,他没有劝解,也不知道怎样劝解这位老师辈的数学巨匠。这是他第一次看到陈景润流眼泪,听到陈景润那令人心碎的哭声。是痛感自己经过十年苦斗,毫无进展而悲伤,还是有愧于祖国和人民的厚望,而心存愧疚呢?事后,人们没有去问陈景润,也觉得没有必要去探问这一事情。

人们只是发现,陈景润仍是一如既往,匆匆地走进数学所那被称为“二层半”的资料室,他坐的位置是固定的,靠窗桌子前的第一个位子,即使他没有来,人们也很少去坐它。

长期苦战,他已经在疲惫之余,感到身体的不适。一到冬天,特别怕冷,从脊梁骨中感到透心的冰凉,视力也开始下降,只有那颗不泯的心,还是炽热的。

人们万万没有预料到1984年4月27日,陈景润在横过马路时,被一辆急驶而来的自行车撞倒,后脑着地,酿成意外的重伤。他从医院里出来,苍白的脸上,有时泛着让人忧郁的青灰色,不久,终于诱发了帕金森氏综合症。令人惊叹的是,得了绝症之后的陈景润,却极少流眼泪,也没有听到他痛哭过。男儿的眼泪是金,偶尔夺眶而出,才让人惊心动魄。

“发事牵情不自由,偶然惆怅即难收。”泪洒战地,一倾真情。科学攻关的征途,悲壮而苍凉。

1. 给下列加字注音。

跋涉(       )    杳无踪迹(        )   不懈(         )

2. 根据下列意思在文章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远得不见踪影,连一点踪迹都没有。比喻不知去向,下落不明。(          )

(2)下定决心,不顾一切干到底。

3. 文章开头写了陈景润不掉眼泪的几件事,请将这些事简要概括出来。

4. 请找出描写“陈景润哭了”的语句。

5. 陈景润为什么“哭得那么伤心”?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条阐述

6. 在攀登科学高峰过程中陈景润表现出了哪些优秀品质?请分条表述。

7. 文章只有很少文字写到“陈景润哭了”的情节,从全文看,这样写是否文不对题?为什么?

下载Word版试题
《陈景润哭了》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1). bá    (2). yăo    (3). xiè   

2.     (1). 杳无踪迹    (2). 破釜沉舟   

3. (1)少年受人欺侮,不掉泪。(2)厦大读书,生活拮据,患了重病,功课繁重,不掉泪。(3)被错误地拔了“白旗”,下放到外地去洗瓶子,受尽冷眼,没有掉泪。(4)“文革”中惨遭迫害、侮辱、批斗,甚至被逼跳楼,他没掉泪。   

4. 有了盛名的陈景润,却在一个特殊的场合哭了,而且哭得那么伤心。说着说着,陈景润哭了,而且哭得很伤心。这是他第一次看到陈景润流眼泪,听到陈景润那令人心碎的哭声。   

5. 一是因为理想之巅难以达到的惆怅感伤,哥德巴赫猜想阻隔重重,无路可进,科学之路冷峻无情;二是因为焦急和忧虑,他痛感自己经过十年苦斗,岁月蹉跎却毫无进展;三是出于强烈的民族自尊心,他觉得有愧于祖国和人民的厚望。   

6. ①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荣誉感;②具有尽全力拼搏的精神;③无望时抱有成功的期盼的积极心态;④具有专注、投入、忘我的精神;⑤意志坚强。   

7. 不是。①写哭之前,铺陈笔墨写他不哭,展现了陈景润虽身处不幸,但自尊自强、坚忍不屈的精神,对后面写他“哭”起到反衬作用。②写哭之后,再写其不哭,体现他的坚强刻苦,努力拼搏的精神一如既往。③“哭”是陈景润生命中的“特殊”现象,“不哭”是陈景润生命的内在本质,哭与不哭都在表现他科学探索的真诚与坚强。

【解析】

【1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拼读能力和汉字的识记书写能力。这类题除平时的积累外,需注意容易混淆的形似字和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形近字和易错字的写法。本题中,“跋涉”读作“bá”;“杳无踪迹”读作“yăo”;“不懈”读作“xiè”。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掌握词语意思的能力。这类考题属于语文基础中的基础,这要求学生平时就要注意积累,因为侧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考查内容兼顾课内课外,涉及范围很广。学习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分类整理,误读积累,阶段总结等。本题(1)中,根据“远”“不见踪影”的提示可以得知,答案是“杳无踪迹”;(2)中根据“决心”“不顾一切”“干到底”的提示可以得知,答案是“破釜沉舟”,因为“破釜沉舟”意思是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比喻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

【3题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和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答题的方向,通过分析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锁定区位,对段落进行简单的划分,分出层析,找到关键词语,联词成句分条作答;综合信息筛选要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此题是综合筛选的题目,要立足原文,进行概括。本文第1段领起下文,第5段承上启下,因此,本题的答题区间在2-4段。第2段写陈景润在少年的时候“在学校中受人欺侮,甚至,被打得鼻青脸肿,他从不掉泪”;第3段写陈景润在厦大期间“生活拮据,患了肺结核,面对繁重的功课”却不流泪;第4段写陈景润在饱经忧患的岁月里,“被错误地拔了‘白旗’”,在文革期间“惨遭迫害、侮辱、批斗,甚至被逼跳楼”,他都没有流泪。分点概括即可。

【4题详解】

本题考查掌握表现手法的能力。描写人物的手法有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和细节等,还有侧面烘托。本题要求找出描写“陈景润哭了”的语句,其中“有了盛名的陈景润,却在一个特殊的场合哭了,而且哭得那么伤心”是作者的直接叙述;“说着说着,陈景润哭了,而且哭得很伤心”是正面描写;“这是他第一次看到陈景润流眼泪,听到陈景润那令人心碎的哭声”是侧面烘托。找出这些句子,并摘抄即可。

【5题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和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答题的方向,通过分析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锁定区位,对段落进行简单的划分,分出层析,找到关键词语,联词成句分条作答;综合信息筛选要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由4-6段“回首往昔,莫名的惆怅和感伤,情不自禁地浮上心头”,“科学的严酷在这里表现得如此的冷峻无情,百分之百的付出,而收获往往是苍白无奈的零”和“当失望如日复一日的平庸,几乎把心灵磨出老茧的时候,最刚强的汉子也会为蹉跎岁月而感到深深的忧伤”可知,陈景润因为攻克哥德巴赫猜想的理想没有实现,面对科学之路的冷峻无情,内心惆怅感伤;由第8段“在默默分担这位数学同行的焦急和忧虑”和“是痛感自己经过十年苦斗,毫无进展而悲伤”可知,陈景润对于自己蹉跎岁月,研究毫无进展,内心无限焦虑;由第8段“还是有愧于祖国和人民的厚望,而心存愧疚呢”可知, 陈景润因研究毫无进展感觉愧对祖国和人民。整合分点即可。

【6题详解】

此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文章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本题,由1-3段可知,陈景润意志坚强,不甘屈服铁骨铮铮;由第4段“陈景润就横下一条心,要尽全力拼搏,争取为这场攻克哥德巴赫猜想的跨世纪之战,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可知,陈景润具有尽全力拼搏的精神;由第4段“转眼十年过去了,三千多个日日夜夜,无声地消融在杳无踪迹的跋涉之中”可知,陈景润一旦投入工作,专注、忘我;由第6段“陈景润曾无数次期盼过,从冬盼到春,从黑夜盼到天明”可知,陈景润在十年的时间面对无望的研究仍然坚持,仍然期盼,心态积极;由“有愧于祖国和人民的厚望,而心存愧疚呢”可知,陈景润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热爱祖国,渴望为国家做出贡献。综合上述分析,可以得到答案。

【7题详解】

此题考查个性化阅读和创意解读的能力。此类题目虽然有一定的开放性,但答案必须以文本为依据,即不论从何角度探究,归根结底是基于对文本的准确理解,从文本中提炼观点,切不可空发议论。思路是:首先明确提出观点,然后结合文本内容分层思考,分条作答。本题重在分析文本内容是怎样体现标题“陈景润哭了”的。文章1-4段重点记叙陈景润面对困难、挫折和人生风雨“不哭”;5-8段重在描述陈景润面对哥德巴赫猜想的失败,内心焦急忧虑,感觉愧对祖国和人民,“哭了”;第9-11段写陈景润得了绝症却“极少流眼泪,也没有听到他痛哭过”。因此,文章写陈景润“不哭”和“哭”都是为了塑造人物形象,突出陈景润的坚强刻苦,努力拼搏的精神一如既往,科学探索的真诚与坚强。注意:首先明确观点,然后结合内容分析“不哭”在结构上、塑造人物上的作用。

录入时间:2021-03-01 09:3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