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乌镇的修辞》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乌镇的修辞

茅盾、木心这两个乌镇之子,应对乌镇熟稔于心并萦回于异乡的梦中。

茅盾,1896年生于乌镇东栅,本名沈雁冰,后外出求学、从文、投身社会变革运动,先后用过几十个笔名,最终以“茅盾”和《子夜》《林家铺子》《春蚕》等小说确立其在中国文坛的位置。“茅盾”这一笔名,显影出大革命失败后一个左翼文人的苦闷、犹豫和矛盾——人生困境表现为语言的困境。正因这双重困境,他在1949年之后处于一种微妙、尴尬的位置,反复检讨其内心与行动的革命坚定性,站在了那些表面上从来没有苦闷、犹豫和矛盾的文人的偏远处。而正是这种“偏远”赢得我的敬意,当然,这仅仅是一个小人物的敬意,分量不大。

在乌镇上可以找到茅盾笔下林家铺子的原型——一家老杂货店,现改成专营字画古玩的商铺,在观前街茅盾故居对面。当然,眼前的老板并不姓林,却按《林家铺子》里的描写来打扮自己,着长袍马褂,表情灿烂像乌镇上的晴空,没有一丝面临破产的忧愤。我伏在柜台上问他,那林老板的后人还在乌镇上否?他说,都去了国外。因茅盾小说,一个普通店铺有望永远保持其格局而不被拆迁,显现出了修辞的力量。

木心,本名孙牧心,1927年生于茅盾故居附近一富裕人家,入上海美专、杭州国立艺专求学,师从于刘海粟、林风眠学习油画。1971年蒙冤入狱,三根手指被折断,仍坚持写作,在纸上画出白键黑键“弹钢琴”,后获释。1982年移居美国纽约,以作画、讲学谋生,后尝试写作,出版小说集、散文集、诗集十多部,像文坛突然出现的一个新人,语言充满汉语言的诗意、别致,例如:“公园石栏上伏着两个男人,毫无作为地容光焕发。”“昨夜有人送我归来,前面的持火把,后面的吹笛。”“秋天的风都是从往年秋天吹来的。”——这风,也都是从乌镇吹来的吧?晚年,木心乘风还乡,2011年辞世。

木心家的“孙家花园”,是乌镇最美的私宅。花园应该有鲜花和如花的女人。当时乌镇码头上搬运的麻袋,都印着一个“孙”字。仆人打扫房间,把花瓶抱出抱进重新摆在案头时出错,会遭到主人责备:“怎么把明代的花瓶搬出来了——去,摆宋朝的,要记住样式的不同。”一个富贵华丽之家,1949年后相继改造成为农具厂、铁器社、五金轴承厂,乃至成为野草高过围墙的废园。九十年代,木心声名大动于华语文学界,乌镇政府开始在画家陈丹青指导下,于孙家花园原址重建“晚晴小筑”。2006年,木心回乌镇在此居住五年,去世,晚晴小筑改为“木心纪念馆”,展有各种版本的木心著作、手稿、乐谱,及其用过的写字台、礼帽、皮鞋、手杖等遗物。依然是修辞的力量,在挽留一个人的余温和气息。

木心不是游客,大概不会喜欢乌镇的面目一新。在剧变中的故乡,一个人,反而会加重异乡感吧。孙家花园转化而成晚晴小筑,木心如落叶转化成树根处的泥土,大约会想:乌镇还在乌镇吗?我还是我吗?“从前的那个我如果来找现在的我,会得到很好的款待。”木心这样说,充满对“从前”的留恋和对“现在”的谅解。从前的玉勒雕鞍、锦帽貂裘,现在的霜天断雁、淡茶清酒。

留恋和谅解,我大抵上也是如此态度,对乌镇,对青春。

(选自2017年第3期《散文选刊》,有删改)

1. 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文章从对两个乌镇之子的简介入手,淡化作者的旅游踪迹,突出乌镇的地域文化,进而表达了作者浓郁的乡愁。

B. 文章第二段概要地叙述了茅盾的巨大文学成就,并用衬托手法表现了他襟怀坦荡、严于解剖自己的高尚品质。

C. “表情灿烂像乌镇上的晴空,没有一丝面临破产的忧愤”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对比等手法,讥讽老板的滑稽。

D. 文章之所以写“孙家花园”几度更名,意在反映时代的变迁对乌镇的影响以及政府对旧时代富豪的谅解与挽留。

2. 文章标题“乌镇的修辞”指什么?文中两次写到“修辞的力量”,含义上有何异同?请结合文意加以理解。

3. “对乌镇”作者持“留恋和谅解”的态度。你是否赞同?请简述理由。

下载Word版试题
《乌镇的修辞》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B   

2. (1)“乌镇的修辞”既指对乌镇的改造与修缮,也指乌镇借助两位作家的影响而使江南水乡增添光彩和文化底蕴。(2)“修辞的力量”:①第一处指的是因为茅盾的小说,乌镇一家普通杂货店被打造成“林家铺子”,“有望永远保持其格局而不被拆迁”。②第二处指的是文化名人木心的故居由“晚晴小筑”改为“木心纪念馆”;其著作和人品永焕光辉,令人敬仰与怀念。③两处“修辞的力量”含义虽不尽相同,但都体现了乌镇人们对于文化的尊重和留恋之心。   

3. 示例(1):赞同。理由如下:①乌镇作为江南小镇,人杰地灵,不仅有宜人的地域风光,更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从这里走出了茅盾、木心等名人大家,让人喜爱与敬佩,其文化影响力绵延不绝;②乌镇被世风裹卷,随时代变迁,也有面目一新的剧变,甚至给人以物是人非之感,对此我们也应予以谅解。

示例(2):不赞同。理由如下:①乌镇以其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而闻名于世,固然值得去观光旅游,对于当地的文化名人,我们自然也会心生敬意,但是,假借文化之名,大行经济之实,毕竟有对文化的轻慢乃至亵渎之嫌。②茅盾有《林家铺子》,杂货店老板就按小说里的描写来打扮;木心家的花园随着时代几经“修辞”,已不是原来的模样,可见,乌镇的文化味和历史感淡了、远了,清纯靓丽已消失,徒留遗憾、徒剩怅惘而已。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要求选出“最恰当的一项”,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本题中,A项,“进而表达了作者浓郁的乡愁”错误,选项对散文主题归纳有误,从文中来看,作品不是“表达了作者浓郁的乡愁”,而是对乌镇的文化旅游的观感与反思。C项,“讥讽老板的滑稽”错误,选项对句意理解不妥当,从文中来看,文章没有明显表示“讥讽老板的滑稽”的意思,是对文化旅游的保留态度。D项,“政府对旧时代富豪的谅解与挽留”错误,选项曲解文意,从原文内容来看,“谅解”是木心和“我”对乌镇发生剧变的态度,“挽留”则是指当地政府对文化名人的真诚敬重和对文化的珍惜。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问的是“文章标题‘乌镇的修辞’指什么?文中两次写到‘修辞的力量’,含义上有何异同?请结合文意加以理解”,然后理解“修辞”的字典含义,再结合文本理解文中意,最后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两处“修辞的力量”的含义异同。“修辞”,修饰文辞,“修”是“修饰”的意思,“乌镇的修辞”应是说对乌镇的修饰;从文中来看,第三段说“现改成专营字画古玩的商铺”“因茅盾小说,一个普通店铺有望永远保持其格局而不被拆迁,显现出了修辞的力量”,如第五段“一个富贵华丽之家,1949年后相继改造成为农具厂、铁器社、五金轴承厂”,由此可知,“乌镇的修辞”指的是对乌镇的改造与修缮;而从乌镇对待茅盾的“林家铺子和木心的“孙家花园”的态度和做法来看,这“修辞”又是指乌镇借助两位作家的影响而使江南水乡增添光彩和文化底蕴。再看第二个问题,文章在第三段第一次提到“修辞的力量”,“在乌镇上可以找到茅盾笔下林家铺子的原型——一家老杂货店,现改成专营字画古玩的商铺,在观前街茅盾故居对面”“因茅盾小说,一个普通店铺有望永远保持其格局而不被拆迁,显现出了修辞的力量”,这里“修辞的力量”显然是指茅盾的小说让乌镇一家普通杂货店“变成”“林家铺子”,同时有希望永远保持这种格局而避免被拆迁的命运;第二处是在第五段,“木心回乌镇在此居住五年,去世,晚晴小筑改为‘木心纪念馆’,展有各种版本的木心著作、手稿、乐谱,及其用过的写字台、礼帽、皮鞋、手杖等遗物。依然是修辞的力量,在挽留一个人的余温和气息”,这里是说因木心的影响而让其故居变成“木心纪念馆”,他的作品和人品焕发光辉,让人敬仰。这两处“修辞的力量”所针对的对象不同,但人们的做法都展现了乌镇人民对文化的尊重和留恋。考生围绕这些内容分析就可以了。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意,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问的是“‘对乌镇’作者持‘留恋和谅解’的态度。你是否赞同?请简述理由”,然后明确观点,即“赞同”或“不赞同”,接着借助文本陈述理由。从题干来看,考生要能根据文本知道“留恋什么”,“谅解什么”,如留恋乌镇的“地域风光”“文化底蕴”,如谅解乌镇的改造和修缮,从这些方面来看,可以从“赞同”的角度分析;如不赞同,可以从乌镇修缮改造的目的以及这种改造的效果角度分析。

【点睛】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分析文章的标题注意从字面和深层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字面的意思较为浅显,不难理解,深层含义要结合文章的主旨进行分析,注意是对某事物的赞美,或是对某种人的鞭挞等。从作用是注意结合内容和形式作答,内容上就答上面的含义,形式上主要回答收否是文章的线索,或是运用什么特殊的手法等。此题注意从表层和深层含义入手分析含义。

录入时间:2021-03-01 10: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