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成推广分餐制契机“舌尖上的文明”需各方同筑·信网传媒》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 |
试题内容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早在2003年“非典”疫情之后,社会就曾兴起分餐热。伴随着“非典”的退却,分餐制便鲜有人提及。 新冠肺炎疫情,让分餐制再度进入社会视野。根据世卫组织统计,食源性疾患的发病率居各类疾病总发病率前列,而在疾病的各类传播途径中,唾液是主要途径之一。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张宏冰指出,传统的合餐制为健康埋下隐患,可使多种病毒、细菌在就餐者之间传播,比如幽门螺杆菌、感冒病毒等都可能在相互夹菜时不经意间传染给他人。还有比如感冒、肝炎、痢疾等疾病,都会通过口水、筷子和餐具传播。 此前,各地公布的疫情案例中,已发生多起家庭聚集或外出聚餐病例。专家表示,很多家庭聚集性感染的发生,都与共餐密不可分。 (摘编自新华社新媒体2020年3月24日,《分餐制,落实真那么难吗?》) 材料二: 根据新华睿思·数媒智慧分析平台数据,在最近两个月来,关于分餐制话题的关注度不断上升,全国范围内信息量累计达到1039539条。其中,3月14日的单日信息量高达30183条。 为防止新冠肺炎疫情传播,自疫情发生以来,已经有多个省市明确倡议使用公筷公勺,部分地区还将公筷公勺使用情况列入优秀评选标准,促进餐饮服务单位推广使用。各地的呼吁倡议得到了网民的积极响应,多数网民对分餐制表示支持。 (摘编自新华网2020年4月6日,《大数据告诉你推行分餐制“卡”在哪》) 材料三: 这些年,公筷、分餐等一直没能大范围推广,一个毋庸讳言的原因是有些人觉得此举太矫情,属于西方社会的生活方式,不符合中国传统餐饮文化理念。可实际上,“分餐制”并非什么“舶来品”,在过去的几千年历史当中,中华民族的传统饮食方式一直都是“席地而坐,分案而食”的分餐制,不少流传千载的文献和画作都对我国古代“分餐制”有详细生动的描述。从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画家顾闳中的名画《韩熙载夜宴图》可以看出,画中一人一桌,桌上食物也是一人一份。这种饮食方式再往上追溯,甚至可以一直追溯到史前民族文化时代。在山西襄汾陶寺龙山文化遗址中出土的木质食案,长仅1米,宽30厘米,只供一人使用,被认为是分餐制的产物。只不过,此后由于生活方式变迁、民族融合等原因,“合餐制”逐渐成了国人日常餐饮习惯的“主流”。 (摘编自新华每日电讯2020年2月29日,《除了禁食野味,还有一项“餐桌革命”迫在眉睫》) 材料四: 从整个社会来看,只有少数人有分餐意识,而很多人没概念,想分餐或使用公筷反而“另类”。新华网对近2万名网友的问卷调查显示,4成网友赞成分餐制推广,而3成网友则表示反对。很多人没有建立起使用公筷的习惯。有的饭店会在每个餐位上放两双筷子。但大多数客人都没有将两双筷子交替着用,有时吃着吃着就忘了。对餐饮企业来说,推广公筷的成本不会很高,且无须破坏菜品外形,但之前绝大多数餐饮企业都没采用“公筷制”,主要因为经营者觉得“反正不会用”“放了也是白放”。传统文化也成为一个制约分餐制的重要原因。因传统文化和习俗、人情的影响,大多数中国人喜欢热闹的合餐,分餐显得有些“高冷”“不合群”“有见外之嫌”。特别是在农村地区,推进公筷制和分餐制的难度较大。还有一些企业担心,分餐制会提升餐厅成本,一些特色菜品不宜分装。多位餐饮企业负责人表示,厨师或服务员分餐的方式,势必会增加人力物力成本,且一些需要雕花、摆盘等特殊技艺的菜品需确保上菜时的完整性。 此外,记者梳理发现,此次疫情之前,不少地方都出台过关于推进分餐制的指导政策。但业内人士指出,由于条例缺乏强制性和实施细则,随着时间推移,很多规定和倡议最后不了了之。 (摘编自信网传媒2020年3月25日,《疫情成推广分餐制契机“舌尖上的文明”需各方同筑》) 1.下列关于“分餐制”与“合餐制”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合餐制”为健康埋下隐患,多种病毒、细菌会通过口水、筷子和餐具在就餐者之间传播。疫情之下,易发生家庭聚集性感染。 B. “合餐制”后来成为中国人日常餐饮习惯的“主流”,主要是由于漫长历史中生活方式变迁、民族融合等原因。 C. “分餐制”并非是专属于西方社会的生活方式,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饮食方式,是符合中国传统餐饮文化理念的。 D. “分餐制”难以落实主要受传统文化和习俗、人情的影响,中国人都喜欢热闹,认为分餐显得“高冷”“不合群”“见外”。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图表1:“分餐制”话题信息量趋势演变图显示,疫情爆发以来,“分餐制”话题信息量在3月14日达到舆论热度的峰值。 B. 图表2显示,有近4成的网友认同“分餐制”,超过一半的网友倾向于“公筷公勺”制,仅有一成左右的网友存在抵触心理。 C. 对于以盘装菜为主的中餐而言,“公筷公勺”相对于“分餐制”更容易为人接受,网民对公筷公勺的认可度也更高。 D. “分餐制”话题往往在疫情爆发时被热议,而在疫情后被忽略。这次新冠疫情带来的“分餐制”话题关注也不例外。 3.当前推进“分餐制”“公勺公筷”制中存在哪些问题?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概括。 |
|
下载Word版试题 | |
《疫情成推广分餐制契机“舌尖上的文明”需各方同筑·信网传媒》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 |
答案解析 | |
【答案】 1. D 2.D 3.①个体层面:民众认知不准确,分餐意识不充分,分餐习惯没养成。②餐饮企业层面:餐厅成本、菜品样式的考虑。③政府层面:政策条例缺乏强制性和实施细则。④文化层面:传统文化和习俗、人情根深蒂固的影响。(答出三点即可。)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理解文本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速读文章,了解文本的大意; 其次要根据题干部分的内容,选择重点,精读文章; 最后,根据原文,结合选项,比对作答。在进行选项比对时,既不可钻牛角尖,过于死抠字眼;也不可粗心大意,忽略原文的本意。平时要注意积累经验,培养语感,以“知识性错误”优先的原则进行选择。 D项,“‘分餐制’难以落实主要受传统文化和习俗、人情的影响”说法错误。原文中说“传统文化也成为一个制约分餐制的重要原因。因传统文化和习俗、人情的影响,大多数中国人喜欢热闹的合餐,分餐显得有些‘高冷’‘不合群’‘有见外之嫌’”,可见传统文化和习俗、人情的影响只是“分餐制”难以落实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余例如“只有少数人有分餐意识,而很多人没概念”“经营者觉得‘反正不会用’‘放了也是白放’”“条例缺乏强制性和实施细则”等,都是“分餐制”难以落实的原因。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一是筛选文本对照选项找谬误:提取文本信息,筛选,整合,对照选项,找出异同点,判断各个选项是否准确提取、筛选信息(详细解说见后文题中)二要结合文本联系实际灵活理解:文本中不能直接提取到,或者个别词句有变化,这样的选项未必是错的,需要学会灵活理解。灵活包括准确把握意思、准确分析语法结构。 D项,“‘分餐制’话题往往在疫情爆发时被热议,而在疫情后被忽略。这次新冠疫情带来的‘分餐制’话题关注也不例外”说法错误。首先,原文中说的是“早在2003年‘非典’疫情之后,社会就曾兴起分餐热”“新冠肺炎疫情,让分餐制再度进入社会视野”,可见文中只提到了在非典疫情和新冠疫情后,“分餐制”被关注,并不是“往往在疫情爆发时被热议”。其次,文中说“伴随着‘非典’的退却,分餐制便鲜有人提及”,可见“分餐制”确实在“非典”之后被忽略;但是原文中说“在最近两个月来,关于分餐制话题的关注度不断上升”, “自疫情发生以来,已经有多个省市明确倡议使用公筷公勺,部分地区还将公筷公勺使用情况列入优秀评选标准,促进餐饮服务单位推广使用。各地的呼吁倡议得到了网民的积极响应,多数网民对分餐制表示支持”,可见这次新冠疫情带来的“分餐制”话题一直被社会关注,并没有被忽略,不能说“这次新冠疫情带来的‘分餐制’话题关注也不例外”。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归纳概括文本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时,首先要仔细审读题干,抓住题干中限定角度、范围、时间、空间等方面的词句,明确概括角度。其次是要根据概括角度,回归文本,锁定信息区间。最后是在确定信息区间的前提下,仔细筛选相关信息,并根据题干及文本层次分点整合组织答案。 本题中,通读材料,可知材料一谈的是传统的合餐制为健康埋下隐患,材料二谈的是自疫情以来,民众对“分餐制”的关注以及网民的态度,材料三谈的是“分餐制”到“合餐制”的演变,材料四谈的是“分餐制”“公勺公筷”制难以落实的原因。因此,答题区域可以圈定在材料四。根据“只有少数人有分餐意识,而很多人没概念,想分餐或使用公筷反而‘另类’”“很多人没有建立起使用公筷的习惯。有的饭店会在每个餐位上放两双筷子。但大多数客人都没有将两双筷子交替着用,有时吃着吃着就忘了”,可见从个人层面来看,推进“分餐制”“公勺公筷”制存在着民众认知不准确,分餐意识不充分,分餐习惯没养成的问题。根据“分餐制会提升餐厅成本,一些特色菜品不宜分装。多位餐饮企业负责人表示,厨师或服务员分餐的方式,势必会增加人力物力成本,且一些需要雕花、摆盘等特殊技艺的菜品需确保上菜时的完整性”,可见从餐饮企业的层面来看,餐厅成本、菜品样式的完整,都是应该考虑到问题。根据“传统文化也成为一个制约分餐制的重要原因。因传统文化和习俗、人情的影响,大多数中国人喜欢热闹的合餐,分餐显得有些‘高冷’‘不合群’‘有见外之嫌’。特别是在农村地区,推进公筷制和分餐制的难度较大”,可见从文化层面来看,传统文化和习俗、人情根深蒂固的影响是推进“分餐制”“公勺公筷”制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根据“不少地方都出台过关于推进分餐制的指导政策。但业内人士指出,由于条例缺乏强制性和实施细则,随着时间推移,很多规定和倡议最后不了了之”,可见从政府层面来看,出台的政策条例缺乏强制性和实施细则,也是问题之一。 |
|
录入时间:2021-01-31 18:00: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