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郭维森》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常常被人叫做“礼乐文化”。所谓“礼乐文化”,也就是明确表明在这种以培养人格、造就文明社会为目的的文化中,礼乐起着核心的与基本的作用。其中,乐既是个人修身成德的途径,也是理想社会和政治的旨归。这与古人对“乐”的认识有关。

虽然儒家一直讲圣人制礼作乐,实际上古人并不将乐视为纯粹人为主观的产物。乐之本,在天不在人。古人将十二律与十二月相配,将五声对应于五行或四季,在现代人看来是牵强附会甚至是无稽之谈,却未看到古人的良苦用心。音律是由人制定的,但却是“天之道也”。

音乐与人的主观情感之间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更不是情感的产物。一方面,与乐相比,人的情感是主观相对的,因人因地因事而不同,嵇康在《声无哀乐论》中写到:“夫殊方异俗,歌哭不同。使错而用之,或闻哭而欢,或听歌而戚,然其哀乐之怀均也。今用均同之情而发万殊之声,斯非音声之无常哉?”另一方面,悲伤的音乐未必使听者悲伤,喜庆的音乐也未必使听者开心。

乐如果本出于天,为何又是人的产物呢?这是现代人才会有的问题,现代人相信天人永隔;对于古人来说,天人有别,但天人相通:“天之与人有以相通,如景之象形,响之应声。”天道运行有一定的节律,《史记•律书》中说:“律历,天所以通五行八正之气,天所以成孰万物也。”天之节律即人之节律,此节律也是人事的最高规范,依它行事,天下太平,万物和谐,人心安泰,即为王道。所以《乐论》中曾提出这样的观点:“夫乐者,天地之体,万物之性也。合其体,得其性,则和;离其体,失其性,则乖。”

因此,乐作为一种政治教化的体制,它的规范应该具有绝对普遍性,不能因人因事因地而异,因为这种规范性乃人类伦理生活的基本原理与范式,它绝不是主观任意的,而是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具有先天的绝对性。否则,它就不再是一种公共的体制而只是私人产物了。教化如果变为实现任何个人或人群的利益的工具,便不是教化,而是洗脑了。圣人不是根据自己的意见,而是承袭天道作乐。正如阮籍所说:“昔者圣人之作乐也,将以顺天地之体,成万物之性也。”礼乐乃是“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而不是圣人出于一己之私的发明。

但是,不管怎么说,乐之本质虽然是客观的,它的具体表现却是极为感性的,所以即便是嵇康,也从未否认乐对人情感的巨大作用,“声音和比,感人之最深者也”。但乐不是像大笑或哭泣那样的纯粹私人情感的宣泄;乐是通过感性的方式使人扬弃了自己狭隘的主观性而上升到存在和宇宙的普遍性,达到人生和世界的理想状态,使宇宙人生因此变得完美。

(摘编自张汝伦《论“乐”》)

材料二

早在夏商周时期,古代先贤就通过制礼作乐,形成了一套颇为完善的礼乐制度,并推广为道德伦理上的礼乐教化,用以维护社会秩序上的人伦和谐。

中国古代的“礼”和“乐”起源于远古的原始崇拜。《礼记》曰:“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其贡献礼品、击土鼓而作乐,便是最早的礼乐仪式。到了传说中的五帝时期,虽然帝王的领袖地位和递相禅让产生了“礼”的意识,但是礼的制度还未产生。到了夏朝,由于“天下为家,各亲其亲”,于是“礼义以为纪”,礼仪制度才逐渐建立起来。但夏礼因文字记载和考古材料的缺乏,已难知其详。商礼由于殷墟考古的大量发现,以及《史记》有较多的记载,则已彰彰可考。到了周代,礼制集前代之大成,逐渐完备和成熟起来,因为这时不仅形成了系统的礼乐制度,而且赋予礼乐以丰富的人文内涵。“乐”在周之前也已有不少歌舞产生,到了周代,“乐”的内容不断丰富,形成了相应制度,设置了专门的机构来规范和管理乐。

在礼乐文明形成的过程中,周公是一个重要的人物。他制礼作乐,不仅将远古至殷商的礼乐加以改造和发展,形成系统化的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而且注入“德”的因素,使其具有道德伦理的深刻内涵。孔子是发展中国古代礼乐文明的另一个重要人物,他继承、推广和宣扬礼乐文明,整理、传播了记载古代礼乐文明的儒家经典“六经”,并且,他以礼乐为解说对象,着力彰显礼乐文明的精义,强调礼乐文明的人伦教化和治世功能。

“礼”是人性的基础。《礼记》曰:“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 

“礼” 是人类文明社会最主要的特征之一,是区别人与动物、文明与野蛮的标准,礼使人明确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懂得尊敬和谦让,使人区别事物或行为的是非,懂得什么是该做和不该做的。“礼”也是一种道德规范,引导人们向善和自律。孔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因此,礼乐文明更强调通过礼教,使社会规则内化为人的内心尺度,通过让他们知礼、守礼,达到社会和谐的境界。

“乐”的社会作用重在和谐精神。《礼记》曰:“故乐者,审一以定和,以和合父子君臣、附亲万民也,是先王立乐之方也。”“乐”是协调世间万物的纲纪,它的作用是使人们各安其位,和谐相处。“乐”也有陶冶情操,移风易俗的功用。《孝经》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即乐教有陶冶心性,使人快乐安宁,生命长久之功。因此,孔子要求人们要听雅乐,远淫音。

“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秩序也。”秩序与和谐是礼乐文明的主旨。“乐者为同,礼者为异”是说乐的作用在于协调上下,礼的作用在于区别次序。然而,礼和乐虽有形式、功用上的不同,但却是相辅相成的。在远古传统中,礼即人文,是涵盖一切,包括乐在内的。到了周代,礼、乐虽各有制度,但是乐毕竟仍是礼制的一个方面,乐的“和”也是为实现礼而辅助、服从于礼的乐之“和”,能够弥合礼之“分”所造成的心理差距。孔子等儒家常将“礼”、“乐”相提并论,就是因二者之结合,能起到平衡与调和的作用。

先秦礼乐文明经历代沿革,具体内容有变而主旨不变。摒弃旧礼中的贵贱之分,汲取礼乐文明的秩序、和谐理念,对于中国,对于世界,都具有现实意义。

(选自《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有删改)

材料三

近年来,文化热不断升温,以文化命名的书籍非常之多,这可见“文化”包含的内容有愈益扩展之势。无论哪一种行业,哪一种活动,几乎都可以和文化联系上。如旅游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等。“文化”本来就有广、狭二义。广义的文化和自然物、自然存在相对而言,举凡人类劳动所创造的一切成果,无不可称之为“文化”。如“原始文化”、“旧石器文化”,指的是初民“穴居野处”之时,能够简单加工石器,开始用火,已脱离了一般动物那样的一个阶段。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的物质生产、精神生产都极大地丰富、复杂起来,广义的文化便兼综了“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两个方面。人们特予关注并加以研究的尤在“精神文化”,也就是狭义的“文化”。“精神文化”包含了语言、文字、文学、艺术、观念、信仰、习俗等等。这些方面的差别,往往体现了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特点与个性。现在,人们已认识到世界的发展,必须允许文化的多元化存在,只有各种文化的取长补短,互利合作,才能出现一个和谐的世界。正缘于此,文化的研究才受到了空前的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大力地发掘、抢救,便是最好的例证。

中国古代对于“文化”一词的解释,从来是侧重精神层面的。文献中最早将“文”与“化”联系起来的,是《周易•贲卦》的彖辞,其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晋代人干宝的注解说:“四时之变,悬乎日月;圣人之化,成乎文章。观日月而要其会通,观文明而化成天下。”“要其会通”即含有天人相应的意思。古代人理解文化、文章、文明几乎同义。“文明”即“文章而光明”的意思。这里所谓的“文章”是指礼乐制度等属于上层建筑的东西。应该说“文明”是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所达到的一个标准。有了礼乐制度,讲求道德规范,社会才完全摆脱了蒙昧、野蛮,进入了文明时代。古人理解“文化”,尤其着眼在“化”字上,那就是以人文去教化、感化人们,使整个世界具有亮采,日臻美好。

“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悠久的传统文化塑造了我们民族的性格,铸成了我们民族的精神。在我们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观念、审美心理等方面,无不打上了深深的历史烙印。

 当我们面临着现代化发展的时候,传统文化仍旧发挥着它正面或负面的影响,或者成为发展的动力,或者成为因袭的重担。我们的任务只能是:继承并发扬传统文化中优秀的部分,同时扬弃其中的糟粕,克服其消极的影响。传统文化树立了民族文化的主体地位,确立了吸取、融合外来文化的基础。因此,它不是历史的陈迹,也不是抱残守缺者崇拜的偶像。它是发展民族新文化的逻辑起点,是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切合现代生活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必要条件。

(选自郭维森《浅谈中国传统文化》)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乐作为政治教化的体制具有先天绝对性,因此圣人作乐时要将自己的意见与天道相融合。

B. 周公是礼乐文明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人物,他继承了殷商的礼乐形式,并注入了“德”的因素,使其有较大的发展。

C. 乐可以使人上升到存在和宇宙的普遍性,这对于个人修身成德和建成理想社会都很重要。

D. 现代化建设特别强调精神文化的发展,大力发掘、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便是最好的例证。

2. 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人把音乐与自然现象的一些要素分别对应起来的做法也体现了他们对音乐本质的理解。

B. 材料一第3段从两方面阐释了音乐与人的主观情感之间的关系,强调了乐本不在人。

C. “礼”“乐”的结合,能够起到平衡与调和的作用,因此古代的人们常常将二者相提并论。

D. 远古时期,礼即人文,是涵盖一切,包括乐在内的;周代以后,“乐”成为礼制的一个重要方面。

3. 下列选项表述准确且能够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 我国的礼乐文明源远流长,早在远古时期就已经有了礼乐仪式。

B. 礼乐文明强调只要通过礼教让人们知礼、守礼,方可达到社会和谐的境界。

C. 孔子不仅整理、传播了儒家经典“六经”,还强调礼乐文明的人伦教化和治世功能,在中国古代礼乐文明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功不可没。

D. 树立民族文化的主体地位是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切合现代生活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必要条件。

4.材料三在论述中国传统文化时运用了哪些论证手法?请简要说明。

5.上述三则材料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在我们“面临着现代化发展的时候”,有人说:“传统文化不适合时代发展的潮流,应该逐渐淘汰。”也有人说:“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传承好中华文化才能铸就中国特色的民族精神。”以上两种观点你同意哪一个?请根据材料简述理由。

下载Word版试题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郭维森》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C    2. C    3. A   

1.①对比论证:现在,文化的内容已愈扩展广义狭义(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均包含,人们也认识到世界的发展,允许文化的多元化存在;而古代侧重是精神层面,尤其着眼在“化”字上。

②引用论证:文中引用文献《周易•贲卦》的彖辞、晋代人干宝的注解。

③举例论证:如旅游文化、饮食丈化、服饰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等。“文化”本来就有广、狭二义。广义的文化和自然物、自然存在相对而言,举凡人类劳动所创造的一切成果,无不可称之为“文化”。如“原始文化”、“旧石器文化”。   

2.同意第二种看法。(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的最后一段)

理由①传统文化有正负两面:有精华、积极向上的内容;也有糟粕、落后腐朽的东西;

②对待传统文化应有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由此,我们应该继承并发扬传统文化中优秀的部分,同时扬弃其中的糟粕,克服其消极的影响,这样才有利于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切合现代生活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本题题干要求“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项,“因此圣人作乐时要将自己的意见与天道相融合”说法错误,根据材料一第5段内容“圣人不是根据自己的意见,而是承袭天道作乐。正如阮籍所说:‘昔者圣人之作乐也,将以顺天地之体,成万物之性也。’礼乐乃是‘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而不是圣人出于一己之私的发明”可知,圣人作乐时不能将自己的意见与天道相融合。

B项,“他继承了殷商的礼乐形式”错误,原文说:“他制礼作乐,不仅将远古至殷商的礼乐加以改造和发展”,不是继承,而是“改造和发展”。

D项,“大力发掘、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便是最好的例证”理解错误。根据材料三第一段原文“现在,人们已认识到世界的发展,必须允许文化的多元化存在,只有各种文化的取长补短,互利合作,才能出现一个和谐的世界。正缘于此,文化的研究才受到了空前的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大力地发掘、抢救,便是最好的例证”可知,选项曲解文意。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题干要求“依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答题区间在材料一和材料二中。

C项,“因此古代的人们常常将二者相提并论”中“古代的人们”错,根据原文“孔子等儒家常将‘礼’、‘乐’相提并论,就是因二者之结合,能起到平衡与调和的作用”,所以应该是“孔子等儒家”,而不是“古代的人们”。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论点、论据、论证以及论证结构等的把握,同时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题干要求选出“下列选项表述准确且能够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首先总结出材料二的观点,材料二的主旨内容应该是礼乐文明的源远流长及其功能作用。

B项,“礼乐文明强调只要通过礼教让人们知礼、守礼,方可达到社会和谐的境界”表述错误,说法太绝对。原文是“礼乐文明更强调通过礼教,使社会规则内化为人的内心尺度,通过让他们知礼、守礼,达到社会和谐的境界”。

C项,“在中国古代礼乐文明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功不可没”这句中“形成”非孔子所为,孔子只是在发展中国古代礼乐文明方面作出了贡献。原文是“孔子是发展中国古代礼乐文明的另一个重要人物……”。

D项,“树立民族文化的主体地位是……”不符合材料二主旨内容,材料二的主旨内容应该是礼乐文明的源远流长及其功能作用,“树立民族文化的主体地位”是材料三中谈论的内容。

故选A。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论证类型的分析能力。题干要求分析“材料三在论述中国传统文化时运用了哪些论证手法?请简要说明”,是对论证手法的考查。论证手法包括事实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因果论证、引用论证、理论论证。回答本题时,要结合材料中的具体内容分析。如:

“如旅游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等”“如‘原始文化’、‘旧石器文化’,指的是初民‘穴居野处’之时,能够简单加工石器,开始用火,已脱离了一般动物那样的一个阶段。” 这两处都是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手法,通过列举如旅游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等来证明“文化”包含的内容有愈益扩展之势;通过列举如“原始文化”、“旧石器文化”,来证明凡人类劳动所创造的一切成果,无不可称之为“文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的物质生产、精神生产都极大地丰富、复杂起来,广义的文化便兼综了‘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两个方面……现在,人们已认识到世界的发展,必须允许文化的多元化存在,只有各种文化的取长补短,互利合作,才能出现一个和谐的世界”和“中国古代对于‘文化’一词的解释,从来是侧重精神层面的”,这两处的论述属于对比论证,把古代和现代的人们对于“文化”一词的理解加以对比,突出现代人们认识到了文化的多元化存在。

《周易•贲卦》的彖辞,其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晋代人干宝的注解说:“四时之变,悬乎日月;圣人之化,成乎文章。观日月而要其会通,观文明而化成天下。”这两处运用了引用论证的方法,引用文献《周易•贲卦》的彖辞、晋代人干宝的注解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本题要求谈谈“有人说:‘传统文化不适合时代发展的潮流,应该逐渐淘汰。’也有人说:‘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传承好中华文化才能铸就中国特色的民族精神。’以上两种观点你同意哪一个?请根据材料简述理由。” 同意哪一个观点,并说明原因,要注意,探究题不是随心所欲的探究,而是立足文本的探究,在解读文本时,不能断章取义,必须依据文本的全部材料,且不可只孤立地去看一两个材料,特别要对材料中的关键内容进行解读。

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的最后一段,应该同意第二种看法。然后结合材料中的观点分析原因,如:

材料二中:先秦礼乐文明经历代沿革,具体内容有变而主旨不变。摒弃旧礼中的贵贱之分,汲取礼乐文明的秩序、和谐理念,对于中国,对于世界,都具有现实意义。

材料三中:现在,人们已认识到世界的发展,必须允许文化的多元化存在,只有各种文化的取长补短,互利合作,才能出现一个和谐的世界。正缘于此,文化的研究才受到了空前的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大力地发掘、抢救,便是最好的例证。

“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悠久的传统文化塑造了我们民族的性格,铸成了我们民族的精神。在我们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观念、审美心理等方面,无不打上了深深的历史烙印。

当我们面临着现代化发展的时候,传统文化仍旧发挥着它正面或负面的影响,或者成为发展的动力,或者成为因袭的重担。我们的任务只能是:继承并发扬传统文化中优秀的部分,同时扬弃其中的糟粕,克服其消极的影响。传统文化树立了民族文化的主体地位,确立了吸取、融合外来文化的基础。因此,它不是历史的陈迹,也不是抱残守缺者崇拜的偶像。它是发展民族新文化的逻辑起点,是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切合现代生活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必要条件。

综合以上材料中的内容可知,传统文化有正负两面:有精华、积极向上的内容;也有糟粕、落后腐朽的东西;所以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应有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由此,我们应该继承并发扬传统文化中优秀的部分,同时扬弃其中的糟粕,克服其消极的影响,这样才有利于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切合现代生活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点睛】常见论证方法及作用:

1、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答题格式: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概括事例)证明了……(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理会有说服力。

2、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答题格式:使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证了……了观点,从而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注:如果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下读。

答题格式:使用了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通过引用……证明……的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或更有趣味性,吸引读者往下读)

3、对比论证。作用就是突出强调。

答题格式:使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

4、比喻论证:可把道理讲得通俗易懂,容易被人接受。使论证的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更利于读者明白。

答题格式: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比作……,证明了……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录入时间:2021-01-31 18:2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