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 |
试题内容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垃圾分类是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垃圾分类是对垃圾收集处置传统方式的改革,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从国内外各城市对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来看,大致是根据垃圾的成分构成、产生量,结合本地垃圾的资源利用和处理方式来进行分类。 垃圾通常是先被送到堆放场,大部分垃圾会得到卫生填埋、焚烧、堆肥等无害化处理。而更多地方的垃圾则常常被简易堆放或填埋,导致臭气肆虐,并且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经过高温焚化后的垃圾虽然不会占用大量的土地,但它投资惊人。垃圾无害化处理的费用也是非常高的,人们消耗资源,进行大规模生产和消费,又大量地产生着废弃物。通过垃圾分类,将可回收的垃圾分门别类交给相关企业、单位去处理,将会有效减少真正垃圾的数量。 因为树木被砍伐作原料,森林就越来越少;对矿产的需求越来越大,矿山就越来越荒芜。使用过的商品最终被永久废弃,为了持续生产,就只能消耗更多的地球上有限的资源。但是,如果把使用过的商品回收分解加工变成原料,那么就可以使之循环使用,有效减少对树木、矿产等资源的依赖。资源如果都能被重新利用,将会成为巨大的社会财富。 垃圾不仅有碍观瞻、影响城市形象,有些垃圾还有毒有害:塑料会使土壤板结,焚烧塑料会产生高致癌物二恶英;各类电池中的镉、铅、汞等都是有毒金属,处理不当都是环境杀手,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通过垃圾分类,这些物质可以集中到专业机构进行无害化处理,有些有毒有害垃圾经过处理后还可以变废为宝。 (取材于网络相关文章,有删改) 材料二 从源头减少垃圾的产生、废旧物品的再利用、垃圾的热利用和最终无害化处理处置,是世界各国解决城市生活垃圾问题的主要措施。 日本是世界上人均垃圾生产量较少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做得最好的国家之一。日本政府认为,为解决废弃物回收问题,需要摆脱“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型”的经济社会,建设环境负荷小的“循环型社会”。《循环性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中提出,要减少废弃物的产生,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还规定了减少产生、再利用、再生利用、回收热量、适当处理等的优先顺序,从而实现了减少原料、重新利用、物品回收的法制化。 澳大利亚的垃圾分类比较简单,红盖垃圾桶多用来储存送填埋场的垃圾,黄盖垃圾桶装各类可回收干垃圾,绿盖垃圾桶用来装从花园等处产生的有机物垃圾。该标准全国通行,便于居民在各州流动时也可以容易辨识。在学校教育方面,澳大利亚各州及市议会都推出了不同的学校教育项目,以提高学生的垃圾处理和环境保护意识。 美国政府鼓励民众把可回收垃圾分拣出来,为此还发放专门的垃圾桶,而放置生活垃圾的垃圾桶则需要自己购买,或者按照与垃圾公司的合同由垃圾公司提供。小区或者个人跟垃圾处理公司签订合同,每月支付一定的费用,垃圾由垃圾公司收走。据了解,经过家庭的分类处理,美国垃圾的最终走向是:回收利用占50%,填埋占40%,焚烧占10%。 自20世纪初,德国就开始实施城市垃圾分类收集。从最初的垃圾不分类,至眼下的5类生活垃圾,德国民众接受了近百年循序渐进的教育过程。在德国垃圾回收利用的整个链条,两个关键环节起到重要作用:一是如何教育民众自觉进行垃圾分类,二是分类回收的垃圾如何进行专业处理再利用。 (取材于网络相关文章,有删改) 材料三 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2020年5月1日正式施行,与以往显著不同的是,《条例》对个人生活垃圾分类由倡导性上升为义务性条款,并明确了相应的处罚措施。这意味着北京的垃圾分类从此步入强制时代。 北京的垃圾分类到底还存在哪些问题?主要包括: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在社会化、市场化等方面覆盖面不高,工作推进较为缓慢;发动居民开展垃圾分类效果有限;对混装混运现象缺乏严厉惩罚措施;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不完善、征收标准过低,收费的强制性和规范性不够强,未能体现“污染者付费”原则;现有垃圾场严重“超载”,新建垃圾场进展缓慢;快递包装仍需减量,过度包装依然存在;外卖行业成“限塑令”法外之地,集贸市场等仍是“限塑”死角等。 破解垃圾分类痛点难点,本市将推行强制分类,逐步形成一些北京特点。 甲 。除新修订的《条例》外,5月1日同时实施《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逐条明确物业对垃圾分类的具体责任。市政府还出台了四个配套规定,并研究建立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的标准体系。 乙 。按照《条例》,产生生活垃圾的单位和个人是分类投放的责任主体,应当按照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的分类,分别投入相应标识的收集容器。对于个人不按照分类要求投放垃圾的行为,遵循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由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先进行劝阻,对拒不听从劝阻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应当向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报告,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给予书面警告,再次违反规定的,处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 促进垃圾减量。5月1日起,北京餐馆依法不得主动提供一次性筷勺、刀叉,宾馆不得主动提供一次性牙刷、梳子等用品。 发挥强制作用。建立市民监督投诉机制,由市城管执法局建立完善日常执法检查机制。全市设置了垃圾分类桶站、分类驿站11.3万余组,并配备垃圾分类指导员2万余人。 (取材于《 人民日报 》,有删改 ) 1. 根据材料一,下列对“垃圾分类”的理解,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 垃圾分类是从垃圾源头开始,通过分类投放、清运和回收使之重新变成资源。 B. 国内外各城市对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完全相同,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进行。 C. 垃圾分类是对垃圾收集处置传统方式的改革,可以把废弃垃圾变为再生资源。 D. 垃圾分类,不但可以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并且能改变城市形象。 2. 根据材料一,下列对垃圾分类意义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 减少垃圾 B. 节省资源 C. 避免污染 D. 创造效益 3. 根据材料二,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得益于立法,日本是世界上垃圾分类回收做得最好的国家。 B. 澳大利推行学校教育项目,提高学生垃圾处理和环保意识。 C. 美国政府采用付费制度分类处理生活垃圾,效果非常显著。 D. 德国民众接受了近百年垃圾分类的教育,自觉性专业性强。 4. 根据文意,在甲乙两处填写恰当的内容。 甲: _________________ 乙: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依据《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北京将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请结合三则材料,联系生活实际,对北京垃圾分类提出你的建议。 |
|
下载Word版试题 | |
《垃圾分类》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 |
答案解析 | |
【答案】 1. B 2. D 3. A 4. (1). 形成管理体系 (2). 明确分类责任 5. ①加强相应的宣传和引导,增强民众对垃圾分类的认知与实践意识,提高垃圾分类的实践水平,增强民众投放垃圾的责任意识。 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制定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 ③做好分类收集与运输的体系建设,完善相应的配套硬件设备,让垃圾分类的设施全面到位,提高其运行效率。 ④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坚持政府主导,动员民众积极参与、全民参与。 ⑤鼓励社会多方共同参与垃圾分类,提升垃圾分类成效,逐步形成“垃圾分类、人人参与”的共建共治局面。 ⑥加强学校教育。持续推进垃圾分类知识进校园、进学堂,促进家庭垃圾分类。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逐个分析选项,分别找出选项中的关键词,然后依据选项中的关键词在原文中确定有效的答题区间,注意有时答题区间并非一个,考生要全面、准确地比较选项和原文,看二者的意思是否一致。 B项,“国内外各城市对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完全相同”说法错误,依据原文“从国内外各城市对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来看,大致是根据垃圾的成分构成、产生量,结合本地垃圾的资源利用和处理方式来进行分类”可知,国内外各城市对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是结合本地特点实行的,所以不会完全相同。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应对此类试题,首先要读懂所给的材料,其次浏览选项,然后在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整合或转述)和文中内容的差别,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逻辑错误、强加因果、因果颠倒、篡改原文、无中生有等问题。 D项,“创造效益”说法不当,依据原文“资源如果都能被重新利用,将会成为巨大的社会财富”可知,创造效益是垃圾分类处理恰当资源被重新利用之后才可能出现的情况,在文中是一种假设,不能作为具体事实意义。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应对此类试题,首先要读懂所给的材料,其次浏览选项,然后在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整合或转述)和文中内容的差别,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逻辑错误、强加因果、因果颠倒、篡改原文、无中生有等问题。 A 项,“得益于立法”说法不当,依据原文“《循环性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中提出……还规定了……”立法是对垃圾分类的规范和指导,原文没有体现与日本“世界上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做得最好的国家之一”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故选A。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回归文章,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分条回答问题。 【5题详解】 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筛选、归纳和分析的综合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认真分析题干,明确题干问什么,我们要答什么;其次要回归文本,逐段分析,全面归纳,切不可凭自己的整体理解答题;最后不要忽略了材料的出处,有时材料出处的标题可以帮助我们归纳材料的主要内容,甚至标题就是材料的主要内容。 依据材料三“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在社会化、市场化等方面覆盖面不高,工作推进较为缓慢;发动居民开展垃圾分类效果有限”可知,垃圾分类没有深入居民意识,人们意识不够,参与度就不高,据此,应加强相应的宣传和引导,增强民众对垃圾分类的认知与实践意识,提高垃圾分类的实践水平,增强民众投放垃圾的责任意识;依据材料三“对混装混运现象缺乏严厉惩罚措施;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不完善、征收标准过低,收费的强制性和规范性不够强,未能体现污染者付费原则”可知,制度不完善、规范性不强是存在的问题,据此应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制定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依据材料三“现有垃圾场严重超载,新建垃圾场进展缓慢”可知,效率太慢也是造成垃圾处理不当的一个严峻问题,据此应做好分类收集与运输的体系建设,完善相应的配套硬件设备,让垃圾分类的设施全面到位,提高其运行效率;依据材料二,可以借鉴各国先进经验,比如“澳大利亚各州及市议会都推出了不同的学校教育项目,以提高学生的垃圾处理和环境保护意识”,我们可以借鉴,加强学校教育,持续推进垃圾分类知识进校园、进学堂,促进家庭垃圾分类。比如德国关键经验“一是如何教育民众自觉进行垃圾分类,二是分类回收的垃圾如何进行专业处理再利用”,我们可以学习,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坚持政府主导,动员民众积极参与、全民参与。鼓励社会多方共同参与垃圾分类,提升垃圾分类成效,逐步形成“垃圾分类、人人参与”的共建共治局面。 【点睛】非连续性新闻材料阅读的可参考以下技巧: 1.关注材料的标题出处。 2.概括材料中心,理清材料关系。 3.客观题要了解设误方式,包括以偏概全、混淆是非、夸大缩小、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混淆时态、偷换概念、因果混乱。 1.主观题要遵循审题干、定范围、选要点、巧归纳的步骤。 |
|
录入时间:2021-03-02 09:13: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