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元抗币·卢群》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 |
试题内容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六元抗币 卢 群 鬼天气,让不让人活了?望着漫天飘舞的雪花,秀梅的眉头拧成了疙瘩。 进入腊月后,大成的哮喘越发严重了,喉咙里呼噜呼噜地像拉风箱,每呼吸一次,胸口就重重地起伏一次。 秀梅咬了咬牙,再一次牵起了小锁。 “你,你干嘛去?”大成支起身子紧张地问。 “还是送人吧,胡先生心善,家境又好,孩子到了那里,会有好日子过的。” “跟你说过多少遍了,咱一家人,活要活在一起,死也要死在一起!”大成一着急,又剧烈地喘起来。 “可你的病……” “死不了,你把草药再熬一下,喝了药出身汗就好了,咳,咳,咳…”话未说完,大成就又咳又喘地蜷成一团。 “你别急,我听你的,这就熬药去。” 转过身子,秀梅的泪哗哗地流。 去年秋收时,大成还像头壮牛似的,两百来斤的担子搁肩上健步如飞,三百多斤的碾子能举过头顶。谁料想,一场百年不遇的洪水,不仅冲毁了自家的草房,还冲垮了大成的身体。为了保住何老财三进三出的四合院子,大成在冰冷的洪水中奋战了两天两夜。结果何老财的院子保住了,大成却患上了重疾,咳嗽声惊天动地,高烧不止。后经郎中救治,烧虽然退了,哮喘却日益加重,好端端的壮汉子,转眼成了病秧子。何老财见大成再无油水可榨,就以看草荡的两间破棚子为工钱,将大成打发了事。如今一家老少五张嘴,还有大成的看病费用,全靠秀梅替人缝缝补补挣的那点小钱。可这点钱别说看病,肚子都填不饱。没办法,秀梅只好挖些甘草、洋金花、麻黄根等药草回来,给大成煎服下去。郎中说,中药压不住了,得看西医,用抗生素。 那天,秀梅正在医院门前徘徊,开私塾的胡先生将她拉到一边轻声说:“锁他娘,大成的病不能再拖了,你看这样可好?你把小锁过继给我,我出钱给大成看病。你放心,我没有孩子,会把小锁当亲生儿子待的。” 秀梅一听魂飞魄散,然而静下来心想想,胡先生的话没有错,大成不能再耽搁了啊。可是当她把想法一说,大成就恼了,怎么劝说都没用。眼见着丈夫一天天衰弱下来,秀梅急得满嘴起泡。 “老乡,能借你家的锅烧饭吗?” 正痛苦着,耳边传来轻轻的询问。秀梅抬头一看,是新四军战士,为首的是位女同志,20多岁,穿着军装,打着绑腿,剪着齐耳短发。 “快,快请进,”秀梅连忙站起身。在这之前,秀梅就已知道,新四军是来打鬼子的,是老百姓自己的队伍。 “大成,新四军来了!”一进门,秀梅就兴奋地嚷起来。 “是吗?快,快请同志们坐坐!”大成精神一振,病痛立时减轻许多。 战士们一放下行李,就忙着担水,扫地,抹桌子,亲热得跟一家人似的。 秀梅将锅子又细细洗了一遍,才添上水烧起来。为首的那位女同志解开背包,从小布包里倒出大半碗玉米面。三个孩子立刻围过来,小眼睛铜铃似的瞪着,喉咙里咕噜咕噜地直咽口水,女同志见状又倒出一些面粉来。不ー会儿,粥煮好了,女同志先给三个孩子各盛了一碗粥,第四碗粥则给了床上的大成。大成再三推托,女同志说:“咱们都是穷苦人,天下穷人是一家,一家人还客气啥?”大成问:“大姐,你腰里有盒子枪,一定是个官吧?”女同志笑道:“在革命的队伍里,大家都是同志,我姓张,你就喊我张同志吧。” 言语间,屋外雪花稠密起来。秀梅连忙走出门,把张同志的马牵到屋檐背风的地方。刚拴好缰绳,张同志也跟了出来。张同志问:“大姐,大哥得的什么病?” “他,他……”秀梅一下子哭出声来,眼泪哗哗地流。 听着秀梅的哭诉,张同志也落下了泪。 第二天大清早,秀梅想给马喂点草料,却发现张同志他们已出发了,破烂的桌子上留着一只口袋,打开一看,是玉米面。袋子旁还有面值六元的抗币,显然是给大成治病的。 雪已悄然停止,一行脚印,朝着朝霞升起的东方蜿蜒而去。望着坚实的足印,秀梅流下了眼泪。 后来,秀梅和大成也参加了革命,并打听到救了大成性命的张同志叫张茜,是陈毅军长的夫人。 (有删改)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以《六元抗币》为题,紧扣小说的主要情节,点明了小说的革命题材,引导读者探究小说内涵。“抗币”,这陌生的名词容易引发读者关注。 B. 小说人物的主要活动场所是秀梅家里,活动时间是一个下雪天以及第二天早晨,场景集中,情节紧凑,故事具有戏剧性,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 C. “一行脚印,朝着朝霞升起的东方蜿蜒而去”描写雪后初霁的美丽景象,交代了新四军的离去,赞美新四军扶危济困的义举,象征未来一片光明。 D. 小说最后一段既点明大成已经康复,交代故事的结局,又点明张同志的身份,增强故事的真实性,同时写出张同志的榜样作用,突出小说主题。 2. 小说写秀梅与大成的争执有什么作用? 3. 小说成功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找出三组并简要分析。 |
|
下载Word版试题 | |
《六元抗币·卢群》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 |
答案解析 | |
【答案】 1. C 2. ①直接揭示矛盾,交代主要人物,突出秀梅、大成一家人面临的困境。②引起下文对相关事件的回顾。③激烈的争吵,冲突激烈,激发阅读兴趣或引起读者关注。 3. ①何老财的残忍、胡先生的乘人之危与新四军同志留面、留钱治病、救人形成对比,突出了新四军解救穷苦人的主题。②大成舍命抢救财产与何老财寡情薄义形成对比,突出大成正直、善良的形象,激发人们对大成的同情、对为富不仁的何老财的痛恨。③秀梅一开始听到胡先生买小锁吓得魂飞魄散与秀梅主动送小锁给人形成对比,表现了秀梅一家人走投无路的悲惨境遇,突出了新四军同志雪中送炭、救人于水火的崇高品质。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本题中,C项,“象征未来一片光明”属拔高理解,错误。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把握小说情节布局作用的能力。解答时,首先找到相关的情节,仔细阅读,从设置悬念、情节结构、人物形象、内容主旨等角度回答。本文秀梅与大成的争执出现在小说开端,有激发阅读兴趣的作用;争执的内容是“是否把小锁送人”,突出秀梅一家人面临的困境,引出下文“去年秋收时,大成还像头壮牛似的,两百来斤的担子搁肩上健步如飞,三百多斤的碾子能举过头顶。谁料想,一场百年不遇的洪水,不仅冲毁了自家的草房,还冲垮了大成的身体”,对大成舍命抢救何老财财产,因而毁了身体相关事件的回顾。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小说表现手法的分析能力。具体考查对比的手法。对比是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解答此题,首先找到相关情节,概括情节内容,结合具体内容再分析对比手法的作用。本文多处运用对比的手法:“为了保住何老财三进三出的四合院子,大成在冰冷的洪水中奋战了两天两夜”“何老财见大成再无油水可榨,就以看草荡的两间破棚子为工钱,将大成打发了事”“秀梅正在医院门前徘徊,开私塾的胡先生将她拉到一边轻声说……”“却发现张同志他们已出发了,破烂的桌子上留着一只口袋,打开一看,是玉米面。袋子旁还有面值六元的抗币,显然是给大成治病的”“秀梅一听魂飞魄散”“秀梅咬了咬牙,再一次牵起了小锁”。据此从“大成”与“何老财”,“新四军”与“何老财”“胡先生”,“秀梅”送小锁前后等角度分析即可。 【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的答题技巧。一是把握主题。虽说文学作品考查八大能力,但其中把握主题是核心。可以说,阅读题的几个小题都是围绕主题设置的,答每一题都要点到主题,只不过侧重点不同。因此,不管题目怎样问,考生都要往主题上引。把握主题的方法是,找点题的议论句。它一般在篇首或篇尾。二是同样的意思要用文中的句或词来做答。因为答案都是从这个角度给出的。但是一般不去照抄关键句,要压缩精简,去掉修饰,抽取内核。三是以阿拉伯数字分点作答。一般来说,分值4分的题答案有两点或四点,6分的题答案有三点或六点。分点答题的作用是,阅卷老师能一目了然,防止误判漏判,考生答题能尽可能答出每一点,防止漏答。答题“点”到为止,不必展开细答;某一点答得再深入,也不过是这一点的分,而其他点没有答出老师也不会额外开恩。四是多角度答题。如:解释词义,要从表面义和主题义角度回答;理解句义,要从句本身义、形式(表现方法、结构作用)、内容(主题义)角度回答。 |
|
录入时间:2021-03-02 09:27: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