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珍视文化遗产的精神之魂·陆绍阳》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文化遗产如何既保护好,又利用好,从而更好地传承,值得我们思考。尤其是对那些来自民间的一直和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手工艺产品、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有必要加以适当改造,以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重新融入当代生活。。

②文化遗产承载着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对当代人来说,不仅要看到其外在形式,也要看到其内在的光华。这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上体现得尤为明显。现在,很多非遗技艺的用途范围大大缩小了,因为它们多属于特定的农耕时代。在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时代,物件有可能会从生产劳动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退出,但退出的可以是“形”,我们不能让内在的“魂”也随着社会的转型一起沉入历史的深处。其实,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从它照看传统的态度上就可以看出。任何文化都是有根的,这些根脉里深藏着人类为创造新生活而不懈努力的足迹,记录着文化的起源和文明的进程,这些精神印迹是珍贵的文化遗产。 

③四川有位竹簧艺术非遗传承人,在一双筷子上雕出一对华表。竹子质地没有玉石坚硬,很容易雕烂,没有丰富的经验和过硬的本领难以完成。但传承人熟练地运用圆雕、空雕、浮雕等技法,把竹簧艺术的精妙发挥到了极致。为了把蟠龙的形制,以及须发、五官、鳞甲等细节逼真地呈现出来,传承人不惜花费一整年的时间来雕琢它。这是一次技艺的展示,更是对工匠精神的完美演绎。非遗之所以能够传到今天,是因为后一代匠人都不甘让前人的技艺在自己手中耗损掉,他们守住了一门手艺的初心,他们可能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情,但每件作品背后都映照着一个专注、心无旁骛的身影。 

④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文化遗产背后蕴含着的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是永不会褪色的价值。以中国人引以为傲的雕版印刷技艺为例,虽然有些出版机构还用它出版线装书,但数量已经不多了,传统的雕版印刷术早已让位给铅印技术和激光照排。然而,如果我们了解雕版印刷术的发展历史,会从中得到丰厚的精神资源,值得让现代人学习。比如福建建阳,为什么在宋代会成为中国三大雕版印刷中心之一?当初这里是穷乡僻壤,从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看,当地木材匮乏,没有任何优势,然而,建阳人因地制宜利用嫩竹做纸;除了印制大开本书外,还开发了大量口袋书,印制通俗小说、蒙学读本、医方等,打开了市场,并开辟了新的运输渠道。当年建阳雕版印刷业的辉煌之道,让人感受到的正是这种因地制宜、与时俱化,不断求新求变的内在追求。  

⑤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记忆载体,积淀着民族精神,也是体现人类创造力的象征体。把文化遗产传承下来,更要把蕴含在其中的工匠精神和文脉延续下去,使之真正成为为当代文化和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

(摘编自陆绍阳《珍视文化遗产的精神之魂》,2017年11月6日《人民日报》,略有删改)

1. 不到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任何文化都是人类文明的记忆载体,积淀着民族精神,是体现人类创造力的象征体。

B. 很多非遗技艺和传统手工艺品只属于农耕时代,已经远离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时代。

C. 非遗传承人毕生专注祖传工艺,积累丰富经验,炼就过硬本领,完美演绎工匠精神。

D. 雕版印刷业一度辉煌,如今却早让位的铅印技术和激光照排,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首段开宗明义,就如何对待文化遗产表明了态度,为下文的阐述定下一个基调。

B. 文章主要从传统手工艺产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方面阐述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C. 文章以竹簧艺术和雕版印刷技艺为例,说明要传承非遗中的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

D. 文章认为,文化遗产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真正成了当代文化和生活的有机部分。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如果匠人能格守初心,延续工匠精神,使非遗技艺与时俱进,非遗就可更好地传承。

B. 如果非遗从生产生活中退出,其“形”与“魂”都将随着社会转型而沉入历史深处。

C. 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就要因地制宜,不断求新求变,使之重新融人当代生括。

D. 文章指出,要珍视文化遗产的精神之魂,即其中的民族精神、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

下载Word版试题
《珍视文化遗产的精神之魂·陆绍阳》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C    2. D    3. B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题中A项,张冠李戴,“文化遗产” 不等同于“任何文化”, 只有那些优秀的文化遗产,才值得我们传承。原文说的是“任何文化都是有根的,这些根脉里……记录着文化的起源和文明的进程。这些精神印记是珍贵的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记忆载体,积淀着民族精神,也是体现人类创造力的象征体”。B项,说法绝对。原文说的是“现在很多非遗技艺的用途范围大大缩小了。因为他们多属于特定的农耕时代,在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时代,物件有可能会从生产劳动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退出”。D项,无中生有“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错误,原文说的是“你中国人引以为傲的雕版印刷技艺为例,虽然有些出版机构还用他出版线装书,但数量已经不多了……”

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

【2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题中D项,曲解文意。选文第一段末句是“对那些来自民间的一直和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传统手工艺产品、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有必要加以适当改造,以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重新融入当代生活”。

【3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考核文中的观点。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题中B项,以偏概全。据文意可知,非遗物件有可能会从生产劳动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退出,但退出的可以是“形”,我们不能让内在的“魂”也随着社会的转型一起沉入历史的深处。

录入时间:2021-03-02 10:3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