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乱之乱·池莉》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 |
试题内容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霍乱之乱 天气非常闷热,闪电在遥远的云层里跳动,有走暴迹象。 我和秦静值夜班。下午五点,防疫站的人基本走光了,只剩下科室主任闻达。闻达头发凌乱的脑袋在资料堆中微微摇晃,从油漆斑驳的办公桌底探出老远的,是他伶仃的长腿和那双穿着不配套皮鞋的大脚。他追踪流行病二十多年了,他对所有的流行病都怀有巨大的兴趣和热情。写作工作量极大的报告使他每天都要推迟一个小时下班。闪电穿过云层,雷声冷不丁在耳边爆响,密集的大雨从远处黑压压地扫了过来。 电话骤然响起。 是十九医院肠道门诊的洪大夫打来的,她战战兢兢地说:“我们发现一例霍乱。” 在消失了几十年之后,霍乱又来了,而我们对它的认识仅限于知道它的厉害和可怕。我们学习的流行病学教材是一九七七年印刷的,它告诉我们:“我国在解放后不久便控制和消灭了天花、霍乱和鼠疫。”于是,在学习流行病病论的时候,这几种传染病的章节是哗哗翻过去的。 我和秦静傻了眼,洪大夫在电话里大叫:“喂,我们该怎么办?” 秦静咬了咬牙,接过了电话:“洪大夫,你要以最快速度将粪样送到站里来。其次,隔离是最重要的,所有的烈性传染病都是要首先隔离传染源。” 洪大夫大叫:“糟了!粪样培养是才出的结果,病人前天看完病就回家了。我得赶快查看疫情卡,一找到确切的地址就告诉你们。” 五层楼的防疫站蓦然间灯火通明。各科室的人马全都冒雨赶回站里,大家对霍乱除了恐惧,其他一无所知。站长答非所问地应付着大家,人们非常不满,于是到处是寻找闻主任的声音:“闻主任呢?闻达呢?” 闻达的出现使站里顿时有了秩序,大家的目光一下子集中过来。站长如见救星,紧紧地握住闻达说:“乱成一锅粥了,现在看你的了。” 闻达一口气宣布了八条意见:第一,组成紧急行动小组;第二,立刻复查粪样培养基的菌落;第三,连夜出发,追踪病人并确定疫点……” 有关部门的领导都赶来了,小车密密麻麻塞满门口。领导都主动与闻达握手,摇着他的手说:“老专家啊,全靠你了。” 闻达的八条处理方案,开出了一系列我们防疫站本来就应该配备却一直没有的正规化设备,大大小小写满了三张纸。 闻达走路变得格外轻盈,皮鞋不再像平时那样不知深浅地磨擦地面,破旧的白大褂在他身后飞荡起来,使他像一只忙碌的喜气洋洋的燕子。 紧急行动小组成立,救护车一头冲进雨里,以最快速度朝一个叫“臭塘村”的地方飞去,霍乱病人肖志平居住在臭塘村,而村址不详。 几经辗转,当我们终于将肖志平带回防疫站时,已是旭日东升。 理想中的紫外线室已经有了,大厅里整齐地挂着崭新的隔离服,地上是一排排油亮的齐膝长筒橡胶靴。仅半天时间,整个防疫站旧貌换新颜。 闻达一夜没睡,但他精神矍铄,一双眼睛精光发亮。 他主动跟我们聊起往事:“我年轻时遇上一次鼠疫,是一九五二年,黑龙江的甘南县突然出现大量肺炎病人。传播之迅猛、死亡率之高震惊了政务院。消息传来,我立刻报名去了疫区,提出了紧急处理的流行病防治方案,划出了半径为十公里的警戒圈,大隔离圈内再划小隔离圈,层层进行检疫和预防接种。我们获得了极大成功。”秦静说:“后来呢,闻主任?” 闻达说:“后来就是今天了,我又抓住霍乱了。这次的霍乱,我们也一定能够消灭。但这一次不是永远。要记住,微生物与我们同在这个生活空间,它们的繁殖变异没完没了,一旦为它们提供了外因,就会造成发病。现在情况危急,我们今天必须封锁疫点。” 下午六点,我们全副武装地从防疫站出来,体态臃肿,像太空里的宇航员,笨拙缓慢地爬上汽车。 臭塘村原是一个地图上并不存在的村落,它位于工厂与农村的接壤地带,是工厂的废料废渣堆。村子里没有什么树木,四周是荒滩和臭水塘,正值晚饭时间,屋顶冒着炊烟,臭水塘边有妇女在洗菜,光屁股的小孩和鸡鸭猪狗在外面玩耍。 我们兵分两路向臭塘村包抄过去。闻达率先接近村子,电喇叭不停地喊话:“乡亲们,我是防疫站的流行病医生。你们这里流行一种肠道传染病,要求大家从现在起一律不要外出,等候我们的检查和治疗。” 消杀科的人背着喷雾器,沿着包圈散开,准备由外向内进行卷帘式消毒。 村里的女人尖叫起来,拉着孩子到处躲藏。男人们拿起木棒、铁锤,在村口堵住了闻达,一把缴获了闻达手里的喇叭,凶狠地说:“少来这套,我们生病了会自己去医院。说实话,你们为什么要包围我们村子?后面围上来的人是不是要使用化学武器?” 闻达说:“不是不是,是来给你们消毒的。” 村民们怒火万丈:“我们没有毒,你们来消毒做什么?” 关键时刻,闻达急中生智叫把消毒液喷在自己身上。闻达在消毒液的淋浴下作出开心的样子给村民看,说:“是不是化学武器?我死了没有?没有啊!”村民们观察了一会儿,便放下了手中的武器。 我们成功封锁了疫点。有五个病人被我们检查了出来,当即就塞进救护车送回了医院。 封锁区隔离了十四天,没有一个人有闪失,倒是我们防疫站的医生几乎都累病了。这十四天,我们的睡眠平均每天只有两个半小时。 从封锁区撤回来的那天,村民送了我们一程又一程。他们说:“我们最感激的是,你们让领导注意到了臭塘村,我们从此有人管了。其实我们哪里有什么病?谁夏天不拉几次肚子?从来没有医生像你们这么好,实在是辛苦你们了!” 我们无奈地笑笑,上车走了。臭塘村的人们觉得我们在小题大做,他们最终也不知道自己患的是霍乱。 因为严格的保密,事后便没有我们所期待的辉煌。闻达回到了从前,依然每天下班之后写一个小时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走路又是拖泥带水了,鞋底总是噬嗌地磨擦地面,两只不同的皮鞋又穿在了他的脚上。 (改编自池莉《霍乱之乱》)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接到洪大夫的电话,“我和秦静傻了眼”,说明“我”对霍乱的突然出现既感到震惊,又一时不知如何应对 B. 霍乱发生后,闻达开列的所需设备“写满了三张纸”,主要反映了当时社会防疫条件的落后以及防疫医疗设备的匮乏。 C. “这次的霍乱,我们也一定能够消灭。但这一次不是永远”这句话体现了闻达对病毒有着清醒的认识,发人深思。 D. 送行时村民们对医护工作者心存感激,重要的原因是他们认为自己的生活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自此有望改善。 2.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通过“我”的视角来叙事,能够增强故事真实性,拉近与读者距离,不过也容易受到人物心理活动描写的限制。 B. 小说开头“跳动”“穿过”“爆响”“扫”等词语,清晰地描绘出天气和时间的变化,渲染了霍乱发生时的恐怖气氛。 C. “像一只忙碌的喜气洋洋的燕子”,小说运用比喻手法,表现了闻达受到领导重视和设备完善后骄傲自得的心情。 D. 小说插叙了闻达年轻时消灭鼠疫的情况,它既丰富了人物形象,也为后面消灭霍乱的情节发展做好了铺垫。 3. 小说三次写到闻达的鞋子,每次表达效果都不同,请简要分析。 4. 谈到创作时,作者说“将自己的担忧写进了小说”。作者的“担忧”包括哪些方面?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
|
下载Word版试题 | |
《霍乱之乱·池莉》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 |
答案解析 | |
【答案】 1. B 2. C 3. ①第一次突出人物不修边幅、不拘小节的性格特点。②第二次写主人公自身价值受到重视,意气风发充满活力的精神状态。③第三次突出主人公不注重一已得失坚守自我的高贵品质。 4. ①专业教育存在缺陷,医疗人员缺乏专业培养,以致霍乱来临时慌乱不堪。②有关部门对防疫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应有的医疗设备严重缺乏。③科学知识普及程度不够,医疗队进村遭遇抵抗,村民认为医疗队小题大做。④对专业人才缺乏应有的尊重和待遇,闻达临危受命,医疗队付出巨大努力消灭疫情后没有出现“期待的辉煌”。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分析与概括能力。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 B项,“主要反映了当时社会防疫条件的落后以及防疫医疗设备的匮乏”错,主要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防疫工作的轻视。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观点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C项,“表现了闻达受到领导重视和设备完善后骄傲自得的心情”错误,此时设备还未完善;另外结合原文“闻达走路变得格外轻盈,皮鞋不再像平时那样不知深浅地磨擦地面,破旧的白大褂在他身后飞荡起来,使他像一只忙碌的喜气洋洋的燕子”可知人物的心情应是“激动兴奋”。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具体考查物象衬托和细节描写。解答时要找到这些细节描写,分析语境,概括该描写表现人物的哪些形象或性格特点;最后分析这样塑造人物的效果。 第一次是“闻达头发凌乱的脑袋在资料堆中微微摇晃,从油漆斑驳的办公桌底探出老远的,是他伶仃的长腿和那双穿着不配套皮鞋的大脚”,“鞋与脚不配套”,说明人物不修边幅、不拘小节;第二次是“闻达走路变得格外轻盈,皮鞋不再像平时那样不知深浅地磨擦地面,破旧的白大褂在他身后飞荡起来,使他像一只忙碌的喜气洋洋的燕子”,为何“走路变得格外轻盈,皮鞋不再像平时那样不知深浅地磨擦地面”?是因为臭塘村发现“霍乱”,大家对这个病知之甚少,都不知如何是好,“站长如见救星,紧紧地握住闻达说:‘乱成一锅粥了,现在看你的了。’”“有关部门的领导都赶来了,小车密密麻麻塞满门口。领导都主动与闻达握手,摇着他的手说:‘老专家啊,全靠你了。’”可见这个细节是表现主人公自身价值受到重视,意气风发充满活力的精神状态;第三次是“闻达回到了从前,依然每天下班之后写一个小时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走路又是拖泥带水了,鞋底总是噬嗌地磨擦地面,两只不同的皮鞋又穿在了他的脚上”,闻达和同事们成功阻止了疫情的爆发,但是群众不知道,“臭塘村的人们觉得我们在小题大做,他们最终也不知道自己患的是霍乱”,并且“因为严格的保密,事后便没有我们所期待的辉煌”,而闻达并没有因此而闹情绪,这个细节描写突出主人公不注重一已得失坚守自我的高贵品质。 【4题详解】 本题考查探讨文本创作意图及筛选概括主要信息的能力。探讨创作意图要结合背景及作者在文章中透露出的关键信息来分析;筛选概括信息要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回归文章,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分条回答问题。本题问作者的“担忧”包括哪些方面。 根据“我们学习的流行病学教材是一九七七年印刷的,它告诉我们:‘我国在解放后不久便控制和消灭了天花、霍乱和鼠疫。’于是,在学习流行病病论的时候,这几种传染病的章节是哗哗翻过去的”可概括出“专业教育存在缺陷,医疗人员缺乏专业培养,以致霍乱来临时慌乱不堪”;根据“闻达的八条处理方案,开出了一系列我们防疫站本来就应该配备却一直没有的正规化设备,大大小小写满了三张纸”可概括出“有关部门对防疫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应有的医疗设备严重缺乏”;根据“男人们拿起木棒、铁锤,在村口堵住了闻达,一把缴获了闻达手里的喇叭,凶狠地说:‘少来这套,我们生病了会自己去医院。说实话,你们为什么要包围我们村子?后面围上来的人是不是要使用化学武器?’”“其实我们哪里有什么病?谁夏天不拉几次肚子?从来没有医生像你们这么好,实在是辛苦你们了!”“臭塘村的人们觉得我们在小题大做,他们最终也不知道自己患的是霍乱”可概括出“科学知识普及程度不够,医疗队进村遭遇抵抗,村民认为医疗队小题大做”;根据“大家对霍乱除了恐惧,其他一无所知。站长答非所问地应付着大家,人们非常不满,于是到处是寻找闻主任的声音:‘闻主任呢?闻达呢?’”“站长如见救星,紧紧地握住闻达说:‘乱成一锅粥了,现在看你的了。’”“有关部门的领导都赶来了,小车密密麻麻塞满门口。领导都主动与闻达握手,摇着他的手说:‘老专家啊,全靠你了。’”“因为严格的保密,事后便没有我们所期待的辉煌”,可概括出“对专业人才缺乏应有的尊重和待遇,闻达临危受命,医疗队付出巨大努力消灭疫情后没有出现‘期待的辉煌’”。 【点睛】要读懂小说,首先,要分析人物的典型性格。典型人物的典型性如何体现呢?这就需要注意人物的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共性是指典型人物所代表的那一类人的共同性格。其次,借助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情节是小说中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我们需要从情节的发展中把握人物形象,因为情节是人物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在事件发展的过程中,才能显现出人物灵魂深处的东西来,离开了情节,就不知道人物怎样做事,也就无法分析人物性格特征。要了解人物性格,必须透过情节中发生的事情这种外在现象去剖析现象背后的本质。故事情节或是发展了人物性格,或是表现了人物性格。第三,分析矛盾冲突,把握人物性格特征。矛盾冲突是构成情节的基础,是展示人物性格的手段,优秀的小说总是充分地揭示社会生活本质的矛盾和斗争,在典型的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一般说来,矛盾冲突展开得越充分,人物性格也就越鲜明。第四,借助描写方法分析人物形象。第五,借助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分析环境描写,探究形成人物命运和性格的社会原因)。第六,通过人物间的关系分析人物性格。第七,借助作者倾向分析人物形象(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或联系小说主题分析)。 |
|
录入时间:2021-03-03 10:18: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