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漫谈·孔祥泽》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 |
试题内容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风筝在古代书籍中叫风鸢,用木料为主制作的叫木鸢,以帛或纸做成的叫帛鸢或纸鸢。曹雪芹在《南鹞北鸢考工志》中有这样一段文字:“观夫史籍所载风鸢之由来久矣,其可徵【注】者实寡非所详也,惟墨子作木鸢三年而飞之说无或疑焉,盖将用之负人载物超险阻而飞达越川泽而空递,所以辅舆马之不能,匡舟楫之不逮者也,揆其初衷殆欲利人,非以助暴,夫子非攻,故其法卒无所传。”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到前人考证风筝的制作年代上推到春秋时期墨子以前,甚或还要远得多,只是没有文献可以考据,无法加以论断。另一方面,也告诉我们墨子和公输子创作木鸢和木鹊都是为了用以负人载物,从空中飞往要去的目的地,想把风鸢发展成为飞行工具,限于古代不具备应有的条件,所以都没有成功。 以后的年代,兵家利用风鸢作测量或传递信息的事例不胜枚举,散见于多个历史时期的记载中,这些纸鸢都要求灵活变动可以操纵,从而向“运动类型”风筝这一支流发展。清代军事组织“八旗”间仍保留着其特殊扎糊技法,只是不允许在市肆坊间售卖。这种军事专用风筝可以单线操纵,用以传递信息,越过敌人阵地,把书信传递给自家友军,并把回信再带回来。这种具有特殊放飞功能的风筝由两个风筝配成一套,一静一动,静的是要能“钻高”,加上“吊环”,把另一风筝的主线穿入被固定的吊环内,使这“吊环”升到敌人弓箭射不到的高度。然后,把另一只灵活善动的风筝也放起来,加以操纵,使它上、下、左、右、斜飞、横飞、下扎、上翻。用于军事的风筝要求放飞者技巧极其熟练,还要善于辨识风力的变化,放飞风筝的两个人各自放飞自己的风筝,但又要相互配合默契,才能使风筝成为军中送信取物的工具。在南宋时,人们喜欢在杭州西湖堤上放飞此类风筝互相缠绕搅斗,以决胜负为趣。 南宋为避开金人的侵吞,偏安建康,把北宋的风筝工艺带到江南。那里的气候湿润,少烈风多和风。因此,江南的风筝多为仿生型风筝。形神兼备,动态逼真,多以鹞子的轻巧灵活的动态作为模仿“标的”。南方至今仍把风筝叫“纸鹞”或“鹞子”,例如蜈蚣风筝叫“蜈蚣鹞子”,双斗燕儿风筝叫“双燕鹞子”。南通地区,风力强大,那里的工艺高手以“板子”扎法为主,能抗大风。人们把各种不同大小的哨子拴到“板鹞”的迎风面料上,使它受风就发出音响。多少组高低音不同的哨子,使得放到天上的风筝发出不同的音响效果。 (取材于孔祥泽《风筝漫谈》) 【注】徵:证明。 材料二 放风筝是一种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活动。费孝通在《论人类与文化自觉》中指出:“文化的意义就在其对人们生活所起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风筝作为一种文化创造,其发生的直接成因就是人们的需要。 放断线的风筝叫做 “放晦气”“断鹞放灾”,这是我国北方非常重要的民俗之一。 据 《东周岁时记》 载,儿童们于岁初,把“家中某生身厄消灾, 送厄迎福” 等字样写在风筝尾部, 然后把它放掉, 希望就此送出厄运, 迎来幸福。按中原地区的古代风俗,放风筝的“放”,不是把风筝放飞起来,而是“放走”之意。 某人有灾,将姓名写于纸鸢之上,放至空中,剪断系绳,使其飞走,灾即消除,即所谓“放病根”“放晦气”。而在吴中扬州地区民间时令风俗中即有“三月之时,放断鹞”之说,颇具特色的传统蜈蚣风筝,它前面也曾做成一个鬼头。新春伊始,春风浩荡,把风筝放走,意味着放走旧年的灾祸、疾病、晦气,表达了对新一年的美好愿望。人们从图谶风筝中得到精神的满足和心灵的安慰。民俗家钟敬文指出:“从民俗史的角度考察,放风筝最早的原始意义,具有巫术性质,其最初的含义是为了转移病痛、邪恶,将一切不祥的灾祸放飞于天空。”把吉祥图案绘制在风筝上,是千百年来所形成的,极具中国文化特色的一种祈吉盼福的文化心理。 风筝的吉祥图案是通过借喻、比拟、双关、寓意、象征及谐音等表现手法,构成“一句吉语一图案”的美术形式,讲究“图必有意,意必吉祥”。象形寓意,物以情观,呈现出“天人合一”、物我主客同归的意境美。人们给风筝以深刻的寓意,用风筝来描绘人间的悲欢离合,以风筝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如五福临门、连年有鱼、龙凤呈祥、双喜临门等等,寄托和表达了中国人祈求吉祥、幸福、长寿、喜庆的愿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取材于李弘历的相关文章) 材料三 就风筝描写来看,明清小说、戏曲中的例子不少。如明代小说《醒世恒言》中“吕洞宾飞剑斩黄龙”、《古今小说》中“陈从善梅岭失浑家”、明代传奇《金印记》、《春灯谜》中都写到了风筝或断线的风筝等,但是,它们所蕴含的意象显得比较单薄,基本上是借风筝比喻人物的一去不返,或借指对已逝人、事、物的深情怀念。清代李渔的《风筝误》,以“风筝”命名,又以“风筝”贯穿全剧始终,风筝作为情节的重要线索和具象。 现代以风筝描写作为意象叙事的作品亦复不少,如鲁迅的小说《风筝》,因为具有比较丰富的“风筝”意象,早在1929年就被收入《新中华教科书国语与国文》,近几十年来一直收入中学语文教材。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小说《追风筝的人》中的“风筝”也是小说的一个线索,具有文化隐喻性的意象,追寻“风筝”,就是追求美好的生活。作为具象的风筝要飞上天必须具备两个必要条件:一是要在有风的天气下,风筝才能放飞;二是风筝都需要有提线的牵引,断线的风筝在短暂的飘远之后必定会掉落下来。正是由于风筝具有这些“象”,高明的艺术家才有可能将“意”嵌入其中,使得风筝装载着艺术家所要传达而又颇为含蓄、朦胧却又不易言明的思想意义。这就需要欣赏者具有一定的认识象外之象、意外之意乃至味外之味的鉴赏能力,不辜负艺术家的苦心孤诣,挖掘出作品的审美价值。 (取材于王人恩的相关文章) 1. 根据材料一,下列关于“风筝”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风筝最早出现的时间,大约在我国春秋时期,可谓历史悠久。 B. 墨子发明风筝是为了缓解当时人们空中交通运输不通畅问题。 C. 古人在军事活动中,会利用风筝来进行友军之间的情报传递。 D. “运动类型”风筝不仅用于军事活动,也用于人们的娱乐活动。 2. 风筝历来有“南鹞北鸢”之说,下列不属于“南鹞”特征的一项是 A. “南鹞”制作工艺是由“北鸢”工艺衍生的。 B. “南鹞”多为仿生型风筝,讲究形神兼备。 C. “南鹞”制作者喜爱用鹞子作为模仿“标的”。 D. 配有哨子的“南鹞”,放飞时具有音响效果。 3. 根据材料二,下列对风筝的民俗文化意义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人们放风筝是为了消灾、送厄、迎福。放风筝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民俗。 B. 把写有病人名字的风筝放至空中,剪断系线,使其飞远,寓意送走疾病。 C. 在风筝上绘制吉祥图案,表达祈吉盼福的民族文化心理,具有文化特色。 D. 风筝上的图案讲究“图必有意,意必吉祥”,讲究象形寓意,物以情观。 4. 根据材料三,下列诗句中对风筝的描写,不具有“文化隐喻意象”的一项是 A. 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移将别调中。(唐 高骈《风筝》) B.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清 高鼎《村居》) C. 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清 曹雪芹《风筝》) D. 横空欲纵又遭擒,挂角高瓴月影沉。安得妲娥宫里去,碧海晴天话素心。(现代 郭沫若《咏风筝》) 5. 根据以上三则材料,概括我国古代风筝有哪些用途。 |
|
下载Word版试题 | |
《风筝漫谈·孔祥泽》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 |
答案解析 | |
【答案】 1. B 2. A 3. D 4. C 5. 材料一:我国古代风筝可用于军事活动,也可用于民间娱乐。材料二:放风筝是我国重要的民俗之一,人们通过放风筝来抒发内心情感和愿望。材料三:“风筝”具有特殊的文学意象,用于文学创作,可表情达意。 【解析】 【1题详解】 此题考查理解文中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命题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三个角度命题,概念注意“答非所问”“内涵、外延不准”“误划类别”“张冠李戴”;判断类注意“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曲解文意”;推理注意“强加因果”“强行推理”等错误。答题的关键是审清题干、找准区位、对读原文、寻找细微的差别。 B项,“墨子发明风筝是为了缓解当时人们空中交通运输不通畅问题”错误,根据“也告诉我们墨子和公输子创作木鸢和木鹊都是为了用以负人载物,从空中飞往要去的目的地,想把风鸢发展成为飞行工具,限于古代不具备应有的条件,所以都没有成功”可以看出,不是为了“缓解当时人们空中交通运输不通畅问题”,而是为了“用以负人载物,从空中飞往要去的目的地,想把风鸢发展成为飞行工具”。 故选B。 【2题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对象特点和筛选信息的能力。通读文章,注意细节。学生必须养成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迅速搜寻到每个选项所涉及的段落,然后仔细比较选项的,看其是否符合题干要求。 A项,“南宋为避开金人的侵吞,偏安建康,把北宋的风筝工艺带到江南”错误,选项讲述的是“南鹞”的由来,不属于“南鹞”的特征。 故选A。 【3题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信息的能力。通读文章,注意细节。学生必须养成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迅速搜寻到每个选项所涉及的段落,然后仔细比较选项的说法是否与原文一致。 D项,“风筝上的图案讲究‘图必有意,意必吉祥’”错误,根据“风筝的吉祥图案是通过借喻、比拟、双关、寓意、象征及谐音等表现手法,构成‘一句吉语一图案’的美术形式,讲究‘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可以看出,是“风筝的吉祥图案”才具有这样的特点,其它图案则不是。 故选D。 【4题详解】 此题考查理解诗句含义和文中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命题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三个角度命题,概念注意“答非所问”“内涵、外延不准”“误划类别”“张冠李戴”等角度分析。答题的关键是审清题干、找准区位、对读原文、寻找细微的差别。 C项,“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不具有“文化隐喻意象”。根据“使得风筝装载着艺术家所要传达而又颇为含蓄、朦胧却又不易言明的思想意义”可知,“文化隐喻意象”是指诗歌中传达含蓄朦胧却又不易言明的的思想意义,本诗只是描绘放风筝的人和放风筝的季节,以及放风筝时出现断线的情况。因此,不具有“文化隐喻意象”。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解答这类题首先粗读全文,重点阅读相关段落,然后根据题干要求,筛选出相关信息,并归纳概括,分点作答。 材料一:根据“以后的年代,兵家利用风鸢作测量或传递信息的事例不胜枚举,散见于多个历史时期的记载中”“人们把各种不同大小的哨子拴到‘板鹞’的迎风面料上,使它受风就发出音响。多少组高低音不同的哨子,使得放到天上的风筝发出不同的音响效果”可以看出,古代风筝可用于军事活动,也可用于民间娱乐。 材料二:根据“放风筝是一种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风筝作为一种文化创造,其发生的直接成因就是人们的需要”“放断线的风筝叫做‘放晦气’‘断鹞放灾’,这是我国北方非常重要的民俗之一”可以看出,放风筝是我国重要的民俗之一,人们通过放风筝来抒发内心情感和愿望。 材料三:根据“明代传奇《金印记》《春灯谜》中都写到了风筝或断线的风筝等,但是,它们所蕴含的意象显得比较单薄,基本上是借风筝比喻人物的一去不返,或借指对已逝人、事、物的深情怀念”“现代以风筝描写作为意象叙事的作品亦复不少,如鲁迅的小说《风筝》,因为具有比较丰富的‘风筝’意象,早在1929年就被收入《新中华教科书国语与国文》,近几十年来一直收入中学语文教材。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小说《追风筝的人》中的‘风筝’也是小说的一个线索,具有文化隐喻性的意象,追寻‘风筝’,就是追求美好的生活”可以看出,“风筝”具有特殊的文学意象,用于文学创作,可表情达意。 【点睛】论述类文本答题技巧:1.读通读懂原文。通读全文,把握全文基本内容,明确作者的基本观点,务必理清论述的结构和思路。2.筛选关键词关键句。不动笔笔墨不读书,读的过程中,在点、线和特殊符号等各种标记的辅助下,筛选出文中的关键词语、关键语句,以备解题之需。3.关键信息代入原文,找对应句。在认真阅读题干和选项的基础上,将题干和选项所涉及到的信息代入原文,找出原文中与题干和选项相应的对应句。1.题干与原文对比异同找选项。一定要注意题干和选项所涉及到的信息与原文所存在的“变”与“不变”。2.立足原文,排除干扰项。阅读的目的,就是排除干扰项,确定正确答案。 |
|
录入时间:2021-03-04 09:04: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