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一座荒秃的石头山·丁丽》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 |
试题内容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买一座荒秃的石头山 丁丽 阿生在森林中奔跑,踩过的地方冒出青烟,烟越来越大,砰的一声,着火了!火势在风的助推下迅速蔓延,火过之处,碳化的树干像一只只手臂,向他求救…… 阿生从梦中惊醒,心还在剧烈地跳。他喘了口长气,同监舍的人一个个打着呼噜……这一次在德馨鱼庄吃“三秒鱼”时,阿生又再次提起了服刑时的那个梦。 德馨鱼庄的特色菜“三秒鱼片”味道鲜美,但价位很高,阿生常在这里请客。 阿生刚刚花二百万元买下了一套二手“鳄破”——就是将大块石料破碎成细沙的一种大型机械设备。河道治理,一个个蚂蟥一样叮在大河上吸血的选沙厂都被关停,勒令拆除。他一个年轻人,却凭一股猛劲儿,趁机捡便宜,淘到了这架八成新的先进设备。 阿生只有二十七岁,眼角的皱纹还没长出来呢,但他很有钱。 阿生将“三秒鱼片”夹起,放到锅中一涮,豁达一笑。在老山窝里,一条不出名的支流上,他本来有个沙厂,河道和环境治理,还没有延伸到那里。前几年,因为地僻路远,沙不好卖,一直没赚到钱。现在主流河道不让采挖,大车小车远道来山窝里买沙,供不应求,正好买来设备扩建升级。 “我要包下一座石头山。”同座的人都放下筷子,瞪大了眼睛。设备的原主人互相看了一眼,看见了彼此脸上的皱纹,一种再也提不起斗志的苍凉感,让他们沉默着。 我也静静地看着阿生,听他滔滔地讲述。 他说自己是吃山长大的孩子,十三岁辍学跟着领头大哥进到大山腹地,收购直径十厘米左右的原木——“窖木”。那时,他又瘦又小,看大山格外巍峨,山林深不可测。山里人家,每天到山上原始林中,将直径十厘米的树伐倒,削掉枝丫,背回卖给他们。长则四五天,短则两三天收够一车,他便打电话让大哥半夜带车上山。这一车,若顺利过得林业局设的道道关卡,送到木料场,便能赚到十倍的利润。 吃好的穿好的,还有零花钱可拿,押车躲避盘查的惊险刺激都让阿生乐此不疲。直到春节前两天,他们储积木料的地点来了一大拨工作人员,将木料全部贴上封条。这一年,阿生已经十八岁,被山水滋养、山风磨砺得健壮挺拔! 血本无归的领头大哥拎着一瓶二锅头一只烧鸡,找到阿生,两人推杯换盏,不觉间就喝高了。大哥说:“靠山吃山苦哇。我这回要拼命把这堆木料拉下山去卖掉,好给弟兄们发薪大家肥肥地过个年。”阿生酒劲上涌,一拍胸:“我帮你!” 木材连夜转移走了,阿生被拘留起来,他始终咬定是自己一人所为背后无人指使,也不肯供出帮忙装卸的人。真相依然大白,他被判服刑九个月。 没有文化的阿生,之前一直认为靠力气和义气便能行走天下,这九个月让他知道了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 等他出来的时候,领头大哥还在吃大山倒腾树。不同的是干得公开体面,收的是直径五十厘米左右的树,连根带梢,活的。于是,一批批的绿树由山里人家统一打包,风风光光,千万里乘车进京去了,变成了首都“万亩造林”工程的一员。 吃着大山,阿生买房、结婚、生子;望着大山,阿生渐渐地发现大山瘦了,新栽的树苗还没长齐整,原始树林一点点在萎缩,从大山里汇聚到河谷的水量也少了。有一晚,领头大哥告诉他自己还有一个赚钱的门路愿与弟兄共享,把他带到了城外的一个工厂的围墙内。一辆长长的台式货车,拉来了一棵巨大的树,工人们悄无声息地围着它开始工作,浓烟在灰暗的火光里升起来,冲向夜空。三天后,它将变成一堆上好的木炭运出去。领头大哥得意地笑了:“深林里头,这种大树长了几十年上百年了,纯天生的,没有主家,钱都不用付,用挖机吊车弄卡车上,拉回来就成倍变现钱。” 阿生脑海里出现了那个满山焦黑的梦,他说:“大哥,我觉得哪里不对劲呀。这树不能这样挖呀,烟也不能这样四下飘呀!” “管它呢!怎样,合伙干吧?” 他第一次对领头大哥的作法产生了疑惑,说要考虑考虑。大哥挥手让他离开。独自离开时,阿生心里很痛很痛,像自己与自己分离。 天一亮,阿生就一个人去了那座深山:瘦了,那山更瘦了,流进谷里的小溪也瘦了。 就是在那一刻,他决定挖沙卖。 桌上的“三秒鱼”片涮完了,阿生要给我们再杀一条。我们止住他。我说:“河沙也会挖尽的啊!” 阿生开始往锅里倒豆腐,眼皮不抬地说:“所以要买一座荒秃的石头山,将石料破碎成细沙。等石料采尽,我就买土回填,在山上种树……” (选自《小说选刊》2018年第7期,有改动)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从描述阿生狱中的噩梦入手,既玄妙引人,也突出了监狱的教育在阿生心里产生的巨大影响。 B. 阿生花二百万买下二手“鳄破”,是为采石破沙,然后买土回填种树绿化,回报养育自己的山林。 C. 领头大哥不讲环保只想赚钱。“大山瘦了”,都是因为他们这种无知的山民想尽各种办法违法砍伐。 D. 作者将阿生的故事浓缩在餐桌上,让“我”作为旁观者听阿生讲述自己的经历,构思集中而巧妙。 2. “独自离开时,阿生心里很痛很痛,像自己与自己分离。”请结合作品,对阿生此时的心理作简要分析。 3. 小说以“买一座荒秃的石头山”为题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
|
下载Word版试题 | |
《买一座荒秃的石头山·丁丽》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 |
答案解析 | |
【答案】 1. C 2. ①阿生从13岁起跟着“大哥”一干5年,虽担惊受怕,但“吃好的穿好的,还有零花钱可拿”,可见大哥对他“不错”。出狱后大哥让他加入“万亩造林”工程,阿生买房、结婚、生子,应该说都有大哥的“情义”。②阿生本性是条仗义的汉子,当年他独自揽罪可见他对大哥的忠义。③但阿生心存良知,服刑后明白了环保的道理,不愿再破坏山水;可与十四年一路相伴却不顾环保的“大哥”分手,还是让他心痛。 3. ①“山”是小说人物生存的依靠,活动的主要场景;②“荒秃”表现出人们对山林的破坏;③全句强调了人物的觉醒与转变,使主题更突出;④“为何要买荒山?”暗藏玄机,可激发好奇心,引起阅读兴趣。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鉴赏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C选项,“这种无知的山民”错误,由原文“长则四五天,短则两三天收够一车,他便打电话让大哥半夜带车上山。这一车,若顺利过得林业局设的道道关卡,送到木料场,便能赚到十倍的利润”可知,他们并不是“无知”,是明知道犯法还去干。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阅读作品掌握情节线索和对人物情感理解的能力。解此类问题,首先仔阅读文章,熟悉全文的情节,最好把故事情节分出几个片段,看每一片段中人物的表现及作者对人物的描写,抓住关键的描写处,由原文“他说自己是吃山长大的孩子,十三岁辍学跟着领头大哥进到大山腹地”和“吃好的穿好的,还有零花钱可拿,押车躲避盘查的惊险刺激都让阿生乐此不疲”可知,大哥对他“不错”。由原文“等他出来的时候,领头大哥还在吃大山倒腾树”和“吃着大山,阿生买房、结婚、生子”可知,应该说都有大哥的“情义”。由原文“木材连夜转移走了,阿生被拘留起来,他始终咬定是自己一人所为背后无人指使,也不肯供出帮忙装卸的人。真相依然大白,他被判服刑九个月”可知,阿生本性是条仗义的汉子,当年他独自揽罪可见他对大哥的忠义。由原文“他说:‘大哥,我觉得哪里不对劲呀。这树不能这样挖呀,烟也不能这样四下飘呀!’”可知,阿生心存良知,服刑后明白了环保的道理,不愿再破坏山水;由原文“他第一次对领头大哥的作法产生了疑惑,说要考虑考虑。大哥挥手让他离开。独自离开时,阿生心里很痛很痛,像自己与自己分离”可知,与十四年一路相伴却不顾环保的“大哥”分手,还是让他心痛。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探究文章标题的能力。这是对文章标题作用的分析,可以结合文本,从结构上(是线索)、内容上(揭示主题)、艺术效果上(吸引读者)分别加以分析。由原文“他说自己是吃山长大的孩子,十三岁辍学跟着领头大哥进到大山腹地”和“等他出来的时候,领头大哥还在吃大山倒腾树”可知,“山”是小说人物生存的依靠,活动的主要场景;由原文“阿生渐渐地发现大山瘦了,新栽的树苗还没长齐整,原始树林一点点在萎缩,从大山里汇聚到河谷的水量也少了”可知,“荒秃”表现出人们对山林的破坏;由原文“天一亮,阿生就一个人去了那座深山:瘦了,那山更瘦了,流进谷里的小溪也瘦了。就是在那一刻,他决定挖沙卖”和“阿生开始往锅里倒豆腐,眼皮不抬地说:‘所以要买一座荒秃的石头山,将石料破碎成细沙。等石料采尽,我就买土回填,在山上种树……’”可知,全句强调了人物的觉醒与转变,使主题更突出;艺术效果上,可激发好奇心,引起阅读兴趣。 【点睛】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或是情节的高度概括,或是人物性格的突出体现,等等。选择标题作为探究点是命题者的偏好。常见的探究方式有三种:一是侧重标题内容的意蕴探究,二是不同标题的比较探究,三是拟标题的意图。 |
|
录入时间:2021-03-05 10:33: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