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一眼·韦延才》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 |
试题内容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赵一眼 韦延才 赵一眼本名赵小雅,三十来岁,是铜州城鼎鼎有名的古董店德宝坊的掌门人。别看他年纪轻轻,钟鼎瓷陶,书画古玩,到了他手里,不用半支烟的功夫,他就能说出个子丑寅卯,分个真假虚伪来。因为他的眼睛毒,故得了个“赵一眼”的雅称。 大约七八年前,“赵一眼”的雅称悄然被“走了眼”这个别号取代,本来做得风生水起的生意也从此走上了平淡之途。那时的赵小雅,已是年近七旬的人了。话说有一天,德宝坊来了个四十上下的中年客人,一进门就迫不及待地说道:“赵老师,今天给您带来了个宝物。” 赵小雅觉得来人眼熟,就问:“贵客以前来过小店吧?”中年人把包裹轻轻稳稳地放到桌上,回道:“都说‘赵一眼’的眼睛毒,果然不错。”中年人一边解开捆绑着包裹的红绳子,一边看了眼赵小雅,不紧不慢地道:“两年前进过贵店一趟,还记得么,那个赵司机。”中年人如此一说,赵小雅脑中的印象逐渐清晰,这个赵司机当时是和他的“老板”一起来的。“老板”话不多,倒是这个赵司机像个话唠子,不停地和他攀起五百年前的本家关系来,并乱扯了一通不搭边不搭界的宝物知识,让赵小雅留下很深的印象。 赵小雅也经常关注新闻,那次相见之后,此本家之“老板”一路顺风,新闻中常见其影。就问:“还帮‘老板’开车?”中年人点点头:“桐油罐还是得装桐油。”说话间已把包裹打开,只见一件古朴的瓷器在灯光下呈现出笨拙而又雍容华贵的气度。 这样的瓷器民间极为少见。赵小雅只一眼,就基本可以断定那是宋代景德镇官窑出产的一件梅花缠枝青花瓷,心中不禁叫了声“好!”便一边看一边询问了起来:“贵客是鉴定还是出手?” 中年人极爽快:“出手!赵老板看值多少钱?” 一杯茶的功夫,东西已经鉴定完毕,赵小雅只是笑而不语。中年人又道:“请赵老板给个价。” 赵小雅答非所问道:“是您的还是代人问价?”中年人四下看了看,说:“别管谁的,价钱好,咱们以后还有更多交易。” 赵小雅问:“贵客意向多少?” 中年人伸出两个手指,十分自信:“我查过,去年的拍卖会上,此宝物拍了二十三万元,咱要二十万,您看如何?”赵小雅摇了摇头,中年人见状,又降了两万,赵小雅又摇了摇头。中年人又是一番好说歹说,最后把价钱压到十五万,赵小雅依然是摇了摇头。无奈,中年人悻悻地离去。看着中年人的背影,赵小雅轻轻地叹了口气。 后来,中年人的青花瓷在德宝坊斜对面的天宝坊出了手,据说出手价二十五万元。不久,天宝坊又以三十万元的价格卖出。正是因为这个缘故,赵小雅便得了个“走了眼”的绰号。 各种不利言辞甚嚣尘上,赵小雅倒是泰然自若,并不将其放于心间,还是那样开了门,就在柜台里坐着,或看书,或干他的爱好刻篆书印章,有朋友来,就泡一壶龙井或普洱,叙叙旧。也有朋友问起那个青花瓷,是不是天宝坊故意使的坏,先拿一赝品给他过目,再把真品卖给天宝坊,来个瞒天过海,刻意炒作。 赵小雅对朋友一笑,说:“你的想象力足够丰富。”说完,又为朋友续上一道茶。 又过了些日子。一天,天宝坊前围了不少人,警车在门前闪着警灯。据目击的客人说,警察押着落马市长的赵姓司机去了天宝坊指认现场,警察也从天宝坊取走了很多赵司机拿去那里出手的宝物。 “难怪很久没在电视上看见本家的‘老板’了。”送走了客人,赵小雅自言自语地说了句,然后又埋头刻他的篆书印章。 (摘选自《小说选刊》2018年第1期,有删改)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赵司机两年前和他的老板到德宝坊拜访“赵一眼”,并主动与“赵一眼”攀亲,这一情节从侧面烘托出“赵一眼”在古玩鉴赏方面的名气之大,也为老板急于脱手手中文物埋下伏笔。 B. “赵一眼”成功鉴定过无数珍贵的古玩,却在这件梅花缠枝青花瓷上看走了眼,落得个“走了眼”的坏名声,这说明做人一定要谦虚谨慎,不可过于自负。 C. 小说善用伏笔。“老板”之神秘面纱,直到小说结尾“警车在门前闪着警灯”才真正被揭开,这使得整篇小说悬念丛生,跌宕起伏,有很强烈的戏剧效果。 D. 作者对“赵一眼”这个人物,纯用白描,不多加渲染,通过人物的语言,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人物的风神,真可谓是“计白当黑,意在言外”。 2. 结合小说情节,概括“赵一眼”这个人物的形象。 3. 小说以“赵一眼”埋头刻他的篆书印章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
|
下载Word版试题 | |
《赵一眼·韦延才》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 |
答案解析 | |
【答案】 1. B 2. ①“赵一眼”有很精湛的文物鉴赏技艺,他在文物鉴赏这一领域,名至实归。②“赵一眼”通过与赵司机攀谈,认定赵司机急于脱手的贵重文物属于赃物,这可见“赵一眼”不仅文物鉴定水平高,而且洞察人情世态,是个极有社会经验的商人。③“赵一眼”明知买下这件文物可以挣大钱,但他却故意压价,迫使卖主放弃出手,这说明“赵一眼”注重人的品节,不唯利是图。④“赵一眼”无论被社会误解(他被称为“走了眼”),还是做了件天大的好事(拒收赃物),他都不事张扬,这说明他宠辱不惊,淡泊名利。 3. ①小说以“赵一眼”埋头刻他的篆书印章结尾,与上文“赵一眼”在被社会误解后照样干他的爱好刻篆书印章相照应,使得文章线索连贯,行文紧凑严谨。②小说以“赵一眼”埋头刻他的篆书印章结尾,进一步凸显出人物宠辱不惊的崇高品格,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饱满,令读者对这个人物肃然起敬。③小说以“赵一眼”埋头刻他的篆书印章作为结尾,为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使得文章余音袅袅,耐人寻味。④小说以“赵一眼”埋头刻他的篆书印章作为结尾,进一步深化了小说的主旨,玩弄权术追名逐利者身陷囹圄,淡泊名利者却令人高山仰止,从而辛辣地抨击了官场的不正之风,弘扬了草野之民的崇高节义。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题,主要对文意、文章的主旨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艺术手法等内容的考核,设错点概括类一般为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类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选择题错误的选项命制一般都有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B项,“却在这件梅花缠枝青花瓷上看走了眼,落得个‘走了眼’的坏名声,这说明做人一定要谦虚谨慎,不可过于自负”错误,小说中说,“赵一眼”第一眼就基本可以断定那是宋代景德镇官窑出产的一件梅花缠枝青花瓷,心中不禁叫了声“好!”,这说明“赵一眼”知道这是一件宝物,所以不是看走了眼。他不接受这件宝物,正可凸显人物的崇高精神。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基本能力。本题要求结合小说情节分析,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征要从两点入手:一是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和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二是结合小说对人物语言、外貌、行动和心理的直接描写,以及对环境、与他人的关系等的间接描写来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此题可根据文中的句子“钟鼎瓷陶,书画古玩,到了他手里,不用半支烟的功夫,他就能说出个子丑寅卯,分个真假虚伪来”“这样的瓷器民间极为少见”概括第一点;根据“这个赵司机当时是和他的‘老板’一起来的”“那次相见之后,此本家之‘老板’一路顺风,新闻中常见其影”“警察也从天宝坊取走了很多赵司机拿去那里出手的宝物”概括第二点;根据“无奈,中年人悻悻地离去。看着中年人的背影,赵小雅轻轻地叹了口气”概括第三点;根据“赵小雅自言自语地说了句,然后又埋头刻他的篆书印章”概括第四点。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的结尾的艺术效果,要求小说以“赵一眼”埋头刻他的篆书印章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答题时首先明确结尾的方式,然后从结构、人物的塑造和主旨的表达等角度分析效果。 此文以“赵一眼”埋头刻他的篆书印章结尾,属于意味深长的结尾方式,给人留下思考的余地,耐人寻味;从结构看,和前文“各种不利言辞甚嚣尘上,赵小雅倒是泰然自若,并不将其放于心间,还是那样开了门,就在柜台里坐着,或看书,或干他的爱好刻篆书印章”照应;从人物性格看,“各种不利言辞甚嚣尘”和“真相大白”其都在刻印章,表现出一种淡定,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饱满;从主旨看,这种淡定的性格和“司机”形成对比,表现出的是玩弄权术和追名逐利者,最终会身陷囹圄,成为阶下囚,这是一种必然,淡泊名利者,却能够让人崇敬,这也是一种必然,两者之间形成一种巧妙的对比,突出官场不正之风,是被社会人民所抨击的,这样很巧妙的升华了小说的主旨内容,弘扬出的是社会的正能量,使得草野之民的崇高结义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 【点睛】小说几种常见结尾的作用: 1、出人意料的结局。好处:内容上,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如石破天惊,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结构上,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2、悲剧结局。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从表现人物性格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从表达效果看,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3、大团圆结局。从表达效果看,小说喜剧结局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从阅读者的情感体验看,喜剧性的结尾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从主题上看,这样的结局凸显出的美好人性超越了战争,反映出人类向往和平美好生活的愿望。4、留下空白的结尾。留下了 “空白”,给读者想象的空间,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 |
|
录入时间:2021-03-06 09:32: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