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寒梅未著仍渗芳·杜璞君》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寒梅未著仍渗芳

①梅岭古道上铺满了碎石,那是从山里就地取材挖来铺设上去的。梅岭古道还没开通前,由岭南通往中原,靠的是“庾岭未开,南北通衢也”的另一条位于乌迳新田村的古道。其间,新田村古道“日屯万担米,夜行百只船”,非常热闹繁华。

②走进南雄乌迳有一千七百年历史的新田村,仿佛感到时间是凝固的,但分明有种难以言说的气息在散发,从时间捆绑的绳索中挣脱出来。我在一片土黄的颜色诱惑下,穿过狭窄的巷道,感受着时光的老去,有东西埋藏在这里,并没有【甲】(淹没/湮灭),它藏在那些用红黄的泥土砌成的倾颓的墙体中,藏在疯长的野草掩盖的野径上。

③在一处祠堂高悬的匾额上,见到“祖德重光”几个字。这座祠堂的房顶不是岭南比较多见的大耳房檐,而是状如官帽;从这建筑形制可看出中原文化的影迹。褪色的香案,冷寂的残灰,由于没有人打扫,新田村的祠堂变得冷清,有几座祠堂祖先的牌位还供奉在那儿。估计只有到了节日祭祀,这些祠堂才会重新热闹起来,打破往日的沉寂。青砖砌成的祠堂院墙,泛着苍黑的光泽。祠堂的建筑风格与簇拥在祠堂周围的泥坯土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那一片村舍的土黄是如此的耀目,它沉稳地烘托起祠堂的辉煌,突显了祠堂在乡村中所具有的中心地位。

④那些泥坯砌成的房舍,是岭南粤北乡村基本的建筑式样,它的来源并不费功夫。中原迁徙过来的人,从落地生根那天起,他们就与这红黄的泥土产生了亲和力,从挖出的第一抔土开始,那些泥团与他们的汗水相互搅和,经过无数次的翻滚揉搓,再掺杂进禾秆草梗加以固形。阳光晾晒后,一块块垒筑起来。住在里头能嗅到泥的气息、草的芬芳。这些泥坯房总是带着烟火的味道,因为它所要承担的是起居饮食,生儿育女。而祠堂是属于精神的,是每一个迁徙者魂灵所系的居所,是精神依存的地方。祠堂很自然就有了一份庄重与典雅。

⑤夕阳荒草,整座村子显得寥落,祠堂的烟火也冷寂多时。祠堂维系着宗族的根,象征着一种精神的存在,哪怕再破败,它依然延续着香火。哪怕游子迁徙到远方,总有安家的地方。有家了,祠堂就屹立在那儿,那是一个宗族的魂灵所在,香火的冷寂与有无,不是重要的,它始终在那些后人心中燃点,毁掉了又重建。

⑥梅岭上的秋天,绿薄了,但繁密的树丛还没有层林尽染的秋深气象。城楼上“岭南第一关”几个大字赫然在目。那就是梅关了。苍黑的城砖,写实般见证着岁月和人世的浮沉。自张九龄奉唐玄宗之命修筑梅岭古道以来,走过古老的城门下,踏上这崎岖古道的,就有六祖惠能、韩愈、苏东坡、汤显祖;但是更多从梅关走过的,是囚徒、贬谪的官员、失意的文人、天涯的倦客、被迫流落他乡的迁徙者。

⑦山石凹凸不平,我想象着那些迁徙者穿过梅关的城楼,流落到岭南各地的身影,他们逝去的足音,已无法寻觅。我如今踩着那些迁徙者曾经走过的足迹,顿时感到脚下的石头仿佛变得柔软,它仿佛让你的指尖触摸到一页尘封已久的隐秘的历史

⑧梅岭古道作为一条南迁之路,它打通的不仅是一条岭南与中原的交通要道,实际上也打通了一条文明的根脉,中原文化通过这里与岭南文化相融合。张九龄奉旨历经两年艰辛修建的梅岭古道,后来沟通了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中转站,而与梅岭古道相连的珠玑巷也逐渐【乙】(演变/蜕变)为古道上最重要的商业重镇。

⑨二百年间,由梅岭古道穿过梅关,再由珠玑巷南迁岭南,有记载的迁徙就达一百三十多次,其中大规模的南迁有两次:第一次南迁,是为逃避金兵的杀戮而南迁,发生在北宋末徽宗、钦宗二帝被俘,史称“靖康之耻”的前后;第二次南迁,是南宋灭亡前后,为逃避元兵追杀而迁。

梅岭古道,在某种程度上为延续文化的命脉留下了一线生机。何况依靠珠江水系的出海口,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那更是向海洋文明张开了怀抱。文化是需要交流的,而梅关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起点,与海外相连,这让古老的中华文明获得了一次重生的机会。

⑪由于族群的大迁徙,那些不得不离开故土的人,以开拓者的姿态,来到岭南,先在梅岭下的珠玑巷落脚。以梅关为界,迁徙者将中原文化与岭南的风俗文化及地理环境相融合,逐渐形成了新的文化体系:广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还有四邑侨乡的华侨文化,这几大文化,随着那些不同姓氏的族群的迁徙,以珠玑巷为根据地,逐渐散布于岭南各地,更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拓展传播至海外。

⑫现在是秋天,梅岭上难觅梅花的影踪,但经冬终要绽放的梅花,总会把一段香,留在寒冬的枝条上。那在霜雪中盛开的寒梅,目送着那些从古道走过并远去的迁徙之人。古道虽然发出过带枷囚徒镣铐刺耳的悲鸣,难免带着悲情,但也留下了像六祖慧能、韩愈和苏轼等衣袂飘飘的身影。经过历代重修的梅岭古道,山石坚硬,好像要让我们感受那些迁徙者如梅花一样傲立寒冬的坚定和意志。我们虽然看不到梅花的姿影,但它不灭的香魂,仿佛早就驻留在这梅岭古道,这时候我仿佛嗅到了夹杂在梅岭山野上仍没有散尽的梅花的香气,那幽香中恐怕也渗入了迁徙者的汗水。

(取材于杜璞君同名散文)

注:梅岭,即大庾岭,因岭上多植梅树而得名。

1. 文中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倾颓(tuí)         B. 维系(jì)          C. 一抔土(póu)       D. 泥坯(pī)

2. 依据上下文,在文中【甲】【乙】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湮灭  演变                                 B. 淹没  蜕变

C. 淹没  演变                                 D. 湮灭  蜕变

3.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开篇写梅岭古道和新田村古道,后文分述新田村现状及梅岭古道历史与文化影响。

B. 新田村沉淀了历代迁徙者不断迁徙的历史,具有厚重感,给人以时间凝固的感觉。

C. 第⑦段画线句,含蓄表达了千百年的迁徙史也是文化的传播与交融史的深刻蕴意。

D. 第⑫段,运用拟人、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虚实结合,富有画面感,意蕴深远。

4. 文章为什么要用大量笔墨写乌迳新田村的“祠堂”?请简要分析。

5. 根据文章内容,说说第⑩段中画波浪线句子的含意。

梅岭古道,在某种程度上为延续文化的命脉留下了一线生机。

6. 结合全文,请你简要谈谈对题目“寒梅未著仍渗芳”的理解。

下载Word版试题
《寒梅未著仍渗芳·杜璞君》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B    2. A    3. D   

4. ①“祠堂”从建筑形制可看出中原文化的影迹,体现了迁徙之人对中原文化的坚守与传承。②“祠堂”是宗族延续的象征,是迁徙之人精神依存的地方。③为后文写梅岭古道在地理和文化上沟通中原与岭南的内容铺垫。   

5. ①梅岭古道将中原文化与岭南风俗文化融合,形成了新的文化体系。②梅岭古道让古老的中华文明与海洋文明沟通,获得了新的发展机会。   

6. ①梅岭古道上,深秋尚未开放的梅花,终将会不畏严寒在冬天继开、爵香。②迁徙者如梅花一样,面对苦难艰辛仍意志坚定的精神。③文化的传承与开拓,如梅香一样,动人心灵,影响深远。④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文化传播者的崇敬与赞叹。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该题每一个选项中加点的字都是常见易读错的字,有多音字,有形声字,有形近字,针对命题特点,只要平时多注意积累,勤查字典,问题就可迎刃而解。复习字音和字形字义结合起来,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效果会更好。

B项,“维系”中的“系”应读“xì”。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依据上下文,在文中【甲】【乙】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然后把握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甲】处,“淹没”指被水覆盖或洪水泛滥;“湮灭”指埋没、清除。文中【甲】处内容没涉及到水,“淹没”不符合语境。由此可见,【甲】处应该选择“湮灭”。

【乙】处,“演变”指历时较久的发展变化;“蜕变”指人物或者事情发生质变。根据【乙】处后文“为古道上最重要的商业重镇”,可知此处强调的是历史发展,“演变”更符合语境。由此可见,【乙】处应该选择“演变”。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D项,有两处错误,一是“运用拟人、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错误,第⑫段中没有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二是“富有画面感”错误,第⑫段内容只是陈述事实,没有画面感。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内容的能力,通常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答。内容方面,要先概括句子的内容,然后分析这个内容能表现所阐述对象的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如是人,则分析表现人什么形象特点,表现作者对他什么情感态度;如是景物,则分析表现景物什么特点,渲染什么气氛,能烘托人物什么心情或形象。结构方面,则考虑其和上下文之间的关系,是否照应前文,是否为下文某内容做铺垫,是否与什么内容形成对比等。

题目要求简要分析文章用大量笔墨写乌迳新田村的“祠堂”的原因。纵观全文,第三段重点描写了祠堂的建筑风格:这座祠堂的房顶不是岭南比较多见的大耳房檐,而是状如官帽;从这建筑形制可看出中原文化的影迹。祠堂的建筑风格与簇拥在祠堂周围的泥坯土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由此可知作者是通过对祠堂建筑形制的描写来表现中原文化的影迹,体现了迁徙之人对中原文化的坚守与传承。第四、五段重点描写了祠堂的作用:而祠堂是属于精神的,是每一个迁徙者魂灵所系的居所,是精神依存的地方。祠堂维系着宗族的根,象征着一种精神的存在,哪怕再破败,它依然延续着香火,哪怕游子迁徙到远方,总有安家的地方,有家了,祠堂就屹立在哪儿,那是一个宗族的魂灵所在。由此可见,作者是要突出表现“祠堂”是宗族延续的象征,是迁徙之人精神依存的地方。结构上,文章描写乌迳新田村的“祠堂”,主要是引出下文,为下文的内容做铺垫。下文重点描写了那些迁徙者流落到岭南各地的,以及族群的大迁徙,使得这些人把中原的文化带入了岭南,并且相互融合,可见上文描写祠堂的内容是为后文写梅岭古道在地理和文化上沟通中原与岭南的内容铺垫。

【5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理解重要语句含义,指的是既要说出语句的表层意思,又要说出深层内容。但是作者所附加的情感与应用的写作方法所表现出的深层含义决不可忽视,这也是得分点。对文章中具体语句含义的理解必须把语句放在文章具体语境中来辨析,通过对具体语句含义的分析,来弄清所问语句的含义。一般来说,对所要解释的具体语句,答案就在前面的句子或后面的句子中,需要考生稍微变通一下即可。

题目要求分析第⑩段中画波浪线句子“梅岭古道,在某种程度上为延续文化的命脉留下了一线生机”的含意。“梅岭古道,在某种程度上为延续文化的命脉留下了一线生机”这句话在结构上很简单,对于简单的句子,可抓住重点字词,进行理解。这句话阐述了梅岭古道有延续文化的作用,那么解答本题解释出相关原因即可,即为什么“梅岭古道,在某种程度上有延续文化”的作用?根据第⑩段“文化是需要交流的,而梅关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起点,与海外相连,这让古老的中华文明获得了一次重生的机会”,可知梅岭古道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一部分,连通了古老的中华文明与海洋文明,让古老的中华文明获得了一次重生的机会,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延续文化的作用。同时,根据第⑪段“以梅关为界,迁徙者将中原文化与岭南的风俗文化及地理环境相融合,逐渐形成了新的文化体系:广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还有四邑侨乡的华侨文化,这几大文化,随着那些不同姓氏的族群的迁徙,以珠玑巷为根据地,逐渐散布于岭南各地,更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拓展传播至海外”,可知通过梅岭古道,迁徙者将中原文化与岭南的风俗文化及地理环境相融合,逐渐形成了新的文化体系:广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还有四邑侨乡的华侨文化。这也是梅岭古道在某种程度上延续文化的表现。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探究的对象是文章的标题。解答这类试题的思路如下:先由表及里理解标题的含义,然后从内容、人物、主旨等方面分析作用。标题的含义,可以从标题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等方面去分析,理解标题字面意思的基础上,看其有无象征意义、深层含义,并联系文章的主题或作者的创作意图作答。标题的作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内容:概括主要内容。很多文题是对文章所叙之事的概括,抓住了这样的文题也就抓住了文章的中心事件。(2)主旨:与主旨(中心)的关系(点明中心、揭示主旨)。文题直接揭示或形象暗示了文章的主旨,有的文题含蓄地传达着作者的思想感情。(3)人物:与人物的关系(表明作品主要人物,表现人物性格、表明作者的情感与态度、作者情感的触发点)、表明写作对象。有的以人或物作为文题的文章,其题目里指出的人或物就是文章的写作对象。(4)标题本身就是行文线索的。(5)兴趣: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生动形象、新颖含蓄、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引起阅读兴趣。

解答本题,可以从文章最后一段内容入手,重点分析文章的主旨。根据最后一段内容,“寒梅未著仍渗芳”的表层含义指:现在是秋天,梅岭上难觅梅花的影踪,但经冬终要绽放的梅花,总会把一段香,留在寒冬的枝条上。同时,结合原文“经过历代重修的梅岭古道,山石坚硬,好像要让我们感受那些迁徙者如梅花一样傲立寒冬的坚定和意志。我们虽然看不到梅花的姿影,但它不灭的香魂,仿佛早就驻留在这梅岭古道,这时候我仿佛嗅到了夹杂在梅岭山野上仍没有散尽的梅花的香气,那幽香中恐怕也渗入了迁徙者的汗水。”,可知标题“寒梅未著仍渗芳”的深层含义是:迁徙者如梅花一样,面对苦难艰辛仍意志坚定的精神。“寒梅”即是迁徙者苦难艰辛的见证者,“梅芳”即是迁徙者意志坚定精神的证明人。这句话用“寒梅渗芳”作喻,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迁徙者,即文化传播者的崇敬与赞叹之情。最后,结合文章主旨(对文化传播者的崇敬与赞叹),从文化传承、融合、创新角度进一步分析,作者把文化传播者比喻成“寒梅”,“未著仍渗芳”,遭遇艰辛仍意志坚定,文化的传承与开拓,如梅香一样,动人心灵,影响深远。

录入时间:2021-03-06 1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