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说姓名文化》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 |
试题内容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漫说姓名文化 ①当我们热热闹闹地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我以为,其实遗忘了最大的一笔遗产,这就是姓名文化。汉族的姓名文化经数千年积累演变,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文化系统,蕴涵着丰厚的人文信息、民俗资源、历史积淀、社会符号、文明指向、思想意趣、家族身份、修养成果。这一文化系统不但影响了其他民族,也辐射至周边地区。可惜,姓名文化这一遗产已经明显衰落,到了必须抢救并且难以传承的地步。我们的姓氏尽管依然保存,但是姓氏文化原本代表的乡土情怀和根源归属却多被斩断。 ②根的意识曾是我们民族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根的文字载体就是绵延不断的谱牒,根的终极意义是宗亲归属感。从前,谱牒和宗亲的广博关怀可以让人千里之外也互为依托;现在,宗亲仍可以令个人与家庭在茫茫人海中,在生疏的大千世界里,在冷漠的现代社会内,寻求到一份精神的慰藉。这宗亲早已不是血缘之亲,而是一种天然存在的横向联系。 ③在根的延续中,我们拥有了一代代祖先的迁徙史,拥有了祖先的业绩或名望,与之相联的是那个岁月的社会风情、时代风云,于是,厚重的历史感自然落在了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阅读、想象自己的祖先那一次次艰难经历,让我们与文化与祖国与民族的历史密不可分。 ④在姓氏文化浓浓的熏陶下,不管走在哪里,仰望“四知堂”的匾文,我们知道了主人姓氏的归属;远远看见“陇右名望”,我们也明白了这一村的大姓是什么。 ⑤可是,当祠堂大多毁灭无存,剩余的祠堂早已失去了原有意义;当匾额一扫而空,只剩下残片断字遗留在博物馆里;当谱牒遗弃一净,三代以上不知为何物时,姓氏文化就不再是文化,只不过是个人称谓的前缀而已。 ⑥姓氏文化若与名字相比,还算幸运,毕竟所有的姓氏延续至今。可是名字早已无所谓文化,仅仅是一个个再简单不过的符号罢了,而且,高度一致、大面积雷同,已成定局。 ⑦我们的人名文化历史也很悠久,包涵更为丰富。从商代的干支入名,到后来的“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牲畜,不以器币”入名的禁忌;由春秋战国时期打破禁忌,好以贱丑隐疾为名,再到西汉以后尊崇圣洁文雅为风尚;从新莽禁用双字,到南北朝盛行二字;由唐宋时代形成的以辈次命名,再到清乾隆钦定孔子后裔辈次用字三十个,非但组成了绵延不绝的人名历史,也在人名的走向转变中显示了我国历代官风民俗、文学礼仪。人名文化还包括字、号,还有学名、小名、诨名,互补互衬,传递出长辈的期待,自己的志向、性情和旨趣。 ⑧人名文化的衰败以至断裂,首先是由于蜂拥趋附。这种趋附中间毫无文化意义可寻,趋的是一时的政治风云,附的是暂且的社会大潮。时过境迁,趋附的名字大多成了一模一样的时代政治符号,简单得只剩有口号和追风的标记,不见任何情趣与素养。另外,则是因为人名文化传承载体的丧失。过去很多目不识丁的人,许多没有读书经历的农民,却可以起一个非常有文化内涵的名字,这是因为他们的邻里和同族中总有一两位识文断字的人,可能是过去的秀才,或许是私塾先生。他们的历史文化涵养和代代相传的人名文化知识,让他们负起了传承之责。然而,这样的人早已作古。那个时代,即使许多乡土情调浓郁的名字,也带有山野特色,不像后来,连山乡渔村也和各地一样,都是跟风赶潮的产物。 ⑨人名不再成为文化,在于大量的名字简单直白。如果少数名字简单直白,也不妨看作名称原始意义的回归,甚至算作一类风格。可是,当简单直白的名字以千万百万计,不但失去了文化,就连最直接的区别功能也荡然无存。有人以为现在人口众多,重名难免,可是,过去那些名字,比如元济、斯年、相伯、寅恪、平伯、寅初、廷黻、用彤、实秋、语堂、云五、右任,怎么可能高度重复?那时,即便有几个重名,相遇也是一种惊喜;现在遭逢重名,大概只觉得在批量复制的符号堆里又添了一个同类而已。 ⑩人名不再成为文化,还在于起名不讲究,甚至非常草率。过去名字是文化,那是因为许多名字通伦理,讲蕴藉,有出处,求承载。名字伴随人的一生,特别是汉字,声形义并茂,因而名字有可能影响终生的志趣和品貌。当一个人自己的名字随随便便时,也就不会对名字有多少文化认识;当大多数人对名字无所谓时,名字也就不再是文化的载体。 ⑪姓名文化,作为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是一种活的传承,而这传承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如何传承我们的姓名文化,这个问题需要我们每个人思考并且担当。 1. 文中“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 2. 第⑨段中列举了众多不可能“高度重复”的名字,可印证第⑦段“______”这句话。 3.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姓名文化与长城、故宫等均属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 B. 为避免词语的重复,作者或用“姓氏文化”或用“人名文化”,其实两者意义相同。 C. 自商代直至清代,人们在取名字时,始终严格遵循着统治者规定的各种禁忌入名。 D. 过去目不识丁的农民能起很有文化内涵的名字,主要靠有文化的秀才或私垫先生。 4. 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现今社会,宗亲仍可以让人们在茫茫人海中和生疏的世界里获得一份精神慰藉,这在一定程度上正体现了现代社会的人们对自己的原初之根和文化之根的认同。 B. 人名的走向转变正显示了我国历代的官风民俗,由乾隆钦定孔子后裔辈次用字30个这一现象可看出,清朝是我国古代最尊崇儒家思想的一个朝代。 C. 春秋战国前期,有“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入名的禁忌,如今这种禁忌在人名文化中消失。 D. 姓名文化之所以是我国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主要原因是没有任何一种文化遗产像姓名文化那样与所有人都息息相关。 5. 分析本文行文思路。 |
|
下载Word版试题 | |
《漫说姓名文化》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 |
答案解析 | |
【答案】 1. 指每个姓氏宗亲或祖先可追溯的渊源和历史。 2. 我们的人名文化历史也很悠久,包涵更为丰富。 3. D 4. B 5. 首先:第①段开篇引出“姓名文化这一遗产已经明显衰落”的话题;其次:②-⑤段论述姓氏文化原本代表的乡土情怀和根源归属多被斩断;接着:⑥-⑩段论述人名文化及其衰败的原因;最后:第⑪段提出倡议“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传承姓名文化这一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解析】 【1题详解】 考查的是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此类题目作答时强调现代文阅读教学应回到文本本身,应重视阅读基本技能的训练,考生在理解文本文意的基础上,应多体味文本语言,并在具体实在的文本中去与作者对话、交流。做好该题主要是根据具体语境,联系上下文内容推断出其含义。 本题: 答题区间在原文第②③段,找出关键语句如第②段“根的意识曾是我们民族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根的文字载体就是绵延不断的谱牒,根的终极意义是宗亲归属感。”第③段“在根的延续中,我们拥有了一代代祖先的迁徙史,拥有了祖先的业绩或名望,与之相联的是那个岁月的社会风情、时代风云,于是,厚重的历史感自然落在了我们每个人的身上”,结合此二处进行总结得出答案“指每个姓氏宗亲或祖先可追溯的渊源和历史”。 【2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解答此类题目,可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角度一,从句中不同的关键词语分析其丰富含意;角度二,从句子内部结构的层次性分析其丰富含意;角度三,从句内句外两个层面分析其丰富含意;角度四,从因果关系分析其丰富含意。 本题: 第⑨段中“过去那些名字,比如元济、斯年、相伯、寅恪、平伯、寅初、廷黻、用彤、实秋、语堂、云五、右任,怎么可能高度重复?”,结合上下文理解,这些名字不可能“高度重复”,原因是,它们不是“简单直白”的名字,而是具有“丰富文化”的名字,如此正与第⑦段中“我们的人名文化历史也很悠久,包涵更为丰富。”是相照应的。这句话在原文段中起总结概括性的作用,其“包涵更为丰富”具体表现在下文如“从商代的干支入名……显示了我国历代官风民俗、文学礼仪……传递出长辈的期待,自己的志向、性情和旨趣。”注意关键词语“官风民俗”“ 文学礼仪”“ 长辈的期待”“ 自己的志向”“ 性情和旨趣”等,正是“人名文化”的体现。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如本题问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 本题: A项“中国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无中生有。本文是在讲“姓名文化,作为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并没有因此就说明“中国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 B项“为避免词语的重复”错误,文中“姓氏文化”和“人名文化”是两种文化,两者意义是不相同的; C项“始终严格遵循着统治者规定的各种禁忌入名”错误,依据原文第⑦段“春秋战国时期打破禁忌,好以贱丑隐疾为名”来判断; D项,正确;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本考生整合文中信息并进行推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针对题干内容筛选文中信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推断,推断要立足文本,不可随意生发。 本题: B项,“由乾隆钦定孔子后裔辈次用字30个这一现象可看出,清朝是我国古代最尊崇儒家思想的一个朝代”推断错误,依据原文第⑦段,“乾隆钦定孔子后裔辈次用字30个这一现象”只是在说明“组成了绵延不绝的人名历史,也在人名的走向转变中显示了我国历代官风民俗、文学礼仪。”,但不能得出“清朝是我国古代最尊崇儒家思想的一个朝代”这一结论。 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结构层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读懂全文,准确概括文章首中尾的内容,注意专用术语,答题模式为:首先以……开篇;以……引出……话题;提出……开门见山点明中心;其次,阐述……;列举……阐明……;描写……;记叙……; 最后,以……收束全文;卒章显志,点明……;首尾呼应,强调……等。 本题: 第①段“当我们热热闹闹地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我以为,其实遗忘了最大的一笔遗产,这就是姓名文化。”“这一文化系统不但影响了其他民族,也辐射至周边地区。” 可惜,“姓名文化这一遗产已经明显衰落,到了必须抢救并且难以传承的地步。”由此引出话题;由第⑤段“当祠堂大多毁灭无存,剩余的祠堂早已失去了原有意义;当匾额一扫而空,只剩下残片断字遗留在博物馆里;当谱牒遗弃一净,三代以上不知为何物时,姓氏文化就不再是文化,只不过是个人称谓的前缀而已。”可见,“姓氏文化原本代表的乡土情怀和根源归属多被斩断”;第⑥段是过渡段,⑦-⑩段抓住首句关键句“我们的人名文化历史也很悠久,包涵更为丰富。”“人名文化的衰败以至断裂,首先是由于蜂拥趋附”“人名不再成为文化,在于大量的名字简单直白。”“人名不再成为文化,还在于起名不讲究,甚至非常草率。”可总结出这一部分在论述“人名文化及其衰退的原因”;最后第⑪段“姓名文化,作为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是一种活的传承,而这传承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是在倡议我们每一个都应该引起注意和思考。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 |
|
录入时间:2021-03-06 10:38: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