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中和时中·楼宇烈》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 |
试题内容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儒家哲学中,“中”的最基本含义是“标准”、“限度”的意思。由于“中庸”强调坚持某个标准和限度,因而在社会激剧变动时期就有可能成为维护某种旧事物,调和矛盾,反对变革的观点和方法,这是“中庸”思想局限性的一面。但是,“中庸”思想中也包含着任何事物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就会向其对立面转化的思想。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这句话,最具体地体现了“中庸之道”。仅就强调“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一点来说,其目的确实是要调和“文”与“质”。但是,这种调和并不是对矛盾的简单地否定或抹杀,而是在意识到对立面超过一定限度就会向相反方向转化的前提下,在实践行为中保持矛盾的某种平衡,从而取得最好实践效果的办法。因此,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提出和坚持把握一定的“标准”或“限度”即用中或用和,作为实践行为的准则,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客观需要。 但“用和”,并不是无原则的调和。相反,他们是把坚持一定的原则作为贯彻“和”的前提。不讲原则的为和而和是不可行的,不用礼的原则加以节制的和也是不可行的。为此,儒家严格区分“和”与“同”这两个概念。“和”是指不同性质的事物或意见之间的互相补充与配合,而“同”则是指相同性质的事物或意见的彼此附和与合流。不同性质事物的相互配合,就能产生新的事物,而相同性质的事物放在一起,则不可能生出新事物。所以,孔子曾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其次,“和”或“中”也包含有不要陷于某一偏面,而应兼备两面或多面的意思。三国时的刘劭以“兼德”来解释“中庸”。他说:“兼德而至,谓之中庸。”(《人物志·九征》)他认为,仁、礼、信、义、智五种品德,是各有所偏的,只有兼备此五德的人,才是最完美的,而“中庸”就是指的能兼备五德的品德。同时,他还认为,“中庸”之德有防止人在行为方面的过分拘谨或放肆,以及指明人的短处而弥补其不足等重要的作用。 “用中”或“用和”是反对无原则的为中而中与为和而和的,但是如果对坚持“用中”和“用和”的原则作僵死的理解,而不懂得根据不同情况加以变通,那么其结果同样是陷于为中而中与为和而和的偏面。“用中”不仅需要有坚持原则的一面,而且也要有灵活变通的一面。 (摘编自楼宇烈《用中和时中》) 1. 下列对文中“中庸”一词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中庸”有维护旧事物反对变革等思想局限性,是因为强调坚持某个原则和限度。 B. “中庸”思想中也包含着任何事物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就会向其对立面转化的思想。 C. “中庸”也指兼备仁礼信义智五德,有防止人在行为方面过分拘谨或放肆等作用。 D. “中庸”具有辩证观,不仅需要有坚持原则的一面,而且也要有灵活变通的一面。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在论述“中庸”思想时,主要采用了两两对比的方法,如优劣正反全偏等等方面。 B. 全文在宏观整体上,从开头到结尾,三个自然段在思路上呈现着逐层深入的结构特点。 C. 作者在行文时,论据充分翔实。每提出一个观点后,都要引用儒家的原话并注明出处。 D. 在第二自然段,作者用“其次”一词引领下文展开论述,体现了分条陈述的行文思路。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儒家为了严格区分“和”与“同”这两个概念,才提出要把坚持一定的原则作为贯彻“和”的前题。 B. 在作者看来,如果坚持了一定的原则,并懂得根据不同的情况加以变通,才可能真正做好“用和”。 C. 孔子提倡“和”反对“同”,是因为相同性质的事物或意见之间可以互相补充配合并产生新事物。 D. 三国时的刘劭认为,要做到“兼德”,既需要兼有五种品德,还需要指明人的短处并弥补其不足。 |
|
下载Word版试题 | |
《用中和时中·楼宇烈》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 |
答案解析 | |
【答案】 1. A 2. C 3. B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文中‘中庸’一词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然后到文中圈出有关“中庸”的文字,再浏览选项的内容,与文本进行比较。A项,“是因为强调坚持某个原则和限度”错误。结合文本内容“由于‘中庸’强调坚持某个标准和限度,因而在社会激剧变动时期就有可能成为维护某种旧事物,调和矛盾,反对变革的观点和方法,这是‘中庸’思想局限性的一面”分析,在表述原因时,指出坚持某个“原则”,是与原文不一致的,原中在此处提出的是“标准”。“标准”与“原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故选A。 【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C项,“每提出一个观点后,都要引用儒家的原话并注明出处”是错误的。全文在论述时确实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先提出观点再援引论据。但并不是每一处都是这样。全文大约七次提出了观点,引用并注明出处的只有三处。还有四处都是只有观点没有引用的。故选C。 【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A项,选项因果倒置。结合“但‘用和’,并不是无原则的调和。相反,他们是把坚持一定的原则作为贯彻‘和’的前提。不讲原则的为和而和是不可行的,不用礼的原则加以节制的和也是不可行的。为此,儒家严格区分‘和’与‘同’这两个概念”分析,原文中把坚持一定的原则作为前题是因,区分“和”与“同”是果。C项,将“和”与“同”具体的内容搞反了。在原文中“和”指不同性质的事物或意见的补充配合,“同”指相同性质的事物或意见的附和与合流。D项,“既需要兼有五种品德”扩大了内容。结合“他认为,仁、礼、信、义、智五种品德,是各有所偏的……以及指明人的短处而弥补其不足等重要的作用”分析,在原文中,刘劭认为“中庸”具有两层意思,一是兼德,二是弥补不足。B项对原文内容用推断的方式做了一定的转化表述,但信息没有改变,仍与原文保持一致。故选B。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 |
|
录入时间:2021-03-07 09:26: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