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学”之本体·史少博》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 |
试题内容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国学”是一国之学,是国家之学,是具有鲜明民族特色之学。“国学”是阐释一国“固有之精神”的学问,正如近代国学家梁启超所言:“学术思想在一国,犹人之精神也。而政事、法律、风俗及历史上种种之现象,则其形质也。故欲其国文野强弱程度如何,必于学术思想焉求之。”中国“国学”既为中国之学术,那么,何为中国“国学”之“本”? “国”原义是指邦国、疆域。“国学”的“国”是指“国家祖国”。“国家”是随着阶级的出现而产生的,而文化也是随着“国家”的出现而得到繁荣发展的。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不仅有阶级性,而且还具有社会性。“中国”指我们多民族组成的国家。中国的“国学”指由我们自己的国家产生、发展的学术,其“根”在本国、其发展亦在本国。“国学”的“国”不仅指“国家”,而且还指“祖国”。“国家”是在阶级社会才产生的,然而“祖国”在阶级社会产生之前就存在。“祖国”有自己本土的古老文化,并且这种文化会一直传承延续到有阶级的社会,甚至再延续到阶级消亡的社会。“祖国”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文化概念。 “祖国”与“国家”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祖国”的外延一般来说大于“国家”的外延。称呼别的国家时,国家这个词应该用复数形式,因为它们每一个都是许多个而不是一个。而称呼“祖国”时,“国家”相对于自己而言具有唯一性。 “本”原义是“根”,这里所说的“国学”之“本”,即“国学”之“根”。“国学”离不开“本国”,“国学”是在自己的祖国孕育成长。中国“国学”之“本”即“中国”。日本学者山国孝雄说:“国体的宣明是国学的第一要义……把国学看成文献学,就止于丢失精神的形数,同时也丢弃了我国特异的意识。”邓实在《国学今论》中也指出:“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其国者有其学。国学者,与有国而俱来,因乎地理,根之民性,而不可须爽高也。” 谈论中国“国学”之“本”,首先必须明确国学的本根在“本国”,以服务于本国的国家意识为第一要义。此外,还要明确“国学”之探讨,是以本国固有的文化为“本”,就像日本近代盛行的“国学”以排斥外来文化、主张以研究《古事记》《日本书纪》《万叶集》等古籍为“根本”,以阐发日本的“固有精神”为主旨。探讨我国之“国学”,即以中国固有文化为本根,例如中国“国学”者讲“国学”,大都以中国的经学、史学、诸子学、文学、哲学等为主要内容。偏离了“本国”之学,就不是“国学”,故而“国学”不仅以服务于本国的国家意识为“本”,而且还要以本国固有文化为“根据”。 (摘编自史少博《中国“国学”之本体》)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国学”是国家之学,是阐释一国“固有之精神”的学问,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B. 中国“国学”是中国之学,即中国之学术,是由我们自己国家产生、发展的学术。 C. “祖国”与“国家”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区别主要在于称呼别的国家时应用复数。 D. “国学”的“国”可指“国家”,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具有阶级性和社会性。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篇部分,从“国学”的定义写起,意在引出中国“国学”之本这一论题。 B. 文章中间部分厘清了“国”与“本”的概念,最后明确了何为中国“国学”之“本”。 C. 文章结尾,举日本事例,说明“国学”之探讨是以本国固有文化为“本”的。 D. 文章循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写作思路,采用递进结构,论证层层深入。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国学”是在自己的祖国孕育成长,可见,日本“国学”之“本”就是“日本”。 B. 从时间上看,“国家”在阶级社会才产生,因此“国学”也应该诞生于有阶级之后。 C. “国学”与“国家”的自然环境、国民性格密切相关,后者决定着前者的内容。 D. 我国要弘扬“国学”,就必须排斥外来文化,下大力气研究本国的经典文化。 |
|
下载Word版试题 | |
《中国“国学”之本体·史少博》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 |
答案解析 | |
【答案】 1. C 2. D 3. A 【解析】 【1题详解】 此题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能力,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仔细区分选项表述与文中内容的差别。题中C项,“区别主要在于”错误,原文只是讲了“祖国”和“国家”二者之间的区别,并没有强调此区别是主要内容。故选C。 【2题详解】 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论证的方法等。答题时注意根据文章内容具体分析。题中D项,“文章循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写作思路,采用递进结构,论证层层深入”错误,本文没有解决问题这一环节,提出——分析,论证也不是层层深入、递进式,说明概念之间的区别联系时是并列关系。故选D。 【3题详解】 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重点在对文中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主要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设错方式一般为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近几年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推断成为一个热点,重点注意无中生有、强拉因果和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混淆。题中B项,“诞生于有阶级之后”错误,“国学”的“国”也指“祖国”,“祖国”产生于阶级社会之前,故不能推断“国学”产生于有阶级之后;C项,“后者决定着前者的内容”错误,“国家”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也并未决定“国学”的内容;D项,“就必须排斥外来文化”错误,曲解文意,研究中国的“国学”主要以中国文化为根本,但并不排斥外来文化。故选A。 【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核的重点基本是文中的重点概念、信息的筛选与整合、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等。考核概念命题点主要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上;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的考核;论点、论据和论证重点在判断论点,分析论点和论据的关系,辨析论证方法和梳理文章的结构思路;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中心意思集中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基本的设错类型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答非所问、张冠李戴、论点论据不配、论证方法错误、结构分析错误等。 |
|
录入时间:2021-03-08 09:18: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