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庄子评传·颜世安》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读晋代郭象的《<庄子>注》,我们就会发现郭象借着注释的形式从《庄子》中发展出了一个全新的哲学体系。唯其如此,郭象才取得了哲学家的资格。郭象常用“性”这一概念来讲祸福与命运的变化,这就将祸福与命运的根据,从外在力量转移到了个体之“性”的完满与否上。

在《逍遥游》中,大鹏是逍遥的象征,小鸟则是反面代表。它认为自己“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这也是飞翔的极致,何必“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庄子》原文歌颂大鹏、嘲笑小鸟的立场是鲜明的。但是郭象泯灭了大鹏与小鸟之间的区别,他说:“苟足于其性,则大鹏无以自贵于小鸟,小鸟无羡于天地。故小大虽殊,逍遥一也。”这就是说,万物无论大小高低,只要自足其性,就可以同样逍遥,同样可以达到自由之境。“小大虽殊,逍遥一也”的关键在于“足于其性”,而“足”的标准则完全取决于自我内心的评定。

郭象还认为,逍遥与否还取决于是否有圣人来治理天下。有识之士的志向各自满足,固然是一种逍遥,但这仅仅指向普通生命个体。而令天下万物各足其性,建立和谐的社会秩序,则是更应期待的圣人的逍遥。

今人对郭象的解释则有很多批评。王叔珉说:“郭象之注庄子,乃郭象之庄子,非庄子之庄子也。”这是批评郭象《<庄子>注》以自我表现为主,而不能贴近《庄子》原意。王中江认为,在价值认同上,郭象与庄子相反。他指出:“郭象在《<庄子>注》中,把庄子‘重估一切价值’的方向,完全逆转为‘认同一切价值’的方向。如果说庄子的逻辑是‘一切现实都是非合理的’的话,那么,郭象的逻辑则是‘一切现实都是合理的’。这是极为惊人的反差。”不过,郭象的观点流传至今,甚至独占鳌头,大概恰恰在于其借《庄子》原文抒发己意的做法。他独特的理论,或令人赞叹,或令人开怀,或令人疑惑。都昭示了其思想具有与众不同的趣味与魅力。

(取材于刘笑敢《庄子哲学及其演变》)

材料二

学术界有一种流行见解,认为庄子思想中最高的人生理想是“逍遥”,也就是一种精神的绝对自由。此一见解,大有商榷的余地。

现代学术界不大重视作为一种故意提倡不负责和不认真的生存状态的“游世”思想,却重视“逍遥”,因为后者涉及追求精神自由这个令人产生敬意的话题。可实际上,“逍遥”与游世思想是不能分开的。认真追问“逍遥”是什么,就不能离开游世思想这个基础。

游世思想的关键,是一方面继承了隐者的传统,要寻求乱世中个人的出路;另一方面又激烈地认为世界是绝对黑暗的,个人不可能找到出路,由此否定隐者传统的温和乐观主义,把个人戏谑地扔进黑暗之中,认为以彻底的游戏姿态与黑暗周旋,才是个人唯一可能的生存方式。认真来说,这种生存方式并不是一种人生出路,而是没有出路之后对“自我”的精神放逐。

“逍遥”是什么呢?就是在这个前提下获得的一种愉快感。《逍遥游》神采飞扬的文学性描述就表达了这种愉快感。这种愉快感大体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随遇而安的平静感,一种是藐视现实的孤傲感。郭象的《<庄子>注》抓住前者,把无可无不可的平静,夸张为任何状态下都能安足的庸俗快乐主义;现代的庄子研究者比较注重后者,努力把与世隔绝的孤傲,解释成品味高尚的自由精神。但实际上这两种愉快都只是与自我放逐、冷漠、敌意混乱不可分的片段情绪,他们是不稳定的生命理想。也就是说,逍遥游与游世思想是一体的,不是一种人生出路,更不是一种可以认真追求的生活目标。

(取材于颜世安《庄子评传》)

1. 根据材料一,下列不属于郭象所谓“性”这一范畴的一项是

A. 外在力量

B. 翱翔蓬蒿之间

C.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D. 自我内心

2. 根据材料一,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郭象借《庄子》发展了一个哲学体系,是一位够格的哲学家。

B. 郭象认为,大鹏并不比小鸟更高贵,小鸟也不必羡慕大鹏。

C. 今人对于郭象的批评,在于认为他对庄子的解析与原意不符。

D. 借助经典来抒发己意的做法虽可独占鳌头,却是不足取的。

3. 根据材料二,对“游世”思想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是一种故意提倡不负责和不认真的生存状态。

B. 难以令人产生敬意,却是理解逍遥游的基础。

C. 是对隐者的传统中“温和乐观主义”的继承。

D. 不是一种人生出路和可认真追求的生活目标。

4. 根据以上二则材料,分条概括对“逍遥”的理解。

下载Word版试题
《庄子评传·颜世安》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A    2. D    3. C   

4. ①个体的逍遥:满足个体的本性(照抄“有识之士的志向各自满足”,亦可);圣人的逍遥:令天下万物各足其性,建立和谐的社会秩序。②追寻不到人生出路后,基于“自我”的精神放逐而获得的一种愉快感。(照抄“一种是随遇而安的平静感,一种是藐视现实的孤傲感”的,亦可)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词语含义及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C级。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理解词语含义离不开上下文,一定要回归文本去筛选与选项相符的内容。本题问根据材料一,下列不属于郭象所谓“性”这一范畴的一项是。首先理解什么是郭象的“性”。结合原文“‘苟足于其性,则大鹏无以自贵于小鸟,小鸟无羡于天地。故小大虽殊,逍遥一也。’这就是说,万物无论大小高低,只要自足其性,就可以同样逍遥,同样可以达到自由之境”,由此可见,郭象所说的“性”是万事万物的“本性”。

A项,“外在力量”不属于“本性”的范畴。

B项,“翱翔蓬蒿之间”符合小鸟的“本性”。

C项,“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符合大鹏的“本性”;

D项,“自我内心”当然也属于自己的“本性”。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和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本题选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本题D项“借助经典来抒发己意的做法虽可独占鳌头,却是不足取的”理解错误,根据原文“不过,郭象的观点流传至今,甚至独占鳌头,大概恰恰在于其借《庄子》原文抒发己意的做法。他独特的理论,或令人赞叹,或令人开怀,或令人疑惑。都昭示了其思想具有与众不同的趣味与魅力”,可见作者是认可郭象借助经典来抒发己意的做法的。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本题C项,“是对隐者的传统中‘温和乐观主义’的继承”曲解文意,结合原文“游世思想的关键,是一方面继承了隐者的传统,要寻求乱世中个人的出路;另一方面又激烈地认为世界是绝对黑暗的,个人不可能找到出路,由此否定隐者传统的温和乐观主义”,可知“游世思想”是否定“温和乐观主义”思想的。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能力层级C。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其次确定答题区间,第三要勾画出相关语句,第四进行整合。本题问要求分条概括对“逍遥”的理解。首先到文中筛选句子,然后进行概括。结合材料一“有识之士的志向各自满足,固然是一种逍遥,但这仅仅指向普通生命个体。而令天下万物各足其性,建立和谐的社会秩序,则是更应期待的圣人的逍遥”,可将“逍遥”分为个体的、普通人的逍遥和圣人的逍遥。个体的逍遥就是“满足个体的本性”;圣人的逍遥就是“令天下万物各足其性,建立和谐的社会秩序”。结合材料二“‘逍遥’是什么呢?就是在这个前提下获得的一种愉快感。……这种愉快感大体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随遇而安的平静感,一种是藐视现实的孤傲感”,可知“逍遥”还有一层含义,就是“追寻不到人生出路后,基于‘自我’的精神放逐而获得的一种愉快感”。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录入时间:2021-03-08 10: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