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批评与文学生活的重建·叶立文》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 |
试题内容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作家批评的兴起,是近几年中国文坛的一个重要现象。与学院派批评相比,作家批评并无明确的知识谱系,也少有自觉的方法论意识,但致力于文学批评的当代作家却以个性十足的艺术经验和文字表达,深刻改变着人们对文学批评的固有印象。较之以知识求真为目标的学院派批评,作家批评更像是一场以经典重读为媒介、具有“创作”性质的艺术行为。蕴含其中的思想活力和审美经验,有效反映出当前文学批评的话语变革。如果深入思考这一批评话语的观念缘起,就会发现作家批评在冲击既有的批评格局之外,也暗含作家群体对重建文学生活的集体诉求。 文学之于现实社会,从来都不是附庸风雅的点缀。不论在创作、评论抑或是作品传播与读者接受等方面,文学都能以其特有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生活,这一点鲜明地体现在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中。那时的文学轰动效应,反映出文学对社会生活的巨大影响。90年代后期始,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文学逐渐以另一种形式反映社会生活。这种“文学生活”,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创作、评论和传播模式,它借助文学与影视的联姻、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互补、文化资本的重新布局等手段,建构起一种新型的文学生活方式。在这样的“文学生活”中,现实世界和虚拟空间的界限开始变得模糊,语言艺术和视觉艺术也相互交融。“文学生活”的喧嚣扰攘与勃勃生机,同时成为这个时代最为醒目的文化标记。但这种“文学生活”存在的问题也十分明显。21世纪以来的文学,尤其是网络文学,其存在价值主要是为影视行业创造故事和角色。出于迎合读者的需要,很多作者沉迷于通俗文学的故事模式。而这种相对狭窄的创作格局,也容易造成美学风格的单一化,这显然非纯文学作家所愿。他们由文学创作转向文学批评,其实就是想借批评的力量,在解读经典作品的过程中使这个时代的美学风格更为多样。从事文学批评的当代作家,实际上是以一种“向后看”的批评立场,通过开掘文学经典里丰富的美学资源,重塑我们这个时代的美学风格。 作家批评的兴起,深度唤醒了文学经典重读的当代意识。具体来看,作家批评的当代意识有两层含义:其一是重新发现经典作品的永恒价值,将那些超越时空阻隔的精神财富,转化为驱动时代进步的动力源泉。当代作家读《红楼梦》,不会再像红学家那样致力于考据和索隐,而是以勘察世相人心的立场,借助作品中蕴含的人生哲学与伦理思想警醒现实。其二是对经典作品进行创造性改写。与学院派批评相比,作家批评对经典作品的解读,实际上是二度创作。虽然这样的创作可能未必完全符合经典作品的实际情况,但以自己的人生阅历和艺术经验等当代意识去解读,有时却能最大限度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作为一部批评文集,毕飞宇的《小说课》以《红楼梦》《水浒传》《杀手》和《项链》等文学经典为批评对象,叙述多用口语,推论过程悬念迭起,巧思绵延,深受读者好评。毕飞宇对《红楼梦》作品“潜文本”的发掘,是凭借自己的人生阅历和艺术经验展开的。可见,以当代意识切入文学经典,会在激起读者参与热情的同时,让文学批评进一步推动这个时代“文学生活”的重建。 (摘编自叶立文《作家批评与文学生活的重建》)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以经典重读为媒介、进行二度创作是作家批评的目标,知识求真则是学院派批评的目标。 B. 出于迎合读者的需要,互联网时代的不少作家沉迷于狭窄的通俗文学故事模式创作之中。 C. 重新发现经典作品的永恒价值和对经典作品的创造性改写是作家批评的当代意识的内涵。 D. 之所以《小说课》深受读者好评,是因为作者对作品“潜文本”的发掘激起读者的参与热情。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展开论述,结构严谨。 B. 文章采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来阐释文学之于现实社会的重要意义。 C. 毕飞宇的《小说课》是作家批评对经典作品创造性改写的成功范例。 D. 关于“作家批评与文学生活的重建”的论述,文章把作家批评作为重心。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当代作家以个性十足的艺术经验和文字表达,使作家批评得以兴起,成为近年来中国文坛的一个重要现象。 B. 无论在传统的创作、评论和传播模式,还是新型的文学生活方式上,文学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C. 从事文学批评的当代作家从文学经典里开掘丰富的美学资源,选取的是一种“向后看”的批评立场。 D. 作家批评以自己的人生阅历和艺术经验对经典作品进行解读,透露出作家群体重建文学生活的集体诉求。 |
|
下载Word版试题 | |
《作家批评与文学生活的重建·叶立文》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 |
答案解析 | |
【答案】 1. C 2. B 3. A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能力。首先仔细阅读各个选项,理解选项含义,然后找到文中与之相关的语句,进行比照辨析,最后根据题干要求确定选项。这就是常说的“比对法”。一般而言,选项设置的错误类型主要有“曲解文意”“以偏概全”“混淆时态”“因果混乱”“混淆是非”“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扩大或缩小概念范围”等。比照辨析时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要联系上下文体会,死抠字眼,寻找细微的差别。 A项,曲解文意,“以经典重读为媒介、进行二度创作是作家批评的目标”错误。该项理解区域是“较之以知识求真为目标的学院派批评,作家批评更像是一场以经典重读为媒介、具有‘创作’性质的艺术行为”,这里只是说作家批评是一场艺术行为,并没有谈到作家批评的目标,从第一段末尾的阐述来看作家批评的目的应该是“重建文学生活”。 B项,偷换概念,“互联网时代的不少作家沉迷于狭窄的通俗文学故事模式创作之中”错误。该项理解区域是“出于迎合读者的需要,很多作者沉迷于通俗文学的故事模式。而这种相对狭窄的创作格局,也容易造成美学风格的单一化,这显然非纯文学作家所愿”,谈的是“(网络文学)作者”而不是“作家”。 C项,理解区域是“具体来看,作家批评的当代意识有两层含义:其一是重新发现经典作品的永恒价值,将那些超越时空阻隔的精神财富,转化为驱动时代进步的动力源泉。……其二是对经典作品进行创造性改写”,理解正确。 D项,曲解文意或强加因果,“因为作者对作品‘潜文本’的发掘”错误。《小说课》深受读者好评表层原因是以“文学经典为批评对象,叙述多用口语,推论过程悬念迭起,巧思绵延”,深层原因是“以自己的人生阅历和艺术经验等当代意识去解读”。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也就是考查学生对论证知识的深度把握的能力。学生首先要具备论证的必备知识,阅读文本时注意弄清论题、中心论点,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和结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统辖的论据,论证方法的类型。 B项“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错误。论述“文学之于现实社会的重要意义”在第二段,分别列举了三个时期的文学来分析文学对现实社会的重要意义,采用是举例论证。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和简单的逻辑推理能力。此类试题重点在对文中观点、材料的正误以及由此推理得出结论正误的考查,归纳内容要点错误类型主要有曲解文意、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偷换概念等;推理结论错误类型主要有过于绝对化、无中生有、强加因果和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混淆等。考查根据文本内容合理推论,将成为此类试题的主流方向。 A项“当代作家以个性十足的艺术经验和文字表达,使作家批评得以兴起”错误。理解区域是“很多(网络文学)作者沉迷于通俗文学的故事模式。而这种相对狭窄的创作格局,也容易造成美学风格的单一化,这显然非纯文学作家所愿”“他们(作家)由文学创作转向文学批评,其实就是想借批评的力量,在解读经典作品的过程中使这个时代的美学风格更为多样”“重塑我们这个时代的美学风格”,即作家批评得以兴起的原因是很多网络文学作者沉迷于通俗文学的故事模式,这造成了当代美学风格的单一化,作家借批评的力量重塑多样化的美学风格。 故选A。 【点睛】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查学生对论述类文本的深度把握能力,具体来说是三大能力: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议论文论证分析能力和简单逻辑推理能力。这是一个合格高中生在议论分析方面的必备能力。 平时训练时,学生应熟练掌握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必备知识,如筛选整合信息的知识、议论文的相关知识、简单的逻辑知识以及错项设置的相关知识等。 阅读文本时,勾画圈点,整体把握。勾画圈点就是要圈点重要词语,勾画重要语句。所谓“重要词语”是指含义深刻的词、反复出现的词语、陈述对象转换的词、限定性的词语。所谓“重要语句”是指论题句、观点句、结论句、起承转合句、含义深刻的句子等。整体把握就是在勾画圈点的基础上,整体把握文意和思路。具体来说,要明白文本核心话题、作者的观点和分论点、论点或各个分论点统辖的论据、论证结构和段落的论证思路和文本使用的各种论证方法等。总之,阅读文本的过程就是通过勾画圈点提取信息的过程,是整体把握文本内容和思路的过程。 解题作答时,回归语境,仔细比对;认真分析,合理推论。错项设置,命题人不会照抄原文语句,而是要对原文意思进行加工处理,也就是转述原文意思。正是在“转述”的过程中,命题人有意识地从读者的角度运用“删除”“添加”“调换”“改变”“遗漏”“拼凑”等方法,改变了原意,改变了句间或分句间的关系,以此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因此答题时,首先弄清题干要求是选择错误项还是正确项;接着在仔细理解各个选项的意思及选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的基础上,把各个选项回归到原文中各个选项对应的语境中进行反复比对,最后根据题干要求作出答案。比对时,注意比对以下几个方面:①比对词语(概念),看它与原文中的词语在其内涵与外延上是否一致;②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③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 |
|
录入时间:2021-03-08 10:27: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