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村·阿来》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 |
试题内容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云中村 阿巴一个人在山道上攀爬。 两匹马走在前面,山风吹拂,马脖子上鬃毛翻卷。 弓着腰向上的阿巴跟在两匹马后面,鼻梁高耸,宽大的鼻翼翕动,他闻到了牲口汗水腥膻的味道。阿巴已经有四年多时间没有闻到这令人安心的味道了。 地震爆发前的几分钟,几秒钟,他就被这种味道包围着站在天空下,那是攀爬更高山道的时候,累了,他站在山道拐弯处休息。他用手叉住腰,望向深深的峡谷,望向峡谷底部的岷江,再抬头仰望上方的雪山。雪山上方停着又亮又白的云团。汗水淋漓的马也停下来,它们身上浓烈的腥膻味就聚拢过来,包围了他。 后来,阿巴知道,地震爆发的时间是下午2点28分04秒。他熟悉的世界和生活就在那一瞬间彻底崩塌。 灾后,他和云中村幸存的人去往政府安排灾民的另一个地方。离开大山,去往一个平原上的村庄。 当云中村人落脚在另一个世界——那个平原上的村庄,那些气味一天天消散,最后就永远消失无踪了。 有一阵子,阿巴竟然把这些味道都忘记了。 现在,离开四年多后,阿巴回来了。 临行前,阿巴去了从云中村移民来的每一户人家。每一户人家都住着政府统一修建的安置房。他在每户人家坐一阵子,并不说话。 每户人家都说,阿巴来了。 他们打开炉灶,天然气火苗蓝幽幽的,呼呼作响。 他说,我要回去了,你们捎点东西给那里的人吧。 是的,每家每户都有在“那里”的人,在那个毁弃的云中村,每家人都有人永远在“那里”。没有哪家人没有在地震中失去亲人。气氛立即变得悲伤了。他们找出酒、糖果、上小学或幼儿园的孩子的一幅画、新生儿的一张照片。拿照片的两户人家原本是四户人家,是由四个破碎的家庭重新组建的两户人家。他们各生了一个儿子。孩子吃着捐助的奶粉长大,裹着捐助的尿不湿长大。他们说,娃娃不是生在云中村的,但还是云中村人。就拿照片回去吧,给他们的哥哥看看,给他们的姐姐看看。阿巴很惭愧,他不该又来揭开正在愈合的伤口,让这些伤口又流出血来。他说,对不起,我让大家伤心了。乡亲们流着泪,说,请告诉他们,我们没有忘记他们。有乡亲用额头抵着阿巴的额头,乡亲的泪水流进了阿巴的嘴里,阿巴尝到了盐的味道,悲伤的味道。 他一户一户一家一家收集东西,装满了整整一个褡裢。 移民村的老板——家具厂的李老板,得知阿巴要回云中村,就把他拉到村口饭馆喝了一顿酒。饭馆是三户移民合伙开的,以家乡的山货——野菜、蘑菇、牦牛肉、藏香猪肉为招牌菜。李老板把手一挥,说,今天不喝店里的青稞酒,咱喝五粮液。阿巴说,你一直对我们很好。李老板说的也是干部常说的话,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他还把一沓钱塞在阿巴口袋里,一点心意,一点心意。阿巴把李老板塞给自己的钱掏出来,说,唉,大家都难,我不能要你的钱。 老子是汉族老大哥,你必须拿着!家具厂要死要活,也不在这点钱上,拿着! 阿巴说,我岁数比你大,你怎么是老大哥? 我说的不是我们两个人,我说的是两个民族。 阿巴离开那天,整个移民村都出动了。那天,阿巴表情严肃,气度威严。他脱下家具厂的蓝色工装,穿上了藏袍。哔叽呢的灰面料,闪闪发光的云龙纹的锦锻镶边,软皮靴子叽咕作响。 有人要流泪。阿巴说,不许悲伤。 有人想说惜别的话,阿巴也说,不许舍不得。 那我们用什么送阿巴回家? 用歌唱,用祈祷。用祈祷歌唱。让道路笔直,让灵魂清静。 于是,一村人都在汽车站唱起歌来。一村人聚在一起,他们的歌声在汽车站的屋顶下飘荡。 他们在水泥站合上摇晃着身体,就像被风吹动的森林一样。歌唱像是森林在风中深沉的喧哗。岩石在听,苔藓在听。鸟停在树上,鹿站在山岗。灵魂在这一切之上,在歌声之上。 地震发生在5月,救灾的解放军走了。知道解放军要走,好多人都哭了,彭措家断了腿的孩子是两个战士背下山去的。孩子的父亲去替这两个战士补磨破了的鞋,去替所有的解放军补鞋,带着最结实的牛筋线,最柔软的小羊皮。琼吉家的人在废墟下埋得最深,解放军用三天时间才刨出来。他家的老奶奶看到解放军,就说菩萨,菩萨。老奶奶一见到解放军就拉着那些刨过泥的手,搬过石头的手,把发臭的尸体从废墟底下刨出来的手,一个劲亲吻。老奶奶在解放军官兵那里得到一个称号——“吻手阿妈”,解放军不肯吃灾民的东西,不肯喝灾民的茶,老百娃只能吻他们的手。 正陷于遐想的阿巴突然听到了鸟叫声。阿巴听出来是云中村前石碉上的红嘴鸦群在鸣叫。黄昏降临,以石碉为巢的红嘴鸦开始进行每天例行的归巢仪式,它们绕着云中村,绕着石碉盘旋鸣叫。这群红嘴鸦还跟几年前一样,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不只是几年前,而是几十年来,这群红嘴鸦就是这样,永远在石碉上栖息,永远不多也不少。 阿巴想,生命以鸟的方式存在,真好。 (节选自阿来《云中记》)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地方特色鲜明,马身上的腥膻味、收集的东西放褡裢、告别乡亲时穿藏袍等日常生活细节的描写,为文章增添了浓郁的乡土气息。 B. 小说在刻画家具厂的李老板时,主要运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正面描写手法,凝练传神地塑造了其热情大方的人物形象。 C. 小说后半部分描写解放军救助灾民,灾民感谢解放军的情景,是为了体现灾民知恩图报的美德。 D. 阿巴快到云中村时听到了鸟叫声,感叹“生命以鸟的方式存在,真好”,这看似不合常理,却传达出阿巴难以言说的情感。 2. 本文是怎样叙述云中村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3. 有人认为,这是一篇意蕴丰富的小说,请结合文本,联系自身对人文精神的认识,谈谈理解。 |
|
下载Word版试题 | |
《云中村·阿来》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 |
答案解析 | |
【答案】 1. C 2. ①以阿巴行路时通过马的气味回想起地震,来引出云中村的故事,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②多用对话,通过阿巴和其他人的交谈来表达移民对故乡和已逝亲人的思念,感情真挚。③现实与回忆交织,使叙事更为集中,交代必要情节,展示事件来龙去脉。④情景描写与叙事相结合,赋予阿巴回村的故事哀而不伤的诗意美。 3. ①阿巴要回曾经的村子。村民们托其带去礼物,表达了村民们对地震中逝去的亲人及故乡的思念之情。②李老板以汉族老大哥的身份给阿巴送钱,地震救灾中汉藏军民互相关照,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华传统美德以及汉藏同胞一家亲的民族情谊。③作者借阿巴回村路上的感悟及村民对已逝亲人的思念,表达出对生命的敬畏及对人生的思考。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小说内容的理解及手法赏析的综合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明确题干的要求,要注意认真研读文本内容,将对内容的理解和选项进行仔细比对。题干问的是“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这属于综合题,既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形象的技巧,也考查故事的情节、主旨和环境。选项C,“小说后半部分描写解放军救助灾民,灾民感谢解放军的情景,是为了体现灾民知恩图报的美德”理解有误。小说描写“解放军救助灾民,灾民感谢解放军的情景”是为了体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美德及“汉藏一家亲”的民族情谊。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审清题干的要求,要注意从以下角度进行答题:本题可以从叙述方式、情节安排技巧等角度进行思考。细读文章,把握多用对话、现实与回忆交织、情景描写与叙事相结合等的叙述特点,联系相关内容作答。小说开篇就写阿巴在登山中感受到马身上的气味,来引出那段地震灾难的往事,深深的吸引了读者。小说行文主要是用对话的方式呈现现实与回忆,抒发了灾难中的人们的真挚的情感,这样写对抒发真实而感人的情感有好处。 【3题详解】 本题考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探讨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明确题干的要求,要注意结合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现实生活充分的结合,此题需要联系文章内容和自身对人文精神的认识来作答。全文围绕“阿巴回村”的故事来写,字里行间流露出阿巴及移民村的人们对故乡、故亲的思念;家具厂的李老板为阿巴送行,并送他一笔钱,展现了汉藏同胞一家亲的人文精神,地震中军民互相关照更是凸显了这一点;同时也从侧面展现了人们对生命的敬畏及对人生的思考。 【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择题的题目,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考核的方式基本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另一种是对文章特色和手法的赏析,分析文意要读懂文章,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手法集中的小说的三要素上,主要考核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环境描写、标题的作用、结尾的特征等。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
|
录入时间:2021-03-09 09:34: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