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大城市病”国外有妙招·南丽江》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 |||||||||||||||||||||||||||||||||||
试题内容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大城市比中小城镇更有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首先,大城市的生产成本和交易费用更低。大城市的经济活动和公共服务成本会因城市规模的扩大而摊薄,聚集在大城市中的个人、企事业单位都将因相互之间的协调而从中受益。其次,相比中小城镇,大城市土地利用率更高。根据住建部数据,从整体来看,2017年我国小城镇、中等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超大城市的人均占地面积依次递减,分别为130平方米、125平方米、118平方米、113平方米、99平方米。再次,大城市控制污染的能力更强。在创造相同GDP的条件下,大城市污染物排放量远低于中小城镇。而且,由于规模经济效应,大城市降低单位污染的成本也远低于中小城镇。最后,大城市特别是特大和超大城市能为外来人口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由于大城市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的主要依托,它们远比中小城镇更能为农村转移人口提供就业机会。 (摘编自潘家林《大城市的聚集效应与规模效应》,《城市发展论坛》2019年1期) 材料二: 图表1:北京、上海、首尔、东京四城市中心城区出行情况比较
图表2:全球部分都市人口总数及人口密度比较 (摘编自熊柴等《大城市病主因是人口分布失衡》,《财经》2017年2月) 材料三: 城市的核心是人,城市的发展本应服务于人的需要,但是许多城市却偏离了人本轨道,一味追求经济总量的增加,引发了严重的“城市病”。 城市化不是楼宇化,而是家园化。但是,一些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却只重表面工程,认为修建高楼大厦就是城市化,违背了城市建设与人类发展的规律,使得许多城市出现了“千城一面”的情况。城市的功能化不是产业化。城市的功能包含生产方面的功能,即人们通常理解的产业规模化,但产业发展不是城市唯一的功能。城市是人、境、业的综合体,产城一体,人城和谐,才是城市发展的归宿。不应该把城市看成是一个生产产品的机器,城市应是人类成果融合发展的一个有机体。 (摘编自李后强等《以人为中心:城市发展的永续动力》,中国社会科学网2019年3月19日) 材料四: “大城市病”并不是我国所特有的,在世界范围内也是一种普遍现象。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东京“城市病”最为严重的时期,人口和劳动力的过度集中导致了地价上涨、环境恶化、生活成本增加等问题。为此,东京政府通过制定东京圈基本规划、实施《工业控制法》等举措,让大批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和一些重化工业相继迁往郊区、中小城市甚至海外,而聚集更多以研究开发型工业、都市型工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工业。这一方面增加了地区生产总值,另一方面也大大降低了东京的人口总量。另外,为减轻办公和商业活动对市中心的压力,平衡城市土地利用强度,东京还分步骤分阶段实施副中心战略,让副中心和中心城区共同承担起东京的城市功能,逐步形成了多中心多圈层的城市格局。在建设副中心的同时,东京也很重视交通网络体系的建设,修建一条环市中心铁路和众多呈放射状、向近郊或邻近城市延伸的轻轨线,将各副中心串联起来,并在线路末端发展新的中小城市和工业中心。 (摘编自南丽江《应对“大城市病”国外有妙招》,《中华建筑报》2018年4月22日) 1. 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由图表1可知,北京、上海两城市中心城区私家车出行比例大于轨道交通出行比例,这可能成为两地上下班高峰期重度拥堵的重要原因。 B. 由图表1可知,相较而言,首尔、东京两市中心城区人口密度也很大,但上下班高峰期交通状况更好,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更强的公共交通运力。 C. 在图表1的四市中,北京中心城区人口密度与全市人口密度相差最大,人口分布极不均衡。 D. 由图表2可知,城市人口规模与人口密度关系紧密,相互影响,二者呈现出正相关关系。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均占地面积呈递减状态,大城市单位面积土地负载的人口更多,由此可见,城市越大,土地利用率越高。 B. 大城市因其更明显的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使得个人、企事业单位相互间的协调更顺畅,最终让个人与企业受益更多。 C. 许多城市出现的“千城一面”的问题,源于城市化过程中背离城市建设与人类发展规律的错误理念,使得人城和谐的状态受到损害。 D. 坚持以人为本,防止人口和劳动力的过度集中,就能从根本上避免“城市病”的发生,使城市真正成为人类成果融合发展的一个有机体。 3. 请你站在政府的立场,结合上述材料简要谈谈如何缓解“大城市病”。 |
|||||||||||||||||||||||||||||||||||
下载Word版试题 | |||||||||||||||||||||||||||||||||||
《应对“大城市病”国外有妙招·南丽江》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 |||||||||||||||||||||||||||||||||||
答案解析 | |||||||||||||||||||||||||||||||||||
【答案】 1. D 2. C 3. (1)重视公共交通网络体系建设,提升公共交通运力;(2)政策引导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缓解交通拥堵问题;(3)出台科学合理的人口管理政策,优化城市人口分布;(4)坚持“以人为本”的城市化发展理念,推动人城和谐;(5)适时调整产业布局,防止人口和劳动力的过度集中;(6)实施城市副中心战略(或:构建多中心多圈层的城市格局),分化中心城市压力。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表述。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本题属于非连续性阅读材料,尤其要注意材料中图表的解读,关注数据间的比较。D项“二者呈现出正相关关系”错,以首尔、孟买两市为例,全市人口规模小于东京,但全市人口密度大于东京。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首先应迅速浏览,划记关键词;其次找到对应位置比对原文,最后做出判断。比对时注意选项与原文是同义转述还是改变了原文。同时要熟悉设误的类型,如偷换概念、混淆未然已然、混淆或然必然、无中生有,强加因果,肯定否定不当、强加因果,曲解原文等。A项,“城市越大,土地利用率越高”的结论错误,原文是说“相比中小城镇,大城市土地利用率更高”,是与中小城镇相比;B项,材料一只说“聚集在大城市中的个人、企事业单位都将因相互之间的协调而从中受益”,并未提及“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使得个人、企事业单位相互间的协调更顺畅,最终让个人与企业受益更多”;D项,“坚持以人为本,防止人口和劳动力的过度集中,就能从根本上避免‘城市病’的发生”属于无中生有,且过于绝对。原文只是说“许多城市却偏离了人本轨道,一味追求经济总量的增加,引发了严重的‘城市病’”东京“人口和劳动力的过度集中导致了地价上涨、环境恶化、生活成本增加等问题”。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概括整合能力。一样遵循阅读题答案在原文中的原则。考生需审好题,带着问题筛选答案,本题答案应该在全部材料中找。明确每则材料的侧重点,可以通过材料后的出处(重点关注标题)来把握,图表注意表头。注意本题要求从政府角度找解决措施。材料二是从出行和人口分布的角度来说明大城市病的病因,可得出“重视公共交通网络体系建设,提升公共交通运力”“政策引导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缓解交通拥堵问题”;材料三主要讲城市管理偏离人本轨道导致城市病,解决病因就是政府应做的工作,“许多城市却偏离了人本轨道,一味追求经济总量的增加,引发了严重的‘城市病’”可得出“坚持“以人为本”的城市化发展理念,推动人城和谐”“出台科学合理的人口管理政策,优化城市人口分布”;材料四介绍了国外的解决措施,可以借鉴。比如“东京政府通过制定东京圈基本规划、实施《工业控制法》等举措,让大批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和一些重化工业相继迁往郊区、中小城市甚至海外”可得出“适时调整产业布局,防止人口和劳动力的过度集中”;由“东京还分步骤分阶段实施副中心战略,让副中心和中心城区共同承担起东京的城市功能,逐步形成了多中心多圈层的城市格局”可得出“实施城市副中心战略”。 |
|||||||||||||||||||||||||||||||||||
录入时间:2021-03-09 09:36: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