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地域文化的当代价值·史飞翔》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不同的地域塑造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在中国历史上,文化传播呈现出“东西交流、南北并峙”的格局,不同的地域文化铸就了不同地域的人的性格。

所谓地域文化,某一地域由于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而呈现出的一种有别于其他地区文化风貌的一种文化形态。地域文化是最能体现一个空间范围内人的特点的文化类型。一般来讲,地域文化是指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且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它包括在这一地域所产生的经济体系、社会组织、宗教信仰、民俗传统、价值观念等。地域文化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独有的文化积淀等条件下形成的一种亚文化,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传统性和独特性。它并不单单是指向场景和物体本身,其本质指向主要是景观背后的东西,即景观所固有的内涵、所传送的信息、所隐藏的秘密和所带来的意义。地域文化,从空间上看,在大范围讲有其独立性;在小范围讲有其主导性。从时间上看,在历史发展上有其持续性;在当下意义上有其现实性。

地域是一个空间概念,同时也是一个思想、精神概念。钱钟书先生说过:“东学西学,学术未裂;南海北海,心理攸同。”常言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同样,一方水土也养育一方文。

地域文化的重要性主要是基于“全球化”和“城市化”两种历史背景和现实处境。目前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加剧,整个地球正在变成一个“地球村”。经济可以一体化,但文化必须多元化。文化最忌讳的就是求同。文化的价值就在于它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人们常说:“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这是极言因地域的不同而导致风俗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地域文化的另外一个威胁来自“工业化”和“城市化”。目前,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剧,几千年来老祖宗流传下来的村落、古镇、名胜、遗迹以及风俗传统,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

中华文明是一种农耕文明,不同于西方国家的工业文明。中华文化,特别是诞生于民间的地域文化,对于历史的传承、社会的稳定、人心的维系都发挥着巨大且无法替代的作用。当代中国的地域文化,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浪潮中受到巨大冲击,许多地方的历史文化遗产,尤其是乡村、城市风俗的传承所面临的问题十分严峻,大量民间传统文化遭受破坏甚至走向消亡。乡土文化和来自城市的市井文化体系一旦被毁坏,就会使世世代代传承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精神家园消失,这种巨大的文化损失是无法弥补的。当代中国在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如何保护地域文化已成为当务之急。城镇建设,要实事求是确定城市定位,科学规划和务实行动,避免走弯路;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

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地域文化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继承和创新,它既是对经典文化的通俗化表现,也是对经典文化民间传播的再现,对于中华民族风俗的传承、中华文化的复兴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摘编自史飞翔《地域文化的当代价值》)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地域不同,其文化往往会有所不同;不同地域的人,其性格一般也会有其地域特色。

B. 地域文化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传统性和独特性等特点,它所包括的内容十分丰富。

C. “全球化”和“城市化”给地域文化带来前所未有的危机,将使地域文化最终消失。

D. 保护我国的地域文化有利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先指出中国地域文化的格局,再从其特点、面临的危机及保护措施等方面论证。

B. 文章在解说地域文化这个概念时,主要从地域文化的内涵与外延等方面进行论述。

C. 文章运用引用论证法论证了当前地域文化的现实处境及所遭受的影响与巨大危机。

D. 末段既指出保护地域文化的当代价值,又指出了该如何将地域文化融于城乡建设中。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地域文化是一种亚文化,内涵相当丰富,指向多样,只要有自然环境、历史背景和文化积淀等条件,就可形成。

B. 地域文化从范围上来讲,是空间概念,对于这个地域上的人来说,是思想、精神概念,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

C. 中华文明是一种农耕文明,而西方国家的文明是工业文明,因此,后者不会受到工业化和城市化浪潮的冲击。

D. 当下,我们在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可以通过抓好城市定位和依托自然等方面做好地域文化保护工作。

下载Word版试题
《地域文化的当代价值·史飞翔》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C    2. C    3. D

【解析】

【1题详解】

此题考核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

C选,“将使地域文化最终消失”分析不当。根据文中“经济可以一体化,但文化必须多元化”和“文化最忌讳的就是求同。文化的价值就在千它的差异性和多样性”的信息可知,这里只是强调了地域文化所遭到的冲击,“将使地域文化最终消失”并无依据。

故选C。

【2题详解】

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C项,“文章运用引用论证法论证”错误,文章论证当前地域文化的现实处境及其所遭受的影响与巨大危机时并没有运用引用论证。

故选C。

【3题详解】

此题考查归纳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

A 项,“只要有自然环境、历史背景和文化积淀等条件,就可形成”分析不当。根据原文“地域文化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独有的文化积淀等条件下形成的一种亚文化”的信息可知,该选项表述过于绝对。

B项,张冠李戴。由原文“地域是一个空间概念,同时也是一个思想、精神概念”可知,选选项解释的不是“地域文化”,而是“地域”。

C项,于文无据。文中只是说中华文明与西方国家文明不同,前者是农耕文明,后者是工业文明,并没有说后者不会受到工业化和城市化浪潮的冲击。

故选D。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这类题目,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

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④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录入时间:2021-02-02 11:4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