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光明日报》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所谓为时为事者,就是要发时代之先声,在时代发展中有所作为。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出自白居易写给好友元稹的《与元九书》。白居易后来被列为中晚唐第一类诗人之首,号为“广大教化主”,获得这样的称号,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坚持“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创作原则,注重发挥文艺的基本功能,符合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获得了后世广泛的共鸣,在文学史上有着深远的意义。

诗歌应“经之以六义”“救济人病、裨补时阙”,诗人应“志在兼济、行在独善”;“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白居易的诗文创作忠实地践行了他的上述理念。不论是他在入仕初期,还是他在朝为左拾遗,在地方为江州司马、杭州刺史时,都有许多作品深刻地反映社会现实、同情人民疾苦,如《新制布裘》诗:“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悲悯情怀与杜甫一脉相承,所以清代叶舒鹏《读杜白二集》言:“子美千间厦,香山万里裘。”白居易的“讽谕诗”《观刈麦》《卖炭翁》等都是广为人知的名篇。他在诗歌创作中擅长以赋法铺陈,力避艰涩、怪险,而追求平易,以此形成了朴素的美学风格,获得了更为广泛的社会影响力,“自有篇章以来,未有如是流传之广者”。对现实的强烈关注、语言的平易,并不意味着艺术性的减弱,以诗歌为例,白居易认为“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所以他非常重视以优美的意象兴发情感,注重以和谐的韵律连缀诗章,《琵琶行》《长恨歌》等作品皆为平易而优美的佳作。

回顾中国古代文学史,那些获得崇高声誉的文学家,如屈原、杜甫、陆游、辛弃疾等,也多是和白居易一样,为时而著、为事而作,“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即如陶渊明、孟浩然、李白等人,也是在发自深心的自由吟唱中表露高洁的情操,其作品同样是对特定阶段时与事的真切反映。事实上,中国文学自《诗经》、楚辞起,就形成了抒写人生、关注现实的传统,后经历代诗教的强化,遂成为民族的审美文化精神。这样的美学传统,使文学艺术总能反映人民的悲欢、时代的风云,成为裨补时阙、塑造民族灵魂的丰厚滋养。

当前适逢改革开放取得辉煌成就的新时代,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为文学艺术家施展才华提供了无尽的可能,“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精神,自应被发扬光大,并被赋予与新时代相应的新内涵。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9年05月13日)

1. 下列诗句与文本主题相吻合的一项是

A. 幽兰露,如啼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李贺《苏小小墓》)

B. 少年自负凌云笔,到而今春华落尽,满怀萧瑟。(刘克庄《贺新郎》)

C.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D.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2. 试梳理第三段的行文思路,并分析它在全文中的作用。

下载Word版试题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光明日报》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B   

2. 第一问答案:第三段先写白居易正确的创作理念,后写白居易伟大的诗读创作成就, 第二问答案:(1)内容上,①具体阐释中心论点“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②以白居易在诗歌内容、手法等方面的创作成就,来阐明白居易创作主张的正确性。(2)结构上:解释上文提出的论点,引出下文的结论。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理解文章主题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如本题“下列诗句与文本主题相吻合的一项”,然后分析本文的主题,再分析四个选项,选出与文本一致的一项。从文中来看,首段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所谓为时为事者,就是要发时代之先声,在时代发展中有所作为”,这是整篇文章的主张,与时代相结合发时代之声,B项,追怀少年时代的豪兴、才情,但目前却是青春已逝、壮志成空,与文本的主旨一致。ACD三项,重在写景抒情,并未发时代之声。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结构及其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其次确定答题区间,第三要勾画出相关语句,第四进行整合。本题中,第一问,考生要先看第三段一共有几句话,这几句话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理清思路,文中“诗歌应“经之以六义”“救济人病、裨补时阙”,诗人应“志在兼济、行在独善”;“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白居易的诗文创作忠实地践行了他的上述理念。不论是他在入仕初期,还是他在朝为左拾遗,在地方为江州司马、杭州刺史时,都有许多作品深刻地反映社会现实、同情人民疾苦,如《新制布裘》诗:“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悲悯情怀与杜甫一脉相承,所以清代叶舒鹏《读杜白二集》言:“子美千间厦,香山万里裘。”白居易的“讽谕诗”《观刈麦》《卖炭翁》等都是广为人知的名篇”为第三段的第一部分,讲的是“白居易的诗文创作忠实地践行了他的上述理念”;剩下的为第二部分内容,列举了他的多部著作,主要写他的伟大的诗读创作成就。第二问问到作用,要从内容和结构上把握,文中“白居易的诗文创作忠实地践行了他的上述理念”,从内容上与第一段相照应,具体阐释中心论点“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以此形成了朴素的美学风格,获得了更为广泛的社会影响力”等以白居易在诗歌内容、手法等方面的创作成就,来阐明白居易创作主张的正确性;结构上,中间段落就要考虑承上启下的作用。

录入时间:2021-03-11 1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