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听听那冷雨(节选)·余光中》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听听那冷雨(节选)

余光中

①惊蛰一过,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使在梦里,也似乎把伞撑着。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每天回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这种感觉,不知道是不是从安东尼奥尼那里来的。不过那一块土地是久违了,二十五年,四分之一的世纪,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水,千伞万伞。二十五年,一切都断了,只有气候,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大寒流从那块土地上弥天卷来,这种酷冷吾与古大陆分担。不能扑进她的怀里,被她的裙边扫一扫吧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

②这样想时,严寒里竟有一点温暖的感觉了。这样想时,他希望这些狭长的巷子永远延伸下去,他的思路也可以延伸下去,不是金门街到厦门街,而是金门到厦门。他是厦门人,至少是广义的厦门人,二十年来,不住在厦门,住在厦门街,算是嘲弄吧,也算是安慰。不过说到广义,他同样也是广义的江南人,常州人,南京人,川娃儿,五陵少年。杏花春雨江南,那是他的少年时代了。再过半个月就是清明。安东尼奥尼的镜头摇过去,摇过去又摇过来。残山剩水犹如是。皇天后土犹如是。纭纭黔首纷纷黎民从北到南犹如是。那里面是中国吗?那里面当然还是中国,永远是中国。只是杏花春雨已不再,牧童遥指已不再,剑门细雨渭城轻尘也都已不再。然则他日思夜梦的那片土地,究竟在哪里呢?

③在报纸的头版标题里吗?还是香港的谣言里?还是傅聪的黑键白键马思聪的跳弓拨弦?还是安东尼奥尼的镜底勒马洲的望中?还是呢,故宫博物院的壁头和玻璃橱内,京戏的锣鼓声中太白和东坡的韵里?

④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太初有字,于汉族的心灵,祖先的回忆和希望便有了寄托。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沥淅沥淅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视觉上的这种美感,岂是什么rain也好pluie也好所能满足?翻开一部《辞源》或《辞海》,金木水火土,各成世界,而一入“雨”部,古神州的大颜千变万化,便悉在望中,美丽的霜雪云霞,骇人的雷电霹雹,展露的无非是神的好脾气与坏脾气,气象台百读不厌门外汉百思不解的百科全书。

⑤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雨在他的伞上这城市百万人的伞上雨衣上屋上天线上,雨下在基隆港在防波堤在海峡的船上,清明这季雨。雨是女性,应该最富于感性。雨气空蒙而迷幻。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新新,有一点点薄荷的香味。浓的时候,竟发出草和树木沐发后特有的淡淡土腥气,也许那竟是蚯蚓和蜗牛的腥气吧,毕竟是惊蛰了啊。也许地上的地下的生命,也许古中国层层叠叠的记忆皆蠢蠢而蠕,也许是植物的潜意识和梦吧,那腥气。

1. 联系上下文看,“不能扑进她的怀里,被她的裙边扫一扫吧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一句的含意是什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 作者在第二段未尾写道:“然则他日思夜梦的那片土地,究竟在哪里呢?”对这个疑问,作者其实已经作出了回答。联系全文,以“他日思夜梦的那片土地,在……里”的句式,分条写出这些回答。

3. 在最后一段,作者写道:“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作者为什么对“那冷雨”不仅要“听听”“看看”,而且要“嗅嗅闻闻”,甚至“舔舔”呢?

4. 文中的“他”在你的心目中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写一段60字左右的文字,描述你心目中的“他”的形象。

下载Word版试题
《听听那冷雨(节选)·余光中》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含义)不能回到祖国大陆的怀抱,能让从祖国大陆飘来的“冷雨”淋一下,也算是对思乡之情的一种安慰。(感情)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大陆的深深的思念之情。   

2. 他日思夜梦的那片土地,在“付聪的黑键白键马思聪的跳弓拨弦”里;他日思夜梦的那片土地在“宫博物院的壁头和玻璃橱内”以及“京戏的锣鼓声中太白和东坡的韵里”;他日思夜梦的那片土地,在承载中华文化,寄托“汉族的心灵,祖先的回忆和希望”里;他日思夜梦的那片土地,在“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沥淅沥淅沥”的冷雨里。   

3. 因为在作者看来,那冷雨是自己从日思夜想而不得见的祖国大陆那边飘过来的,那冷雨里包含了来自祖国大陆的成为作者思念大陆的寄托物。因此冷雨不仅要听听、看看,而且要嗅嗅闻闻,甚至舔舔,借以慰藉自己思念祖国大陆的赤子之心。“嗅嗅闻闻”“舔舔”这一组叠音词,写出了作者努力靠近这冷雨的动作和心情,形象而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陆刻骨铭心的热爱和思念之情。从形式上又形成排比,使文章渗融着诗的意境,隽永有意蕴。   

4. “他”是一位离乡数年、思念故土家园的游子;“他”是一位眷恋中国传统文化的寻根者;“他”还是一位迷失在乡愁中的孤独者。“他”热爱着自己的国家、“他”思恋着自己的故土、“他”眷恋着伟大的民族,但是故土难归,传统文化日渐远离,“他”只能如无根的浮萍般没有归属感,这就是我心目中的包括余光中先生在内的所有的漂泊者共同的形象特征。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重点句子含义的分析和理解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认真审清题目要求,然后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语句、从修辞等方面来理解句子的表层和深层含义。本题中,本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从大陆吹向海岛的大寒流比作裙边,“孺慕之情”指的是孩子对母亲的依恋之情。此句含义是说不能回到祖国大陆的怀抱,能让从祖国大陆飘来的“冷雨”淋一下,也算是对思乡之情的一种安慰。(感情)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大陆的深深的思念之情。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的筛选和概括能力。解答此题审清题目要求,锁定答题区间,得出答案。本题中,作者在第二段未尾写道:“然则他日思夜梦的那片土地,究竟在哪里呢?”对这个疑问,作者其实已经作出了回答。联系全文,以“他日思夜梦的那片土地,在……里”的句式,分条写出这些回答。解答此题时,可以结合文本第三段“在报纸的头版标题里吗?还是香港的谣言里?还是傅聪的黑键白键马思聪的跳弓拨弦?还是安东尼奥尼的镜底勒马洲的望中?还是呢,故宫博物院的壁头和玻璃橱内,京戏的锣鼓声中太白和东坡的韵里?”概括得出答案。

【3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对文段含义和作用的理解、分析和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结合文段中的关键词、关键句分析文段在内容方面的作用,然后再从结构、手法、或者特殊效果等方面分析作用,得出答案。本题中最后一段作者写道:“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作者为什么对“那冷雨”不仅要“听听”“看看”,而且要“嗅嗅闻闻”,甚至“舔舔”呢?解答此题,首先可以看出“听听”、“看看”,“嗅嗅闻闻”“舔舔”等这一组叠音词使用,从形式上又形成排比,使文章渗融着诗的意境,隽永有意蕴。

写出了作者努力靠近这冷雨的动作和心情,因为这冷雨是从大陆漂过来的,所以对雨的爱,实际上是表达了对祖国大陆母亲的爱和思念。因此答案就可以总结得出。

【4题详解】

此题考查考生对文章抒情形象的概括和个性化解读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然后认真阅读文本,根据文本的内容,结合自己的对文本的理解,来分析概括形象的特点。本题这是一道开放式试题,结合文本,本文主要通过描写惊蛰过后,作者独自撑着伞走在台北街头听雨的过程,听雨时,他想到了久违的大陆,想到了大陆的秋雨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和思念之情。通篇塑造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他”,所写内容只要扣住“爱国、思乡”的形象即可。

【点睛】本题考查对重点句子含义的分析和理解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认真审清题目要求,然后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语句、从修辞等方面来理解句子的表层和深层含义。另外要注意分析作者的情感。

录入时间:2021-03-11 1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