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VIP精品资料介绍] 课件教案试卷说课
首页 > 试题 > 高中语文

《一匹马两个人·迟子健》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试题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匹马两个人

迟子健

一匹老马拉着两个老人,朝二道河子方向走。 马是瘦马,走起路来就难免慢慢腾腾的。两个老人,是一对夫妻。老头子跟老马一样瘦,老太婆则像个大树墩一样胖。他们都是小眼睛,是那种懒得睁开的、老是处在半梦半醒间的小眼睛,尤其是 老太婆。因而有的时候,马觉得老太婆是没长眼睛的人。

二道河子离他们居住的村庄有二十里路。这条路,马不知走了多少趟,也不知走了多少年,只记得以前背上吃了主人数不清的鞭子。马还记得,他们的儿子第一次被人用手铐带走时,哪怕是走在没有辎重的平道上,它也要挨上几十道鞭子。而他第二次戴着手铐被人带走后,他们对它则温情多了,夜里不忘了喂点豆饼给它吃,女主人还常常用一把刷子给它理鬃毛,仿佛把它当成了他们的儿子。

同以往一样,坐在车辕的男人垂着头袖着手打盹,车尾的老太婆则躺着睡觉。他们不用担心马会走错路,因为去二道河子只这一条路。他们也不用担心马会受惊,因为这个季节没有其他的车辆过来。马呢,它知道两个人都在迷迷糊糊地睡,所以它若遇见笔直的路段时,也抽空打一下盹,它老是觉得累。

马打了一个响鼻,示意二道河子已经到了。果然,老头子下了车,他先用乎抚摩了一下汗涔涔的马,无限怜惜地说:“唉,瞅瞅你这一身的汗 ,真让我不忍心再使唤你了。”说着,他回头去看车尾的老伴。

“老太婆,你到哪里了,我看不见你,你给我个音呀!”老头子叫道。

老头听不见老太婆的声音,他急了,仔细地看看周围,也不见人影。他这才明白,老太婆丢了。

他责备自己太粗心,边掉转车头,折回去寻找。 马听见老头呼唤老太婆,已经明白了。尽管它已经累得眼花缭乱了,还是加快了步伐。可是老头还是嫌它走得慢,他没有鞭子,就下车折了一根柳条,不停地抽它。马虽然疼痛难耐,但仍闷着头, 拼命快走。老头子并不领情,心急火燎地持续抽它。

大约走了四里路,他们发现了老太婆,她横躺在路上。老头叫了一声:“你怎么睡在路上了,吓死我了。”

马满身是汗,疼痛难忍,四条腿没有一条不在打哆嗦。它不像老头子那么乐观。 果然,老头子发现老太婆的额头都是血,而地上也是血迹斑斑。老头试了试她的鼻息,一点呼吸都没感觉到,再摸她那双粗糙的手,已经冰凉如秋日的河水。 当老头子看见路面有一块凸出来的像笋尖一样的带有血迹的石头时,他咆哮着,使劲踢那石头,而石头就龇着血红的牙望着老头子。老头子从车上取下镐头,奋力砸那石头,石头迸溅出一串串火花,瞬间分崩离析。

他们朝那村庄走去。 一块这么不起眼的石头就要了她的命,老头子想不明白。她落地后是不是呼唤他了?可惜他耳朵不如年轻时灵便了,而且马车一旦走起来,听到的只是马蹄声。他这样一想,就有些怨恨马了。 而马呢,也走得心事重重。它在责备自己。一定是因为它走路不如以往利索,腿常常抖一下,车也随之颠簸一下,相必她就是这么被颠倒地上的。而且,在拉扯的过程中少了分量,它应该有所觉察的,可它什么也没有察觉到。它是个废物了。马觉得自己最好就此不要吃草了,就这么晚结算了。老马就在那一天水草未尽,老头子也是粒米未食......

(节选自迟子健《一匹马两个人》有删减)

1.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开头一段如特写镜头,把读者带入悠远的情境中,让读者对老马、老路有初步认识;同时引领 全文,使文章显得有章法。

B.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两位老人“懒得睁开的、老是处在半梦半醒间的小眼睛”显示出他们生活 的懒散和内心的空虚。

C. 老头子垂着头袖着手打盹儿,老太婆躺在车尾睡觉,老马也抽空打个盹儿,这些描写都为老太 婆出现意外和没及时察觉埋下伏笔。

D. 在朝村庄走去的路上,小水细腻地刻画了老头子和老马深深自责又责怨对方的心理,这这使他 们的形象更加鲜明。

2. 本文讲述的故事“凄凉但不乏温情”,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3. 除使用传统叙事视角外,文本还刻意选取了“马”的视角。从“马”的视角叙事,有什么作 用?请简要分析。

下载Word版试题
《一匹马两个人·迟子健》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

1. C   

2. (1)“凄凉”表现为人生的悲苦无常:儿子两次入狱,老太婆猝然离世,老头子晚年孤单、凄惨。

(2)“温情”表现为人与人、人与马之间的深情:老头子对老太婆感情深厚,老马与老两口相依相伴,令人感到温暖。   

3. ①把马人格化,马的心理活动与人的心理活动相结合,更好的推动情节,强化情感。②用“马”这一心的视角重新审视人们熟悉的世界,给人以新奇的阅读体验。③“马”的视角与传统视角相结合,互为补充印证,增强表现力。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答题时明确具体的考查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A项,“让读者对老马、老路有初步认识”、“使文章显得有章法”错,其主要作用是点明小说主要形象,引出故事情节;B项,“显示出他们生活的懒散和内心的空虚”错,主要为下文“打盹”、“睡觉”及后来老太婆出现意外和老头没及时察觉铺垫;D项,“责怨对方的心理”错,“老马”只是深深的自责,没有“责怨对方”。故选C。

【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解答本题,主要结合小说情节内容、形象描写来分析。小说中老马拉车、老马挨打、老人的儿子入狱、老人孤独无依、老太婆猝然离世,都让人产生悲苦、凄凉之感。但老头寻找老太婆的急切,看到老太婆死去时的语言、动作、心理,表现了老头子对老太婆感情深厚;老马在寻找老太婆时“尽管它已经累得眼花缭乱了,还是加快了步伐”,“马虽然疼痛难耐,但仍闷着头,拼命快走”,表现老马对主人的深情;这一些人间的真情,让人感动。据此组织答案即可。

【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小说艺术技巧的能力,侧重鉴赏小说叙述视角的作用。小说的叙事视角的选取,同样是为情节、人物、主旨服务,解答时要扣紧这几点;还要注意叙事角度的选取目的是为了让读者接受与联想,更好地调动读者的参与感受。本文除使用传统叙事视角外,小说还刻意选取了“马”的视角,从“马”的视角叙事,从小说的内容看,主要是推动情节发展,突出体现世间的深情,凸显主旨。从读者的角度看,主要是视角新颖,吸引读者并给人以新奇的阅读体验。从情节方面考虑,从马的视角叙述,有补充情节、使情节叙述更完整的作用,比如“马还记得,他们的儿子第一次被人用手铐带走时······它也要挨上几十道鞭子。而他第二次戴着手铐被人带走后,他们······仿佛把它当成了他们的儿子。“马呢,它知道两个人都在迷迷糊糊地睡,所以它若遇见笔直的路段时,也抽空打一下盹”这句话,又为下文老太太掉下马车没被发现做了铺垫。从主题方面考虑,从马的视角叙述,可以突出人与马之间情感的主题,儿子被捕后,两位老人就像对待儿子一样,看出人对马的关心;老太太去世后,马深深地自责,并水草未尽,可以看出马对人的情感之深。从读者感受方面考虑,将马拟人化,就使的马的心理活动真实而细腻,很容易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据此组织答案即可。

【点睛】小说的叙述视角有两层含义,一是叙述者的叙述视角,也就是作者的叙述视角;一是人物的叙述视角,即小说中的人物的叙述视角。前者,主要表现为人称的变化,即第一、二、三人称的叙述视角;后者,就是小说中从某一人物角度看人看事。

第一人称的作用:①叙述亲切自然,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②拉进作品与读者的距离, ③便于抒发情感  ④贯穿全文的线索,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所想推动情节。 

第二人称的作用:① 一般有拟人的意味,直接对话,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② 拉近了叙述者与人物之间的距离。 

第三人称的作用:①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比较自由灵活地反映客观内容。  ②可以深入人物内心,将人物的心理活动告诉给读者,还可以展示不同人物在不同地点同时发生的事情。

录入时间:2021-03-12 09: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