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报·笔会》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 |
试题内容 |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标题: 李宏昀 ⑴《论语》里孔子用了一句“小子何莫学夫《诗》”劝大家读《诗》。为什么要读《诗》呢?先说一个网上流传的小故事—— ⑵有个大学男生,一直在一个固定的教室自习,喜欢上了每次都坐在他前面的女孩。经过无数次的挣扎,他终于鼓起勇气给女孩递了一张字条:“你好!我注意你很长时间了。我能和你做个朋友吗?”女孩看完字条,就开始收拾书本;收拾完了,站起来转身问他:“我要走了,你要不要一起?”接下来,男孩说了一句也许是他一生中最经典的话:“你先走吧,我还有几页书没看完。” ⑶这故事属于“凭实力单身”系列,其实有年头了,第一次看见它大概是二十年前吧。最近想起它,是因为读到了这首诗——《诗经·桧风·隰有苌楚》: 隰有苌楚,猗傩其枝。夭之沃沃,乐子之无知! 隰有苌楚,猗傩其华。夭之沃沃,乐子之无家! 隰有苌楚,猗傩其实。夭之沃沃,乐子之无室! ⑷“隰”指洼地。“苌楚”是羊桃,接近现在的猕猴桃。“猗傩”读成“婀娜”,意思也接近现在说的“婀娜多姿”。“夭之沃沃”,形容生命初生时鲜润美好的样子。 ⑸《射雕英雄传》的第三十章也出现过这首诗——一灯大师的四大弟子之一、曾被点为状元的饱学朱子柳,念出一句“隰有苌楚,猗傩其枝”来取笑黄蓉。那黄蓉又是怎么想的呢: “他引的那两句诗经,下面有‘乐子之无知,乐子之无家,乐子之无室’三句,本是少女爱慕一个未婚男子的情歌,用在靖哥哥身上,倒也十分合适,说他这冒冒失失的傻小子,还没成家娶妻,我很是欢喜。” ⑹关于《隰有苌楚》这首诗的解释,从古至今大致有三类。第一类以《毛诗》的小序为代表,说这是桧国的国人不满于国君的放纵奢靡没有节操,所以转而歌颂无知无识、混沌淳朴的自然事物。第二类以朱熹的《诗集传》为代表,说这是老百姓遭逢乱世,求生艰难,羡慕草木无忧无虑又没有家庭负担。第三类呢,就是现代文人的解释,以闻一多、李长之为代表,把这首诗理解为情诗、恋歌;分歧在于有人认为这是男子写给女子的,有人认为这是女子写给男子的。金庸在《射雕英雄传》里取的,就是现代文人的“情诗说”。 ⑺一首诗的各种解释可以并行不悖,这个不足为奇。 ⑻但是话说回来,站得住脚的解释,必须有助于我们理解时代、理解自己,这就是所谓“知人论世”。《隰有苌楚》所在的桧国,在东周初年就被郑国灭掉了。一个文明的共同体在衰落到即将崩溃的时候,就是把本该用在进取上的能量拿来对付自己、消耗自己的时候;此时社会上层的表现,要么放纵奢靡,要么过分地世故、精致,或两者兼而有之。生活在这种文明当中的比较敏感的人,回忆或想象蛮荒时代文明初生时的“夭之沃沃”,苍苍茫茫中的野蛮生长,并且抒发成诗——这就是《毛诗》小序的解读方向。《毛诗》成型于西汉,去古未远。在《毛诗》中留下足迹的解经人,尚有为整个文明立法的气魄,解读《诗》是在为富有建设性的价值观奠定基础,所以对于《隰有苌楚》的解释,指向的是当时的社会上层。 ⑼南宋朱熹的解释,以底层百姓的口吻感叹民生艰苦,这是典型的士大夫姿势。固然算得上忧国忧民,但是气魄上和《毛诗》相比,到底是弱了。 ⑽现代文人的“情诗说”很好理解,“五四”以后,解读《诗经》的总体倾向就是去政治化,把《诗经》纯粹当文学作品,固然也挺美好的,【甲】足以自成一说;【乙】止步于此,肯定会在整体格局上留下缺口。这种地方正所谓是“我们不去占领,敌人就会占领”。【丙】憧憬冒冒失失的傻小子和憧憬质朴刚健的新生文明,这两件事情难道不是本来就相通的嘛? ⑾回头说开篇那个故事。这很像我这样的钢铁直男年轻时做得出来的事儿,所以我不认为故事中这个男孩活该“注定孤独一生”。假如故事的结局是“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我只能怪这女孩不懂得傻小子的可爱和可贵。倘若她读过上面这首诗,或许想法会有所不同? ⑿多读书,多“迈出第一步”,可以给生活打开新的可能性,直接影响你的命运。所以啊,大家为什么不读《诗》呢?敲黑板。 ——选自2019年4月9日《文汇报·笔会》,有删改 1. 第⑻段末句中,“立法”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 第⑽段可以填入的关联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并且 【乙】但是假如 【丙】何况 B. 【甲】而且 【乙】不填 【丙】可是 C. 【甲】并且 【乙】但是 【丙】不填 D. 【甲】不填 【乙】假如 【丙】可是 3. 对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朱子柳用以取笑黄蓉的诗句,却触发了她对无室无家的靖哥哥的联想和欢喜。 B. 对于《隰有苌楚》,南宋朱熹的解读流露了传统士大夫忧国忧民的态度和情怀。 C. 女孩如果读过《诗经》,会具有一种气魄心胸,从而愿意进一步了解这个男孩。 D. 读者的格局决定了他对作品解读的结果,因而作者提倡多读书并且要知人论世。 4. 下面为文章所拟标题中最合适的一项是( )。 A. 一首诗的三类解释 B. 隰有苌楚,猗傩其枝 C. 小子何莫学夫《诗》? D. “凭实力单身”及其他 5. 请以第⑻段相关字句为例,赏析选文的语言特色。 |
|
下载Word版试题 | |
《文汇报·笔会》阅读答案解析及阅读理解试题
温馨提示:由于在网页上无法显示word专属的特定元素,如“加点的字”、“波浪线”等,请下载word版试题使用。 | |
答案解析 | |
【答案】 1. 奠定富有建设性的价值观的基础和质朴刚健的文明的基础。 2. A 3. C 4. C 5. 一:选文的语言特色是口语与书面语结合使用。“站得住脚”“被……灭掉了”是口语,活泼亲切自然。“兼而有之”“成型于西汉”“去古未远”是书面语,精炼典雅庄重。(例子可以是其他词句) 二:选文的语言特色是长句与短句结合使用。“《毛诗》成型于西汉,去古未远。”等句子是短句,表达利落精炼,肯定中有学术自信。“生活在……解读方向。” 等句子是长句,表意丰富、周密,逻辑严谨。(例子可以是其他词句)(如认为有其它语言特色,如“亦庄亦谐”等等,能言之有据,据在此段,则可按上述得分点评分。)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词语的含义。解答此类问题,首先理解词语的本义,再联系上下文理解其语境义。解题时应该遵循“词不离句”的原则来理解,联系上下文字找出其正确解释。本题“立法”的本义指建立法治,联系语境“为整个文明立法”,从下文 “解读《诗》是在为富有建设性的价值观奠定基础”“憧憬冒冒失失的傻小子和憧憬质朴刚健的新生文明”可知“立法”就是奠定富有建设性的价值观的基础和质朴刚健的新生文明的基础。 【2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对语言连贯的掌握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一是要认真阅读材料,理解材料中各个句子的意思和句意之间的关系,二是要明白所给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结合语境填入合适的位置。甲处与上文是并列的两个理由,应用并列连词“而且”,乙处承接上文“固然”表转折,又连接下文语意表达假设关系,因此用“但是假如”。“何况”是指用反问的语气表达更进一层的意思,用在丙处符合下文的反问语气。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意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C“女孩如果读过《诗经》,会具有一种气魄心胸,从而愿意进一步了解这个男孩”,曲解文意。原文11段“我只能怪这女孩不懂得傻小子的可爱和可贵”,不是女孩没有气魄心胸。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散文标题的理解能力。散文标题的作用有:点明写作对象的特点和多层含义,表达作者主观的感情和态度,揭示文章的主旨或哲理,成为文章的线索和结构思路等。本文开头以《论语》里孔子用了一句“小子何莫学夫《诗》”,劝大家读《诗》;中间主体部分是关于《隰有苌楚》这首诗的解释;结尾再次强调“为什么不读《诗》呢”。可见,“小子何莫学夫《诗》”是文章的主旨,也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态度,同时又成为文章的线索。据此,“小子何莫学夫《诗》”最适合做文章题目。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散文语言特色的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问题,考生可以从句式、语体风格、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从语体风格看,“站得住脚”“被……灭掉了”“这个男孩活该”“傻小子的可爱和可贵”是口语,活泼亲切自然;“兼而有之”“成型于西汉”“去古未远”“止步于此”是书面语,精炼典雅庄重。据此概括出语言特色是口语与书面语结合使用。从句式角度看,“固然也挺美好的”“并且足以自成一说”“但是假如止步于此”“《毛诗》成型于西汉,去古未远。”等句子是短句,表达利落精炼;“解读《诗经》的总体倾向就是去政治化”“生活在这种文明当中的比较敏感的人,回忆或想象蛮荒时代文明初生时的“夭之沃沃”,“苍苍茫茫中的野蛮生长,并且抒发成诗——这就是《毛诗》小序的解读方向”等句子是长句,表意丰富、周密,逻辑严谨。据此概括出选文长句短句交错使用。 【点睛】赏析是散文考查的重点。赏析的综合性题目是需要从多角度进着手,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作答即可。常见的赏析点分别是:①对文学形象的概括。②对文学形象的意义的理解。③对语言特点及其表达作用的分析。④对叙述角度、人称变化及其表达作用进行分析。⑤对作品中使用的表现手法及其效果的分析。⑥对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初步鉴赏。⑦分析评价文章思想内容的意义或影响。⑧结合文章内容,评价作者的主要观点态度。⑨结合文章的写法,评价作者在文中的情感、观点、态度。解答此题时需要与对文章内容和中心意思的分析归纳以及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评价结合起来。 |
|
录入时间:2021-03-13 10:15:42 |